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医儿科宝贝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861发布日期:2019-08-16 22:1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中医儿科宝贝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儿推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宝贝按摩仪,具体是一种新型中医儿科宝贝按摩仪。



背景技术:

该宝贝按摩仪是一种通过震动方式,对六个月左右的新生婴幼儿进行推拿按摩的一种电动按摩仪,该宝贝按摩仪内部采用震动马达驱动,通过马达的震动使得宝贝按摩仪的底部产生震动效果,使用者将宝贝按摩仪的底部贴在所需按摩的婴幼儿皮肤上,宝贝按摩仪通过震动的方式对其所对应的内脏进行自我调整,起到经络疏通的效果,适用于宝贝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未病先防,但现有的宝贝按摩仪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相信未来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满足使用时的不同需求;

但现有的化妆包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宝贝按摩仪的头部不具有组合结构,且宝贝按摩仪本身采用电力驱动,不便于清洗操作,宝贝按摩仪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使得宝贝按摩仪的头部滋生细菌,卫生效果较差,不利于婴幼儿使用,传统宝贝按摩仪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当宝贝按摩仪出现故障现实是,使用者及维修人员无法对宝贝按摩仪进行拆解维修操作,增加了宝贝按摩仪维修时的难度,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中医儿科宝贝按摩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中医儿科宝贝按摩仪,包括下连接件与上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的下端外表面套接有拼接底座,且下连接件的内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震动杆,所述下连接件的内侧靠近震动杆的上部等间距活动安装有三组传动杆,所述下连接件固定安装在上连接件的下部,且下连接件与上连接件之间通过连接套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件的上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操作按钮,且上连接件的内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线路板,所述上连接件的内侧靠近线路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震动马达,所述震动马达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金属片,所述拼接底座的底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组合垫片,且拼接底座的内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十字固定杆,所述十字固定杆的上部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旋转扣,所述连接套的上部内侧设有上固定螺纹,且连接套的下部内侧设有下固定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拼接底座的内侧设有固定槽口,且拼接底座的横截面结构为圆形结构,所述十字固定杆的整体结构为圆柱体结构,且十字固定杆的固定方式为卡扣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的上端圆口直径小于连接套的下端圆口直径,且连接套的上下两端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垫圈,所述连接套的固定方式为螺纹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线路板与震动马达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震动马达的外表面涂抹有防锈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按钮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帽,且操作按钮的上部外表面设有手指槽。

进一步的,所述震动杆的上部内侧嵌入有两组传动齿轮,所述下连接件与上连接件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拼接底座,在使用者多次使用该宝贝按摩仪对婴儿进行推拿操作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拼接底座,使得拼接底座在螺纹的作用下与下连接件进行分离操作,使用者可以通过拧动旋转扣,使得十字固定杆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令十字固定杆与拼接底座进行分离操作,使用者可以在十字固定杆分离后,从拼接底座的下部顶出组合垫片,对组合垫片进行更换,利用十字固定杆对其进行固定,使用者将更换组合垫片的拼接底座套接在按摩仪底部,利用其进行小儿推拿操作时,使得按摩仪的使用更加卫生,避免小儿在推拿过程中出现细菌感染现象,使得该宝贝按摩仪可以对多个幼儿分别进行小儿推拿操作,提升其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套,当宝贝按摩仪出现故障情况时,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旋转下连接件与上连接件,使得下连接件与上连接件脱离连接套的下固定螺纹与上固定螺纹,令下连接件与上连接件一分为二,维修人员直接可以将上连接件内的震动马达拔出,对震动马达的部件进行维修更换操作,使得该宝贝按摩仪的维修操作更加便捷省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拼接底座的整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套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拼接底座;2、下连接件;3、连接套;4、上连接件;5、操作按钮;6、震动杆;7、震动马达;8、线路板;9、传动杆;10、组合垫片;11、旋转扣;12、十字固定杆;13、下固定螺纹;14、上固定螺纹;15、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中医儿科宝贝按摩仪,包括下连接件2与上连接件4,下连接件2的下端外表面套接有拼接底座1,且下连接件2的内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震动杆6,下连接件2的内侧靠近震动杆6的上部等间距活动安装有三组传动杆9,下连接件2固定安装在上连接件4的下部,且下连接件2与上连接件4之间通过连接套3固定连接,上连接件4的上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操作按钮5,且上连接件4的内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线路板8,上连接件4的内侧靠近线路板8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震动马达7,震动马达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金属片15,拼接底座1的底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组合垫片10,且拼接底座1的内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十字固定杆12,十字固定杆12的上部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旋转扣11,连接套3的上部内侧设有上固定螺纹14,且连接套3的下部内侧设有下固定螺纹13。

进一步的,拼接底座1的内侧设有固定槽口,且拼接底座1的横截面结构为圆形结构,十字固定杆12的整体结构为圆柱体结构,且十字固定杆12的固定方式为卡扣固定,十字固定杆12的安装对组合垫片10起到主要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的,连接套3的上端圆口直径小于连接套3的下端圆口直径,且连接套3的上下两端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垫圈,连接套3的固定方式为螺纹固定,密封垫圈可以在连接套3闭合时,增加连接套3的气密性,使其具有一定的防水结构。

进一步的,线路板8与震动马达7之间通过导线连接,震动马达7的外表面涂抹有防锈涂层,震动马达7表面的防锈涂层,对震动马达7起到坑氧化的作用,避免震动马达7出现锈蚀现象。

进一步的,操作按钮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帽,且操作按钮5的上部外表面设有手指槽。

进一步的,震动杆6的上部内侧嵌入有两组传动齿轮,下连接件2与上连接件4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垫圈,垫圈对套接在下连接件2与上连接件4内的部件起到紧固的作用。

一种新型中医儿科宝贝按摩仪,当使用者利用该宝贝按摩仪进行小儿推拉操作时,使用者通过按压该宝贝按摩仪的操作按钮,利用线路板启动震动马达,使得震动马达在宝贝按摩仪内锂电池的作用在通电振动,该宝贝按摩仪主要通过马达震动的作用对小儿起到推拿按摩的效果,使用者可以握持宝贝按摩仪的上连接件,将宝贝按摩仪移动至小儿所需按摩的部位,使得下连接件的拼接底座贴在婴幼儿的皮肤上,利用震动原理,对小儿的经络进行传导调整,适用于宝贝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未病先防,传动杆可将震动马达运行时产生的震感传递至震动杆,使得震动杆产生震动效果,对小儿周身穴位起到主要的推拿作用,通过振动推拿的方式对小儿穴位进行推拿按摩,可以对小儿起到补肺益气、止咳化痰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拼接底座,在使用者多次使用该宝贝按摩仪对婴儿进行按摩操作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拼接底座,使得拼接底座在螺纹的作用下与下连接件进行分离操作,使用者可以通过拧动旋转扣,使得十字固定杆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令十字固定杆与拼接底座进行分离操作,使用者可以在十字固定杆分离后,从拼接底座的下部顶出组合垫片,对组合垫片进行更换,利用十字固定杆对其进行固定,使用者将更换组合垫片的拼接底座套接在按摩仪底部,利用其进行小儿推拿操作时,使得按摩仪的使用更加卫生,避免小儿在推拿过程中出现细菌感染现象,使得该宝贝按摩仪可以对多个幼儿分别进行小儿推拿操作,提升其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套,当宝贝按摩仪出现故障情况时,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旋转下连接件与上连接件,使得下连接件与上连接件脱离连接套的下固定螺纹与上固定螺纹,令下连接件与上连接件一分为二,维修人员直接可以将上连接件内的震动马达拔出,对震动马达的部件进行维修更换操作,使得该宝贝按摩仪的维修操作更加便捷省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