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7678发布日期:2020-04-21 17:4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尿液污染并可随身携带的尿结石收集器。



背景技术:

泌尿系结石又称为尿石症(urolithiasis),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占居首位。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5%,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年新发病率约为150~200/10万人。上尿路结石可以引起肾输尿管梗阻,不仅会出现严重的肾绞痛,而且长时间的持续性梗阻,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60%~80%的输尿管结石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自然排出体外,尤其是体积较小的输尿管结石,有研究表明,直径<5mm的输尿管结石98%可以自行排出体外。

目前,微创治疗已经成为泌尿系结石治疗的主流,其中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属于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具有安全、疗效高、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成为上尿路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通过体外碎石机产生冲击波,通过设备聚焦后传导至结石,通过冲击能量击碎尿路内的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

接受保守治疗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患者,观察尿液中是否有结石排出,对于判断治疗结果有重要意义。虽然结石在排出的过程中,大多数患者会伴有绞痛、肉眼血尿、下尿路刺激等症状,但由于结石确切排出的时间难以预测,而且排出的结石体积较小,在急速的尿流中难以分辨,患者在排尿过程中很难凭借肉眼观察是否有结石排出,也难以收集结石标本。

泌尿系结石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复发率也相当高。结石的存在是因为疾病发展而形成,所以并不是病因。只有获得结石标本,进而完成结石成分分析,才能确定结石形成的原因,然后根据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有效防止结石的复发。因此,结石标本的收集,对于结石的治疗和预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尿石症患者无法确定结石排出的时间,事实上,每次排尿过程中都可能有结石排出,如果患者试图收集结石标本,必须随身携带结石收集器,在每次排尿时都需尝试收集。现有的结石收集装置,均采用开放式滤网结构,主要具有以下缺点:

1.开放式的滤网结构,在使用时,收集尿液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尿液飞溅,污染周围环境及衣物。

2.在使用后,容器中残留的尿液在短时内难以排放干净,如果随身携带,容易导致残留尿液从所述容器中留出,污染周围环境及衣物,不便于日常随身携带使用。

3.开放式的滤网结构,在使用后,容器内残留的尿液也容易产生异味,如果随身携带,异味会造成患者及周围人的不适。

4.如果随身携带开放式结石收集器,为了避免污染和减少异味,在每次使用后均需要及时清洗,造成使用的不便。且清洗后残留的液体依然会附着于容器上,容易污染和弄湿周围环境,不便于继续携带。

5.现有结石收集器体积较大,仅适合家用、或在医院环境使用,不便携带,而患者外出后也可能有结石排出,无法实现对结石的有效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具有封闭性结构,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的尿结石收集器。尤其是,为接受保守治疗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患者,提供一种能够在医疗机构以外的生活环境中使用,具有封闭性结构、防止尿液污染、可随身携带的尿结石收集器。

一种尿结石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器主体,所述收集器主体具有上表面和底面,所述上表面的后侧具有入水口;上盖,所述上盖位于所述上表面的后侧,所述上盖能够密封所述入水口;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底面的前侧,所述出水管能够与所述收集器主体之间可转动地连通;滤网,所述滤网位于所述收集器主体内。

优选为,所述上表面为圆弧形或椭圆弧形表面,所述底面为平面。

优选为,所述上盖与所述收集器主体之间可转动地连接。

优选为,还包括铰链,所述上盖与所述收集器主体之间通过所述铰链可转动地连接。

优选为,所述上盖能够打开至与所述入水口所在平面不小于90°的位置。

优选为,所述上盖能够打开至与所述入水口所在平面不小于120°的位置。

优选为,所述入水口的边缘形状大致为圆形,所述上盖的边缘形状能够与所述入水口的边缘形状基本相同。

优选为,所述上盖与所述收集器主体之间具有能够锁合的锁合结构。

优选为,所述入水口的尺寸为6-7cm。

优选为,所述滤网朝向所述收集器主体内侧凸出的结构。

优选为,所述滤网为弧面朝向所述收集器主体内侧凸出的圆弧面或椭圆弧面结构。

优选为,所述滤网与所述收集器主体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可拆卸连接结构。

优选为,所述滤网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可转动的提手,所述提手能够转动并放置在所述滤网的上侧开口周围。

优选为,所述滤网上具有多个滤孔,所述滤孔的孔径为不大于1mm。

优选为,所述出水管还包括,转管,所述转管的轴线水平设置,且所述转管与所述收集器主体之间可沿所述转管的轴线转动地连通;管口,所述管口与所述转管连通,能够随所述转管转动。

优选为,所述底面上还包括能够容纳所述出水管的凹槽,所述管口能够被所述凹槽密封。

优选为,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凹槽之间具有能够锁合的锁合结构。

优选为,所述出水管还包括,转管,所述转管的轴线竖直设置,且所述转管的上端与所述收集器主体之间可沿所述转管的轴线转动地连通,所述转管的下端为封闭的底面;管口,所述管口与所述转管连通,能够随所述转管转动。

优选为,所述管口的上侧面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能够将所述管口内的液体导出。

优选为,所述管口上侧表面能够与所述收集器主体的底面相配合,且当所述管口随所述转管一同旋转至所述所述底面的下方时,所述管口的上侧表面能够与所述底面相贴合,并且将所述出水口密封。

优选为,所述管口的下侧表面为沿从所述转管向着所述管口的另一端厚度逐渐减小的斜表面。

优选为,在所述收集器主体的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止动部件,所述止动部件能够在所述管口旋转至所述出水口被全部密封的位置处,制止所述管口的进一步转动;在所述管口转至所述出水口完全被露出的位置处,制止所述管口的进一步转动。

优选为,所述止动部件能够限制所述管口在180°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优选为,在所述管口旋转至所述出水口被全部密封的位置处设置有锁合部件,以使得所述管口能够被锁定在所述出水口被全部密封的位置处。

优选为,所述收集器主体的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手柄。

优选为,在所述收集器主体的外侧面上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手柄。

优选为,当所述收集器处于关闭状态时,整体结构的尺寸为,长度约12cm,宽约10cm,高约5cm;不计算所述手柄的尺寸为,长度约12cm,宽为7-9cm,高约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关闭时,容器内部处于密闭状态,避免容器内的液体流出,防止污染衣物及环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可重复使用,成本低廉,整体质量及体积较小,可以单手握持操作,便于随身携带。本实用新型收集器入水口处滤网呈球面形,球面突入收集器内部,避免了尿液外溅,防止污染衣物及环境。并且,本实用新型收集器内尿液经过简单管路结构,避免了尿液外溢,有效减少了尿液在仪器内残留,便于清洗和维护。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尿结石收集器时,尿石症患者在每次自行排尿时均可使用,无时间地点限制,使用者无需特殊体位,站立、蹲踞、坐卧均可。

附图说明

附图1:实施例1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关闭状态侧视图

附图2:实施例1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关闭状态俯视图

附图3:实施例1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关闭状态仰视图

附图4:实施例1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关闭状态后视图

附图5:实施例1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关闭状态主视图

附图6:实施例1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开放状态侧视图

附图7:实施例1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开放状态俯视图

附图8:实施例1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开放状态仰视图

附图9:实施例1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开放状态后视图

附图10:实施例1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开放状态主视图

附图11:实施例1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使用效果侧视图

附图12:实施例1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使用效果俯视图

附图13:实施例2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关闭状态侧视图

附图14:实施例2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关闭状态俯视图

附图15:实施例2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关闭状态仰视图

附图16:实施例2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关闭状态主视图

附图17:实施例2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关闭状态后视图

附图18:实施例2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开放状态侧视图

附图19:实施例2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开放状态俯视图

附图20:实施例2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开放状态仰视图

附图21:实施例2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开放状态主视图

附图22:实施例2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开放状态后视图

附图23:实施例2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使用效果俯视图

附图24:实施例2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使用效果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12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优选为整体呈半椭球形结构,即上侧表面为椭球形结构,下侧表面为平面。当所述收集器处于关闭状态时,优选为,长度约12cm,宽约10cm,高约5cm;若不计算所述手柄的尺寸,则整体尺寸为:长度约12cm,宽约为7-9cm,高约5cm。

所述收集器具有收集器主体1,所述收集器主体1具有上侧表面11和底面12。所述上侧表面11的形状优选为圆弧形表面或椭圆弧形表面等适宜握持的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侧表面11为椭球形。所述下表面12优选为平面、弧面、椭球面等,方便握持或摆放的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面12为平面。

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手柄13,优选为在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外侧面上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手柄13。所述手柄13优选为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外侧面上向外突出的板状结构、片状结构、或者圆环结构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外侧面上向外突出的圆环结构。所述手柄13优选为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一体形成,所述手柄13所在平面优选为与收集器主体1上的入水口15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收集器主体1上侧面的后半部分上设置有入水口15。所述入水口15优选为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用于当使用者小便时接收尿液。优选为,所述入水口15的尺寸为6-7cm,所述尺寸进一步优选为8cm。

所述收集器主体1上,与所述入水口15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上盖2,所述上盖2能够盖设在所述入水口15上并密封所述入水口15,优选为所述上盖2的边缘形状与所述入水口15的截面形状基本相同。所述上盖2优选为圆弧形或椭圆弧形结构,当所述上盖2盖合在所述入水口15时,能够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上侧表面11的形状基本一致,并形成完整的大致圆弧形表面或椭球形表面。

在所述入水口15的边缘附近,所述上盖2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可转动连接。优选为,所述上盖2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之间,通过铰链3实现转动连接。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盖2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之间一体形成有柔性的可弯折连接部,所述柔性可弯折连接部一侧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上盖2连接,以实现所述上盖2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之间的转动连接。

所述上盖2具有锁定结构,用于将所述上盖2与所述入水口15之间密封锁合,以防止在使用者携带所述收集器时有液体流出。所述锁定结构可以为,沿所述上盖2的边缘形成的凸缘或凹槽,以及沿所述入水口15开口边缘形成的能够与所述上盖2相互啮合的凹槽或凸缘;也可以为,位于所述上盖2的边缘上,与所述铰链3相对的一侧位置上和/或位于与所述铰链3对应的圆周上90°和270°的位置上,设置的一段凸起或凹槽,所述入水口15开口边缘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上盖2相互啮合的凹槽或凸缘。所述上盖2的外侧边缘,位于远离所述铰链3的一侧上,具有一突出的突出部,用于方便使用者将所述上盖2在与所述入水口15的边缘相锁合的情况下打开。所述上盖2可以相对于所述入水口15开口位置所在平面打开不小于90度的角度,以使得所述入水口15可以充分露出。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盖2可以打开至与所述入水口15开口位置所在平面成不小于120度的角度。

在所述入水口15位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滤网4。所述滤网4优选为塑料、玻璃纤维、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形成。所述滤网4优选为弧面朝向所述收集器主体内侧凸出的结构,进一步优选为圆弧或椭圆弧面结构,以防止尿液溅出。所述滤网4可以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之间一体形成,也可以为单独部件与所述滤网4固定连接,所述滤网4也可以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优选为,位于所述入水口15的边缘内侧具有向所述入水口15所在平面的中心方向突出的第一凸缘,所述滤网4的上侧开口截面形状与所述入水口15的截面形状相对应,且所述滤网4的上侧开口附近具有外突出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内侧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凸缘的外侧尺寸,以使得所述滤网4能够搭设在所述入水口15内侧,以实现可拆卸连接。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滤网4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可转动的提手。当所述滤网4位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侧用于收集结石样本时,所述提手可以转动并放置在所述滤网的上侧开口周围,不会影响尿液从所述入水口15流入且流经所述滤网4。当需要将结石样本从所述收集器主体1中取出时,只需打开所述上盖2,将所述提手旋转至朝向所述收集器本体1的外侧支起的状态,并通过提拉所述提手将所述滤网4单独取出,进而移送至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所述滤网4的滤孔孔径不大于1mm,优选为约0.5mm。由此,所述滤网4既能保证尿液顺畅的流入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部,又能够保证有效的收集结石样本。

位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前端位置,具有一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能够与所述收集器本体1之间可转动连接,并且能够将尿液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侧导出。所述出水管5由转管51和管口52组成,所述转管51与所述管口52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管口52与所述转管51之间能够优选为所述转管51与所述管口52一体形成。所述转管51优选为轴线水平设置的圆柱形结构,所述转管51的至少一端部具有第一流通口511,优选为所述转轴部51的两个端部均具有第一流通口511。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前端下侧部分设置有第二流通口111,所述第一流通口511能够与所述第二流通口111之间能够相互密封的、相对于所述转管51的轴线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当所述出水管5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之前相对转动时,不会有液体从所述第一流通口511与所述第二流通口111之间的连接处流出。

在使用过程中,将所述管口52转向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前侧,使得所述尿液能够及时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部排出。在携带时,将所述管口52转向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底面12。所述底面12上具有能够容纳所述管口52的凹槽14,所述凹槽14与所述管口52的形状相配合。当所述管口52嵌入到所述凹槽14内时,所述管口52被所述凹槽14密封,使得液体不能通过所述管口52流出。当所述管口52嵌入到所述凹槽14内时,能够与所述底面12共同形成平滑的表面。优选为,当所述管口52嵌入到所述凹槽14内时,所述管口52能够与所述底面12形成一共同的平面。在所述凹槽与所述管口52之间设置有锁合部,以保持将所述管口52锁定在所述凹槽14内,以防止在携带过程中因所述管口52自行旋出而导致液体外流,污染衣物和周边环境。所述锁合部优选为能够相互啮合的卡扣结构。

在具体使用时,使用者先将所述上盖2打开,将所述管口52从所述凹槽14内旋出至适宜排放尿液的位置。在排尿时,使尿液从所述入水口15进入所述收集器主体1,经所述滤网4流入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部,再经所述第二流通口111和第一流通口511流入所述出水管5,最后从所述管口52的开口处流出。在使用完成后,仅需将内部残余尿液排放干净,关闭并锁合所述上盖2,将所述管口52旋入所述凹槽14并锁合。由此,使得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部为封闭空间,在携带过程中,不会有液体及异味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部散发出来。

实施例2

如图13-24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污染便携式尿结石收集器,优选为整体呈半椭球形结构,即上侧表面为椭球形结构,下侧表面为平面。当所述收集器处于关闭状态时,优选为,长度约12cm,宽约10cm,高约5cm;若不计算所述手柄的尺寸,则整体尺寸为:长度约12cm,宽约为7-9cm,高约5cm。

所述收集器具有收集器主体1,所述收集器主体1具有上侧表面11和底面12。所述上侧表面11的形状优选为圆弧形表面或椭圆弧形表面等适宜握持的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侧表面11为椭球形。所述下表面12优选为平面、弧面、椭球面等,方便握持或摆放的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面12为平面。

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手柄13,优选为在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外侧面上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手柄13。所述手柄13优选为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外侧面上向外突出的板状结构、片状结构、或者圆环结构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外侧面上向外突出的圆环结构。所述手柄13优选为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一体形成,所述手柄13所在平面优选为与收集器主体1上的入水口15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收集器主体1上侧面的后半部分上设置有入水口15。所述入水口15优选为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用于当使用者小便时接收尿液。优选为,所述入水口15的最大尺寸为6-7cm,所述最大尺寸进一步优选为8cm。

所述收集器主体1上,与所述入水口15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上盖2,所述上盖2能够盖设在所述入水口15上并密封所述入水口15,优选为所述上盖2的边缘形状与所述入水口15的截面形状基本相同。所述上盖2优选为圆弧形或椭圆弧形结构,当所述上盖2盖合在所述入水口15时,能够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上侧表面11的形状基本一致,并形成完整的大致圆弧形表面或椭球形表面。

在所述入水口15的边缘附近,所述上盖2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可转动连接。优选为,所述上盖2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之间,通过铰链3实现转动连接。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盖2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之间一体形成有柔性的可弯折连接部,所述柔性可弯折连接部一侧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上盖2连接,以实现所述上盖2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之间的转动连接。

所述上盖2具有锁定结构,用于将所述上盖2与所述入水口15之间密封锁合,以防止在使用者携带所述收集器时有液体流出。所述锁定结构可以为,沿所述上盖2的边缘形成的凸缘或凹槽,以及沿所述入水口15开口边缘形成的能够与所述上盖2相互啮合的凹槽或凸缘;也可以为,位于所述上盖2的边缘上,与所述铰链3相对的一侧位置上和/或位于与所述铰链3对应的圆周上90°和270°的位置上,设置的一段凸起或凹槽,所述入水口15开口边缘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上盖2相互啮合的凹槽或凸缘。所述上盖2的外侧边缘,位于远离所述铰链3的一侧上,具有一突出的突出部,用于方便使用者将所述上盖2在与所述入水口15的边缘相锁合的情况下打开。所述上盖2可以相对于所述入水口15开口位置所在平面打开不小于90度的角度,以使得所述入水口15可以充分露出。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盖2可以打开至与所述入水口15开口位置所在平面成不小于120度的角度。

在所述入水口15位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滤网4。所述滤网4优选为塑料、玻璃纤维、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形成。所述滤网4优选为弧面朝向所述收集器主体内侧凸出的结构,进一步优选为圆弧或椭圆弧面结构,以防止尿液溅出。所述滤网4可以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之间一体形成,也可以为单独部件与所述滤网4固定连接,所述滤网4也可以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优选为,位于所述入水口15的边缘内侧具有向所述入水口15所在平面的中心方向突出的第一凸缘,所述滤网4的上侧开口截面形状与所述入水口15的截面形状相对应,且所述滤网4的上侧开口附近具有外突出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内侧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凸缘的外侧尺寸,以使得所述滤网4能够搭设在所述入水口15内侧,以实现可拆卸连接。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滤网4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可转动的提手。当所述滤网4位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侧用于收集结石样本时,所述提手可以转动并放置在所述入水口15的上侧开口周围,不会影响尿液从所述入水口15流入且流经所述滤网4。当需要将结石样本从所述收集器主体1中取出时,只需打开所述上盖2,将所述提手旋转至朝向所述收集器本体1的外侧支起的状态,并通过提拉所述提手将所述滤网4单独取出,进而移送至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所述滤网4的滤孔孔径不大于1mm,优选为约0.5mm。由此,所述滤网4既能保证尿液顺畅的流入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部,又能够保证有效的收集结石样本。

位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前端位置,具有一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能够与所述收集器本体1之间可转动连接,并且能够将尿液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侧导出。所述出水管5由转管51和管口52组成,所述转管51与所述管口52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管口52与所述转管51之间能够优选为所述转管51与所述管口52一体形成。所述转管51优选为轴线竖直设置的圆柱形结构,所述转管51的一端具有第一流通口511,所述转管51的另一端为封闭的底面。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前端下侧部分设置有第二流通口111,所述第一流通口511能够与所述第二流通口111之间能够相互密封的、相对于所述转管51的轴线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当所述出水管5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之前相对转动时,不会有液体从所述第一流通口511与所述第二流通口111之间的连接处流出。

所述管口52优选为呈楔形结构,进一步优选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管口52的一侧与所述转管51相连通,以将尿液从所述转管51导入所述管口52。所述管口52的上侧面上具有一出水口53,所述出水口53能够将所述管口52内的尿液导出。所述管口52上侧表面能够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底面12相配合,且当所述管口52随所述转管51一同旋转至所述底面12的下方时,所述管口52的上侧表面能够与所述底面12相贴合,并且将所述出水口53密封。

在使用过程中,将所述管口52转向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前侧,使得所述尿液能够及时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部排出。在携带时,将所述管口52旋转至所述底面12的下侧,所述管口52的上表面与所述底面12相贴合以密封所述出水口53,使得液体不能通过所述出水口53流出。所述管口52的下侧表面优选为,沿从所述转管51向着所述管口52的另一端厚度逐渐减小的斜表面,以使得在所述管口52关闭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下侧表面整体形成较为平滑的表面,方便携带。

为进一步方便使用,优选为在所述底面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止动部件,所述止动部件能够在所述管口52旋转至所述出水口53被全部密封的位置处,制止所述管口52的进一步转动;在所述管口52转至所述出水口53完全被露出的位置处,制止所述管口52的进一步转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止动部件能够限制所述管口52在180°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进一步优选为,在所述管口52旋转至所述出水口53被全部密封的位置处设置有锁合部,以保持将所述管口52锁定在所述出水口53被全部密封的位置处,以防止在携带过程中因所述管口52自行旋出而导致液体外流,污染衣物和周边环境。所述锁合部优选为能够相互啮合的卡扣结构。

在具体使用时,使用者先将所述上盖2打开,将所述管口52从所述底面12下侧旋出并使得所述出水口3被充分露出。在排尿时,使尿液从所述入水口15进入所述收集器主体1,经所述滤网4流入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部,再经所述第二流通口111和第一流通口511流入所述出水管5,最后从所述管口52的出水口53处流出。在使用完成后,仅需将内部残余尿液排放干净,关闭并锁合所述上盖2,将所述管口52旋回至所述底面12下方并锁合。由此,使得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部为封闭空间,在携带过程中,不会有液体及异味从所述收集器主体1的内部散发出来。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关闭时,容器内部处于密闭状态,避免容器内的液体流出,防止污染衣物及环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可重复使用,成本低廉,整体质量及体积较小,可以单手握持操作,便于随身携带。本实用新型收集器入水口处滤网呈球面形,球面突入收集器内部,避免了尿液外溅,防止污染衣物及环境。并且,本实用新型收集器内尿液经过简单管路结构,避免了尿液外溢,有效减少了尿液在仪器内残留,便于清洗和维护。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尿结石收集器时,尿石症患者在每次自行排尿时均可使用,无时间地点限制,使用者无需特殊体位,站立、蹲踞、坐卧均可。

上面所述的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修改和改动,因此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