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用鼻腔异物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5713发布日期:2019-08-13 21:04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耳鼻喉科用鼻腔异物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物取出装置,尤其涉及耳鼻喉科用鼻腔异物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鼻腔出现异物就诊率大幅度增加,这些异物大多为硬壳瓜子、花生粒、钢珠、玉米粒、小塑料玩具、纸团等。此种病情诊断容易,但由于没有专用器械,无法短时间内将异物取出,增加了患儿的痛苦,有的甚至因为治疗不及时危及生命,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耳鼻喉科用鼻腔异物取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耳鼻喉科用鼻腔异物取出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耳鼻喉科用鼻腔异物取出装置,包括固定杆、滑块、连接杆、连接板、第一夹条、第二夹条、弹簧片、把手,所述的滑块位于固定杆内部左侧,所述的滑块与固定杆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杆贯穿固定杆右侧,所述的连接杆与固定杆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连接杆与滑块转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位于滑块左侧,所述的连接板与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夹条位于连接板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夹条与连接板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夹条位于连接板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夹条与连接板转动相连,所述的弹簧片位于第一夹条以及第二夹条内壁右侧,所述的弹簧片一端与第一夹条胶粘剂相连,且所述的弹簧片另一端与第二夹条胶粘剂相连,所述的把手位于固定杆底部右侧,所述的把手与固定杆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夹条以及第二夹条内壁左侧还设有防滑垫,所述的防滑垫分别与第一夹条以及第二夹条胶粘剂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杆内部右侧顶端还设有有机玻璃,所述的有机玻璃四边与固定杆胶粘剂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杆外部右侧还贯穿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的第一限位板与连接杆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杆外部右侧还设有贯穿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的第二限位板与连接杆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耳鼻喉科用鼻腔异物取出装置,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左手握住把手,再将第一夹条以及第二夹条移至患儿的鼻腔内,以此让患儿鼻腔内的异物处于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内壁右侧之间的位置处,医护人员再用右手逆时针旋转连接杆,在连接杆与固定杆螺纹传动的作用下,使得连接杆拉动滑块联动连接板连同第一夹条以及第二夹条沿着固定杆的方向做由左向右移动,此时,固定杆将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由左向右移动的状态进行抵挡,以此让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处于边由左向右移动边相向而行的状态,同步,弹簧片处于变形的状态,通过以上方式,使得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内壁左侧对患儿鼻腔内的异物实行夹紧,在防滑垫的作用,增加了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夹紧患儿鼻腔内异物的摩擦力,医护人员可通过有机玻璃观察第一限位板是否与固定杆内部右侧相接触,当第一限位板与固定杆相接触后,此时,说明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已完成对患儿鼻腔内异物的夹紧状态,医护人员再将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连同患儿鼻腔内的异物从患者鼻腔内取出,医护人员再将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处于收纳异物容器的正上方位置处,医护人员再用右手顺时针旋转连接杆,使得连接杆带动滑块联动连接板连同第一夹条以及第二夹条沿着固定杆的方向做由右向左移动,通过弹簧片回弹力的作用,使得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相背而行,即让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处于张开的状态,以此让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对异物的夹紧力消失,以此让异物掉落至收纳异物的容器内,该耳鼻喉科用鼻腔异物取出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能够快速便捷地将鼻腔内的异物取出,减轻患儿的痛苦,有效的避免因治疗不及时危及生命的事件发生,可在耳鼻喉科中广泛采用,同时,第二限位板是为了限制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相背而行的张开状态,所述的固定杆外部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固定杆内部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的滑块横截面为正方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耳鼻喉科用鼻腔异物取出装置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连接杆与滑块的连接剖视图。

固定杆1、滑块2、连接杆3、连接板4、第一夹条5、第二夹条6、弹簧片7、把手8、有机玻璃101、第一限位板301、第二限位板302、防滑垫5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所示,耳鼻喉科用鼻腔异物取出装置,包括固定杆1、滑块2、连接杆3、连接板4、第一夹条5、第二夹条6、弹簧片7、把手8,所述的滑块2位于固定杆1内部左侧,所述的滑块2与固定杆1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杆3贯穿固定杆1右侧,所述的连接杆3与固定杆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连接杆3与滑块2转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板4位于滑块2左侧,所述的连接板4与滑块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夹条5位于连接板4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夹条5与连接板4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夹条6位于连接板4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夹条6与连接板4转动相连,所述的弹簧片7位于第一夹条5以及第二夹条6内壁右侧,所述的弹簧片7一端与第一夹条5胶粘剂相连,且所述的弹簧片7另一端与第二夹条6胶粘剂相连,所述的把手8位于固定杆1底部右侧,所述的把手8与固定杆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夹条5以及第二夹条6内壁左侧还设有防滑垫501,所述的防滑垫501分别与第一夹条5以及第二夹条6胶粘剂相连,所述的固定杆1内部右侧顶端还设有有机玻璃101,所述的有机玻璃101四边与固定杆1胶粘剂相连,所述的连接杆3外部右侧还贯穿有第一限位板301,所述的第一限位板301与连接杆3紧配相连,所述的连接杆3外部右侧还设有贯穿有第二限位板302,所述的第二限位板302与连接杆3螺纹相连。

该耳鼻喉科用鼻腔异物取出装置,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左手握住把手8,再将第一夹条5以及第二夹条6移至患儿的鼻腔内,以此让患儿鼻腔内的异物处于第一夹条5和第二夹条6内壁右侧之间的位置处,医护人员再用右手逆时针旋转连接杆3,在连接杆3与固定杆1螺纹传动的作用下,使得连接杆3拉动滑块2联动连接板4连同第一夹条5以及第二夹条6沿着固定杆1的方向做由左向右移动,此时,固定杆1将第一夹条5和第二夹条6由左向右移动的状态进行抵挡,以此让第一夹条5和第二夹条6处于边由左向右移动边相向而行的状态,同步,弹簧片7处于变形的状态,通过以上方式,使得第一夹条5和第二夹条6内壁左侧对患儿鼻腔内的异物实行夹紧,在防滑垫501的作用,增加了第一夹条5和第二夹条6夹紧患儿鼻腔内异物的摩擦力,医护人员可通过有机玻璃101观察第一限位板301是否与固定杆1内部右侧相接触,当第一限位板301与固定杆1相接触后,此时,说明第一夹条5和第二夹条6已完成对患儿鼻腔内异物的夹紧状态,医护人员再将第一夹条5和第二夹条6连同患儿鼻腔内的异物从患者鼻腔内取出,医护人员再将第一夹条5和第二夹条6处于收纳异物容器的正上方位置处,医护人员再用右手顺时针旋转连接杆3,使得连接杆3带动滑块2联动连接板4连同第一夹条5以及第二夹条6沿着固定杆1的方向做由右向左移动,通过弹簧片7回弹力的作用,使得第一夹条5和第二夹条6相背而行,即让第一夹条5和第二夹条6处于张开的状态,以此让第一夹条5和第二夹条6对异物的夹紧力消失,以此让异物掉落至收纳异物的容器内,同时,第二限位板302是为了限制第一夹条5和第二夹条6相背而行的张开状态,所述的固定杆1外部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固定杆1内部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的滑块2横截面为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