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腹部按摩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0642发布日期:2019-09-17 20:3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腹部按摩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儿童腹部按摩护理床。



背景技术:

按摩是我国医学中一种具有神奇功效的医疗手法,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手法或某些器械对全身或局部进行揉捏或敲打等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儿科的许多神经肌肉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都可采用按摩疗法,如营养不良、厌食等患儿,可采用全身按摩方法或在背部脊柱两侧捏脊方法,其中,对于儿童腹部的按摩尤为重要,常见的按摩方法一般是使儿童平躺在护理床上,通过相应的绑带对儿童的身体进行固定,而后通过各种器械对儿童的腹部进行按摩,然而,由于儿童皮肤较嫩,医护人员在手工按摩时对于力量的把握和拿捏并不准确,现有的用于对儿童进行按摩的医疗设备也不具备对力量进行调节的装置,使用十分不u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腹部按摩护理床。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腹部按摩护理床,主要包括床面板、床身板、支承板、按摩装置、固定斜楔、活动斜楔、调节座和调节螺杆,所述床面板四角设置有床腿,所述床腿底面设置有脚轮,所述床身板四角与所述床腿固定连接,所述床身板中部通过多个导轨座与所述床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导轨座以内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轨道槽,所述支承板四角分别套合于轨道槽以内,所述按摩装置安装于支承板之上,所述支承板边沿还设置有固定斜楔,所述固定斜楔具有斜楔面A,所述调节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床面板底面,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调节座螺接,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连接有手轮,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设有顶头,所述活动斜楔具有斜楔面B,所述斜楔面A与所述斜楔面B彼此相对滑动摩擦配合,所述斜楔面B相对的另一侧设有T型槽,所述顶头伸入所述T型槽以内。

所述按摩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滑座、按摩辊和支承架,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承板之上,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滑座通过螺纹副连接,滑座的两个侧分别竖立地连接有支承架,按摩辊的两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承架之上并位于所述床面板的正上方。

所述支承板之上还安装有压板A,压板A以内设置有导槽A,所述滑座两侧伸入导槽A以内。

所述按摩辊外圆面上包覆有海绵层。

斜楔面A或斜楔面B相对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

所述床面板底面还安装有压板B,压板B以内设置有导槽B,所述活动斜楔两侧伸入导槽B以内。

所述轨道槽以内还套装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床身板连接。

所述顶头外端面为球弧面。

所述轨道槽的高度为100mm至300mm。

所述调节螺杆中心轴线方向与所述床面板长度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儿童平躺于床面板上,可通过各种绑带对儿童的身体进行固定,然后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使按摩辊在儿童的腹部往复移动,从而达到对儿童腹部进行按摩的目的,医护人员可通过转动手轮,通过活动斜楔推动固定斜楔运动,继而对支承板及其上的按摩装置相对于床面板之间的相对高度进行调节,调节的过程中,由于支承板始终在弹簧的支承作用下,从而使按摩辊与床面板之间的相对高度的变化冲击较小,对儿童的按摩护理治疗影响较小,使儿童感到舒适,从而达到了对按摩辊作用于儿童腹部的力量的大小进行调节的目的,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床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对不同的患儿进行按摩护理操作,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按摩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调节座和调节螺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面板,2-床身板,3-支承板,4-按摩装置,5-固定斜楔,6-活动斜楔,7-调节座,8-调节螺杆,9-床腿,10-脚轮,11-导轨座,12-手轮,13-顶头,14-驱动电机,15-滑座,16-按摩辊,17-支承架,18-压板A,19-压板B,20-弹簧,501-斜楔面A,601-斜楔面B,602-T型槽,1101-轨道槽,1801-导槽A,1901-导槽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腹部按摩护理床,包括床面板1、床身板2、支承板3、按摩装置4、固定斜楔5、活动斜楔6、调节座7和调节螺杆8,床面板1四角设置有床腿9,床腿9底面设置有脚轮10,床身板2四角与床腿9固定连接,床身板2中部通过多个导轨座11与床面板1固定连接,导轨座11以内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轨道槽1101,支承板3四角分别套合于轨道槽1101以内,按摩装置4安装于支承板3之上,支承板3边沿还设置有固定斜楔5,固定斜楔5具有斜楔面A501,调节座7固定安装于床面板1底面,调节螺杆8与调节座7螺接,调节螺杆8的一端连接有手轮12,调节螺杆8的另一端设有顶头13,活动斜楔6具有斜楔面B601,斜楔面A501与斜楔面B601彼此相对滑动摩擦配合,斜楔面B601相对的另一侧设有T型槽602,顶头13伸入T型槽602以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儿童平躺于床面板上,可通过各种绑带对儿童的身体进行固定,然后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使按摩辊在儿童的腹部往复移动,从而达到对儿童腹部进行按摩的目的,医护人员可通过转动手轮,通过活动斜楔推动固定斜楔运动,继而对支承板及其上的按摩装置相对于床面板之间的相对高度进行调节,调节的过程中,由于支承板始终在弹簧的支承作用下,从而使按摩辊与床面板之间的相对高度的变化冲击较小,对儿童的按摩护理治疗影响较小,使儿童感到舒适,从而达到了对按摩辊作用于儿童腹部的力量的大小进行调节的目的,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床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对不同的患儿进行按摩护理操作,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进一步地,按摩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14、滑座15、按摩辊16和支承架17,驱动电机14安装于支承板3之上,驱动电机14输出轴与滑座15通过螺纹副连接,滑座15的两个侧分别竖立地连接有支承架17,按摩辊16的两端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承架17之上并位于床面板1的正上方。此外,本实用新型中大部分零部件布置于床面板以下,结构紧凑,也不会对患儿童心理上造成恐惧的压力,按摩辊可拆卸,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进行更换,进一步方便了医护人员的灵活使用。

进一步地,支承板3之上还安装有压板A18,压板A18以内设置有导槽A1801,滑座15两侧伸入导槽A1801以内。按摩辊16外圆面上包覆有海绵层。斜楔面A501或斜楔面B601相对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床面板1底面还安装有压板B19,压板B19以内设置有导槽B1901,活动斜楔6两侧伸入导槽B1901以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各组成零部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此外,轨道槽1101以内还套装有弹簧20,弹簧20的两端分别与支承板3、床身板2连接。顶头13外端面为球弧面。采用该技术方案,由于在对按摩辊的相对高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支承板始终在弹簧的支承作用下,从而使按摩辊与床面板之间的相对高度的变化冲击较小,对儿童的按摩护理治疗影响较小,使儿童感到舒适。

进一步地,轨道槽1101的高度为100mm至300mm。床面板宽度优选为400mm至600mm。调节螺杆8中心轴线方向与床面板1长度方向一致。这样便于医护人员从床面板左右两侧将儿童抱起平躺放置在床面板上,而不会受到装置中某些零部件的阻挡,影响操作空间,大大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