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预充式双封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6014发布日期:2019-09-12 10:03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预充式双封管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次性预充式双封管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随着各种留置管道(如留置针,PICC,输液港,CVC等)的普及,管道直流时间的增加,由留置管道所带来的连带反应;管道堵塞,血液栓子形成也随之而来。

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双推杆的封管器解决上述问题,但是护士在为病人进行封管,推动推杆时,由于手只能触碰推杆两侧,所以不能完全得力,推动时会不太便利。再者,由于一次性封管器为批量包装,生产,运送,如果套管的内推杆受压或推动,那么内部所含肝素钠就会在未用到病人身上时将肝素钠推动,混合于生理盐水;由于肝素钠需现配现用,所以,肝素钠封管器就会失去应用价值,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由于预充式封管器的消毒灭菌需高温蒸汽消毒,而肝素钠却不耐高温,不能和置有生理盐水的预冲封管器一起消毒灭菌,而且肝素钠对保存容腔的材质都是有特殊要求,所以先分离出一个小的精微储存肝素钠的封管器是有必要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一次性预充式双封管器,包括用于容纳生理盐水的大封管器和用于容纳肝素钠的小封管器,所述大封管器的底部设有停顿卡槽,底部的侧面设有螺旋开口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螺旋塞帽;

所述小封管器包括直筒式小液筒本体,小液筒本体的下端设有螺旋式小冲管口,内部设有可拆卸式连接的上活塞和下活塞,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形成肝素液存放区,上活塞连接有小推杆,用于推动上活塞和下活塞在小液筒本体上下运动;所述小冲管口与大封管器的螺旋开口相匹配;所述小推杆与小液筒本体之间还设有挡塞。

进一步的,所述下活塞为活塞本体和垂直杆相互垂直连接的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上活塞上设有与垂直杆相匹配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小封管器还包括与螺旋式小冲管口相匹配的安全帽。

进一步的,所述大封管器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停顿卡槽设置在0.5ml刻度线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两个封管器可以分开进行消毒灭菌,选择材质上不受限制;大封管器上只设置一个推杆,便于护士操作;小封管器用于单独保持肝素钠,其中挡塞的设计可以防止在运输途中小封管器受挤压而泄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大封管器冲管口,2-螺旋塞帽,3-螺旋开口,4-大封管器活塞,5-停顿卡槽,6-大封管器,7-大封管器推杆,8-安全帽,9-下活塞,10-上活塞,11-小封管器,12-小推杆,13-挡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预充式双封管器,包括用于容纳生理盐水的大封管器6和用于容纳肝素钠的小封管器11,所述大封管器6是现有的比较常见的针筒注射器,包括大液筒本体、冲管口1、活塞4和推杆7,所述大封管器6的底部设有停顿卡槽5,底部的侧面设有螺旋开口3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螺旋塞帽2;

所述小封管器11包括直筒式小液筒本体,小液筒本体的下端设有螺旋式小冲管口,内部设有可拆卸式连接的上活塞10和下活塞9,上活塞10和下活塞9之间形成肝素液存放区,上活塞10连接有小推杆12,用于推动上活塞10和下活塞9在小液筒本体上下运动;所述小冲管口与大封管器6的螺旋开口3相匹配;所述小推杆12与小液筒本体之间还设有挡塞13。

所述下活塞9为活塞本体和垂直杆相互垂直连接的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上活塞10上设有与垂直杆相匹配的凹槽。

所述小封管器11还包括与螺旋式小冲管口相匹配的安全帽8。

所述大封管器6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停顿卡槽设置在0.5ml刻度线处。

本实用新型为一个大的含生理盐水的大封管器6和一个含肝素钠的小封管器11,这样就可以对两个封管器进行分开消毒灭菌,选择材质上也可不受限,待分别完成消毒后,便可分别打开大封管器螺旋塞帽2和小封管器的安全帽8,小封管器11前端的螺旋式小冲管口与大封管器6底部侧面的螺旋开口2相匹配,可直接进行组装(组装的时候可以将大封管器6的推杆7稍微往回拉一点,这样可以防止大封管器6中的液体往外漏),也可暂时先不组装,待医务人员需要用时进行组装。这样,大封管器6就只有一个推杆7,便于护士操作。组装好后,当护士为患者封管到停顿卡槽5处时会有一个停顿,再推动小封管器11上的小推杆12,小封管器11上下两个活塞间的肝素钠进入到预定的大封管器6生理盐水内进行相溶,形成精准配比好的肝素钠封管液(根据各类留置管道外留管道的容积进行估算的量,大概为0.5ml),可用于封闭患者留置管道。小推杆12与小液筒本体之间还设有挡塞13,在不需要推动小推杆12时,可起到固定作用,如果需要推动时,取下即可,这样就可以防止在运输途中小封管器11受挤压而致组装好的肝素钠液露出或提前进入大封管器6内进行融合。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