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5871发布日期:2019-07-13 08:5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胃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胃闭式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呼吸机的作用是将空气、氧气或空氧混合气等气体主动的挤压到病人的呼吸道,来维持病人的呼吸需求,但是临床存在的问题的是气体进入到呼吸道的同时,胃也会被强制性的挤压进气体,这样就会导致病人的肚子里面气很多,就会被涨的越来越大,给患者造成强烈的不适感,目前临床解决此问题采用负压引流瓶将病人胃里强制进入的气体引流出体外,但是负压引流瓶存在的问题是,其内部的压力不好控制,而且气体很多的时候需要医护人员取下进行挤压,然后再使用,这样挤压的时候,病人胃里的气体就无法排出,同时也占用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耽误了医护人员对其他病人的护理,为此,提出胃闭式引流装置。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胃闭式引流装置,其利用大气压和连通器的原理将病人胃内部强制进入的氧气引流至体外,且可防止体外空气反流入病人的胃里,可方便的通过控制瓶体内部液位的高低来控制瓶体内部的压力,无需医护人员取下进行挤压,可保证病人胃里的气体可实时排出,不仅节约了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使得医护人员可护理较多的病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胃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单元,所述引流单元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的底端为封闭结构,且所述瓶体的上端开设有瓶口,所述瓶口的外部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瓶盖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且所述瓶盖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安装在所述瓶口的外部,所述瓶盖的顶壁上并排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瓶盖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底端连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端伸入所述瓶体的内部底部,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瓶盖的上方,且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底端连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一端伸入所述瓶体的内部上部,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上端还连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位于所述瓶体的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瓶体在使用时,加入适量医用盐水或者纯净水以浸没进气管的底端,且保证液位不高于出气管的底端,瓶盖用于封闭瓶口,可防止瓶体的内部落尘;软管用于通过口腔或者鼻腔插入病人的胃内部,将病人胃内部强制进入的氧气引流至进气管的内部,然后通过进气管进入瓶体内部加入的医用盐水或者纯净水中,最后通过出气管排到瓶体的外部,利用大气压和连通器的原理将病人胃内部强制进入的氧气引流至体外,且可防止体外空气反流入病人的胃里,可方便的通过控制瓶体内部液位的高低来控制瓶体内部的压力,无需医护人员取下进行挤压,可保证病人胃里的氧气可实时排出,不仅节约了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使得医护人员可护理较多的病人,此外第一连接头的设置,使得软管便于更换,从而使得该装置可重复使用,可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环保价值,同时可通过管道连接使得该装置可多个并联使用,配合第二连接头可接入负压吸引机,可用于引流病人胸膜腔排出的液体,从而使得该装置适用范围较广。进一步的,还包括补液单元,所述补液单元包括贯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连通连接有储液罐,且所述连接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为封闭结构,且所述套筒的底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套筒的上端端壁上居中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管相连通的通孔,且所述套筒的筒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分别安装有一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一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上端位于所述套筒的内部,且所述外套管的上端端部固定安装有半球形橡胶块,所述外套管的底端位于所述套筒的外部,且所述外套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外套管的底端外部连接有浮球,所述浮球位于所述瓶体的内部,所述外套管上靠近其底端螺接有用于锁紧所述立杆的第一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液单元用于实时自动补充瓶体内部流失的医用盐水或者纯净水,可保证瓶体内部的压力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可防止因瓶体内部的压力不稳定,导致引流效果较差,此外可通过第一螺栓调节立杆在外套管内部的位置,进而调节浮球距离瓶体底部的距离,从而实现调整瓶体内部的液位高度,最终实现调节瓶体内部的压力范围。进一步的,还包括底部固定单元,所述底部固定单元包括圆柱型底座,所述圆柱型底座的上表面上居中开设有用于安放所述瓶体的圆柱型凹槽,且圆柱型底座的底部均匀设有三个橡胶支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固定单元用于固定瓶体,可有效防止瓶体倾倒,可避免病人胃内部直接与体外空气连通,避免损害病人的身体,从而使得该装置安全可靠。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型凹槽的槽壁上还开设有一缺口,且所述圆柱型凹槽的槽壁上还螺接有用于锁紧所述瓶体的第二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缺口用于方便的查看瓶体内部液位的高度,第二螺栓用于锁紧瓶体,可防止瓶体脱离圆柱型凹槽,进而防止瓶体发生倾倒现象。进一步的,所述瓶盖的内部位于其侧壁与其顶壁交界处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环形橡胶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安装槽的设置使得环形橡胶密封圈便于安装,且环形橡胶密封圈可增加瓶盖与瓶体之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出气管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瓶体内部的液位浸没进气管的底端,而出气管的底端位于液位上方,可保证病人胃内部的氧气及时排出体外,而又不会使得病人胃内部与体外空气直接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均由插接管以及连通连接在所述插接管上端的缩口管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进气管和出气管便于插接在插接管的底端,同时软管便于通过缩口管插接在插接管外部。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管的外部均匀一体设有若干环形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圈可增加软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与插接管连接时的密封性能,可防止漏气。进一步的,所述瓶体为透明塑料瓶体,且所述瓶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刻度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塑料瓶体便于观看瓶体内部的液位,刻度线便于查看瓶体内部的液位高度,便于根据液位高度调节瓶体内部的压力。进一步的,所述瓶体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聚碳酸酯20-30份、TPE6-10份、聚丙烯10-12份、碳酸钙粉末6-10份、石蜡3-5份和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4-6份;S1、将称量好的聚碳酸酯、TPE和聚丙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制备颗粒不大于5mm的颗粒物料;S2、将步骤S1中制备的颗粒物料、碳酸钙粉末、石蜡和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所述搅拌机的速度设置为700-900r/min,温度设置60-80℃,搅拌时间为12-18min,制得混合物料;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物料加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所述干燥机的温度设置为120-140℃,干燥时间为3-5h,制得干燥物料;S4、将步骤S3中制得的干燥物料加入中空挤出吹塑成型机的料斗中吹塑成型,所述中空挤出吹塑成型机的加料段机身温度为250-270℃,压缩段机身温度为260-270℃,均化段机身温度为240-260℃,机头温度为240-260℃,模具底部温度为80-85℃,模具中部温度为75-80℃,模具上部温度为55-65℃,吹气压力为0.5-0.7MPa,吹胀比为2.1-2.3,成型周期为8-12s,制得坯料;S5、对步骤S4制得的坯料进行外观检验,并对合格的坯料采用美工刀进行修剪,即制得瓶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的瓶体,柔性坚韧度较好,既不易变形又不易破裂,其透明度较高,便于观察其内部液位,表面光滑,易于清理,化学性质稳定,使用寿命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瓶体在使用时,加入适量医用盐水或者纯净水以浸没进气管的底端,且保证液位不高于出气管的底端,瓶盖用于封闭瓶口,可防止瓶体的内部落尘,可保证病人的胃内部与体外空气隔绝,可避免病人胃内部直接与体外空气连通,避免损害病人的身体;2、本实用新型,利用大气压和连通器的原理将病人胃内部强制进入的气体引流至体外,且可防止体外空气反流入病人的胃里,可方便的通过控制瓶体内部液位的高低来控制瓶体内部的压力,无需医护人员取下进行挤压,可保证病人胃里的氧气可实时排出,不仅节约了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使得医护人员可护理较多的病人;3、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头的设置,使得软管便于更换,从而使得该装置可重复使用,可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环保价值,同时可通过管道连接使得该装置可多个并联使用,配合第二连接头可接入负压吸引机,可用于引流病人胸膜腔排出的液体,从而使得该装置适用范围较广;4、本实用新型,补液单元用于实时自动补充瓶体内部流失的医用盐水或者纯净水,可保证瓶体内部的压力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可防止因瓶体内部的压力不稳定,导致引流效果较差,此外可通过第一螺栓调节立杆在外套管内部的位置,进而调节浮球距离瓶体底部的距离,从而实现调整瓶体内部的液位高度,最终实现调节瓶体内部的压力范围;5、本实用新型,底部固定单元用于固定瓶体,可有效防止瓶体倾倒,可避免病人胃内部直接与体外空气连通,避免损害病人的身体,从而使得该装置安全可靠;6、本实用新型,制备的瓶体,柔性坚韧度较好,既不易变形又不易破裂,其透明度较高,便于观察其内部液位,表面光滑,易于清理,化学性质稳定,使用寿命长,值得推广和普及。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引流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引流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瓶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拆除环形橡胶密封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出气管与第二连接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进气管与第一连接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变换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补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补液单元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补液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补液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底部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引流单元;2、补液单元;3、底部固定单元;4、瓶体;5、瓶盖;6、第一连接头;7、第二连接头;8、进气管;9、出气管;10、瓶口;11、外螺纹;12、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14、第三安装孔;15、内螺纹;16、环形橡胶密封圈;17、环形安装槽;18、插接管;19、缩口管;20、环形圈;21、软管;22、储液罐;23、连接管;24、套筒;25、外套管;26、立杆;27、浮球;28、第一螺栓;29、滑块;30、滑槽;31、通孔;32、半球形橡胶块;33、圆柱型底座;34、圆柱型凹槽;35、缺口;36、橡胶支脚;37、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以下结合附图1-20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胃闭式引流装置,如图1-20所示,包括引流单元1,所述引流单元1包括瓶体4和瓶盖5,所述瓶体4的底端为封闭结构,且所述瓶体4的上端开设有瓶口10,所述瓶口10的外部开设有外螺纹11,所述瓶盖5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15,且所述瓶盖5通过所述外螺纹11与所述内螺纹15相配合安装在所述瓶口10的外部,所述瓶盖5的顶壁上并排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3和第三安装孔14,所述第一安装孔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头6,所述第一连接头6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瓶盖5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连接头6的底端连通连接有进气管8,所述进气管8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头6的一端伸入所述瓶体4的内部底部,所述第三安装孔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头7,所述第二连接头7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瓶盖5的上方,且所述第二连接头7的底端连通连接有出气管9,所述出气管9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头7的一端伸入所述瓶体4的内部上部,所述第一连接头6的上端还连通连接有软管21,所述软管21位于所述瓶体4的外部。瓶体4在使用时,加入适量医用盐水或者纯净水以浸没进气管8的底端,且保证液位不高于出气管9的底端,瓶盖5用于封闭瓶口10,可防止瓶体4的内部落尘;软管21用于通过口腔或者鼻腔插入病人的胃内部,将病人胃内部强制进入的氧气引流至进气管8的内部,然后通过进气管8进入瓶体4内部加入的医用盐水或者纯净水中,最后通过出气管9排到瓶体4的外部,利用大气压和连通器的原理将病人胃内部强制进入的氧气引流至体外,且可防止体外空气反流入病人的胃里,可方便的通过控制瓶体4内部液位的高低来控制瓶体4内部的压力,无需医护人员取下进行挤压,可保证病人胃里的氧气可实时排出,不仅节约了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使得医护人员可护理较多的病人,此外第一连接头6的设置,使得软管21便于更换,从而使得该装置可重复使用,可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环保价值,同时可通过管道连接使得该装置可多个并联使用,配合第二连接头7可接入负压吸引机,可用于引流病人胸膜腔排出的液体,从而使得该装置适用范围较广。较佳地,还包括补液单元2,所述补液单元2包括贯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13内部的连接管23,所述连接管23的上端连通连接有储液罐22,且所述连接管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筒24,所述套筒24的上端为封闭结构,且所述套筒24的底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套筒24的上端端壁上居中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管23相连通的通孔31,且所述套筒24的筒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30,两个所述滑槽30的内部分别安装有一个滑块29,两个所述滑块29之间固定安装有一外套管25,所述外套管25的上端位于所述套筒24的内部,且所述外套管25的上端端部固定安装有半球形橡胶块32,所述外套管25的底端位于所述套筒24的外部,且所述外套管2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立杆26,所述立杆26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外套管25的底端外部连接有浮球27,所述浮球27位于所述瓶体4的内部,所述外套管25上靠近其底端螺接有用于锁紧所述立杆26的第一螺栓28。补液单元2用于实时自动补充瓶体4内部流失的医用盐水或者纯净水,可保证瓶体4内部的压力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可防止因瓶体4内部的压力不稳定,导致引流效果较差,此外可通过第一螺栓28调节立杆26在外套管25内部的位置,进而调节浮球27距离瓶体4底部的距离,从而实现调整瓶体4内部的液位高度,最终实现调节瓶体4内部的压力范围。较佳地,还包括底部固定单元3,所述底部固定单元3包括圆柱型底座33,所述圆柱型底座33的上表面上居中开设有用于安放所述瓶体4的圆柱型凹槽34,且圆柱型底座33的底部均匀设有三个橡胶支脚36。底部固定单元3用于固定瓶体4,可有效防止瓶体4倾倒,可避免病人胃内部直接与体外空气连通,避免损害病人的身体,从而使得该装置安全可靠。较佳地,所述圆柱型凹槽34的槽壁上还开设有一缺口35,且所述圆柱型凹槽34的槽壁上还螺接有用于锁紧所述瓶体4的第二螺栓37。缺口35用于方便的查看瓶体4内部液位的高度,第二螺栓37用于锁紧瓶体4,可防止瓶体4脱离圆柱型凹槽34,进而防止瓶体4发生倾倒现象。较佳地,所述瓶盖5的内部位于其侧壁与其顶壁交界处开设有环形安装槽17,所述环形安装槽17的内部安装有环形橡胶密封圈16。环形安装槽17的设置使得环形橡胶密封圈16便于安装,且环形橡胶密封圈16可增加瓶盖5与瓶体4之间的密封性能。较佳地,所述进气管8的长度大于所述出气管9的长度。可以保证瓶体4内部的液位浸没进气管8的底端,而出气管9的底端位于液位上方,可保证病人胃内部的氧气及时排出体外,而又不会使得病人胃内部与体外空气直接连通。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头6和所述第二连接头7均由插接管18以及连通连接在所述插接管18上端的缩口管19构成。使得进气管8和出气管9便于插接在插接管18的底端,同时软管21便于通过缩口管19插接在插接管18外部。较佳地,所述插接管18的外部均匀一体设有若干环形圈20。环形圈20可增加软管21、进气管8和出气管9与插接管18连接时的密封性能,可防止漏气。较佳地,所述瓶体4为透明塑料瓶体,且所述瓶体4的外表面上设有刻度线。透明塑料瓶体便于观看瓶体4内部的液位,刻度线便于查看瓶体4内部的液位高度,便于根据液位高度调节瓶体4内部的压力。较佳地,所述瓶体4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聚碳酸酯20份、TPE6份、聚丙烯10份、碳酸钙粉末6份、石蜡3份和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4份;S1、将称量好的聚碳酸酯、TPE和聚丙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制备颗粒不大于5mm的颗粒物料;S2、将步骤S1中制备的颗粒物料、碳酸钙粉末、石蜡和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所述搅拌机的速度设置为700r/min,温度设置60℃,搅拌时间为12min,制得混合物料;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物料加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所述干燥机的温度设置为120℃,干燥时间为3h,制得干燥物料;S4、将步骤S3中制得的干燥物料加入中空挤出吹塑成型机的料斗中吹塑成型,所述中空挤出吹塑成型机的加料段机身温度为250℃,压缩段机身温度为260℃,均化段机身温度为240℃,机头温度为240℃,模具底部温度为80℃,模具中部温度为75℃,模具上部温度为55℃,吹气压力为0.5MPa,吹胀比为2.1,成型周期为8s,制得坯料;S5、对步骤S4制得的坯料进行外观检验,并对合格的坯料采用美工刀进行修剪,即制得瓶体4。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瓶体4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聚碳酸酯25份、TPE8份、聚丙烯11份、碳酸钙粉末8份、石蜡4份和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5份;S1、将称量好的聚碳酸酯、TPE和聚丙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制备颗粒不大于5mm的颗粒物料;S2、将步骤S1中制备的颗粒物料、碳酸钙粉末、石蜡和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所述搅拌机的速度设置为600r/min,温度设置70℃,搅拌时间为15min,制得混合物料;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物料加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所述干燥机的温度设置为130℃,干燥时间为4h,制得干燥物料;S4、将步骤S3中制得的干燥物料加入中空挤出吹塑成型机的料斗中吹塑成型,所述中空挤出吹塑成型机的加料段机身温度为260℃,压缩段机身温度为265℃,均化段机身温度为250℃,机头温度为250℃,模具底部温度为83℃,模具中部温度为78℃,模具上部温度为60℃,吹气压力为0.6MPa,吹胀比为2.2,成型周期为10s,制得坯料;S5、对步骤S4制得的坯料进行外观检验,并对合格的坯料采用美工刀进行修剪,即制得瓶体4。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瓶体4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聚碳酸酯30份、TPE10份、聚丙烯12份、碳酸钙粉末10份、石蜡5份和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6份;S1、将称量好的聚碳酸酯、TPE和聚丙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制备颗粒不大于5mm的颗粒物料;S2、将步骤S1中制备的颗粒物料、碳酸钙粉末、石蜡和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所述搅拌机的速度设置为900r/min,温度设置80℃,搅拌时间为18min,制得混合物料;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物料加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所述干燥机的温度设置为140℃,干燥时间为5h,制得干燥物料;S4、将步骤S3中制得的干燥物料加入中空挤出吹塑成型机的料斗中吹塑成型,所述中空挤出吹塑成型机的加料段机身温度为270℃,压缩段机身温度为270℃,均化段机身温度为260℃,机头温度为260℃,模具底部温度为85℃,模具中部温度为80℃,模具上部温度为65℃,吹气压力为0.7MPa,吹胀比为2.3,成型周期为12s,制得坯料;S5、对步骤S4制得的坯料进行外观检验,并对合格的坯料采用美工刀进行修剪,即制得瓶体4。对实施例1-3中的瓶体4在实验室中在相同的条件下采用透明度测试仪对其透明度测试比较结果如下表:测试结果实施例1瓶体4的透明度为423mm实施例2瓶体4的透明度为407mm实施例3瓶体4的透明度为431mm从上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可知实施例3为最优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的瓶体4,柔性坚韧度较好,既不易变形又不易破裂,其透明度较高,便于观察其内部液位,表面光滑,易于清理,化学性质稳定,使用寿命长。结构原理:该胃闭式引流装置,瓶体4在使用时,加入适量医用盐水或者纯净水以浸没进气管8的底端,且保证液位不高于出气管9的底端,瓶盖5用于封闭瓶口10,可防止瓶体4的内部落尘,可保证病人的胃内部与体外空气隔绝,可避免病人胃内部直接与体外空气连通,避免损害病人的身体;利用大气压和连通器的原理将病人胃内部强制进入的气体引流至体外,且可防止体外空气反流入病人的胃里,可方便的通过控制瓶体4内部液位的高低来控制瓶体4内部的压力,无需医护人员取下进行挤压,可保证病人胃里的氧气可实时排出,不仅节约了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使得医护人员可护理较多的病人;第一连接头6的设置,使得软管21便于更换,从而使得该装置可重复使用,可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环保价值,同时可通过管道连接使得该装置可多个并联使用,配合第二连接头7可接入负压吸引机,可用于引流病人胸膜腔排出的液体,从而使得该装置适用范围较广;补液单元2用于实时自动补充瓶体4内部流失的医用盐水或者纯净水,可保证瓶体4内部的压力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可防止因瓶体4内部的压力不稳定,导致引流效果较差,此外可通过第一螺栓28调节立杆26在外套管25内部的位置,进而调节浮球27距离瓶体4底部的距离,从而实现调整瓶体4内部的液位高度,最终实现调节瓶体4内部的压力范围;底部固定单元3用于固定瓶体4,可有效防止瓶体4倾倒,可避免病人胃内部直接与体外空气连通,避免损害病人的身体,从而使得该装置安全可靠;制备的瓶体4,柔性坚韧度较好,既不易变形又不易破裂,其透明度较高,便于观察其内部液位,表面光滑,易于清理,化学性质稳定,使用寿命长,值得推广和普及。工作原理:该胃闭式引流装置,使用时,将瓶体4的内部加入适量医用盐水或者纯净水以浸没进气管8的位置处,根据P=ρgh和F=PS计算出瓶体4内部的压力,从而确定液位的高低,将软管21通过口腔或者鼻腔插入病人的胃内部,将病人胃内部强制进入的氧气引流至进气管8的内部,然后通过进气管8进入瓶体4内部加入的医用盐水或者纯净水中,最后通过出气管9排到瓶体4的外部,利用大气压和连通器的原理将病人胃内部强制进入的氧气引流至体外,且可防止体外空气反流入病人的胃里,在瓶体4内部的液体流失时,浮球27会随着液位的高度变化,当液位低于设定值时,浮球27将会下降,随之半球形橡胶块32与通孔31分离,储液罐22内部的液体将会通过通孔31和两个滑槽30流入瓶体4的内部,当瓶体4内部的液位上升至设定位置,浮球27将会升起,随之半球形橡胶块32与通孔31相抵触,将通孔31封住,此时储液罐22内部的液体将无法通过通孔31,以此保持瓶体4内部的压力保持动态平衡,可有效防止因瓶体4内部的压力不稳定,导致引流效果较差。安装方法:第一步,将第一连接头6插接在第一安装孔12的内部,将第二连接头7插接在第三安装孔14的内部,并将进气管8安装在第一连接头6的底端,出气管9安装在第二连接头7的底端,将软管21安装在第一连接头6的上端;第二步,安装补液单元2,将连接管23贯通安插在第二安装孔13的内部,连接管23可与套筒24一体注塑成型,然后将外套管25通过两个滑块29安装在两个滑槽30的内部,再将立杆26通过第一螺栓28安装在外套管25的底端内部;第三步,向瓶体4的内部加入适量医用盐水或者纯净水,将出气管9、进气管8、立杆26和浮球27插入瓶体4的内部,并拧紧瓶盖5;第四步,将储液罐22安装在连接管23的上端,可采用焊接的方法,或者预先在储液罐22的底部设置插接部,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储液罐22与连接管23,第五步,将瓶体4放入圆柱型凹槽34的内部,并采用第二螺栓37锁紧,即完成安装。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