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3246发布日期:2019-09-24 23:5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视力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力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视力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视力是人眼鉴别两点是否分开的能力,视力表是用于测量视力的图表。国内使用的视力表有:国际标准视力表、对数视力表、兰氏环视力表,常用的是国际标准视力表。视力表的视标是视力的核心,它有很多种,我国常用的视力表用“E”字作视标,是眼科最基本、最常用、最重要的检查工具。目前,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即用一张国际标准视力表,由医务人员指示,被测者逐个辨认视标。

这种方法尽管具有成本低廉,简单易行等优点,但由于左右眼的数据结果通过操作人员书写的方式记录,所以容易出错并且耗费时间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视力检测容易出错并且耗费时间精力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记录准确性并节约时间精力的视力检测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视力检测设备,该设备包括:视力表和与视力表通信连接的指示棒和打印装置。视力表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外表面的字符屏。视力表还包括邻近字符屏设置的定位装置和设置在箱体内部的电路板。定位装置与电路板通信连接,定位装置用于确定指示棒指示字符屏上的视标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到电路板。指示棒与电路板通信连接,指示棒上设置有确认按钮,确认按钮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触发指示棒向电路板发送信号,以使电路板在接收到信号时记录当前时刻从定位装置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记录的位置信息确定受检者的视力检测结果。打印装置与电路板通信连接,打印装置用于打印受检者的视力检测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字符屏外侧并围绕字符屏四周的红外定位框;或者设置在字符屏内侧的触摸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指示棒与电路板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连接的方式包括蓝牙连接或Wifi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视力表上设置有与电路板通信连接的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包括:左眼模式按钮、右眼模式按钮和双眼模式按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按钮还包括打印按钮,打印按钮与电路板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确认按钮、左眼模式按钮、右眼模式按钮、双眼模式按钮和打印按钮为触摸式按钮或物理性按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打印装置包括设在箱体内部的打印机,打印机设有打印出口,打印出口设在箱体的侧面或底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视力表上设置有通信接口,用于连接外部服务器,以将视力检测结果发送到服务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连接外部服务器,以将视力检测结果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到外部服务器。

上述视力检测设备,包括视力表、指示棒和打印装置,其中视力表包括定位装置和与定位装置通信连接的电路板,定位装置可以确定指示棒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发送到电路板,指示棒上设置有确认按钮并且与电路板通信连接,确认按钮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触发指示棒向电路板发送信号,电路板在接收到信号时记录当前时刻从定位装置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该位置信息确定受检者的视力检测结果,打印装置与电路板通信连接,用于打印视力检测结果;由于通过定位装置定位并通过电路板根据该定位信息确定视力检测结果,同时通过打印机打印结果而无需操作人员手写记录结果,可以降低操作人员失误的几率,进而能够提高视力检测的准确性并节约操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通过示例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而非限制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视力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视力检测设备和外部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视力检测设备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力检测设备,如图1所示,视力检测设备100 包括:视力表110和与视力表110通信连接的指示棒120和打印装置130。视力表110包括箱体(图1未示出)和设置在箱体外表面的字符屏(图1未示出)。视力表110还包括定位装置112和电路板114。定位装置112与电路板114通信连接。当指示棒120指示字符屏上的视标时,定位装置112确定指示棒120所指示的视标对应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发送到电路板114。指示棒120与电路板 114通信连接,指示棒120上设置有确认按钮。确认按钮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触发指示棒向电路板发送信号。“确认按钮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指按钮被按下或者被触摸时。例如,当检测者确定受检者的视力时,按下或触摸确认按钮,使得指示棒120向电路板114发送信号。电路板114在接收到信号时记录当前时刻从定位装置112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记录的位置信息确定受检者的视力检测结果。打印装置130与电路板114通信连接,电路板114将受检者的视力检测结果发送到打印装置130,打印装置130用于打印受检者的视力检测结果。

上述视力检测设备,由于通过视力检测设备定位并根据定位信息确定视力检测结果,同时通过打印机打印结果而无需操作人员手写记录结果,可以降低操作人员失误的几率,因而能够提高视力检测的准确性并节约操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视力检测设备和外部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视力检测设备100与外部服务器200通信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视力表110上设置有通信接口,用于将电路板连接到外部服务器,以将视力检测结果发送到外部服务器。在该实施例中,通信接口可以为网口、485接口、以及其他形式的接口。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上设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外部服务器,以将所述视力检测结果发送到所述外部服务器。电路板与外部服务器无线连接的方式为蓝牙或Wifi。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外部服务器的键盘输入受检者的身份信息,或者通过指纹识别等技术获取受检者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可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年级、身份证信息、以及家庭地址、所属区域和学校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将视力检测结果发送至外部服务器,外部服务器端软件收到数据后相应地匹配受检者的身份信息,然后整合并存储下来,形成规范整合的、可供相关机构调查的、可供大数据分析的有效数据。例如,可以将存储的数据应用到青少年和其他特定人群的视力分析。

上述视力检测设备,通过将视力检测结果发送至外部服务器,可以更好地保存视力检测的数据,有利于后续进行大数据分析,方便对同一受检者的视力随着时间变化进行跟踪分析,并且可以大大节约人力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字符屏可以是显示屏,用于显示视标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字符屏上的视标可以是通过印刷等方式制作的视标。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装置112可以是红外定位框或者触摸屏。具体地,定位装置112为红外定位框,红外定位框可以安装在字符屏外侧并围绕字符屏,当指示棒120在红外定位框定位范围内时,可以对指示棒120进行定位。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定位装置112为触摸屏,触摸屏可以安装在字符屏的内侧,当指示棒接触字符屏时,可以对指示棒120进行定位。该触摸屏可以为电容屏或电阻屏或纳米膜。通过红外定位框或者触摸屏可以简单快速地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指示棒120与电路板114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示棒120与视力表110中的电路板有线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指示棒120与电路板114无线连接。示例性地,无线连接的方式为蓝牙连接或 Wifi连接。

请参考图3,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视力检测设备的立体图。在图3中,视力表110包括箱体116和设置在箱体外表面的字符屏118。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定位装置112为红外定位框,其设置在字符屏外侧,并且围绕字符屏的四周。视力检测设备还包括指示棒120。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指示棒120与视力表110有线连接,指示棒120上设有确认按钮121。确认按钮121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触发指示棒120向电路板114发送信号,以使电路板114在接收到信号时记录当前时刻从定位装置112接收到的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视力表110上设置有与电路板通信连接的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包括:左眼模式按钮、右眼模式按钮和双眼模式按钮。如图3所示,控制按钮包括:左眼模式按钮OD、右眼模式按钮OS和双眼模式按钮OU。这些控制按钮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发送信号到电路板,电路板将该信号与测得的视力数据整合,分别得到左眼视力、右眼视力或双眼视力。“控制按钮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指控制按钮被按下、或者控制按钮被触摸、或者控制按钮被指示棒指示。例如,在左眼模式按钮OS被按下或被指示棒指示后,电路板将检测到的视力检测结果记录为受检者的左眼视力;在右眼模式按钮OD被按下或被指示棒指示后,电路板将检测到的视力检测结果记录为受检者的右眼视力;在双眼模式按钮OU被按下或被指示棒指示后,电路板将检测到的视力检测结果记录为受检者的双眼视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按钮还包括打印按钮Print,如图3所示。打印按钮 Print与电路板114通信连接,打印按钮Print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发送信号至电路板114,使得电路板114将检测到的视力检测结果发送到打印装置130,打印装置130接收到视力检测结果后进行打印。

进一步地,在图3中,打印装置130包括设置在箱体内部的打印机,打印机设置有打印出口,打印出口131设置在箱体的右侧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打印出口131可以设置在箱体的底面或左侧面。在其他实施例中,打印装置130 可以单独设置(未示出),并且打印装置130与视力表110中的电路板114通信连接。

继续参考图3,视力表110的箱体116的右侧上设置有通信接口115,用于与外部服务器200连接,以将视力检测结果发送到外部服务器200。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认按钮121、右眼模式按钮OD、左眼模式按钮OS、双眼模式按钮OU和打印按钮Print为触摸式按钮或物理性按钮。

请参见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路板11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 所示,电路板114包括:电源模块1142、时钟模块1144、通信模块1146和计算模块1148。电源模块1142用于给电路板114供电。时钟模块1144内置于电路板114上,用于记录日期和时间。通信模块1146用于从指示棒120和定位装置 112接收数据,然后交给计算模块1148。在通信模块1146正要输出数据时,计算模块1148就会从时钟模块1144读取时间。计算模块1148用于处理通信模块 1146发送过来的数据,计算整合左眼视力、右眼视力和/或双眼视力,并将视力检测结果和从时钟模块1144读取的时间相匹配,最终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通信模块1146。通信模块1146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打印装置130和外部服务器200。

下面给出操作人员操作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视力检测设备的方法的一个示例,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机前确认:电源是否接好,打印纸是否充足等诸如此类的事项。

2)开机,电源指示灯亮,判断内部灯管亮度是否正常。

3)受检者坐或立于规定的位置(依照国际标准),检测员待受检者准备完毕后,示意开始。

4)操作人员用指示棒指红外框内的“右眼模式按钮OD”位置,示意受检者遮左眼,检测右眼视力(听到主机滴一声以确定主机准备好)。而后从视力筛查表的最顶端随机点一个“E”型让受检者辨识,正确则依次向下随机指,直到受检者辨别错误,操作人员此时将指示棒指向出现错误的一行的上一行中任意位置,并按指示棒上的确认按钮(听到主机滴一声以确定主机收到)。受检者的右眼视力就是这一行代表的视力。

5)操作人员用指示棒指红外框内的“左眼模式按钮OS”位置,示意受检者遮右眼,检测左眼视力(听到主机滴一声以确定主机准备好)。而后从视力表的最顶端随机点一个“E”型让受检者辨识,正确则依次向下随机指,直到受检者辨别错误,操作人员此时将指示棒指向出现错误的一行的上一行中任意位置,并按指示棒上的确认按钮(听到主机滴一声以确定主机收到)。受检者的左眼视力就是这一行代表的视力。

6)操作人员用指示棒指红外框内的“双眼模式按钮OU”位置,示意受检者不遮眼,检测双眼视力(听到主机滴一声以确定主机准备好)。而后从视力筛查表的最顶端随机点一个“E”型让受检者辨识,正确则依次向下随机指,直到受检者辨别错误,操作人员此时将指示棒指向出现错误的一行的上一行中任意位置,并按指示棒上的确认按钮(听到主机滴一声以确定主机收到)。受检者的双眼视力就是这一行代表的视力。

7)最终结果,以离按下或触摸打印按钮Print的最近时间的确认结果为准。

操作人员用指示棒指红外框内的“打印Print”位置,打印受检者的度数,

打印格式如下:

NO:XXXX

OD:X.X

OS:X.X

OU:X.X

说明:NO是序列号,此数字开机从0开始,每打印一次累加1,关机后归零。OD是右眼视力,OS是左眼视力,OU是双眼视力。

打印时,打印机会多出一截空白纸,以便区分和撕取。

8)打印完毕后,由通信接口发送视力到外部服务器,数据格式如下:

AA SS SS 4C XX XX

AA SS SS 52XX XX

AA SS SS 42XX XX

说明:AA:设备码,出厂自带(随机生成,极小可能情况下会重复)

SS SS:就是上述的序列号

4C XX XX:左眼视力XX.XX

52XX XX:右眼视力XX.XX

42XX XX:双眼视力XX.XX

9)一位受检者检测完毕,换下一位,重复3)-8)。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