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吸收用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5947发布日期:2019-08-21 00:1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复合吸收用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复合吸收用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吸收芯体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吸收芯体,即绒毛浆和高吸收性树脂混合的芯体,此种芯体为在线成型工艺短,可塑性强,吸收性好,成本低,但吸水后易起坨、易断层;另一种是复合吸收芯体,即无纺材料和高吸收性树脂复合的芯体,此种芯体厚度薄,吸水后不起坨、不易断层,但是吸收性量小,导流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复合吸收用品,其解决了现有吸收用品吸收量小、导流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吸收用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通过热合或超声波粘合的方式逐层粘合的上层纤维集合体、中层纤维集合体、下层纤维集合体,所述上层纤维集合体上设有复数个上层凸起部,所述中层纤维集合体上设有复数个中层凹陷部,所述下层纤维集合体上设有复数个下层凹陷部,各上层凸起部与中层凹陷部对应设置,且各上层凸起部与各中层凹陷部包覆形成上包覆腔,所述上包覆腔内设有上层高吸收性树脂,各中层凹陷部与各下层凹陷部错位设置,各下层凹陷部内设有下层高吸收性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纤维集合体、中层纤维集合体、下层纤维集合体之间粘合的部位形成复数个粘合部,各粘合部位于本体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中部设有一至四个第二粘合部。

进一步的,各上层凸起部由两个以上的凸部组成,相邻两上层凸起部之间错位设置。

进一步的,各上层凸起部呈连续的折线状。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复合吸收用品通过各上层凸起部与各中层凹陷部包覆形成上包覆腔,所述上包覆腔内设有上层高吸收性树脂,各中层凹陷部与各下层凹陷部错位设置,各下层凹陷部内设有下层高吸收性树脂,可以实现良好的吸收效果,提高吸收量,也提高了导流效果;进一步的,各粘合部位于本体的左右两侧即可以实现固定;进一步的,第二粘合部的设置,可以使得固定的效果更好;进一步的,各上层凸起部由两个以上的凸部组成,相邻两上层凸起部之间错位设置,这样可以减少高分子的用量,也能够有效实现快速吸收及导流,在吸收量上会有所减弱;进一步的,各上层凸起部呈连续的折线状,这样可以实现快速吸收及导流,在吸收量上也会有较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新型复合吸收用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通过热合或超声波粘合的方式逐层粘合的上层纤维集合体1、中层纤维集合体2、下层纤维集合体3,所述上层纤维集合体1上设有复数个上层凸起部11,所述中层纤维集合体2上设有复数个中层凹陷部21,所述下层纤维集合体3上设有复数个下层凹陷部31,各上层凸起部11与中层凹陷部21对应设置,且各上层凸起部11与各中层凹陷部21包覆形成上包覆腔4,所述上包覆腔4内设有上层高吸收性树脂5,各中层凹陷部21与各下层凹陷部31错位设置,各下层凹陷部31内设有下层高吸收性树脂6。所述上层纤维集合体1、中层纤维集合体2、下层纤维集合体3之间粘合的部位形成复数个粘合部7,各粘合部7位于本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本体的中部设有两个第二粘合部8,其也可以是其他数值。

再参考图3,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新型复合吸收用品,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各上层凸起部11由两个以上的凸部111组成,相邻两上层凸起部11之间错位设置。

再参考图4,本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新型复合吸收用品,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各上层凸起部11呈连续的折线状。

上述上层纤维集合体、下层纤维集合体可以为卫生纸层或无尘纸层或无纺布层或纤维网层或上述各层纤维集合体之间的任意组合。上述第一粘合部、第二粘合部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或热压合的方式形成。

本新型复合吸收用品通过各上层凸起部与各中层凹陷部包覆形成上包覆腔,所述上包覆腔内设有上层高吸收性树脂,各中层凹陷部与各下层凹陷部错位设置,各下层凹陷部内设有下层高吸收性树脂,可以实现良好的吸收效果,提高吸收量,也提高了导流效果;进一步的,各粘合部位于本体的左右两侧即可以实现固定;进一步的,第二粘合部的设置,可以使得固定的效果更好;进一步的,各上层凸起部由两个以上的凸部组成,相邻两上层凸起部之间错位设置,这样可以减少高分子的用量,也能够有效实现快速吸收及导流,在吸收量上会有所减弱;进一步的,各上层凸起部呈连续的折线状,这样可以实现快速吸收及导流,在吸收量上也会有较大提高。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