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共振检查用呼吸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0282发布日期:2019-06-14 22:48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共振检查用呼吸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共振检查用呼吸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为医疗过程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磁共振成像在对腹部扫描时,为了降低对成像的影响,被检查者需要对自身的呼吸节律进行实时的调节,但由于部分患者年龄、作息或是其他因素而导致自身呼吸节律紊乱,导致腹壁起伏的幅度不一致,使得磁共振成像会出现大量的呼吸伪影,影响磁共振成像的效果,不利于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检查用呼吸调节装置,具有对病人的呼吸节律和腹壁起伏的幅度进行调节,保证磁共振成像的效果,方便医生对其进行诊断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共振检查用呼吸调节装置,包括腹带,所述腹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腹带的内壁与第一气囊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囊的背面与进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气囊与进气管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外表面与腹带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气囊的正面通过密封套与输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气囊与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穿过壳体并与第二气囊排气口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气囊的下表面与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的上表面与螺纹帽的外壁焊接固定,且螺纹帽的内壁与挤压组件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挤压组件的底端与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且转轴的外表面与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固定组件的内壁,所述固定组件的下表面与第二气囊的外壁搭接,且固定组件的顶端与壳体内壁的上表面焊接固定。

为了方便对第二气囊进行挤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共振检查用呼吸调节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下表面与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与螺纹帽的内壁螺纹连接,且螺纹柱的底端与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

为了避免压板在进行上下移动的时候产生旋转,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共振检查用呼吸调节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压板,且压板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与第二气囊的外壁搭接,且压板的内壁与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板通过四个伸缩杆与壳体内壁的上表面焊接固定。

为了避免腹带与病人的皮肤接触而产生勒痕,保证病人的舒适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共振检查用呼吸调节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腹带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护垫,且护垫位于第一气囊的下方。

为了降低病人在平躺进行扫描时的疲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共振检查用呼吸调节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上表面均设有靠垫,且两个靠垫通过魔术贴分别与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粘接固定。

为了保证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的可以通过固定对病人的腰部进行支撑,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共振检查用呼吸调节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插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弧形板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板的外壁与插槽的内壁搭接。

为了方便在病人检测完毕后,对第一气囊内的气体进行排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共振检查用呼吸调节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的背面设有排气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进气管,通过将进气管与外部的输气设备进行连接,使得输气设备可以通过进气管向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内输送气体,使得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进行膨胀,然后闭合排气阀,使得气体不会泄露,通过设置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二气囊在受到挤压的同时,第二气囊可以通过输送管向第一气囊输送气体,使得第一气囊继续膨胀,从而对病人的腹部进行挤压,病人通过吸气,从而通过腹壁对第一气囊进行挤压,使得第一气囊通过输送管将气体输送至第二气囊内,从而对病人的呼吸节律和腹壁起伏的幅度进行调节,保证磁共振成像的效果,方便医生对其进行诊断。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腹带;2、第一气囊;3、输送管;4、螺纹帽;5、壳体;6、第二气囊;7、固定组件;71、压板;72、伸缩杆;8、挤压组件;81、把手;82、螺纹柱;9、第一弧形板;10、第二弧形板;11、插板;12、插槽;13、进气管;14、护垫;15、轴承;16、转轴;17、靠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磁共振检查用呼吸调节装置,包括腹带1,腹带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10,腹带1的内壁与第一气囊2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气囊2的背面与进气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气囊2与进气管13相连通,进气管13的外表面与腹带1内壁固定连接;

第一气囊2的正面通过密封套与输送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气囊2与输送管3固定连接,输送管3的另一端穿过壳体5并与第二气囊6排气口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二气囊6的下表面与壳体5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壳体5的内壁的上表面与螺纹帽4的外壁焊接固定,且螺纹帽4的内壁与挤压组件8的外壁螺纹连接,挤压组件8的底端与转轴16的顶端固定连接,且转轴16的外表面与轴承15的内壁固定连接,轴承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固定组件7的内壁,固定组件7的下表面与第二气囊6的外壁搭接,且固定组件7的顶端与壳体5内壁的上表面焊接固定。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6,在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6内部均输送气体后,当第二气囊6在受到挤压的同时,第二气囊6可以通过输送管3向第一气囊2输送气体,使得第一气囊2继续膨胀,从而对病人的腹部进行挤压,病人通过吸气,从而通过腹壁对第一气囊2进行挤压,使得第一气囊2通过输送管3将气体输送至第二气囊6内,从而对病人的呼吸节律和腹壁起伏的幅度进行调节,保证磁共振成像的效果,方便医生对其进行诊断,通过设置进气管13,通过将进气管13与外部的输气设备进行连接,使得输气设备可以通过进气管13向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6内输送气体,使得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6进行膨胀,且通过设置排气阀,通过闭合排气阀,从而避免气体发生泄露。

具体的,挤压组件8包括把手81,把手81的下表面与螺纹柱82的顶端固定连接,螺纹柱82的外表面与螺纹帽4的内壁螺纹连接,且螺纹柱82的底端与转轴16的顶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把手81,把手81可以通过旋转带动螺纹柱82进行旋转,使得螺纹柱82可以进行上下移动,且螺纹柱82在进行上下移动的同时,螺纹柱82可以通过转轴16带动压板71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为压板71对第二气囊6的挤压提供足够的动力。

具体的,固定组件7包括压板71,且压板71的形状为弧形,压板71的下表面与第二气囊6的外壁搭接,且压板71的内壁与轴承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压板71通过四个伸缩杆72与壳体5内壁的上表面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压板71和伸缩杆72,伸缩杆72在通过伸缩跟随压板71进行上下移动的同时,伸缩杆72可以对压板71进行有效的固定,避免压板71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旋转,保证压板71可以稳定的对第二气囊6进行挤压作业。

具体的,腹带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护垫14,且护垫14位于第一气囊2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护垫14,人们在将腹带1缠绕至腹部时,护垫14可以对病人的小腹两侧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病人的小腹两侧出现勒痕。

具体的,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10的上表面均设有靠垫17,且两个靠垫17通过魔术贴分别与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10粘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靠垫17,且靠垫17为记忆海绵垫,人们在将腹带1缠绕至腹部,然后平躺进行磁共振扫描时,靠垫17可以有效的缓解病人的腰部疲劳,保证病人在进行磁共振扫描时的舒适度。

具体的,第一弧形板9与插板11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弧形板10的一侧开设有插槽12,插板11的外壁与插槽12的内壁搭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插板11和插槽12,将插板11插入卡槽,完成对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10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弧形板9和第二弧形板10可以对病人的腰部进行有效的支撑,降低病人的腰部疲劳。

具体的,进气管13的背面设有排气阀。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排气阀,通过闭合排气阀,从而避免气体发生泄露,通过打开排气阀,在病人检测完毕后,方便人们对第一气囊2内的气体进行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腹带1缠绕在病人的腹部,然后将插槽12与插板11进行连接,指示病人平躺至扫描床上,使得病人的腰部与靠垫17搭接,通过将进气管13与外部的输气设备进行连接,使得输气设备可以通过进气管13向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6内输送气体,使得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6进行膨胀,然后闭合排气阀,通过旋转把手81,把手81可以通过旋转带动螺纹柱82进行旋转,使得螺纹柱82可以向下移动,螺纹柱82通过转轴16带动压板71向下移动,从而对第二气囊6进行挤压,第二气囊6可以输送管3向第一气囊2输送气体,使得第一气囊2继续膨胀,从而对病人的腹部进行挤压,通过反转把手81,使得压板71向上移动,病人通过吸气,从而通过腹壁对第一气囊2进行挤压,使得第一气囊2通过输送管3将气体输送至第二气囊6内,从而对病人的呼吸节律和腹壁起伏的幅度进行调节,检查完毕后,将插槽12与插槽12分离,然后将腹带1从比如腹部取下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