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鉴别实验猴单侧脑运动损害和空间意识缺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7242发布日期:2020-03-17 14:5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鉴别实验猴单侧脑运动损害和空间意识缺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别实验猴单侧脑运动损害和空间意识缺陷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非人灵长类动物在种系发生上非常接近人类,而且非人灵长类动物可技巧性地使用手臂完成运动任务,所以常被用做脑疾病研究的重要模式动物。脑损伤运动功能评价已应用于单侧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单侧帕金森疾病模型研究,以及急性期药物治疗和急性期康复措施介入效果。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装置来评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别实验猴单侧脑运动损害和空间意识缺陷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的:

本实用新型的鉴别实验猴单侧脑运动损害和空间意识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在支架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滑轮,在支架的顶壁上设有猴笼,在猴笼的左侧支架顶壁上设有山阶梯模型,山阶梯模型的左侧支架顶壁上设有挡板,所述的山阶梯模型呈倒v字形,山阶梯模型的两侧边呈阶梯状,在猴笼左侧壁上固定有透明玻璃板,在透明玻璃板上相对山阶梯模型的两侧边的位置分布设有两个通道孔,在挡板上对应山阶梯模型位置设有操作孔。

优选,所述的山阶梯模型的两侧的阶梯各为5个。

本实用新型的鉴别实验猴单侧脑运动损害和空间意识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在支架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滑轮,在支架的顶壁上设有猴笼,在猴笼的左侧支架顶壁上设有谷阶梯模型,谷阶梯模型的左侧支架顶壁上设有挡板,所述的谷阶梯模型呈v字形,谷阶梯模型的v字形两侧边呈阶梯状,在猴笼左侧壁上固定有透明玻璃板,在透明玻璃板上相对谷阶梯模型的v字形中间设有通道孔,在挡板上对应谷阶梯模型位置设有操作孔。

优选,所述的谷阶梯模型的v字形两侧边的阶梯各为5个。

优选,所述的滑轮为四个,均匀分布于支架的四方,滑轮上有锁止装置。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如下:

山阶梯任务模型:将待测试猴子放入猴笼中,然后通过操作孔在山阶梯模型的两侧阶梯的每一层阶梯上都放置1个食物丸,猴子右手伸到右侧的阶梯上拿其上面的食物丸,左手伸到左侧的阶梯上拿其上面的食物丸。

谷阶梯任务模型:将待测试猴子放入猴笼中,然后通过操作孔在谷阶梯模型的v字形两侧边阶梯的每一层阶梯上都放置1个食物丸,猴子右手伸到左侧的阶梯上拿其上面的食物丸,左手伸到右侧的阶梯上拿其上面的食物丸。

测试时,在每个阶梯上面都放置一个食物丸,如每侧5个,要求猴子在3min内取回所有的食物丸,只有成功地伸取,即安全地通过狭窄通道取回食物,才被计算,这种任务测量猴子伸和抓握的能力,臂(同侧或对策)、台阶(山或谷)和时间(术前和术后)可作为评价测试的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鉴别实验猴单侧脑运动损害和空间意识缺陷的装置,可以通过山、谷阶梯任务试验鉴别单侧运动损害和空间意识缺陷,通过检测每一侧手臂进入两个半侧空间的能力,能将单侧运动损害从单侧空间感知觉损害分离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鉴别实验猴单侧脑运动损害和空间意识缺陷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2是山阶梯模型+透明玻璃板的左视图;

图3是谷阶梯模型+透明玻璃板的左视图;

图4是挡板的侧视图;

其中1、支架;2、滑轮;3、猴笼;4、山阶梯模型;5、挡板;6、阶梯;7、透明玻璃板;8、通道孔;9、操作孔;10、谷阶梯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4所示,本实施例的鉴别实验猴单侧脑运动损害和空间意识缺陷的装置,包括支架1,在支架的底部设有4个滑轮2,滑轮上有锁止装置,在支架的顶壁上设有猴笼3,在猴笼的左侧支架顶壁上设有山阶梯模型4,山阶梯模型的左侧支架顶壁上设有挡板5,所述的山阶梯模型呈倒v字形,山阶梯模型的两侧边呈阶梯状,每边各有5个阶梯6,在猴笼左侧壁上固定有透明玻璃板7,在透明玻璃板上相对山阶梯模型的两侧边的位置分布设有两个通道孔8,在挡板上对应山阶梯模型位置设有操作孔9。

如图1、3、4所示,本实施例的鉴别实验猴单侧脑运动损害和空间意识缺陷的装置,包括支架1,在支架的底部设有4个滑轮2,滑轮上有锁止装置,在支架的顶壁上设有猴笼3,在猴笼的左侧支架顶壁上设有谷阶梯模型10,谷阶梯模型的左侧支架顶壁上设有挡板5,所述的谷阶梯模型呈v字形,谷阶梯模型的v字形两侧边呈阶梯状,每边各有5个阶梯6,在猴笼左侧壁上固定有透明玻璃板7,在透明玻璃板上相对谷阶梯模型的v字形中间设有通道孔8,在挡板上对应谷阶梯模型位置设有操作孔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