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足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7961发布日期:2019-11-05 22:40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健足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足贴。



背景技术:

足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足贴是一种通过足底皮下给药的中药足疗保健用品。足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睡眠、舒缓疲劳、改善便秘、口臭及腹胀现象;活化细胞,排出体内湿气,缓解足底和关节部位的压力。

传统足贴一般不区分左、右脚,而且其形状为方块形或长方形,因此与脚的贴合不够好,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健足贴,其形状能够更加贴合脚部,不容易脱落,而且区分左右脚,使用更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述方案:一种保健足贴,包括对称的左脚贴和右脚贴,左脚贴包括足贴本体,所述足贴本体包括最外侧的无纺布层和药粉包层,所述药粉包层与无纺布层之间设有采用发热材料制成的发热层,发热层的两侧均设有多孔内膜层,足贴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向外延伸呈椭圆形的延伸带,其中一个延伸带上设有与第一跖趾关节配合的圆形孔,延伸带的内侧设有粘接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层与无纺布层之间设有医用背胶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层包括铁粉、活性炭、蛭石、无机盐和水的聚合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脚贴和右脚贴包括发热抑制贴,所述发热抑制贴为圆形,且一面具有粘接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延伸带上设置圆形孔,使延伸带与脚部贴合更加好,使用时不容易脱落,保证使用效果;通过发热层发热,激发药粉包层的药效顺利激发,而且热量能刺激毛孔舒张,使药粉包层的药效更容易渗透;发热抑制贴可以粘贴在无纺布层外,减少空气通过无纺布层和多孔内膜层,使发热层的发热量减小,调节发热量,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耐热度调整,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左脚贴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其中:1.无纺布层,2.药粉包层,3.发热层,4.多孔内膜层,5.延伸带,6.圆形孔,7.医用背胶层,8.发热抑制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保健足贴,包括对称的左脚贴和右脚贴,左脚贴包括足贴本体,所述足贴本体包括最外侧的无纺布层1和药粉包层2,所述药粉包层2与无纺布层1之间设有采用发热材料制成的发热层3,发热层3的两侧均设有多孔内膜层4,足贴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向外延伸呈椭圆形的延伸带5,其中一个延伸带5上设有与第一跖趾关节配合的圆形孔6,延伸带5的内侧设有粘接层。多孔内膜层4有很多小孔,增加空气与发热层3的接触,使发热量更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层4与无纺布层1之间设有医用背胶层7。医用背胶层7能起到黏贴发热层4,还能和人体皮肤粘贴,具初粘度好、内聚力强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和吸汗性,使用后容易剥落,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对皮肤无毒、无刺激性,不含六价铬、苯、醚等成分,属于无毒环保产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层3包括铁粉、活性炭、蛭石、无机盐和水的聚合物。发热层3可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发生放热反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脚贴和右脚贴包括发热抑制贴8,所述发热抑制贴8为圆形,且一面具有粘接层。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足贴时,按左右脚的形状,将足贴的延伸带贴合在脚背上,前脚掌就与药粉包层贴合了,由于前脚掌的第一跖趾关节一般会凸出一些,设置圆形孔,避过该处,延伸带与脚背的贴合更加好,贴合牢固,使用过程中如果觉得发烫,可以通过发热抑制贴粘在无纺布层上,减少进入发热层的空气,使发热量适合使用者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