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早产儿亲喂过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2458发布日期:2019-08-07 01:50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早产儿亲喂过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婴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早产儿亲喂过渡装置。



背景技术:

早产儿需要住院进行治疗,在住院期间,由于母婴分离,早产儿妈妈将母乳吸出送至NICU进行喂养,在院期间会根据早产儿吸吮吞咽成熟度进行鼻饲喂养并逐渐过渡到奶瓶喂养,但出院后需逐渐过渡到妈妈进行母乳亲喂,但早产儿由于在院期间使用奶瓶喂养,奶嘴材质、形状与人乳头大不同,且最为关键的是奶瓶喂养与妈妈亲喂的吸吮吞咽原理大不同。奶瓶喂养时,主要靠患儿轻轻的吸吮造成负压,奶液轻巧流出,且吞咽动作本身会在口腔造成新的负压,使更多的奶液流进口腔。舌头不需往前伸展包裹奶嘴反而本能地往后回缩,舌尖是堵住出奶孔控制流量的,也不需要与下颌进行配合运动。

母乳亲喂时妈妈不是嘴巴嘬上形成负压就能出奶的,患儿需要使用舌头和下颌挤压乳晕,把奶挤出,这需要舌和下颌进行紧密配合。当早产儿出院后直接从奶瓶过渡到母亲奶头亲喂喂养,早产儿的奶瓶吸吮模式不能适应亲喂模式,造成喂养困难、入量不够、哭闹、体重下降、生长发育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早产儿亲喂过渡装置,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早产儿亲喂过渡装置,包括瓶身和滴管挤压装置,所述瓶身的上端设有半开放鸟嘴状的出液口以及容纳所述滴管挤压装置的滴管固定装置,所述瓶身内壁的一侧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末端通向所述出液口,所述瓶身的顶面设有凹槽,所凹槽内设置有凸轮;

所述滴管挤压装置包括可以储存奶液的储液囊和可以延伸至所述瓶身内部并设置在所述储液囊下端的导液管,所述储液囊的侧壁上设置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和凸轮相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相对面的瓶身外壁上设有握瓶把手,所述滴管挤压装置倾斜的安装在握瓶把手的上端方便喂奶者单手按压挤奶。

进一步地,所述滴管固定装置上设有内陷的螺纹孔,所述滴管挤压装置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内壁螺纹相旋合的螺纹塞。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瓶身上,其材质为天然乳胶或硅胶。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囊外壁设有储液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瓶身的内部底面设有用于引流的U型凹,所述U型凹朝所述引流槽倾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现从奶瓶到亲喂的过渡过程,还原亲喂模式原理,较亲喂省力,早产儿使用时逐渐接受亲喂吞咽模式,随着胎龄增加,吸吮力增强,很快即可过渡到亲喂模式,此专利设计填补了从奶瓶喂养到母亲亲喂喂养中间过渡、无实用工具的空白,保证早产儿适应出院后的喂养模式,尽快实现母亲亲喂,为早产儿尽快完成追赶生长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滴管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瓶身;2-滴管挤压装置;3-滴管固定装置;4-出液口;5-引流槽;6-凹槽;7-凸轮;8-挤压块;9-握瓶把手;10-螺纹孔;11-螺纹塞;12-储液刻度线;13-U型凹;

201-储液囊;202-导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早产儿亲喂过渡装置,包括可以上下拆卸清洗的瓶身1和储存奶液的滴管挤压装置2,瓶身1的上端设有可以用于婴儿吮吸的半开放鸟嘴状的出液口4以及容纳滴管挤压装置2的滴管固定装置3。优选的,滴管固定装置3上设有内陷的螺纹孔10,滴管挤压装置2上设有与螺纹孔10内壁螺纹相旋合的螺纹塞11。出液口4可拆卸的安装在瓶身1上,方便对其清洗更换,其材质为天然乳胶或硅胶的健康无污染材质。

瓶身1内壁的一侧设有引流槽5,引流槽5的末端通向出液口4,奶液流经引流槽5最终达到出液口4。瓶身1的内部底面设有用于引流的U型凹13,U型凹13朝引流槽5倾斜。便于将奶液引流至出液口4。优选的出液口4相对面的瓶身1外壁上设有握瓶把手9,滴管挤压装置2倾斜的安装在握瓶把手9的上端方便喂奶者单手按压挤奶。

滴管挤压装置2包括可以储存奶液的储液囊201和可以延伸至瓶身1内部并设置在储液囊201下端的导液管202。优选的,储液囊201外壁设有储液刻度线12,便于记录食用奶量。

为了避免储液囊201中液体逐渐减少后人工需要提供较大的挤压力,在瓶身1的顶面设有凹槽6,所凹槽6内设置有可以旋转调节的凸轮7。储液囊201的侧壁上设置有挤压块8,挤压块8和凸轮7相抵触。通过旋转调节凸轮7就可以形成挤压块8对储液囊201表面的压力,较少人工挤压力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早产儿进行哺乳时,单手握住握瓶把手9。先将滴管挤压装置2通过挤压储液囊201储存好奶液,然后将滴管挤压装置2倾斜的安装在瓶身1上的滴管固定装置3上,通过螺纹孔10和螺纹塞11相互配合完成安装。根据早产儿的吞咽协调能力,适当挤压储液囊201将奶液挤于瓶身1内部,奶液蓄积在瓶身1的内部底面用于引流的U型凹13中。然后倾斜杯子,奶液从U型凹13中汇聚到引流槽5中,最终到达出液口4。将出液口4深入早产儿嘴角,轻轻倾斜杯子,观察早产儿吞咽,配合节奏缓慢将奶液送入早产儿口中。挤压储液囊201的过程中随着奶液的不断流失,按压逐渐困难,通过调节凸轮7使其不断地抵触挤压块8从而形成储液囊201表面的压力,节省了按压储液囊201的力气。此过程还原亲喂模式原理,较亲喂省力,早产儿使用时逐渐接受亲喂吞咽模式,为早产儿尽快完成追赶生长提供保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