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刺伤静脉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4418发布日期:2019-12-27 14:4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防刺伤静脉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防刺伤结构的静脉采血针。



背景技术:

静脉采血,是医学上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来判断身体健康的常规操作,目前静脉采血都是通过采血针穿刺静脉血管进行采血的,采血完成之后,采血针会直接暴露出来,从而加大的医务人员刺伤的风险,也存在采血针遗留的血液外泄感染的风险。

采血针刺伤医护人员临床工作中是经常发生的意外事件,被采血穿刺针刺伤存在非常严重的感染后果,有可能会感染各种血液携带的病毒。

因此,提供一种有效的防刺伤的采血针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刺伤静脉采血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刺伤静脉采血针,包括钢针、针座、翼片和保护壳。

所述钢针的尾部连接有外接软管;

所述针座内部形成为空腔,所述钢针与所述外接软管连接处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翼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翼片相对的设置于所述针座两侧;

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形成有一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两端分别贯穿至所述保护壳的前后两端面,所述保护壳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一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所述滑动腔相连通,所述针座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滑动腔内,使得所述钢针可由伸出至所述保护壳之外和收缩至所述保护壳之内的两种状态之间切换,两所述翼片分别穿过所述滑动槽延伸至所述保护壳外。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防刺伤静脉采血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翼片的上表面靠近前后边缘处均设置有一弹性限位块,所述滑动槽的槽口上表面前端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滑动槽的槽口上表面后端设有第二限位凸起,当所述钢针呈伸出状态时,所述翼片靠近前端的弹性限位块将移动至所述滑动槽前槽壁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之间,当所述钢针呈收缩状态时,所述翼片靠近后端的弹性限位块将移动至所述滑动槽后槽壁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翼片的上表面靠近前边缘和后边缘处均设置有一容置槽,所述弹性限位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限位块的底部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限位块的上端凸出于所述翼片的上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限位块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动腔的前端设有吸水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刺伤静脉采血针,通过设置所述保护壳,并且所述保护壳内部形成滑动腔,而所述钢针可通过所述针座在所述滑动腔内滑动,从而使得所述钢针可由伸出至所述保护壳之外和收缩至所述保护壳之内的两种状态之间切换,那么,在使用前,可将所述钢针调节至收缩于所述保护壳内,如此,即可使得对钢针进行保护,避免刺伤包装或被污染,在使用时,则可将所述钢针调节至伸出状态,即可进行穿刺和抽血,当使用完毕后,可将所述钢针调节至收缩于所述保护壳内的状态,如此可有效的防止对医护人员造成刺伤,同时,在所述滑动槽的前端设置有吸水棉,那么在抽血完毕后,再将所述钢针调节至收缩状态时,所述钢针前端包裹于所述洗水棉内,如此,可对钢针回流的残液进行吸附,避免因残液的流出而造成交叉感染,危害到医护人员及周围人员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侧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翼片上弹性限位块部分剖面图。

附图标记:

钢针10;

外接软管101;

针座20;

翼片30;

弹性限位块301;

复位弹簧302;

保护壳40;

滑动槽401;

第一限位凸起4011;

第二限位凸起4012;

吸水棉402。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刺伤静脉采血针,包括钢针10、针座20、翼片30和保护壳40。

所述钢针10的尾部连接有外接软管101。

所述针座20内部形成为空腔,所述钢针10与所述外接软管101连接处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翼片3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翼片30相对的设置于所述针座20两侧。

所述保护壳40的内部形成有一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两端分别贯穿至所述保护壳40的前后两端面,所述保护壳40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一滑动槽401,所述滑动槽401与所述滑动腔相连通,所述针座20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滑动腔内,使得所述钢针10可由伸出至所述保护壳40之外和收缩至所述保护壳40之内的两种状态之间切换,两所述翼片30分别穿过所述滑动槽401延伸至所述保护壳40外。

基于上述所述,通过设置所述保护壳40,在所述保护壳40内部形成有滑动腔,所述保护壳40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一滑动槽401,所述滑动槽401与所述滑动腔相连通,而所述钢针10可通过所述针座20在所述滑动腔内滑动,两所述翼片30分别穿过所述滑动槽401延伸至所述保护壳40外,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可一手持保护壳40,另一手持所述翼片30,并对所述翼片30施加推力或者拉力,使得所述针座20在所述滑动腔内前后滑动,从而使得所述钢针10可由伸出至所述保护壳40之外和收缩至所述保护壳40之内的两种状态之间切换,便于使用;在使用前,可将所述钢针10调节至收缩于所述保护壳40内,如此,即可使得所述保护壳40对钢针10进行保护,避免刺伤包装或被污染,在使用时,则可推动所述翼片30,将所述钢针10调节至伸出状态,即可进行穿刺和抽血,当使用完毕后,可对所述翼片30施行拉力,使得所述钢针10调节至收缩于所述保护壳40内的状态,如此可有效的防止对医护人员造成刺伤,从而造成交叉感染,危害到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在所述滑动槽401的前端设置有吸水棉402,那么在抽血完毕后,再将所述钢针10调节至收缩状态时,所述钢针10前端包裹于所述洗水棉内,如此,可对钢针10回流的残液进行吸附,避免因残液的流出而造成交叉感染,危害到医护人员及周围人员的身体健康。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翼片30的上表面靠近前后边缘处均设置有一弹性限位块301,所述滑动槽401的槽口上表面前端设有第一限位凸起4011,所述滑动槽401的槽口上表面后端设有第二限位凸起4012,当所述钢针10呈伸出状态时,所述翼片30靠近前端的弹性限位块301将移动至所述滑动槽401前槽壁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011之间,当所述钢针10呈收缩状态时,所述翼片30靠近后端的弹性限位块301将移动至所述滑动槽401后槽壁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4012之间。

基于上述所述,通过在两个所述翼片30的上表面靠近前后边缘处均设置有一弹性限位块301,并且在所述滑动槽401的槽口上表面前端设有第一限位凸起4011,所述滑动槽401的槽口上表面后端设有第二限位凸起4012,那么,当所述钢针10呈伸出状态时,所述翼片30靠近前端的弹性限位块301将移动至所述滑动槽401前槽壁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01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011对所述翼片30靠近前端的弹性限位块301进行限位,使得所述保护壳40被固定,使其不会发生滑动,避免了在进行穿刺时保护壳40发生滑动,从而造成穿刺失败,进而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增加患者的痛苦;当所述钢针10呈收缩状态时,所述翼片30靠近后端的弹性限位块301将移动至所述滑动槽401后槽壁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4012之间,如此,可通过所述第二凸起对所述翼片30进行限位,从而使得所述钢针10处于收缩于所述保护壳40内的状态,有效的避免了钢针10滑出所述保护壳40,从而对医护人员造成刺伤,同时,也可避免钢针10内的残液流出,从而造成交叉感染。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翼片30的上表面靠近前边缘和后边缘处均设置有一容置槽,所述弹性限位块301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限位块301的底部通过复位弹簧302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相连接。

因此,由于所述所述弹性限位块301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限位块301的底部通过复位弹簧302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相连接,那么,当所述弹性限位块301的上表面收到压力时,所述复位弹簧302进行收缩,如此,即可使得所述弹性限位块301向所述容置槽的底部移动,当所述弹性限位块301上表面压力移除时,所述复位弹簧302复位,即可使得所述弹性限位块301上升,那么,将所述翼片30向前滑动时,所述翼片30前端的弹性限位块301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011相抵触,从而使得所述弹性限位件底部的弹簧进行收缩,进而使得所述弹性限位块301下移,使得可顺利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011,通过后,所述复位弹簧302复位,使得所述弹性限位块301升起,且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011发生抵触,从而防止其发生回退;将所述翼片30向后滑动时,所述翼片30后端的弹性限位块301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4012相抵触,从而使得所述弹性限位件底部的弹簧进行收缩,进而使得所述弹性限位块301下移,使得可顺利通过所述第二限位凸起4012,通过后,所述复位弹簧302复位,使得所述弹性限位块301升起,且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4012发生抵触,从而防止其发生回退。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限位块301的上端凸出于所述翼片30的上表面。

如此,由于所述所述弹性限位块301的上端凸出于所述翼片30的上表面,使得所述弹性限位块301可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011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4012相抵触,从而对其进行限位。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限位块301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如此,由于所述弹性限位块301的横截面呈半圆形,那么,也就是说所述弹性限位块301的上表面为一弧形面,那么,当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011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4012与所述弧形面相接触时,更加便于所述弹性限位块301下移。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腔的前端设有吸水棉402。

如此,通过在所述滑动腔的前端设置吸水棉402,当将所述钢针10调节至收缩于所述保护壳40内时,所述钢针10的针头被所述吸水棉402包裹,那么,当所述钢针10内的残液流出时,可通过所述吸水棉402进行吸附,有效的防止了因残液流出而造成交叉感染。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