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3616发布日期:2019-10-13 01:2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引流是指将体腔、关节腔内、器官或组织内的液体,包括血液、脓液、炎性渗出物、胆汁、分泌液、囊液等引出体外(外引流)或体内另处(内引流)(如肠腔、膀胱、血管),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由于积液给机体造成的危害。

CN201127744Y公开的技术方案,负压引流波纹罐的底部通过开关连接有计量瓶,计量瓶的底端设有放液阀。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可直观的观察实际引流量,但不便于使用时的摆放。

技术方案CN204033855U开了一种挂颈式负压引流波纹罐,包括负压引流波纹罐体,球体上端连接有胃管连接管及排气孔,排气孔上设有封盖,所述球体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挂绳孔,两个挂绳孔上分别穿设有第一可调式挂绳及第二可调式挂绳,所述第一可调式挂绳与第二可调式挂绳之间经连接装置连接。这样的结构,虽然解决了负压引流波纹罐的放置,但挂颈式设计会增加患者的负担。负压引流波纹罐体通过弹簧施加恢复力,使得负压引流波纹罐体获得负压,弹簧在后期的弹力下降导致负压引流波纹罐体负压不足,导致引流负压输出不稳定。

上述方案所提及的负压引流装置,存在如下缺陷:

第一、未很好解决使用时的摆放;

第二、使用时,会影响患者的必要活动。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负压引流装置进行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固定,输出稳定的负压引流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负压引流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引流导管、与引流导管连通的负压引流波纹罐与负压引流波纹罐配合连接的固定底座;所述负压引流波纹罐包括中部的伸缩波纹管和与伸缩波纹管上下两端分别一体成型的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中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上弹簧卡槽和下弹簧卡槽,所述上弹簧卡槽和下弹簧卡槽之间压缩卡接有复位弹簧;所述上弹簧卡槽和下弹簧卡槽分别向上端盖和下端盖外部凸起,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外部对应凸起形成上弹簧卡槽凸起和下弹簧卡槽凸起;所述固定底座上部设有与下弹簧卡槽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所述所述引流导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负压引流波纹罐引流时,可将负压引流波纹罐置于固定底座上,解决了固定底座的摆放稳定问题,且也会减少患者必要活动对负压引流波纹罐造成的影响。

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呈下宽上窄的锥柱形状,所述固定底座上表面固定有下磁性连接片,所述下端盖下表面设置有与下磁性连接片配合磁吸附的上配合磁性连接片。这样的设计,固定底座本身较为稳定,下磁性连接片与上配合磁性连接片的配合,使得负压引流波纹罐与固定底座连接稳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负压引流波纹罐上部设有挂钩。这样的设计,在一些不便搁置的场景,可以通过吊挂的方式将负压引流波纹罐放置,以便于适应不同场景环境的适用,尤其是室外。

作为优选的,所述引流导管上还设置有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为魔术贴或安全别针。固定连接件连接引流导管与患者,一般固定在患者的衣服上。这样的设计,确保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有一定程度的活动,引流导管的波动会在固定连接件处截止,不会继续传播至负压引流波纹罐处,对工作以及摆放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的,所述引流导管自由端紧配合连接有引流接头,所述引流接头和/或引流导管上设有吸油胶布。所述吸油胶布由外至内依次为透气层、吸油层与粘连层;所述粘连层上连通设有若干透油口,所述吸油层上连通设有若干透气口。这样的结构,加固了负压引流装置与患者的连接,且防止患者皮肤出油而导致的胶布失效,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患者的使用感。

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底部设置有乳胶防滑层。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固定底座与搁置桌面或者平面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内部设置有补充膨胀袋,所述补充膨胀袋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弹簧卡槽和下弹簧卡槽粘接固定,所述补充膨胀袋内部放置有弹性膨胀袋,所述弹性膨胀袋上下两端分别与补充膨胀袋上下两端分别对应粘接固定;所述弹性膨胀袋底部存放有气体发生物,所述弹性膨胀袋顶部设置有配合气体发生物,所述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在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体内,所述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体与弹性膨胀袋上部粘接固定;所述弹性膨胀袋底部固定有拉绳,所述拉绳下端与弹性膨胀袋底部固定,所述拉绳上端与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体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在恢复弹簧运行到后段行程时,通过补充膨胀袋膨胀来弥补恢复弹簧弹力不足的缺陷,使得引流负压能够较为稳定的输出。

作为优选的,所述拉绳上端连接有刺破板,所述刺破板设置在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内,所述拉绳上端部闯过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与刺破板连接;所述拉绳上端与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通过热封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将刺破板将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刺破,使得气体发生物与配合气体发生物相遇反应,产生气体,将弹性膨胀袋胀大,进而使得补充膨胀袋胀大,对负压引流波纹罐产生打开的压力,增大负压,弥补弹簧后程张开不足的缺陷,使得负压引流波纹罐整个胀大过程负压输出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负压引流波纹罐引流时,可将负压引流波纹罐置于固定底座上,解决了固定底座的摆放稳定问题,且也会减少患者必要活动对负压引流波纹罐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负压引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负压引流波纹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负压引流装置结构示意图(包含吸油胶布);

图5是吸油胶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负压引流波纹罐内部机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负压引流波纹罐内部机构示意图(省略补充膨胀袋,完全打开状态);

图8是实施例2负压引流波纹罐内部机构示意图(省略复位弹簧,完全张开);

图9是实施例2负压引流波纹罐内部机构示意图(省略复位弹簧,刺破板与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体配合刺破状态)。

图中:1、引流导管;2、负压引流波纹罐;3、固定底座;3-1、定位凹槽;4、流量调节阀;5、魔术贴;6、引流接头;7、吸油胶布;7-1、透气层;7-2、吸油层;7-3、粘连层;8、透油口;9、透气口;10、挂钩;11、复位弹簧;12、伸缩波纹管;13、上端盖;14、下端盖;15、上弹簧卡槽;16、下弹簧卡槽;17、复位弹簧;18、上弹簧卡槽凸起;19、下弹簧卡槽凸起;20、下磁性连接片;21、上配合磁性连接片;22、补充膨胀袋;23、弹性膨胀袋;24、气体发生物;25、配合气体发生物;26、拉绳;27、刺破板;28、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与9所示,一种负压引流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引流导管1、与引流导管1连通的负压引流波纹罐2与负压引流波纹罐2配合连接的固定底座3;所述负压引流波纹罐2包括中部的伸缩波纹管12和与伸缩波纹管12上下两端分别一体成型的上端盖13和下端盖14,所述上端盖13和下端盖14中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上弹簧卡槽15和下弹簧卡槽16,所述上弹簧卡槽15和下弹簧卡槽16之间压缩卡接有复位弹簧11;所述上弹簧卡槽15和下弹簧卡槽16分别向上端盖13和下端盖14外部凸起,所述上端盖13和下端盖14外部对应凸起形成上弹簧卡槽凸起18和下弹簧卡槽凸起19;所述固定底座3上部设有与下弹簧卡槽凸起19相配合的定位凹槽3-1;所述所述引流导管1上设有流量调节阀4。

所述固定底座3呈下宽上窄的锥柱形状,所述固定底座3上表面固定有下磁性连接片20,所述下端盖14下表面设置有与下磁性连接片20配合磁吸附的上配合磁性连接片21。

所述负压引流波纹罐2上部设有挂钩10。

所述引流导管1上还设置有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为魔术贴5或安全别针。

所述引流导管1自由端紧配合连接有引流接头6,所述引流接头6和/或引流导管1上设有吸油胶布7。

所述吸油胶布7由外至内依次为透气层7-1、吸油层7-2与粘连层7-3;所述粘连层7-3上连通设有若干透油口8,所述吸油层7-2上连通设有若干透气口9。

所述固定底座3底部设置有乳胶防滑层。

所述复位弹簧11内部设置有补充膨胀袋22,所述补充膨胀袋22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弹簧卡槽15和下弹簧卡槽16粘接固定,所述补充膨胀袋22内部放置有弹性膨胀袋23,所述弹性膨胀袋23上下两端分别与补充膨胀袋22上下两端分别对应粘接固定;所述弹性膨胀袋23底部存放有气体发生物24,所述弹性膨胀袋23顶部设置有配合气体发生物25,所述配合气体发生物25存放在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体28内,所述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体28与弹性膨胀袋23上部粘接固定;所述弹性膨胀袋23底部固定有拉绳26,所述拉绳26下端与弹性膨胀袋23底部固定,所述拉绳26上端与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体28连接。

所述拉绳26上端连接有刺破板27,所述刺破板27设置在配合气体发生物25存放袋内,所述拉绳26上端部闯过配合气体发生物25存放袋与刺破板27连接;所述拉绳26上端与配合气体发生物25存放袋通过热封连接。

实施例1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引流导管1、与引流导管1连通的负压引流波纹罐2与负压引流波纹罐2配合连接的固定底座3;所述负压引流波纹罐2包括中部的伸缩波纹管12和与伸缩波纹管12上下两端分别一体成型的上端盖13和下端盖14,所述上端盖13和下端盖14中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上弹簧卡槽15和下弹簧卡槽16,所述上弹簧卡槽15和下弹簧卡槽16之间压缩卡接有复位弹簧11;所述上弹簧卡槽15和下弹簧卡槽16分别向上端盖13和下端盖14外部凸起,所述上端盖13和下端盖14外部对应凸起形成上弹簧卡槽凸起18和下弹簧卡槽凸起19;所述固定底座3上部设有与下弹簧卡槽凸起19相配合的定位凹槽3-1;所述所述引流导管1上设有流量调节阀4(与现有输液管上的相同)。引流导管1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设置,可以从10-200cm不等。

所述固定底座3呈下宽上窄的锥柱形状,所述固定底座3上表面固定有下磁性连接片20,所述下端盖14下表面设置有与下磁性连接片20配合磁吸附的上配合磁性连接片21。上配合磁性连接片21内嵌在下端盖14下表面;下磁性连接片20内嵌在固定底座3上表面,优选厚度为1mm以下的磁吸片。

所述负压引流波纹罐2上部设有挂钩10。所述固定底座3上设置有计量刻度尺29(竖直),所述负压引流波纹罐2上设置有与计量刻度尺29(水平)配合使用的计量指针30所述计量指针30的针尖与计量刻度尺29上的刻度配合指示。

当负压引流波纹罐2膨胀时,计量指针30向上移动,操作者可以对应的读取负压引流波纹罐2内引流的液体量。

所述引流导管1上还设置有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为魔术贴5或安全别针。

所述引流导管1自由端紧配合连接有引流接头6,所述引流接头6和/或引流导管1上设有吸油胶布7。

所述吸油胶布7由外至内依次为透气层7-1、吸油层7-2与粘连层7-3;所述粘连层7-3上连通设有若干透油口8,所述吸油层7-2上连通设有若干透气口9。透气层7-1与吸油层,吸油层7-2与粘连层均为7-2粘接固定,吸油胶布7固定位置根据吸引流导管1的需求决定,例如在侧颊部国定的话是在距引流导管1(胃管)出鼻腔处10-20cm。

所述固定底座3底部设置有乳胶防滑层。

使用前,伸缩波纹管12处于收缩状态,复位弹簧11处于压缩状态,将固定底座3置于平面上,负压引流波纹罐2置于固定底座3上,保持流量调节阀4为关闭状态,没有气体进入,伸缩波纹管12处于收缩状态。通过魔术贴5将引流导管1固定在患者的肢体上,并将引流导管1的自由端插入需引流的地方。随后,开启流量调节阀4,伸缩波纹管12在复位弹簧11的反弹力作用下张开,调节流量调节阀4至所需流速,引流液体通过引流导管1进入负压引流波纹罐2中。完成引流后,关闭流量调节阀4,拔出引流导管1,即可。

在使用时,将吸油胶布7贴于患者皮肤上,患者皮肤的排出液通过透油口8进入吸油层7-2,同时透气口9的设置也增加接触皮肤的透气性,从而提高吸油胶布7粘连度与患者的使用感。挂钩10的设置即便于使用时的拿取,也可直接将负压引流波纹罐2悬挂至环境空间内。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复位弹簧11内部设置有补充膨胀袋22,所述补充膨胀袋22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弹簧卡槽15和下弹簧卡槽16粘接固定,所述补充膨胀袋22内部放置有弹性膨胀袋23,所述弹性膨胀袋23上下两端分别与补充膨胀袋22上下两端分别对应粘接固定;所述弹性膨胀袋23底部存放有气体发生物24,所述弹性膨胀袋23顶部设置有配合气体发生物25,所述配合气体发生物25存放在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体28内,所述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体28与弹性膨胀袋23上部粘接固定;所述弹性膨胀袋23底部固定有拉绳26,所述拉绳26下端与弹性膨胀袋23底部固定,所述拉绳26上端与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体28连接。补充膨胀袋22优选聚四氟乙烯袋,所述聚四氟乙烯袋不具有弹性且密封,呈长条形,初始状态为内部无气体状态;弹性膨胀袋23优选为乳胶袋,具有较好的弹性,呈长条形,初始状态为内部无气体状态;气体发生物24为石灰石,配合气体发生物25为水,石灰石与水接触时反应放出气体,使得弹性膨胀袋23膨胀并进一步导致补充膨胀袋22膨胀,补充膨胀袋22长度为负压引流波纹罐2完全张开后的长度(完全张开长度)相同,在补充膨胀袋22膨胀的过程中对上弹簧卡槽15和下弹簧卡槽16产生向外的扩张力,迫使负压引流波纹罐2张开。

所述拉绳26上端连接有刺破板27,所述刺破板27设置在配合气体发生物25存放袋内,所述拉绳26上端部闯过配合气体发生物25存放袋与刺破板27连接;所述拉绳26上端与配合气体发生物25存放袋通过热封连接。拉绳26长度优选完全张开长度的一半,当负压引流波纹罐2膨胀至完全张开长度一半后,继续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张开,拉绳26下端固定在与弹性膨胀袋23底部,当拉绳26被拉直以后上端的刺破板27会将配合气体发生物存放袋体28(优选opp袋)刺破,水从配合气体发生物25存放袋从流出,与弹性膨胀袋23底部的石灰石接触,使得弹性膨胀袋23膨胀并进一步导致补充膨胀袋22膨胀,补充膨胀袋22膨胀的过程中对上弹簧卡槽15和下弹簧卡槽16产生向外的扩张力,迫使负压引流波纹罐2张开;由于复位弹簧11的恢复力随着扩张而逐步降低,而补充膨胀袋22膨胀的张力逐步增强,可以补偿弹簧恢复力的不足。

通过合理的设计,水和石灰石的反应量正好可以使得弹性膨胀袋23完全张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