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5737发布日期:2019-09-29 15:26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椎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康复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颈椎支撑器。



背景技术:

脊椎病的症状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这是与所患颈椎病的类型有关,但往往单纯的类型少,以一个类型为主暨有一个到几个类型混合在一起,称为混合型颈椎病,所以说症状是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的。

颈椎康复器是一种用于颈部的牵引、外固定、按摩的医疗器械,可以帮助缓解疲劳、增肌力,促进身体健康等功效。现有的康复器结构较为复杂,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发了一种颈椎支撑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颈椎支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颈托和后颈托,所述的前颈托两侧设有公魔术贴,所述的后颈托上设有母魔术贴带,所述的后劲托中间位置设有夹扣,两边设有卡槽,所述的母魔术贴带穿过卡槽到夹扣,最后延伸至另一个卡槽,所述的公魔术贴与母魔术带两侧贴合,对前颈托和后颈托进行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前颈托上方设有下巴托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块末端通过塑料铆钉与前颈托转动连接,连接块前端设有弧形槽,所述的弧形槽内部设有滑动件,所述的滑动件穿过弧形槽与前颈托固定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弧形槽外侧设有限位件,所述的限位件与前颈托转动连接,与弧形槽卡扣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弧形槽上设有刻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前颈托、后颈托、连接块和下巴托内侧均设记忆海绵,所述的记忆海绵上设有魔术贴,所述的魔术贴与前颈托、后颈托、连接块、下巴托通过胶水黏贴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后颈托与记忆海绵之间置药槽。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前颈托、后颈托、连接块和下巴托均为塑料材质。

进一步设置,所述下巴托上设有透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清洗,适合各种人,进行调节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前视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1、前颈托;2、后颈托;3、夹扣;4、卡槽;5、下巴托;6、连接块;7、塑料铆钉;8、弧形槽;9、滑动件;10、记忆海绵;11、魔术贴;12、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颈椎支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颈托11和后颈托2,所述的前颈托11两侧设有公魔术贴11,所述的后颈托2上设有母魔术贴11带,所述的后劲托中间位置设有夹扣3,两边设有卡槽4,所述的母魔术贴11带穿过卡槽4到夹扣3,最后延伸至另一个卡槽4,所述的公魔术贴11与母魔术带两侧贴合,对前颈托1和后颈托2进行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前颈托1上方设有下巴托5通过连接块6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块6末端通过塑料铆钉7与前颈托1转动连接,连接块6前端设有弧形槽8,所述的弧形槽8内部设有滑动件9,所述的滑动件9穿过弧形槽8与前颈托固定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弧形槽8外侧设有限位件,所述的限位件与前颈托转动连接,与弧形槽8卡扣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弧形槽8上设有刻度,便于两边对其。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前颈托、后颈托2、连接块6和下巴托5内侧均设记忆海绵10,所述的记忆海绵10上设有魔术贴11,所述的魔术贴11与前颈托、后颈托2、连接块6、下巴托5通过胶水黏贴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后颈托2与记忆海绵10之间置药槽,根据病人情况,可以在内部防止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前颈托、后颈托2、连接块6和下巴托5均为塑料材质,减少待在人体升上的重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下巴托5上设有魔术透气孔12,防止内部过热。

操作的时候,将位置调节好,魔术贴11带与魔术贴11配合,将整个脖子架住,感到不适的时候,还可以手动调节。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