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听诊器携带挂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2734发布日期:2019-08-03 16:23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听诊器携带挂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听诊器携带挂扣。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发明。听诊器自从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通常由听诊头、导音管、耳挂组成,现代听诊器均为双面听诊器,听诊器上既有膜式也有杯式,当医生查房或者不使用听诊器时常将听诊器挂于颈部,在走动过程中可能会因听诊头摆动会与其他硬物碰撞,导致听诊头上的薄膜破损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听诊器携带挂扣,它能在听诊器不使用时有效的保护听诊器的听诊头上的薄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听诊器携带挂扣,包括U型槽,所述U型槽的一端设置有前挡板,所述U 型槽的另一端设置有后挡板,所述U型槽两侧对称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向 U型槽内侧设置,所述凸出部与U型槽弹性连接。

所述前挡板上设置有U型开口,所U型开口方向与U型槽开口方向一致。

所述后挡板在远离U型槽设置有弹性夹板。

所述U型开口的侧面上部设置有导向段。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不使用听诊器时,将听诊器的听诊头沿U型槽插入到听诊头保护套中,U 型槽两侧的凸出部在听诊头插入到U型槽底部时会阻挡听诊头脱出,因为有前后挡板的保护听诊头上的薄膜被听诊头保护套包裹,不会与外部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听诊头上的薄膜破损的概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工作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工作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U型槽;2、前挡板;3、后挡板;4、凸出部;5、U型开口;6、弹性夹板;7、导向段;8、听诊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听诊器携带挂扣,主体结构包括包括U型槽1,U型槽 1的宽度与听诊头8的直径相配合,为了保护听诊头8上的薄膜,所述U型槽1的一端设置有前挡板2,所述U型槽1的另一端设置有后挡板3,前挡板2和后挡板3限制了听诊头8的薄膜与后挡板3平行减少听诊头8薄膜与其他物体碰撞的概率,为了防止听诊头8从听诊头保护套中滑出,所述U型槽1两侧对称设置有凸出部4,所述凸出部4向U型槽1内侧设置,所述凸出部4与U型槽1弹性连接,当听诊头8插入和拔出凸出部4都会增加操作的阻力,在操作时能确保插入完全并且阻止听诊头8意外掉出。

为了适应不同的听诊器,所述前挡板2上设置有U型开口5,所U型开口5方向与U型槽1开口方向一致,对于双头听诊器和部分导音管设置在薄膜另一侧的听诊器需要开设槽口与导音结构配合。

为了方便携带,所述后挡板3在远离U型槽1设置有弹性夹板6,可以方便的夹在上衣的口袋减少遗失。

为了方便听诊头8插入听诊头保护套,所述U型开口5的侧面上部设置有导向段7,导向段7使U型开口5呈喇叭状,在插入听诊头8时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实施例1:一种听诊器携带挂扣,包括U型槽1,U型槽1的宽度尺寸比听诊头 8直径尺寸大1毫米,所述U型槽1的一端设置有前挡板2,所述U型槽1的另一端设置有后挡板3,所述前挡板2上设置有U型开口5,所U型开口5方向与U型槽1开口方向一致。所述U型开口5的侧面上部设置有导向段7,导向段7为60度的倒角结构,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所述U型槽1两侧对称设置有凸出部4,所述凸出部 4上设置方便听诊头8插入和拔出的斜面,所述凸出部4向U型槽1内侧设置,所述凸出部4与U型槽1弹性连接,凸出部4的其中一斜面与U型槽1一体成型,形成弹簧板结构。所述后挡板3在远离U型槽1设置有弹性夹板6。当听诊器不使用时将听诊头8插入听诊头保护套,将听诊头8推过凸出部4,凸出部4因弹力作用听诊头8插入时会有一定的阻力,当听诊头8直径最大处通过凸出部4位置后在弹力作用下回弹,从而防止听诊头8会从听诊头保护套中脱出,在不使用时可以利用弹性夹板6方便的夹在衣服口袋上防止丢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