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植入针精准穿刺的激光反射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7977发布日期:2020-01-14 23:5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植入针精准穿刺的激光反射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入针针帽,尤其涉及一种能反射激光、定位精准且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植入针的用于植入针精准穿刺的激光反射帽。



背景技术:

化疗及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两大重要方法,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可起到协同作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常规的外放疗及全身化疗,由于副反应大,同期进行,不良反应大,实施较困难,而通过微创的方式,将放射性粒子及化疗缓释性粒子同时植入,实现肿瘤局部的放疗及化疗,由于病变局部的放射性照射计量及化疗药物浓度大,而全身其他区域受到的放射线照射计量和化疗药浓度较少,因此效果好而且不良反应低。经过不断的试验验证,采用放射性粒子与化疗缓释性粒子两种药物粒子同时、相间植入病人体内的病灶内是治疗肿瘤最简单、最直接的治疗方法。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将放射源植入肿瘤内部,让其以摧毁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依靠立体定向系统将放射性粒子准确植入瘤体内,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只有微小损伤。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关键点是定位。由于人体解剖结构的复杂性、表面的不规则性、各种复发肿瘤的浸润性、不规则性生长,导致植入针的插值、深度、角度均会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现有的放射性粒子植入定位方式为,通过现代影像学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对人体进行扫描,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学建模得出粒子植入的路径、角度,最后将数学建模形成的数据包导入打印设备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一块模板,该模板表面上设置有角度不同的空心圆柱,植入针通过空心圆柱定位进入人体。这种定位方式较为准确,但是3d打印出的模板面积有限,而为了控制植入针的角度又必须在模板上设置空心圆柱,导致能植入的粒子有限,当肿瘤较放射性粒子的放射线范围无法完全覆盖肿瘤,导致无法完全消除肿瘤组织,治疗不成功。而二次手术困难极大,病人遭受的痛苦也更大,并且会耽误治疗时机。并且现有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方法无法对植入针插入人体的深度进行精准的读取,大多靠医生经验判断或者是在植入针针管上标相应的刻度通过读取刻度判断,这种判断方法无法完全精确的判断出植入针进入人体的深度,误差较大,放射性粒子植入位置不精确,容易导致同样或者很接近的位置放射性粒子集中,而有的位置又没有放射性粒子或放射线辐射不到相应的位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激光定位技术通过现代影像学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对人体进行扫描,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学建模得出粒子植入的数量和位置,然后设备根据数学建模的结果,发出不同角度的激光,植入针的针尖先对准激光在人体皮肤上形成的光斑,然后将针尾对准光束,使得激光在针尾正中央形成光斑,控制植入针刺入人体的位置和角度,以达到精准定位的目的。激光定位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板有限使得粒子植入范围有限且定位不准的问题。设备通过激光发出的时间和接收到反射光的时间差计算出植入针进入人体的距离,使用者可直接读取数据,当植入针接近所需的位置时,系统会进行提示,到达所需位置后会语音提示,使得定位更加精确。这就要求定位针针尾具有反光性且能方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将针尾对准光束使激光在针尾正中央形成光斑。如果正产专用的植入针会增加使用者的成本,并且现有的植入针将不能使用导致资源浪费,不利于激光定位技术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反射激光、定位精准且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植入针的用于植入针精准穿刺的激光反射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植入针精准穿刺的激光反射帽,包括反射帽,所述反射帽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与植入针尾部形状相适应的孔,所述反射帽远离所述孔一端的表面圆心处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外依次等间距设置有宽度相同的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填充有饱和度较高的颜色;所述反射帽远离所述孔一端的表面为可将照射到所述反射帽上的激光反射以供系统设备判断植入针插入深度的反光材质。

所述反射帽套设在植入针上使用,所述反射帽套设在植入针上的部分与植入针针尾的形状相适应,使得所述反射帽与植入针的结合更加紧密、稳固。当植入针针尾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时,所述反射帽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设置的孔形状为与植入针针尾形状相适应的方形或圆形。所述反射帽远离所述孔的一端为圆心处设置有圆形凹槽的圆形,所述圆形凹槽外依次等间距设置有宽度相同的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填充的颜色为饱和度高的颜色,饱和度越高的颜色识别度越高,所述的环状凹槽内填充有便于识别和观察的颜色,且所述环状凹槽与相邻的凹槽之间填充的颜色不同时更加便于识别。简单来说,所述反射帽远离所述孔一端的表面类似于圆形的射击靶,有利于所述反射帽与激光对齐,便于植入针的定位。所述反射帽远离所述孔一端的表面为反光材质,所述反射帽与植入针结合使用,所述植入针在插入人体的过程中,激光照射到所述反射帽上时,所述反射帽将激光反射,因光的传播速度是固定的,系统设备通过读取激光发射和接收到反射光的时间差,用激光的光速乘以系统读取到的时间差再除以便是所述植入针插入人体的深度,随时把控所述植入针插入人体的深度,使得所述植入针插入人体的位置更加准确,进而将粒子精确植入到既定的位置,激光测距技术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优选的,所述反射帽包括反射帽主体和套设在植入针上的第一针套。所述反射帽分为反射帽主体和第一针套,方便在使用所述反射帽时,可将所述反射帽主体与所述第一针套分开,然后将粒子通过所述第一针套添加到植入针内,使得添加粒子更加的方便,同时也能防止在将粒子植入人体的过程中杂质或细菌等进入人体。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植入针精准穿刺的激光反射帽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反射帽1内的第二针套2和套设在所述第二针套2内的第三针套3,所述第二针套2远离所述反射帽1的一端和所述第三针套3远离所述第二针套2的一端与植入针针尾形状相适应。

当植入针的针尾较小时,可将所述第二针套与所述反射帽结合使用,将所述第二针套套设在所述植入针的针尾上,然后将所述反射帽套设在所述第二针套上使用。粒子植入手术过程虽然在无菌实验室里进行,但是为了进一步防止杂质进入植入针,而植入针直接进入人体导致感染、病情恶化等情况,植入针针尾的位置通常会设置针帽。针帽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加入粒子时将所述针帽拿开,粒子添加完毕之后将所述针帽重新设置在所述植入针上;一种是针帽上设置有针帽盖或塞子,在添加粒子时,将所述针帽的针帽盖或塞子拿开,将粒子添加进去,然后将所述针帽的针帽盖或塞子重新设置好,防止杂质、细菌等进入。不同厂家生产的植入针规格不同,与所述植入针相配合的针帽也有所不同,有的针帽较小有的针帽较大,本实用新型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配合不同类型的植入针使用,在所述反射帽的基础上增加了直径比所述反射帽小的第二针筒,以配合针帽较大和针帽较小的两种植入针使用。当植入针没有针帽时,可将所述第三针套与所述第二针套、反射帽结合使用,将所述第三针套套设在植入针上,然后将所述第二针套套设在所述第三针套上,最后将所述反射帽套设在所述第二针套上,满足不同植入针的使用需要。当所需使用的植入针针帽与所述反射帽和所述第二针套大小均不匹配时,可将所需使用的植入针针帽拆卸下来,将所述第三针套套设在针帽拆卸下来后的植入针上,然后将所述第二针套套设在所述第三针套上,最后将所述反射帽套设在所述第二针套上。在使用时可直接将所述用于植入针精准穿刺的激光反射帽直接与现有的植入针结构使用,无需配置专门的植入针,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激光定位技术的推广。

优选的,所述反射帽主体远离所述第一针套一端的表面上还设置有交点在所述圆形凹槽圆心的十字形凹槽,所述十字形凹槽内填充有便于识别和观察的颜色。便于更加精确的找到所述反射帽的中心位置,使得定位更加精准。

优选的,所述反射帽、所述第二针套、所述第三针套均由拉伸率为100%、重量较小、柔软、防滑的材料制成,所述拉伸率为100%、重量较小、柔软、防滑的材料为橡胶、软质聚氯乙烯、聚氨酯、硅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反射帽、所述第二针套、所述第三针套太重会导致在将植入针刺入人体的过程中人的手无法将所述植入针拿稳,容易晃动,导致穿刺的位置有偏差,因此所述反射帽、所述第二针套、所述第三针套均为重量较轻的材料制成。由于植入针表面光滑,为了增加所述反射帽、所述第二针套、所述第三针套与所述植入针结合的稳定性,因此采用防滑材质制作所述反射帽、所述第二针套、所述第三针套。虽然现有的植入针大致可分为针帽较大、针帽较小两种类型,但各个针帽的大小始终各有区别,植入针的直径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植入针的只用需要,所述反射帽、所述第二针套、所述第三针套均由拉伸率至少为100%、柔软的材料制成,使得所述反射帽、所述第二针套、所述第三针套具有一定弹性,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适应于不同大小的针帽、直径不同的植入针。拉伸率为100%的材料在使用时长度至少可拉长一倍,若所述第三针套的直径为0.5mm,则所述第三针套可与直径为0.5mm~1mm的植入针结合使用。柔软的材料能防止将所述反射帽、所述第二针套、所述第三针套套设到植入针上时损坏所述植入针。

优选的,所述第一针套、所述第二针套、所述第三针套内均设置有控制连接深度的挡件。所述第一针套、所述第二针套、所述第三针套分别与植入针结合使用或者述第一针套、所述第二针套、所述第三针套之间结合使用时,若套接得不够深,则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脱落,不够稳定。例如,当所述第二针套与所述反射帽结合使用时,所述第二针套套设到植入针上,所述反射帽套设在所述第二针套上,此时若第二针套与所述植入针套接的部分长度太短,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二针套容易从所述植入针上脱落,但若所述第二针套与所述植入针套接的长度太长,所述植入针容易穿过所述第二针套,容易顶压所述反射帽,使得所述反射帽脱落,并且套接是否牢固人很难判断。为了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使得套接更加牢固、稳定,在所述第二针套内设置所述挡件,在套接过程中,当所述植入针顶靠到所述挡件时,表明已经套接好了,并且不会顶压其他部件,连接牢固不易脱落。

优选的,所述反射帽主体与所述第一针套相连接的部分由硬质材料制成。防止所述第一针套套设到所述反射帽主体上时,所述反射帽主体凹陷变形,导致无法定位或定位不准确。

优选的,所述第一针套、所述第二针套、所述第三针套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接装置,使得连接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帽上设置有填充有饱和度较高颜色的凹槽,便于定位,使得植入针的插入位置更加的精准。

(2)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帽表面为反光材质,能将照射到所述反光帽上的激光反射,以便于系统设备识别进而得出植入针插入人体的深度。

(3)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帽、第二针套和第三针套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植入针,无需配置专门的植入针,通用性强,节约使用者的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激光定位技术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反射帽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剖切符号a-a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针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针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针套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针套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针套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针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针帽较大的植入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针帽较小的植入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没有针帽的植入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反射帽与图7中针帽较大的植入针结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反射帽、第二针套与图8中针帽较小的植入针结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反射帽、第二针套、第三针套与图9中没有针帽的植入针结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射帽;2-第二针套;3-第三针套;11-反射帽主体;12-第一针套;13-卡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植入针精准穿刺的激光反射帽1,一种用于植入针精准穿刺的激光反射帽1,包括反射帽1,所述反射帽1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与植入针尾部形状相适应的孔,所述反射帽1远离所述孔一端的表面圆心处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外依次等间距设置有宽度相同的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填充有饱和度较高的颜色;所述反射帽1远离所述孔一端的表面为可将照射到所述反射帽1上的激光反射以供系统设备判断植入针插入深度的反光材质。

所述反射帽1套设在植入针上使用,所述反射帽1套设在植入针上的部分与植入针针尾的形状相适应,使得所述反射帽1与植入针的结合更加紧密、稳固。当植入针针尾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时,所述反射帽1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设置的孔形状为与植入针针尾形状相适应的方形或圆形。所述反射帽1远离所述孔的一端为圆心处设置有圆形凹槽的圆形,所述圆形凹槽外依次等间距设置有宽度相同的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填充的颜色为饱和度高的颜色,饱和度越高的颜色识别度越高,所述的环状凹槽内填充有便于识别和观察的颜色,且所述环状凹槽与相邻的凹槽之间填充的颜色不同时更加便于识别。简单来说,所述反射帽1远离所述孔一端的表面类似于圆形的射击靶,有利于所述反射帽1与激光对齐,便于植入针的定位。所述反射帽1远离所述孔一端的表面为反光材质,所述反射帽1与植入针结合使用,所述植入针在插入人体的过程中,激光照射到所述反射帽1上时,所述反射帽1将激光反射,因光的传播速度是固定的,系统设备通过读取激光发射和接收到反射光的时间差,用激光的光速乘以系统读取到的时间差再除以便是所述植入针插入人体的深度,随时把控所述植入针插入人体的深度,使得所述植入针插入人体的位置更加准确,进而将粒子精确植入到既定的位置,激光测距技术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植入针精准穿刺的激光反射帽1,包括反射帽1,所述反射帽1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与植入针尾部形状相适应的孔,所述反射帽1远离所述孔一端的表面圆心处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外依次等间距设置有宽度相同的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填充有饱和度较高的颜色;所述反射帽1远离所述孔一端的表面为可将照射到所述反射帽1上的激光反射以供系统设备判断植入针插入深度的反光材质。

所述反射帽1包括反射帽主体11和套设在植入针上的第一针套12。所述反射帽1分为反射帽主体11和第一针套12,方便在使用所述反射帽1时,可将所述反射帽主体11与所述第一针套12分开,然后将粒子通过所述第一针套12添加到植入针内,使得添加粒子更加的方便,同时也能防止在将粒子植入人体的过程中杂质或细菌等进入人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植入针精准穿刺的激光反射帽1,包括反射帽1,所述反射帽1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与植入针尾部形状相适应的孔,所述反射帽1远离所述孔一端的表面圆心处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外依次等间距设置有宽度相同的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填充有饱和度较高的颜色;所述反射帽1远离所述孔一端的表面为可将照射到所述反射帽1上的激光反射以供系统设备判断植入针插入深度的反光材质。

所述反射帽1包括反射帽主体11和套设在植入针上的第一针套12。所述反射帽1分为反射帽主体11和第一针套12,方便在使用所述反射帽1时,可将所述反射帽主体11与所述第一针套12分开,然后将粒子通过所述第一针套12添加到植入针内,使得添加粒子更加的方便,同时也能防止在将粒子植入人体的过程中杂质或细菌等进入人体。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植入针精准穿刺的激光反射帽1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反射帽11内的第二针套22和套设在所述第二针套22内的第三针套33,所述第二针套22远离所述反射帽11的一端和所述第三针套33远离所述第二针套22的一端与植入针针尾形状相适应。

所述反射帽主体11远离所述第一针套12一端的表面上还设置有交点在所述圆形凹槽圆心的十字形凹槽,所述十字形凹槽内填充有便于识别和观察的颜色。便于更加精确的找到所述反射帽1的中心位置,使得定位更加精准。

所述反射帽1、所述第二针套2、所述第三针套3均由拉伸率为100%、重量较小、柔软、防滑的材料制成,所述拉伸率为100%、重量较小、柔软、防滑的材料为橡胶、软质聚氯乙烯、聚氨酯、硅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反射帽1、所述第二针套2、所述第三针套3太重会导致在将植入针刺入人体的过程中人的手无法将所述植入针拿稳,容易晃动,导致穿刺的位置有偏差,因此所述反射帽1、所述第二针套2、所述第三针套3均为重量较轻的材料制成。由于植入针表面光滑,为了增加所述反射帽1、所述第二针套2、所述第三针套3与所述植入针结合的稳定性,因此采用防滑材质制作所述反射帽1、所述第二针套2、所述第三针套3。虽然现有的植入针大致可分为针帽较大、针帽较小两种类型,但各个针帽的大小始终各有区别,植入针的直径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植入针的只用需要,所述反射帽1、所述第二针套2、所述第三针套3均由拉伸率至少为100%、柔软的材料制成,使得所述反射帽1、所述第二针套2、所述第三针套3具有一定弹性,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适应于不同大小的针帽、直径不同的植入针。拉伸率为100%的材料在使用时长度至少可拉长一倍,若所述第三针套3的直径为0.5mm,则所述第三针套3可与直径为0.5mm~1mm的植入针结合使用。柔软的材料能防止将所述反射帽1、所述第二针套2、所述第三针套3套设到植入针上时损坏所述植入针。

所述第一针套12、所述第二针套2、所述第三针套3内均设置有控制连接深度的挡件。所述第一针套12、所述第二针套2、所述第三针套3分别与植入针结合使用或者述第一针套12、所述第二针套2、所述第三针套3之间结合使用时,若套接得不够深,则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脱落,不够稳定。例如,当所述第二针套2与所述反射帽1结合使用时,所述第二针套2套设到植入针上,所述反射帽1套设在所述第二针套2上,此时若第二针套2与所述植入针套接的部分长度太短,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二针套2容易从所述植入针上脱落,但若所述第二针套2与所述植入针套接的长度太长,所述植入针容易穿过所述第二针套2,容易顶压所述反射帽1,使得所述反射帽1脱落,并且套接是否牢固人很难判断。为了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使得套接更加牢固、稳定,在所述第二针套2内设置所述挡件,在套接过程中,当所述植入针顶靠到所述挡件时,表明已经套接好了,并且不会顶压其他部件,连接牢固不易脱落。

所述反射帽主体11与所述第一针套12相连接的部分由硬质材料制成。防止所述第一针套12套设到所述反射帽主体11上时,所述反射帽主体11凹陷变形,导致无法定位或定位不准确。

所述第一针套12、所述第二针套2、所述第三针套3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接装置13,使得连接更加牢固。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植入针精准穿刺的激光反射帽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二针套2内的第三针套3。当植入针没有针帽时,可将所述第三针套3与所述第二针套2、反射帽1结合使用,将所述第三针套3套设在植入针上,然后将所述第二针套2套设在所述第三针套3上,最后将所述反射帽1套设在所述第二针套2上,满足不同植入针的使用需要。当所需使用的植入针针帽与所述反射帽1和所述第二针套2大小均不匹配时,可将所需使用的植入针针帽拆卸下来,将所述第三针套3套设在针帽拆卸下来后的植入针上,然后将所述第二针套2套设在所述第三针套3上,最后将所述反射帽1套设在所述第二针套2上。在使用时可直接将所述用于植入针精准穿刺的激光反射帽直接与现有的植入针结构使用,无需配置专门的植入针,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