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配于办公椅的腰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2806发布日期:2019-10-29 20:57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配于办公椅的腰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配套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适配于办公椅的腰部按摩器。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长期处于站立状态下工作的人员来说,长期的工作环境会使得该类人群(例如:教师等类似的人群)通常会患有腰椎方面的职业病,一旦患病对其正常的工作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在该类人群休息时通常会喜欢坐在办公椅上进行捶打或按压患处,以此来缓解患处的疼痛,但是通过自身进行捶打按摩时因为患处在人体后侧,自身用力时不是特别方便,另外,虽然目前也有一些按摩器械,但是目前的按摩器械通常按摩效果差且体积较大,放置在办公椅上使用时会占据较大的空间,使得使用者再坐在平面椅面上时出现平面椅面空间较小,坐着不舒服的情况,所以现有的按摩器不适合放置办公椅上使用,因此如何通过有效地实现对该类工作者的休息时的患处有效的按摩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配于办公椅的腰部按摩器,包括一设置在办公椅的平面椅面内侧的支撑薄钢板,在支撑薄钢板的顶部固连一用于卡紧办公椅的平面椅面顶部的顶部卡件,在顶部卡件上固连一头颈部放置部件,在支撑薄钢板的底部两角处的连绳孔内分别栓设有一紧固绳,两紧固绳的末端向后伸至平面椅面后侧并相互连接用于固定支撑薄钢板的下部,在支撑薄钢板的前侧面的中部自上而下设有若干个挂钩,在支撑薄钢板的前侧面的前方间隔设有一承托钢板,所述承托钢板通过其内侧壁的上下两端固连的两支承杆卡接在支撑薄钢板的前侧面上的其中两个挂钩内,所述承托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后弯曲并伸至椅面后方,所述承托钢板与所述支撑薄钢板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腔,在承托钢板上沿其左右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条状通孔,在承托钢板的后侧设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活动插装在所述承托钢板的两向后弯曲段面的转孔内,在左侧向后弯曲的承托钢板外侧面上设有一传动驱动机构,在所述旋转轴间隔固连若干个按摩凸轮,所述各按摩凸轮与各条状通孔相对应设置且各条状通孔可供按摩凸轮旋转通过;可以通过倒U型板将整个装置卡接在平面的椅背上,通过旋合紧固顶螺栓能够将本装置进行锁紧固定,然后通过向后拉动两紧固绳实现对支撑薄钢板的下部,从而实现对整个装置的固定,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可适当的将承托钢板及其上的各个部件分别一起挪动,通过支承杆固定卡接在对应的挂钩内,当完成按摩装置的位置调整后,使用者坐在椅子上,然后使其腰部贴近本装置的承托钢板,然后将按摩电机接通外部电源并开启。

所述顶部卡件包括一固连在支撑薄钢板顶部的倒U型板,所述倒U型板通过U型槽卡接在办公椅的平面椅面顶部,在倒U型板的外侧竖直段上的螺纹孔内旋合设有一内端与平面椅面相抵接的紧固顶螺栓;通过旋合紧固顶螺栓能够将本装置进行锁紧固定。

所述头颈部放置部件包括一固连在倒U型板顶部的外端向上倾斜设置的顶板,在顶板上固连一水平柱状的记忆海绵枕体;可以用于放置颈部,提高使用本装置时颈部、头部的舒适度。

在两转孔内分别活动卡接设有一用于与所述旋转轴相配合的支撑轴承,可以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摩擦力,延长使用寿命,增强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承托钢板的上下两端均沿一定的弧度向后弯曲;平滑的曲面过渡,可以起到防护作用。

在各按摩凸轮的长轴的端部通过转轴活动卡接一按摩旋转轮,在按摩凸轮与使用者的腰部进行接触时为硬接触摩擦,当设置按摩旋转轮后能够使得接触时为滚动接触,便于运转过程中平稳过渡,同时减少对按摩电机的硬损伤。

所述传动驱动机构包括一设置在左侧向后弯曲的承托钢板外侧面上的皮带传动件,在左侧向后弯曲的承托钢板内侧面上固连一按摩电机,所述皮带传动件的两端分别通过从动皮带轮、传动皮带轮与所述旋转轴、按摩电机的输出轴相连;通过按摩电机工作带动皮带传动件工作。进而带动旋转轴、按摩凸轮实现按摩。

在皮带传动件的外侧设有一防护罩,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防止手部误触碰皮带传动件对手部产生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巧妙,能够有效地配合在椅面为平面状的办公椅上使用,装置整体体积较小,使用时不会过多的占据椅子的平面椅面空间,按摩效果好,能有效地缓解使用者腰部患处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除防护罩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状态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薄钢板; 2、紧固绳;3、平面椅面; 4、挂钩; 5、承托钢板;6、支承杆;7、防护罩;8、条状通孔;9、旋转轴;10、按摩凸轮;11、倒U型板;12、U型槽;13、紧固顶螺栓;14、顶板;15、记忆海绵枕体;16、支撑轴承;17、按摩旋转轮;18、按摩电机;19、从动皮带轮;20、传动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5中所示,一种适配于办公椅的腰部按摩器,包括一设置在办公椅的平面椅面3内侧的支撑薄钢板1,在支撑薄钢板1的顶部固连一用于卡紧办公椅的平面椅面3顶部的顶部卡件,在顶部卡件上固连一头颈部放置部件,在支撑薄钢板1的底部两角处的连绳孔内分别栓设有一紧固绳2,两紧固绳2的末端向后伸至平面椅面3后侧并相互连接用于固定支撑薄钢板1的下部,在支撑薄钢板1的前侧面的中部自上而下设有若干个挂钩4,在支撑薄钢板1的前侧面的前方间隔设有一承托钢板5,所述承托钢板5通过其内侧壁的上下两端固连的两支承杆6卡接在支撑薄钢板1的前侧面上的其中两个挂钩4内,所述承托钢板5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后弯曲并伸至椅面3后方,所述承托钢板5与所述支撑薄钢板1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腔,在承托钢板5上沿其左右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条状通孔8,在承托钢板5的后侧设有一旋转轴9,所述旋转轴9的两端分别活动插装在所述承托钢板5的两向后弯曲段面的转孔内,在左侧向后弯曲的承托钢板5外侧面上设有一传动驱动机构,在所述旋转轴9间隔固连若干个按摩凸轮10,所述各按摩凸轮10与各条状通孔8相对应设置且各条状通孔8可供按摩凸轮10旋转通过;在办公室内使用本装置进行按摩时,可以通过倒U型板11将整个装置卡接在平面的椅背上,通过旋合紧固顶螺栓13能够将本装置进行锁紧固定,然后通过向后拉动两紧固绳2实现对支撑薄钢板1的下部,从而实现对整个装置的固定,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可适当的将承托钢板5及其上的各个部件分别一起挪动,通过支承杆6固定卡接在对应的挂钩4内,当完成按摩装置的位置调整后,使用者坐在椅子上,然后使其腰部贴近本装置的承托钢板5,然后将按摩电机18接通外部电源并开启,此时在按摩电机18、皮带传动件、旋转轴9的作用下会带动各个按摩凸轮10旋转,类似于曲柄机构,此时当按摩凸轮10的长轴转向靠近使用者一侧时,凸轮就会通过条状通孔8伸出并对人体的腰部进行按摩、推压,从而完成按摩,电机的转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安装时进行选择,通过头颈部放置部件在按摩的过程中也可以使得头颈部能够得到很好地放置,增强按摩时头颈部的舒适度。

所述顶部卡件包括一固连在支撑薄钢板1顶部的倒U型板11,所述倒U型板11通过U型槽12卡接在办公椅的平面椅面3顶部,在倒U型板11的外侧竖直段上的螺纹孔内旋合设有一内端与平面椅面3相抵接的紧固顶螺栓13;通过旋合紧固顶螺栓13能够将本装置进行锁紧固定。

所述头颈部放置部件包括一固连在倒U型板11顶部的外端向上倾斜设置的顶板14,在顶板14上固连一水平柱状的记忆海绵枕体15;可以用于放置颈部,提高使用本装置时颈部、头部的舒适度。

在两转孔内分别活动卡接设有一用于与所述旋转轴9相配合的支撑轴承16,可以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摩擦力,延长使用寿命,增强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承托钢板5的上下两端均沿一定的弧度向后弯曲;平滑的曲面过渡,可以起到防护作用。

在各按摩凸轮10的长轴的端部通过转轴活动卡接一按摩旋转轮17,在按摩凸轮10与使用者的腰部进行接触时为硬接触摩擦,当设置按摩旋转轮17后能够使得接触时为滚动接触,便于运转过程中平稳过渡,同时减少对按摩电机18的硬损伤。

所述传动驱动机构包括一设置在左侧向后弯曲的承托钢板5外侧面上的皮带传动件,在左侧向后弯曲的承托钢板5内侧面上固连一按摩电机18,所述皮带传动件的两端分别通过从动皮带轮19、传动皮带轮20与所述旋转轴9、按摩电机18的输出轴相连;通过按摩电机18工作带动皮带传动件工作。进而带动旋转轴9、按摩凸轮10实现按摩。

在皮带传动件的外侧设有一防护罩7,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防止手部误触碰皮带传动件对手部产生的伤害。

工作原理:

在办公室内使用本装置进行按摩时,可以通过倒U型板11将整个装置卡接在平面的椅背上,通过旋合紧固顶螺栓13能够将本装置进行锁紧固定,然后通过向后拉动两紧固绳2实现对支撑薄钢板1的下部,从而实现对整个装置的固定,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可适当的将承托钢板5及其上的各个部件分别一起挪动,通过支承杆6固定卡接在对应的挂钩4内,当完成按摩装置的位置调整后,使用者坐在椅子上,然后使其腰部贴近本装置的承托钢板5,然后将按摩电机18接通外部电源并开启,此时在按摩电机18、皮带传动件、旋转轴9的作用下会带动各个按摩凸轮10旋转,类似于曲柄机构,此时当按摩凸轮10的长轴转向靠近使用者一侧时,凸轮就会通过条状通孔8伸出并对人体的腰部进行按摩、推压,从而完成按摩,电机的转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安装时进行选择,通过头颈部放置部件在按摩的过程中也可以使得头颈部能够得到很好地放置,增强按摩时头颈部的舒适度。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