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7395发布日期:2019-07-19 22:4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腹灸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灸器,属于腹部艾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艾灸罐在针对人体的神阙穴、关元穴和中脘穴的艾灸时,艾烟大部分都流失了,流失到空气中,一方面降低了艾灸的效果,一方面污染了室内的空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腹灸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腹灸器,包括:吸盘、底座、上盖、穹顶、出烟口、布带挂钩、艾绒罐、空气进口和横梁,所述的吸盘和底座的下端连为一体,底座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布带挂钩,上盖扣接在底座的上端,上盖的上端设为穹顶,穹顶的顶端设有出烟口,底座的一侧设有空气进口,底座内的上端设有横梁,艾绒罐设置在横梁上部的上盖内,艾绒罐的底部设有底网,底座和上盖的内部空间形成艾烟舱。

本实用新型作用于人体的腹部,针对人体的神阙穴、关元穴和中脘穴。神阙穴是人的阳气之处,关元穴在丹田的位置,中脘穴健脾和胃、补气安神。这三个穴是人体的三大调理健康延长寿命的关键穴位。腹灸器针对这三个穴位进行艾灸,在艾烟舱内,可以让艾烟有一定的浓度,人躺着时艾烟可以接触到皮肤,提高疗效,艾烟通过出烟口由管道通入室外,也保证了艾烟不污染室内空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腹灸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腹灸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腹灸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向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为吸盘,2为底座,3为上盖,4为穹顶,5为出烟口,6为布带挂钩,7为艾绒罐,8为空气进口,9为横梁,10为底网,11为连接板,12为风扇,13为立柱,14为电机,15为电机架,16为偏心轮,17为转轴,18为艾烟舱,19为下偏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腹灸器,包括:吸盘1、底座2、上盖3、穹顶4、出烟口5、布带挂钩6、艾绒罐7、空气进口8和横梁9,所述的吸盘1和底座2的下端连为一体,底座2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布带挂钩6,上盖3扣在底座2的上端,上盖3的上端设为穹顶4,穹顶4的顶端设有出烟口5,底座2的一侧设有空气进口8,底座2内的上端设有横梁9,艾绒罐7设置在横梁9上部的上盖3内,艾绒罐7的底部设有底网10,底座2和上盖3的内部空间形成艾烟舱18。

所述艾绒罐7为三个,三个艾绒罐7呈一字排列,每两个相邻的艾绒罐7之间由连接板11相互连接。

实施例2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还包括风扇12,所述风扇12安装在底座2内的空气进口8处。

腹灸器通过布带系在人的腹部。通过调节风扇转速来为内部提供空气,支持艾绒燃烧所需氧气,进气量大,燃烧就快,热量就大。艾烟舱内艾绒燃烧产生的艾烟通过上盖上方的排气管道排到室外或进入除烟机中。

本实施例还包括立柱13、电机14、电机架15、偏心轮16、转轴17和下偏心轴19,所述立柱13的下端固定在横梁9上,电机架15的一端与立柱13的上端固定连接,电机14固定在电机架15另一端的下侧,电机14的输出轴与偏心轮16的一端固接,转轴17的上端与偏心轮16的另一端固接,转轴17的下端与连接板11转动连接,下偏心轴19的一端与横梁9转动连接,下偏心轴19的另一端与另一个连接板11转动连接。

将艾绒放入艾绒罐中,点燃,盖上上盖,接通电源旋转电机,三个艾绒罐对应人的神阙穴,关元穴和中脘穴,三个艾绒罐连在一起,进行旋转,模拟人工艾灸,旋转半径1-3公分。属于温灸。一般一次可燃烧15~30分钟。

神阙穴,关元穴和中脘穴是人的重要穴,艾灸可以补充阳气,增强免疫力,可以防病治病。可以除湿驱寒,治疗疾病,调理身体。

腹灸器通过布带系在人身上,布带在人的腰间两侧还可以带上按摩器,模拟人手按摩。腰间是人的带脉,按摩带脉可以对腰部和腹部的肌肉按摩,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脂肪消耗,改善内脏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