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吸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4966发布日期:2019-08-21 00:0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吸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产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吸盘。



背景技术:

产妇分娩时经常使用吸盘辅助,使用时医护人员将吸盘伸入阴道内通过负压吸住胎儿头顶向外拉出,直至拉出整个头部时再将吸盘取下,再用手将胎儿身体全部拉出;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CN106491195A)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吸盘装置,包括空筒和吸盘,分娩时通过吸盘将胎儿向外拉出,有利于节省人力;但是吸盘只能吸住胎儿头顶,与头部接触面较小,需要使用较大吸力才能防止吸盘脱落,所以容易使胎儿头顶出现皮下出血和血肿,对胎儿造成一定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吸盘,能够增大与胎儿头部的接触面,降低吸盘对胎儿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吸盘,包括导管、活塞管、吸盘和活塞杆;导管内部设有能够沿导管前后方向移动的活塞管,活塞管的前端和后端延伸至导管外部,活塞管的前端连接吸盘,活塞管内部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后端延伸至活塞管后部;活塞管向前伸至阴道内,使吸盘接触胎儿头顶,向后拉动活塞杆使吸盘吸住胎儿头顶,然后向后拉动活塞管将胎儿头部拉出阴道;导管前部设有三个朝向导管前端方向延伸的连杆,连杆的前端通过铰轴铰接弧形板,弧形板通过铰轴能够朝向吸盘圆心方向旋转,弧形板在靠近吸盘的内侧面设有弹性气垫;弹性气垫内部设有气腔,弹性气垫内侧面设有多个连接气腔的吸气口,弹性气垫后端通过导气管连接吸盘的后端,导气管上设有管夹,当取下管夹时,吸气口、气腔、导气管和吸盘内部依次连通;当胎儿头部从阴道内拉出一半时,由于露出的半个头部是半圆形,人手不方便握住向外拉,可以改变导管与活塞管的相对位置,使三个弧形板内侧面的弹性气垫分别贴在胎儿头部两侧和后侧,拉动活塞杆使吸盘和弹性气垫对胎儿的头顶、头部左右两侧和后侧进行负压吸附,缓解头顶吸盘较大的吸力,将吸盘一部分吸力分配至弹性气垫,既增加了与头部接触面,从而增加吸附稳定性,还能够缓解吸盘对头顶吸力较大造成皮下出血现象。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导管底部设有夹持活塞管的弹簧夹,弹簧夹能够对活塞管夹持固定,防止活塞管与导管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吸盘和弹性气垫都是橡胶材质,弹性和气密性强,不容易对胎儿头部造成创伤和漏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助产吸盘通过设置弹性气垫增加对胎儿头部的吸附面,提高吸附稳定性;缓解吸盘较大的压力,改善头顶皮下出血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导管,2.活塞管,3.吸盘,4.活塞杆,5.连杆,6.铰轴,7.弧形板,8.弹性气垫,9.气腔,10.吸气口,11.导气管,12.管夹,13.弹性夹。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吸盘,包括导管1、活塞管2、吸盘3和活塞杆4;导管1内部设有能够沿导管1前后方向移动的活塞管2,活塞管2的前端和后端延伸至导管1外部,活塞管2的前端连接吸盘3,活塞管2内部设有活塞杆4,活塞杆4的后端延伸至活塞管2后部;导管1前部设有三个朝向导管1前端方向延伸的连杆5,连杆5的前端通过铰轴6铰接弧形板7,弧形板7通过铰轴6能够朝向吸盘3圆心方向旋转,弧形板7在靠近吸盘3的内侧面黏贴一层弹性气垫8;弹性气垫8内部设有气腔9,弹性气垫8内侧面设有多个连接气腔的吸气口10,弹性气垫8后端通过导气管11连接吸盘3的后端,导气管11上设有管夹12,当取下管夹时,吸气口10、气腔9、导气管11和吸盘3的内部依次连通;使用时先将管夹12关闭,活塞管2从导管1内向前伸至阴道内,吸盘3接触胎儿头顶,然后拉动活塞杆4产生负压,向外拉动活塞管2将胎儿头部拉出阴道,由于管夹12关闭,弹性气垫8与吸盘3处于断连;然后使导管1前移使三个弧形板7对应胎儿头部位置,打开取下管夹12,此时弹性气垫8与吸盘3连接,转动弧形板7使三个弹性气垫8分别贴在胎儿头部左右两侧和后侧并通过活塞杆4产生的负压吸附,继续向外拉出。

为了防止活塞管2与导管1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导致弹性气垫8脱离胎儿头部,在导管1底部通过螺钉安装能够夹持活塞管2的弹簧夹13,打开弹簧夹13时导管1能够前后移动,关闭弹簧夹13后夹住导管1限制其移动。

由于胎儿头皮较软,将吸盘3和弹性气垫8选用橡胶材质,弹性和气密性强,不容易对胎儿头部造成创伤和漏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