一种儿科直肠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6956发布日期:2019-12-31 15:3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直肠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工具,具体是指一种儿科直肠给药器。



背景技术:

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现有技术中的直肠给药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实现:保留灌肠法、直肠点滴法和栓剂塞入法。

传统的直肠给药器具多为端部设置有挤压球囊,根部设置塞入栓管,在塞入栓管末端设置开口给药,这种传统的直肠给药器具在儿童给药时存在很多弊端:首先,挤压球囊结构的设置不合理,儿童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直肠存在很多需要特别护理和保护的位置,采用球囊挤压时,在球囊回复弹性的同时,会吸住一部分的直肠惜肉,导致儿童不适,甚至伤害到儿童的直肠;其次,塞入栓管的设置在进入儿童直肠后,由于其设置端部为尖锐端头,很容易伤害到儿童,不适合儿童直肠给药;另外,传统的直肠给药器具为一次性器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卫生,设计合理,工作和运行效率高,对儿童身心健康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使用方便快捷的儿科直肠给药器,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直肠给药器容易对儿童造成不适或者伤害儿童的直肠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儿科直肠给药器,包括注射装置和给药装置,所述注射装置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给药装置的内壁中设有凹槽一,所述注射装置底部凸起通过凹槽一与给药装置配合连接,所述注射装置的外侧设有外壳,所述注射装置包括注射活塞和注射管,所述注射活塞上设有推杆,所述注射管上设有透明封条,所述透明封条上设有刻度线,所述给药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给药管和设置在给药管底部的给药孔,所述给药管的开口处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给药管一体成型,所述挡板呈圆环状结构设置;外壳可以防止手滑导致的注射装置滑落情况发生,给药管顶端的挡板防止了给药管进入儿童直肠内部,外形光滑,避免了头部尖锐对儿童直肠造成的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呈t字型结构设置,所述推杆的顶部设有可供手指抓握的圆弧形凹槽二,方便手指抓握。

进一步地,所述给药管呈v字型结构设置,所述给药管上方的直径大于给药管下方的直径,所述给药孔呈光滑的圆弧状结构设置,光滑无摩擦,防止尖锐部对儿童直肠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二设有两组,方便手指抓握。

进一步地,所述给药管采用玻璃材质制作,防止因回位发生倒吸。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装置与外壳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给药孔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孔,所述圆孔呈圆周状结构设置,给药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呈光滑的曲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给药管的底部呈半球状结构设置。

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科直肠给药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肠给药器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操作方便、性能优良等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壳与注射装置结合,注射装置的下方设有给药管,外形美观大方,设计巧妙,在给药的同时,外壳可以防止手滑导致的注射装置滑落情况发生,给药管可以有效的防止因回位导致的倒吸,并且不会对直肠造成伤害;给药管底部呈半球状结构设置,出药方便,不受阻塞,减轻了推进皮塞时给药的痛苦;给药管顶端的挡板防止了给药管进入儿童直肠内部;外形光滑,避免了头部尖锐对儿童直肠造成的伤害;本实用新型很大程度的保护了儿童,缓解了儿童给药过程中的痛苦;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给药均匀、制作经济合理,适宜在社会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科直肠给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儿科直肠给药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注射装置,2、给药装置,3、凸起,4、凹槽一,5、注射活塞,6、注射管,7、透明封条,8、刻度线,9、给药管,10、推杆,11、给药孔,12、凹槽二,13、外壳,14、挡板,15、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儿科直肠给药器,包括注射装置1和给药装置2,所述注射装置1的底部设有凸起3,所述给药装置2的内壁中设有凹槽一4,所述注射装置1底部凸起3通过凹槽一4与给药装置2配合连接,所述注射装置1的外侧设有外壳13,所述注射装置1包括注射活塞5和注射管6,所述注射活塞5上设有推杆10,所述注射管6上设有透明封条7,所述透明封条7上设有刻度线8,所述给药装置2包括一体成型的给药管9和设置在给药管9底部的给药孔11,所述给药管9的开口处设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与给药管9一体成型,所述挡板14呈圆环状结构设置。

所述推杆10呈t字型结构设置,所述推杆10的顶部设有可供手指抓握的圆弧形凹槽二12。所述给药管9呈v字型结构设置,所述给药管9上方的直径大于给药管9下方的直径,所述给药孔11呈光滑的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凹槽二12设有两组。所述给药管9采用玻璃材质制作。所述注射装置1与外壳13一体成型。所述给药孔11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孔15,所述圆孔15呈圆周状结构设置。所述外壳13的外表面呈光滑的曲线设置。所述给药管9的底部呈半球状结构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科直肠给药器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挡板14、注射装置1和给药装置2再每次使用完毕和使用之前都要进行消毒,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外壳13有效地防止了因手滑导致的情况发生,直接将给药管9安装在注射管6的底部,给药管9和注射管6底部紧密贴合,避免了药液泄露,将给药管9底部塞入到儿童直肠内部,给药管9底部呈光滑的半球状,缓解了儿童给药时的痛苦,挡板14的存在防止了给药管9整体进入到直肠内,然后用手指握住凹槽二12,推动推杆10,推杆10带动注射活塞9运动,将药液推进给药管9,药液从给药管9底部的圆孔9排出到儿童直肠内,即可,使用方法简单,性能优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