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0375发布日期:2020-02-07 23:05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胃管结构单一,一般为一根两端开口的软管。这种软管喂食后一部分食物会残留在软管内部,这些残留的食物容易变质,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简单,可以有效的清除喂食后胃管内部的食物残渣,避免残留在胃管内部的食物腐烂变质。

本使用实用新型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胃管,所述的胃管内部中间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上端面与胃管上端面平齐,所述的隔板下端面与胃管下端面留有距离,所述的隔板将胃管隔成左右两个腔室,左侧腔室为排水腔,右侧腔室为喂食腔,所述的隔板中间设有操控腔。

所述的胃管内部位于隔板的下方设有上端限位板,所述的上端限位板中间设有漏孔,所述的上端限位板下方的胃管内壁上内凹有垂直布置的限位滑道,所述的限位滑道末端设有下端限位板,所述的下端限位板将限位滑道下端口封死。

所述的上端限位板与下端限位板之间设有可上下滑动的调节板,所述的调节板圆周面上凸设有滑块,滑块数量与限位滑道数量相同,所述的滑块滑动设于限位滑道内部,所述的调节板上设有贯穿的喂食孔,当调节板与上端限位板贴紧时,喂食孔被上端限位板堵死。

所述的胃管上方设有喂食管、排水管以及操控管,所述的喂食管与喂食腔贯通连接,所述的排水管与排水腔贯通连接,所述的操控管与操控腔贯通连接。

所述的操控腔以及操控管内部穿设有操控线,所述的操控线下端与调节板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所述的排水管上套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上设有转轴,苏搜的转轴上套设有台阶形状的转盘,所述的转盘由一层大转盘以及一层小转盘连接组成,所述的操控线缠绕在大转盘圆周面上,所述的操控线上端与大转盘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小转盘上缠绕有拉绳,所述的固定块上设有拉绳通道,所述的拉绳末端通过拉绳通道穿设至固定块外部。

所述的拉绳与操控线缠绕的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的胃管内壁上均布有2~6条限位滑道。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板上端面凸起有环形的凸台,所述的上端限位板下端面内凹有与凸台相匹配的密封槽,当调节板与上端限位板贴合时,凸台插入到密封槽内部。凸台位于喂食孔与漏孔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大转盘圆周面上内凹有凹槽ⅰ,所述的小转盘圆周面上内凹有凹槽ⅱ,所述的操控线缠绕在凹槽ⅰ内部,所述的拉绳缠绕在凹槽ⅱ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通过胃管喂完流食后,可将喂食孔堵死,然后对胃管内部进行清理,避免内部残留的食物腐烂变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b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c-c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d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胃管、1a-排水腔、1b-喂食腔、1c-隔板、1d-操控腔、1e-上端限位板、1e1-漏孔、1f-限位滑道、1f1-下端限位板;

2-喂食管;

3-排水管;

4-操控管;

5-固定块、5a-转轴、5b-拉绳通道;

6-调节板、6a-滑块、6b-喂食孔、6c-凸台;

7-操控线;

8-转盘、8a-大转盘、8a1-凹槽ⅰ、8b-小转盘、8b1-凹槽ⅱ;

9-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该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由附图1以及附图3所示,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胃管1。所述的胃管1内部中间设有隔板1c,所述的隔板1c上端面与胃管1上端面平齐,所述的隔板1c下端面与胃管1下端面留有距离,所述的隔板1c将胃管1隔成左右两个腔室,左侧腔室为排水腔1a,右侧腔室为喂食腔1b,所述的隔板1c中间设有操控腔1d。

所述的胃管1内部位于隔板1c的下方设有上端限位板1e,所述的上端限位板1e中间设有漏孔1e1。所述的上端限位板1e下方的胃管1内壁上内凹有2~6条垂直布置的限位滑道1f,所述的限位滑道1f末端设有下端限位板1f1,所述的下端限位板1f1将限位滑道1f下端口封死。

由附图2所示,所述的上端限位板1e与下端限位板1f1之间设有可上下滑动的调节板6,所述的调节板6圆周面上凸设有滑块6a,滑块6a数量与限位滑道1f数量相同,所述的滑块6a滑动设于限位滑道1f内部。下端限位板1f1限制调节板6下移的最低高度,上端限位板1e限制调节板6上移的最高高度。

所述的调节板6上设有贯穿的喂食孔6b,当调节板6与上端限位板1e贴紧时,喂食孔6b被上端限位板1e堵死。

调节板6上端面凸起有环形的凸台6c,所述的上端限位板1e下端面内凹有与凸台6c相匹配的密封槽,当调节板6与上端限位板1e贴合时,凸台6c插入到密封槽内部。凸台6c位于喂食孔6b与漏孔1e1之间。凸台6c与密封槽的配合连接相当于增加了一道迷宫密封,增加上端限位板1e对喂食孔6b的密封效果。

所述的胃管1上方设有喂食管2、排水管3以及操控管4,所述的喂食管2与喂食腔1b贯通连接,所述的排水管3与排水腔1a贯通连接,所述的操控管4与操控腔1d贯通连接。

所述的操控腔1d以及操控管4内部穿设有操控线7,所述的操控线7下端与调节板6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由附图4所示,所述的排水管3上套设有固定块5,所述的固定块5上设有转轴5a,所述的转轴5a上套设有台阶形状的转盘8,所述的转盘8由一层大转盘8a以及一层小转盘8b连接组成。

所述的大转盘8a圆周面上内凹有凹槽ⅰ8a1,所述的小转盘8b圆周面上内凹有凹槽ⅱ8b1,所述的操控线7缠绕在内部,所述的操控线7上端与凹槽ⅰ8a1底面固定连接。凹槽ⅱ8b1内部缠绕有拉绳9,所述的固定块5上设有拉绳通道5b,所述的拉绳9末端通过拉绳通道5b穿设至固定块5外部。

所述的拉绳9与操控线7缠绕的方向相反。

使用时,将胃管1通过鼻腔插入到患者胃里,需要进食时,将流制食物通过喂食管2打入到喂食腔1b内部,然后通过漏孔1e1流入到调节板6上,靠着食物的重力将调节板6下压,解除上端限位板1e对喂食孔6b的封堵,食物通过喂食孔6b后进入患者胃里。

调节板6下移过程中拉动操控线7一同下移,操控线7移动带动转盘8转动,由于所述的拉绳9与操控线7缠绕的方向相反。因此当操控线7离开大转盘8a时,小转盘8b将拉绳卷起。

喂食后需要对胃管1进行清理,避免残留在胃管1内部的食物变质,这时拉动拉绳9,转盘8转动将操控线7卷起,调节板6上移,直至上端限位板1e将喂食孔6b堵死。固定拉绳9不动,向喂食管2内部通入水流,由于上端限位板1e将喂食孔6b堵死,因此水流通过排水管3排出,将喂食管2、喂食腔1b内部的食物残渣排出干净,当排水管3排出的水流中没有食物残渣后,在想喂食管2内部通入空气,直到排水管3内部无水排出为止。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