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定位水平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6318发布日期:2019-08-27 20:18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定位水平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定位水平尺。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中脑出血、颅脑手术后许多患者均留置了脑室引流管,为维持颅内适当压力并有效引流,或者监测颅内压,要求引流管开口需高出患者外耳道(零点)10-15CM,而由于悬挂需要和病床阻隔,引流管通常离外耳道较远,需要一个水平尺来准确找出引流管的零点(平外耳道水平的点)。目前临床上主要是自制,使用吸痰连接管等管道由两头对接形成封闭的管路,管路里注入适量的水,利用连通的原理找寻引流管零点,但这种自制的定位水平尺制作较麻烦,接口处较易漏水,操作较复杂,通常需要两个人来完成,且有一定的技巧性,初使用者反复调整仍难找到准确位置。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20207814.7,公开了一种可调式脑室引流袋悬挂架,包括支架,其中,支架上设有一与支架滑动套接的第一调节定位元件,第一调节定位元件上设有一水平延伸的零点水平尺,支架上还设有一与支架滑动套接的第二调节定位元件,第二调节定位元件上设有引流袋悬挂或固定装置。

上述发明创造结构复杂,水平尺不够精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医用定位水平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定位水平尺,包括水平尺主体,水平尺主体包括一长度为251cm的软管、第一折尺及第二折尺,第一折尺与第二折尺为圆柱体,第一折尺与第二折尺顶端通过螺丝固定呈交叉状设置,第一折尺与第二折尺中部分别贯穿设有通孔,软管左端部与右端部分别由第一折尺及第二折尺底端通过通孔穿设出第一折尺与第二折尺顶端,并将第一折尺底端滑动至软管70cm处,第二折尺底端滑动至软管170cm处,通过胶水使第一折尺与第二折尺固定,软管左端部与右端部通过子母对接口连接使软管形成环状。

进一步的,第一折尺与第二折尺底端之间的软管上设有刻度表,刻度表将该段软管均分为56小格,每小格的容量为1ml。

进一步的,第一折尺与第二折尺上分别设有间隔为5cm的长度标记。

进一步的,第一折尺与第二折尺顶端还分别开设有孔,孔内穿设有挂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极其简便,值得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定位水平尺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定位水平尺,包括水平尺主体,水平尺主体包括一长度为251cm的软管1、第一折尺2及第二折尺3,第一折尺2与第二折尺3为圆柱体,第一折尺2与第二折尺3顶端通过螺丝4固定呈交叉状设置,第一折尺2与第二折尺3中部分别贯穿设有通孔231,软管1左端部由第一折尺2底端通过通孔231穿设出第一折尺2顶端,软管1右端部由第二折尺3底端通过通孔231穿设出第二折尺3顶端,第一折尺2底端滑动至软管70cm处,第二折尺3底端滑动至软管170cm处,通过胶水分别使第一折尺2与第二折尺3固定于软管1,软管1左端部与右端部通过子母对接口5连接环状。

进一步的,第一折尺2与第二折尺3底端之间的软管1上设有刻度表11,刻度表11将该段软管均分为56小格,每小格的容量为1ml。

进一步的,第一折尺2与第二折尺3上分别设有间隔为5cm的长度标记232。

进一步的,第一折尺2与第二折尺3顶端还分别开设有孔233,孔233内穿设有挂绳6。

进一步的,软管1的170cm处为零点。

以上,打开子母对接口5处在软管1内注入液体平齐第一折尺2与第二折尺3长度标记232起始位,折尺一翼对准标准零点(脑室引流时的外耳道),折尺另一翼长度标记起始位即为引流管需安放的零点位置,本实用新型操作极其简便,折尺起到了支撑作用,操作可由一人完成,通过在软管1上设置刻度表,每一格加水1ml,方面准确控制管内水位,值得广泛推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