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3957发布日期:2019-10-13 01:3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术,是指一种气管插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具有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等作用,也是为全身麻醉患者和危重症患者保持有效通气的主要方法。

目前,在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中气管导管内吸痰是一个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及时吸出,以维持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同时也对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吸痰大都是采用开放式吸痰,护士不停地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的连接,在气管导管中插入吸痰管来吸痰;或是在气管导管上设计湿化吸痰两用管。这对于气管插管内部的痰液可顺利吸出,但在扩张气囊的患者端和人体气管内的痰痂,则无法顺利被吸出,长期积存影响病人呼吸,造成呛咳,极易导致细菌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管插管,可针对扩张气囊的患者端和人体气管内的痰痂进行清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管插管,其包括:

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具有插入端和连接端,导管本体的管壁沿轴向方向设有多条将所述插入端与所述连接端连通的通道;

导管接头,所述导管接头的一端连接呼吸机,另一端设有连接所述连接端的插管;

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具有多个夹爪和一固定环,多个夹爪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通道内,并与所述导管本体形成移动副,多个夹爪具有与所述固定环连接的固定端以及彼此分开的自由端;所述固定环套接在所述插管上;将所述固定环沿所述插管滑动至抵靠所述连接端的端面时,所述夹爪沿着所述通道移动,使所述自由端伸出所述插入端,以形成夹持空间;

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的一端连接负压设备,另一端与所述导管接头可拆卸地连接;

以及气囊单元,所述气囊单元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气管插管,其设置夹爪部件,通过将固定环往下滑动,使其抵靠在连接端的端面上,此时夹爪的自由端伸出导管本体的插入端,可将扩张气囊表面或人体气管内的痰痂夹持,再通过负压设备,使导管本体内具有负压,可将痰痂吸附清除;也可通过固定环往上滑动,使痰痂被夹持进气管插管内,再通过负压清除;如此,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可针对扩张气囊的患者端和人体气管内的痰痂进行清理。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气管插管,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转接头呈L形,L形的长度边与所述负压设备连接,L形的宽度边与所述导管接头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负压设备为ICU内的中心供负压柱子,所述转接头的长度边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中心供负压柱子连接的外螺纹,且所述转接头的宽度边设有内径等于所述导管接头的外径的接口。

根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夹爪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且所述夹爪为弧形夹爪。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气囊单元包括充气阀、沿所述导管本体向外延伸的充气管和沿所述导管本体外管壁周向形成的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充气阀依次彼此相连通;所述气囊本体位于靠近所述插入端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气囊本体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沿所述导管本体轴向方向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气囊在所述第二气囊的下方,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上均连接有一所述充气管和所述充气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导管本体上在所述第一气囊的下方位置设有第一湿化孔,所述第一湿化孔连接一湿化管,所述湿化管沿所述导管本体向外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导管本体上在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二湿化孔,且所述导管本体上在所述第二气囊的上方位置设有第三湿化孔,所述第二湿化孔和所述第三湿化孔上均连接有一湿化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固定环的内径小于所述导管本体的内径,所述固定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管插管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导管本体10、插入端11、连接端12、通道13、第一湿化孔14、第二湿化孔15、第三湿化孔16、导管接头20、插管21、气囊单元30、充气阀31、充气管32、气囊本体33、第一气囊331、第二气囊332、夹持部件40、夹爪41、固定环42、转接头50、长度边51、宽度边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术语“轴向、周向、上方、下方”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上术语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插管,用于医院实行气管插管术,其包括导管本体10、导管接头20、气囊单元30、夹持部件40以及转接头50。

具体的,参考图1,导管本体10采用硬质塑料管,其为夹有钢丝的双层管;该导管本体10具有插入端11和连接端12,插入端11用于插入人体气管;导管本体10的管壁沿轴向方向设有多条将插入端11与连接端12连通的通道13,通道13在本实施例中为一贯穿导管本体10的长条状通道。

导管接头20的一端连接呼吸机,另一端与导管本体10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气管插管的实用性,导管接头20与导管本体10为可拆卸式连接。可拆卸式连接的导管接头20能够便于更换损坏的导管接头20,防止导管接头20与呼吸机多次拆下和连接造成导管接头20处的局部破损以导致整个气管插管失效。具体的,导管接头20的另一端设有从连接端12插入导管本体10内的插管21,插管21使得导管接头20与导管本体10可拆卸式连接。

结合图2,夹持部件40具有多个夹爪41和一固定环42,多个夹爪41一一对应地设置在通道13上,并与导管本体10形成移动副,多个夹爪41具有与固定环42连接的固定端以及彼此分开的自由端;固定环42套接在插管21上;将固定环42沿插管21滑动至抵靠连接端12的端面时,夹爪41沿着通道13移动,使所述自由端伸出插入端11,以形成夹持空间;如此设置,通过操作员将固定环42往导管本体10滑动,即往下滑动,使其抵靠在连接端12的端面上,此时夹爪41的自由端伸出导管本体10的插入端11,可将扩张气囊表面或人体气管内的痰痂夹持,夹持之后,再配合吸痰管进行清理,或者在要拔出导管本体10时,进行此操作,可导管本体10与痰痂一起拔出;如此,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可针对扩张气囊的患者端和人体气管内的痰痂进行清理。在本实施例中,夹爪41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且夹爪41为弧形夹爪;不锈钢的弧形夹爪中弧形轮廓线与通道13的内壁面接触,通过通道13对其的束缚力,使其自由端在伸出插入端11时,可形成夹持空间。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环42的内径小于导管本体10的内径,固定环42的外径大于导管本体10的外径。如此设置,可使固定环42抵靠连接端12的端面时,不会滑入导管本体10内。

结合图1,转接头50的一端连接负压设备,另一端与导管接头20可拆卸地连接。如此,可在导管接头20从呼吸机拆下时,将转接头50的另一端连接导管接头20,使得负压设备可向导管本体10内供负压,进而可将导管本体10内的痰痂吸附清除;或是配合夹持部件40将痰痂吸附进导管本体10内。具体的,转接头50呈L形,L形的长度边51与负压设备连接,L形的宽度边52与导管接头20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负压设备可为ICU内的中心供负压柱子(图未示),转接头50的长度边51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中心供负压柱子连接的外螺纹,且转接头50的宽度边52设有内径等于导管接头20的外径的接口。如此设置,L形的转接头50可便于操作员操作;因为在ICU中,所述中心供负压柱子是设置在病床边,转接头50的长度边51与所述中心供负压柱子螺纹连接,宽度边52朝向下与导管接头20连接,可方便操作。另外,转接头50是直接套接在导管接头20上的,可保证转接头50与导管接头20的密封连接。当夹持部件40接触痰痂时,可通过导管本体10内的负压,将痰痂吸附进导管本体10内,也可协助夹持部件40将痰痂夹持进导管本体10;这种操作,可通过对中心供负压柱子提供的负压大小控制。

结合图1,气囊单元30设置在导管本体10上。具体的,气囊单元30包括充气阀31、沿导管本体10向外延伸的充气管32和沿导管本体10外管壁周向形成的气囊本体33,气囊本体33、充气管32与充气阀31依次彼此相连通;气囊本体33位于靠近插入端11的位置处。如此,当气管插管插入到位时,通过充气阀31可向气囊本体33充气,使得气囊本体33扩开接触人体气管粘膜,对气管插管在人体气管处进行定位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充气管32是设置在导管本体10的管壁内,并沿导管本体10的轴向方向延伸至靠近连接端12的位置,再向外延伸,与充气阀31连接。

为缓解单个气囊对人体气管粘膜的压迫,避免气管粘膜损伤,在本实施例中,气囊本体33包括第一气囊331和第二气囊332,第一气囊331与第二气囊332沿导管本体10轴向方向间隔布置,且第一气囊331在第二气囊332的下方,第一气囊331和第二气囊332上均连接有一充气管32和充气阀31。如此,通过第一气囊331与第二气囊332的双气囊实现交替充气,可缓解单个气囊对人体气管粘膜的压迫。

另外,本实施例中,导管本体10上在第一气囊331的下方位置设有第一湿化孔14,第一湿化孔14连接一湿化管(图未示,湿化管的设置如充气管32一样,埋设在导管本体10的管壁上,其为现有结构,不做详细赘述),湿化管沿导管本体10向外延伸。如此,通过第一湿化孔14的设置,当患者有痰时,可通过湿化孔给氧或注射湿化液,使患者在吸痰时,仍能保持呼吸顺畅;且第一湿化孔14设置在第一气囊331的下方,可保证湿化液有效地作用在痰液上。当然,也可在第一气囊331与第二气囊332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二湿化孔15。在导管本体10上位于第二气囊332的上方设有第三湿化孔16,如此,提供多个给氧通道;同时也可对第一气囊331与第二气囊332之间的痰液以及第二气囊332上方的痰液进行湿化。另外,上述湿化孔的设置,也可用于从湿化孔中吸取痰液。

本实施例的气管插管在使用时,可如现有的气管插管一样操作插入人体气管。当第一气囊331后部表面和人体气管内的痰痂有痰时,操作员一只手握着导管接头20,一只手将固定环42往下滑动,使夹爪41将痰痂夹持进导管本体10内,再结合中心供负压柱子进行清理;然后再将导管接头接上呼吸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