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5766发布日期:2020-11-27 10:5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胃肠科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



背景技术:

电子内窥镜主要由内镜电子胃镜、电视信息系统中心和电视监视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成像主要依赖于镜身前端装备的微型图像传感器(ccd),ccd就象一台微型摄像机将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器处理后,显示在电视监视器的屏幕上。比普通光导纤维内镜的图像清晰,色泽逼真,分辨率更高,而且可供多人同时观看。由于电子内镜的问世,给百余年来内镜的诊断和治疗开创了历史新篇章,相信电子内镜将会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中发挥出它巨大的作用。

目前,临床在进行胃镜检查前,需要进行麻醉,在麻醉的过程中,不能准确的喷洒在所需麻醉区域,且不均匀也不易控制药量,很容易影响麻醉效果,而且内镜电子胃镜通过咽喉部位插入,为了避免在插入的过程中会导致患者的恶心和呕吐,在检查之前让患者喝下麻药,但是患者常常在喝麻药的时候会将麻药作用在口腔内,导致咽喉部位麻醉效果差,最终在内镜电子胃镜时,仍然会有恶心呕吐的现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包括喷药筒、推杆、雾化机构、插入管、超声波发生器与喷药头,所述喷药筒的内部设置为气药腔,所述气药腔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活塞,且所述橡胶活塞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延伸至喷药筒的外部,且所述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喷药筒的外表面一端靠近底端位置处设置有进药管,且所述进药管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雾化机构,所述喷药筒的底端设置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下端设置有插入管,所述插入管的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末端设置有喷药头,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喷药头的连接处套接有超声波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雾化机构包括麻醉药注射头、陶瓷雾化片与密封连接管,所述陶瓷雾化片的进口端设置有麻醉药注射头,且所述陶瓷雾化片的出口端设置有密封连接管。

优选地,所述密封连接管通过螺纹与进药管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喷药头的外壁上开设有多组喷药孔。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外壳为密封结构。

优选地,所述喷药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气压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使得麻药被雾化后,直接作用于咽喉部位以及咽喉以下部位,减轻患者痛苦,而且通过设置的超声波发生器,便于医务人员了解喷药头到达的位置,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的喷药筒内部结构图。

图中:1、喷药筒;2、推杆;3、雾化机构;301、麻醉药注射头;302、陶瓷雾化片;303、密封连接管;4、插入管;5、第一连接管;6、超声波发生器;7、喷药头;8、第二连接管;9、气药腔;10、螺纹管;11、进药管;12、密封圈;13、橡胶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3可知:本实施例的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包括喷药筒1、推杆2、雾化机构3、插入管4、超声波发生器6与喷药头7,喷药筒1的内部设置为气药腔9,气药腔9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活塞13,且橡胶活塞1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杆2,推杆2延伸至喷药筒1的外部,且推杆2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圈12,喷药筒1的外表面一端靠近底端位置处设置有进药管11,且进药管1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雾化机构3,喷药筒1的底端设置有螺纹管10,螺纹管1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且第一连接管5的下端设置有插入管4,插入管4的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8,且第二连接管8的末端设置有喷药头7,第二连接管8与喷药头7的连接处套接有超声波发生器6。

进一步地,雾化机构3包括麻醉药注射头301、陶瓷雾化片302与密封连接管303,陶瓷雾化片302的进口端设置有麻醉药注射头301,且陶瓷雾化片302的出口端设置有密封连接管303。

进一步地,密封连接管303通过螺纹与进药管11活动连接,使得不同的雾化机构3可以连接不同规格的喷药筒1。

进一步地,喷药头7的外壁上开设有多组喷药孔,便于雾化气流喷出至患者的咽喉部位,使得患者的咽喉部位起到麻醉的效果。

进一步地,超声波发生器6的外壳为密封结构,防止其进入患者身体内部,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喷药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气压刻度,便于使用者控制推送力度。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优点:在使用时,首先将推杆2和活塞13拉动至最高端,然后将雾化机构3连接至进药管11,从麻醉药注射头301将麻醉药注射进入陶瓷雾化片302,经过陶瓷雾化片302雾化成小液滴后进入到气药腔9中,将插入管4插入到患者的咽喉部位接着向下,然后推杆2和活塞13向下压,通过外置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超声波发生器6传送的信号,便于医务人员了解喷药头7的位置,麻醉药均匀的喷洒至患者的咽喉及咽喉以下部位,完毕后将插入管4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包括喷药筒(1)、推杆(2)、雾化机构(3)、插入管(4)、超声波发生器(6)与喷药头(7),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筒(1)的内部设置为气药腔(9),所述气药腔(9)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活塞(13),且所述橡胶活塞(1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杆(2),所述推杆(2)延伸至喷药筒(1)的外部,且所述推杆(2)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圈(12),所述喷药筒(1)的外表面一端靠近底端位置处设置有进药管(11),且所述进药管(1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雾化机构(3),所述喷药筒(1)的底端设置有螺纹管(10),所述螺纹管(1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且所述第一连接管(5)的下端设置有插入管(4),所述插入管(4)的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8),且所述第二连接管(8)的末端设置有喷药头(7),所述第二连接管(8)与喷药头(7)的连接处套接有超声波发生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机构(3)包括麻醉药注射头(301)、陶瓷雾化片(302)与密封连接管(303),所述陶瓷雾化片(302)的进口端设置有麻醉药注射头(301),且所述陶瓷雾化片(302)的出口端设置有密封连接管(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接管(303)通过螺纹与进药管(11)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头(7)的外壁上开设有多组喷药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6)的外壳为密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气压刻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镜室用麻药喷药器,包括喷药筒,喷药筒的内部设置为气药腔,气药腔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活塞,且橡胶活塞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推杆,推杆延伸至喷药筒的外部,且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圈,喷药筒的外表面一端靠近底端位置处设置有进药管,且进药管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雾化机构,喷药筒的底端设置有螺纹管,螺纹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的下端设置有插入管,插入管的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的末端设置有喷药头;本实用新型使得麻药被雾化后,直接作用于咽喉部位以及咽喉以下部位,减轻患者痛苦,而且通过设置的超声波发生器,便于医务人员了解喷药头到达的位置,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8.09.18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