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臂筒式电子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3502发布日期:2019-07-17 05:42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臂筒式电子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压计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臂筒式电子血压计。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高,血压作为人体健康最为重要的生命参数,是临床上诊断疾病、观察治疗效果、进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对其精确测量,在临床医学特别是危重病人及全麻病人的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最初使用的是传统的水银血压计,但水银血压计具有准确度不高、误差较大的缺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水银血压计正逐渐被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与血压间接测量原理进行血压测量的电子血压计所取代。

电子血压计采用传感器采集脉搏信号,测量高压、低压值,灵敏度高,且其工作不受外界声音等因素干扰,相对于传统的水银血压计,具有不存在安全隐患,不需人工读取水银高度值,准确性有所提高,自动显示血压值,使用方便等优势。电子血压计主要可分为手腕式和手臂式,手腕式血压计由于测量稳定性低,不适合年纪较大、心率不齐、糖尿病引起末梢血管老化等患者使用,因此手臂式电子血压计的适用范围更广。

常见的臂筒式电子血压计就是一种手臂式电子血压计,臂筒式电子血压计包括机体和放置待测者臂膀的臂筒,现有的臂筒式电子血压计中机体和臂筒都是为一体的固定结构,臂筒的角度和位置无法灵活调节;由于在测试血压时要尽量保持胳膊的放松、胳膊与心脏位置的高度线尽量相同,但是这些指标都会受到患者身高和位置的影响,所以需要一种臂筒位置和角度均能够调节的电子血压计,从而方便准确的测量血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臂筒式电子血压计,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臂筒式电子血压计,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连接有用于插入臂膀检测血压的臂筒,所述臂筒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拆卸连接在第二连杆端部,所述第二连杆在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还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四连杆的一端,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圆杆,所述机体上固定有L形杆,所述圆杆转动连接在所述L形杆内,所述L形杆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圆杆的锁紧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测者坐在坐位上准备测试血压时,待测者可以将胳膊伸入到机体上连接的臂筒内,医生、护士或者待测者本人可以转动圆杆,当圆杆在L形板内转动时,将带动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摆动,从而能够调节第一连杆和第一连杆上臂筒的角度和位置,从而能够根据待测者的身高和坐立的位置调节其臂膀的状态,使得测量的血压值更加可靠、精确。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部包括固定环、环槽、弧形摩擦块、弧形压块、固定块、拉杆、限位块和拉簧,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圆杆一体成型,所述环槽开设在所述固定环上,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L形杆上,所述拉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块内,所述弧形压块固定在所述拉杆靠近所述固定环的一端,所述弧形摩擦块固定在所述弧形压块端部,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拉杆远离所述弧形压块的一端,所述拉杆的外部还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块上,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在所述拉簧的作用下,所述弧形摩擦块嵌入在所述固定环上的所述环槽内并限制所述圆杆的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于限位块和固定块之间的拉簧会使得拉杆端部弧形压块上的弧形摩擦块紧紧的压合在固定环的环槽内,即在锁紧部的作用下能保证圆杆不转动,能够锁定臂筒的位置;当需要操作圆杆转动时,需要操作者拉动拉杆,带动拉杆端部弧形压块上的弧形摩擦块脱离环槽,从而解除对圆杆的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上固定有固定杆,所述第一连杆套设在所述固定杆的外部,所述固定杆上具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轴肩,所述固定杆的外部还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第一连杆连接在第二连杆上时,将第一连杆套在固定杆的外部,并使得第一连杆抵触在第二连杆上,之后拧紧锁紧螺母就能将第一连杆安装固定在第二连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插块,所述滑槽槽底和所述插块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供所述插块插入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第一连杆套设在固定杆外部时,在滑槽内的弹簧作用下,插块可以插入到固定杆上的插槽中,从而能够实现对第一连杆安装时的定位,且插块具有卡接锁定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在L形板上,所述机体上固定有安装块,所述L形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安装块竖直滑移的槽口,所述L形板上还具有与所述L形板一体成型的凸出部,所述安装块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凸出部内,所述机体的底面还固定有两根导向杆,所述L形板内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杆滑移的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臂筒的高度时,操作者可以转动螺杆,当螺杆转动时将带动机体上的安装块在L形板上的槽口内竖直滑移,继而带动机体和机体上连接的臂筒发生位置的改变,且在导向杆和导向孔的配合之下使得机体竖直滑移的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圆杆在远离所述电子血压计本体的一端还固定有圆盘,所述圆盘在远离所述圆杆的一端偏心固定有把手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摇动圆盘上的把手杆能够轻松省力的带动圆杆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臂筒的端部还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内嵌设固定有第一磁性块,所述臂筒的端部嵌设固定有第二磁性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臂筒端部铰接的盖板能够封堵臂筒的开口,防止装置在不使用时有灰尘等杂物进入到臂筒,且当盖板盖合时,在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的吸附作用下将使得盖板封堵臂筒后被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臂筒的表面还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所述防污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32-35份、聚乙烯38-42份、聚丙烯25-27份、甲酸乙酯8-10份、丙二醇8-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8-10份、木质素磺酸钠8-10份;

S1、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丙烯、甲酸乙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142-145℃,然后保温30-40min;

S2、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92-95℃后,再向反应釜内加入丙二醇、聚二甲基硅氧烷、木质素磺酸钠,再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7-99℃;

S3、涂覆:利用喷枪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臂筒的外表面;

S4、烘干:在通风阴凉处将臂筒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S1中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丙烯、甲酸乙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143℃,然后保温35min。

进一步的,所述S2中将S1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93℃后,再向反应釜内加入丙二醇、聚二甲基硅氧烷、木质素磺酸钠,再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臂筒表面的防污涂层能够防止灰尘积累在臂筒表面难以清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待测者坐在坐位上准备测试血压时,待测者可以将胳膊伸入到机体上连接的臂筒内,医生、护士或者待测者本人可以转动圆杆,当圆杆在L形板内转动时,将带动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摆动,从而能够调节第一连杆和第一连杆上臂筒的角度和位置,从而能够根据待测者的身高和坐立的位置调节其臂膀的状态,使得测量的血压值更加可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为图5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臂筒;21、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第三连杆;24、第四连杆;241、圆杆;10、L形杆;3、锁紧部;31、固定环;310、环槽;32、弧形压块;320、弧形摩擦片;33、固定块;34、拉杆;340、限位块;341、拉簧;221、固定杆;2210、轴肩;2212、锁紧螺母;210、滑槽;211、插块;212、弹簧;2213、插槽;4、L形板;11、安装块;41、槽口;42、凸出部;110、螺杆;12、导向杆;43、导向孔;2311、圆盘;2312、把手杆;25、盖板;251、第一磁性块;252、第二磁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和图2,一种臂筒式电子血压计,包括机体1,其中在机体1上连接有用于插入臂膀检测血压的臂筒2,待测者将胳膊伸入到臂筒2就能够检测出血压并能将血压数字反映在机体1上的显示器上;由于传统的电子血压计,臂筒2和机体1为一体式设计,臂筒2的位置角度无法根据待测者进行调节,故现将机体1和臂筒2设置为分离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臂筒2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杆21,将第一连杆21拆卸连接在第二连杆22端部,将第二连杆22在远离第一连杆21的一端铰接在机体1上,同时在第二连杆22的中部还铰接有第三连杆23,并将第三连杆23的另一端铰接在第四连杆24的一端,在第四连杆24的另一端固定有圆杆241,同时在机体1上固定有L形杆10,将圆杆241转动连接在L形杆10内;当转动圆杆241时,通过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和第三连杆23的联动将带动臂筒2发生位置和角度的变化,为了防止圆杆241无故转动,在L形杆10上设置有用于锁定圆杆241的锁紧部3;当待测者坐在坐位上准备测试血压时,待测者可以将胳膊伸入到机体1上连接的臂筒2内,医生、护士或者待测者本人可以转动圆杆241,当圆杆241在L形板4内转动时,将带动第二连杆22、第三连杆23和第四连杆24摆动,从而能够调节第一连杆21和第一连杆21上臂筒2的角度和位置,从而能够根据待测者的身高和坐立的位置调节其臂膀的状态,使得测量的血压值更加可靠、精确。

参考图3和图4,其中锁紧部3包括固定环31、环槽310、弧形摩擦块、弧形压块32、固定块33、拉杆34、限位块340和拉簧341,其中固定环31与圆杆241一体成型,环槽310开设在固定环31上,固定块33固定在L形杆10上,拉杆34滑动连接在固定块33内,弧形压块32固定在拉杆34靠近固定环31的一端,弧形摩擦块固定在弧形压块32端部,限位块340固定在拉杆34远离弧形压块32的一端,在拉杆34的外部还套设有拉簧341,其中拉簧341的一端固定在限位块340上,拉簧341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块33上;在拉簧341的作用下,弧形摩擦块嵌入在固定环31上的环槽310内并限制圆杆241的转动,这里的弧形摩擦块具有粗糙度较大的弧面,当弧形摩擦块压入固定环31上的环槽310内将迫使圆杆241处于锁定状态,这里的弧形摩擦块的材质可以是石棉摩擦材料;由于处于限位块340和固定块33之间的拉簧341会使得拉杆34端部弧形压块32上的弧形摩擦块紧紧的压合在固定环31的环槽310内,即在锁紧部3的作用下能保证圆杆241不转动,能够锁定臂筒2的位置;当需要操作圆杆241转动时,需要操作者拉动拉杆34,带动拉杆34端部弧形压块32上的弧形摩擦块脱离环槽310,从而解除对圆杆241的锁定。

参考图2、图7和图8,为了方便将第一连杆21固定在第二连杆22端部,在第二连杆22上固定有固定杆221,将第一连杆21套设在固定杆221的外部,其中在固定杆221上具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轴肩2210,在固定杆221的外部还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2212,当将第一连杆21连接在第二连杆22上时,将第一连杆21套在固定杆221的外部,并使得第一连杆21抵触在第二连杆22上,之后拧紧锁紧螺母2212就能将第一连杆21安装固定在第二连杆22上;为了实现第一连杆21套接在固定杆221后的定位,在第一连杆21内开设有滑槽210,在滑槽210内滑移连接有插块211,同时将滑槽210槽底和插块211之间连接有弹簧212,并在固定杆221上开设有供插块211插入的插槽2213,当将第一连杆21套设在固定杆221外部时,在滑槽210内的弹簧212作用下,插块211可以插入到固定杆221上的插槽2213中,从而能够实现对第一连杆21安装时的定位,且插块211具有卡接锁定的效果。

参考图5和图6,为了对机体1和臂筒2的高度进行调节,将机体1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在L形板4上,为了驱动机体1竖直滑移,在机体1上固定有安装块11,在L形板4上开设有供安装块11竖直滑移的槽口41,同时在L形板4上还具有与L形板4一体成型的凸出部42,并在安装块11上螺纹连接有螺杆110,将螺杆11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凸出部42内,同时在机体1的底面还固定有两根导向杆12,并在L形板4内开设有供导向杆12滑移的导向孔43,当需要调节臂筒2的高度时,操作者可以转动螺杆110,当螺杆110转动时将带动机体1上的安装块11在L形板4上的槽口41内竖直滑移,继而带动机体1和机体1上连接的臂筒2发生位置的改变,且在导向杆12和导向孔43的配合之下使得机体1竖直滑移的更加稳定。

参考图1和图2,为了方便操作者带动圆杆241转动,将圆杆241在远离电子血压计本体的一端还固定有圆盘2311,同时将圆盘2311在远离圆杆241的一端偏心固定有把手杆2312,操作者通过摇动圆盘2311上的把手杆2312能够轻松省力的带动圆杆241转动;为了防止杂物在装置不使用时落入臂筒2,在臂筒2的端部还铰接有盖板25,并在盖板25内嵌设固定有第一磁性块251,在臂筒2的端部嵌设固定有第二磁性块252,臂筒2端部铰接的盖板25能够封堵臂筒2的开口,防止装置在不使用时有灰尘等杂物进入到臂筒2,且当盖板25盖合时,在第一磁性块251和第二磁性块252的吸附作用下将使得盖板25封堵臂筒2后被锁定。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对臂筒式电子血压计上臂筒2的位置调节进行的改进,下面对与本申请的技术问题无甚关系的且属于现有技术的臂筒2式血压计的具体测量原理进行解释和说明,臂筒式电子血压计一般包括用于测量血压值的测量组件、对测量组件进行充气排气的气泵组件、对测量组件和气泵组件进行控制的控制组件和用于供电的电源;其中测量组件包括沿手臂轴向和圆周方向上刚性均不一致的臂带和连接于臂带的压力传感器,测量组件位于臂筒2上;气泵组件位于机体1内部,并与测量组件相连通,包括对臂带进行充气和排气的气泵、为气泵充气排气提供动力的电动机、控制气泵充气的充气阀和控制气泵排气的排气阀,臂带与气泵相连形成第一空气通道,臂带与压力传感器相连形成第二空气通道;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电动机和压力传感器以保证测量组件在气泵组件充气的同时测量血压值。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臂筒2的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由于臂筒2属于与待测者直接接触的部件,臂筒2的表面很容易积累灰尘,为了防止积累的灰尘粘在臂筒2表面难以清洗,故在臂筒2的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使得臂筒2方便清洁,故提供了一种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具有制备流程短、制备简单的优点,其中臂筒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32份、聚乙烯38份、聚丙烯25份、甲酸乙酯8份、丙二醇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8份、木质素磺酸钠8份;

S1、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丙烯、甲酸乙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143℃,然后保温35min;

S2、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93℃后,再向反应釜内加入丙二醇、聚二甲基硅氧烷、木质素磺酸钠,再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8℃;

S3、涂覆:利用喷枪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臂筒2的外表面;

S4、烘干:在通风阴凉处将臂筒2烘干。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臂筒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33份、聚乙烯39份、聚丙烯26份、甲酸乙酯8份、丙二醇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8份、木质素磺酸钠8份;

S1、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丙烯、甲酸乙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143℃,然后保温35min;

S2、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93℃后,再向反应釜内加入丙二醇、聚二甲基硅氧烷、木质素磺酸钠,再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8℃;

S3、涂覆:利用喷枪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臂筒2的外表面;

S4、烘干:在通风阴凉处将臂筒2烘干。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臂筒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33份、聚乙烯39份、聚丙烯26份、甲酸乙酯9份、丙二醇1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9份、木质素磺酸钠8份;

S1、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丙烯、甲酸乙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143℃,然后保温35min;

S2、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93℃后,再向反应釜内加入丙二醇、聚二甲基硅氧烷、木质素磺酸钠,再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8℃;

S3、涂覆:利用喷枪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臂筒2的外表面;

S4、烘干:在通风阴凉处将臂筒2烘干。

实施例5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臂筒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34份、聚乙烯39份、聚丙烯26份、甲酸乙酯9份、丙二醇1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9份、木质素磺酸钠10份;

S1、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丙烯、甲酸乙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143℃,然后保温35min;

S2、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93℃后,再向反应釜内加入丙二醇、聚二甲基硅氧烷、木质素磺酸钠,再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8℃;

S3、涂覆:利用喷枪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臂筒2的外表面;

S4、烘干:在通风阴凉处将臂筒2烘干。

实施例6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臂筒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34份、聚乙烯39份、聚丙烯26份、甲酸乙酯9份、丙二醇1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9份、木质素磺酸钠10份;

S1、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丙烯、甲酸乙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142℃,然后保温40min;

S2、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93℃后,再向反应釜内加入丙二醇、聚二甲基硅氧烷、木质素磺酸钠,再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7℃;

S3、涂覆:利用喷枪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臂筒2的外表面;

S4、烘干:在通风阴凉处将臂筒2烘干。

实施例7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臂筒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34份、聚乙烯39份、聚丙烯26份、甲酸乙酯9份、丙二醇1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9份、木质素磺酸钠10份;

S1、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丙烯、甲酸乙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145℃,然后保温40min;

S2、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93℃后,再向反应釜内加入丙二醇、聚二甲基硅氧烷、木质素磺酸钠,再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9℃;

S3、涂覆:利用喷枪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臂筒2的外表面;

S4、烘干:在通风阴凉处将臂筒2烘干。

实施例8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臂筒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35份、聚乙烯42份、聚丙烯27份、甲酸乙酯10份、丙二醇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份、木质素磺酸钠10份;

S1、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丙烯、甲酸乙酯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将反应釜内温度加热至142℃,然后保温40min;

S2、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93℃后,再向反应釜内加入丙二醇、聚二甲基硅氧烷、木质素磺酸钠,再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7℃;

S3、涂覆:利用喷枪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喷涂到臂筒2的外表面;

S4、烘干:在通风阴凉处将臂筒2烘干。

对实施例2-8中涂覆有防污涂层的臂筒2进行表面硬度和剥离强度的测试,为了便于比较,所有实施例的数据基于实施例2的数据进行归一化。

表1

由上可知,由于实施例6中臂筒2的表面硬度和剥离强度的测试结果比其他涂覆有防污涂层的实施例都要高,故实施例6中给出的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是最优选择。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