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2430发布日期:2020-01-17 18:59阅读:1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



背景技术:

胆道t管引流在肝胆外科中应用非常广泛,放置t管有利于解除胆道梗阻、支撑胆道、引流胆汁、控制感染,是胆道探查术后一项常规治疗措施。

目前,常用的t管为乳胶材质,质地较软,具有较好的弹性,管壁外径约4~8mm,t管横部长约6~8cm,t管竖部长约10~15cm。医生在手术中将t管的横管放置胆道后,竖管经皮肤引出体外,并在体表将竖管与皮肤缝线固定一圈后,于皮肤表面覆盖纱布或敷料后使用胶布粘贴。一般情况下,胆道t管放置2周左右后拔除,但有部分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因结石残留等原因,需留置t管3个月以上,甚至数年之久。

随着患者带管时间的延长,t管周围易出现胆汁渗出、敷料污染、胶布松脱、胶布反复粘贴致粘胶残留皮肤上难以去除等情况,严重者出现皮肤瘙痒、伤口溃烂、缝线断开等问题,导致伤口感染、意外拔管的发生。此外,部分患者需带管出院,需长期对引流管进行自我护理,如更换引流袋、消毒伤口、更换伤口敷料等措施。目前,国内尚无用于对胆道t管进行换药的护理套件,也缺乏可有效预防t管意外滑脱的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包括:

一次性橡胶手套一副、一次性塑料弯盘一只、护肤油一支(5ml,塑料瓶密封)、灭菌干棉签一包(10根,塑料袋密封)、2%葡萄糖酸氯己定棉球一包(10个,塑料袋密封)、一次性换药镊1只、带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粘性透气敷料贴一套、带螺旋口的t管转接装置一只、带螺旋接口管道的引流袋一只。

所述带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粘性透气敷料贴由敷料贴、固定扣两部分组成。

所述敷料贴是由透气棉质材料制成,上方为长方形结构,所述长方形结构的中间设有一个圆孔,从所述圆孔直至所述长方形结构长边上设有一个开叉口,所述长方形结构上圆孔的四周设有棉质多层敷料层,所述棉质多层敷料层上设有剥离层,所述开叉口相对的另一边的两侧设有两个长条形的第一魔术贴。

所述固定扣是由棉质防水材料制成,上面覆盖有保护膜,左侧为一个含有镂空部分的大的长方形结构,右侧连接一个小的长方形结构,小的长方形结构右侧端部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大的长方形结构的左侧设有第三魔术贴,所述大的长方形结构的右侧设有粘胶部分,所述粘胶部分上覆盖有保护膜。

所述带螺旋口的t管转接装置是由圆柱形t管接口装置和圆柱形螺旋接口装置经中间连接装置连接而成,所述带螺旋口的t管转接装置是由塑料制成。

所述圆柱形t管接口装置是长度为2cm、直径为6mm的空心圆柱形管体,表面光滑,可插入t管开口处。

所述圆柱形螺旋接口装置是长度为2cm、直径为8mm的空心圆柱形管体,内面为螺旋结构,可与带螺旋接口管道的引流袋接合,旋紧。

所述带螺旋接口管道的引流袋是由塑料制成,管道接口处为螺旋形,可与带螺旋口的t管转接装置接合,旋紧,其余结构与普通引流袋相同。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可用于所有带有腹部引流管的患者,尤其对于长时间留置胆道t管的患者更具实用性,可用于清洁皮肤、消毒伤口、覆盖伤口、固定引流管,并有转接装置可与引流袋方便连接,便于临床工作中对引流管的换药护理,也可用于出院后患者对引流管进行自我护理,带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粘性透气敷料贴选择柔软、粘性好、透气性佳、牢固的材料,设计精巧、美观、增加患者舒适度及临床实用性,可有效保护伤口及引流管,预防意外拔管,且材料成本费用较低,具有较好的转化前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为灭菌密封包装,一次性使用,使用此护理套件不仅便于对t管及伤口进行消毒换药,且其中的一种带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粘性透气敷料可牢固固定t管,预防意外拔管的发生。另外,此护理套件内物品齐全,便于操作,可方便临床医护人员使用,也可用于患者出院后对t管进行自我护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中敷料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中固定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中带螺旋口的t管转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中带螺旋接口管道的引流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中敷料贴、固定扣、带螺旋口的t管转接装置与带螺旋接口管道的引流袋连接示意图。

其中,11为敷料贴,111为长方形结构,112为圆孔,113为开叉口,114为棉质多层敷料层,115为第一魔术贴,12为固定扣,121为镂空部分,122为大的长方形结构,123为小的长方形结构,124为第二魔术贴,125为第三魔术贴,126为粘胶部分,100为带螺旋口的t管转接装置,101为圆柱形t管接口装置,102为圆柱形螺旋接口装置,103为中间连接装置,13为带螺旋接口管道的引流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包括:

一次性橡胶手套一副、一次性塑料弯盘一只、护肤油一支(5ml,塑料瓶密封)、灭菌干棉签一包(10根,塑料袋密封)、2%葡萄糖酸氯己定棉球一包(10个,塑料袋密封)、一次性换药镊1只、带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粘性透气敷料贴一套、带螺旋口的t管转接装置一只、带螺旋接口管道的引流袋一只。

所述带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粘性透气敷料贴由敷料贴11、固定扣12两部分组成。

所述敷料贴11是由透气棉质材料制成,上方为长方形结构111,所述长方形结构111的中间设有一个圆孔112,从所述圆孔112直至所述长方形结构111长边上设有一个开叉口113,所述长方形结构111上圆孔112的四周设有棉质多层敷料层114,所述棉质多层敷料层114上设有剥离层,所述开叉口113相对的另一边的两侧设有两个长条形的第一魔术贴115。结构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中敷料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所述开叉口113及圆孔112的设置可使敷料贴11以引流管为中心进行覆盖伤口,并贴合伤口周围皮肤。

所述第一魔术贴115背面为粘性,与皮肤粘贴。

所述固定扣12是由棉质防水材料制成,上面覆盖有保护膜,左侧为一个含有镂空部分121的大的长方形结构122,右侧连接一个小的长方形结构123,小的长方形结构123右侧端部设有第二魔术贴124,所述大的长方形结构122的左侧设有第三魔术贴125,所述大的长方形结构122的右侧设有粘胶部分126,所述粘胶部分126上覆盖有保护膜,结构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中固定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所述带螺旋口的t管转接装置100是由圆柱形t管接口装置101和圆柱形螺旋接口装置102经中间连接装置103连接而成,所述带螺旋口的t管转接装置100是由塑料制成。结构如图3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中带螺旋口的t管转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所述圆柱形t管接口装置101是长度为2cm、直径为6mm的空心圆柱形管体,表面光滑,可插入t管开口处。

所述圆柱形螺旋接口装置102是长度为2cm、直径为8mm的空心圆柱形管体,内面为螺旋结构,可与带螺旋接口管道的引流袋13接合,旋紧。

所述带螺旋接口管道的引流袋13是由塑料制成,管道接口处为螺旋形,可与带螺旋口的t管转接装置100接合,旋紧,其余结构与普通引流袋相同。结构如图4所示,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中带螺旋接口管道的引流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的临床操作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步:清洁、消毒

拆开密封外包装,取出各物品,戴一次性橡胶手套,根据患者皮肤表面是否有残留粘胶附着情况,取用灭菌干棉签沾护肤油进行擦拭清洁,用一次性换药镊夹取2%葡萄糖酸氯己定棉球对伤口及t管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晾干,污染物品放入一次性塑料弯盘中。

第二步:覆盖伤口、固定t管

取用敷料贴11,揭去背面棉质多层敷料层114上的剥离层,开叉口113向上,中央圆孔112包围t管后,与皮肤贴紧;取用固定扣12,揭去整体的保护膜,将整张固定扣12放在t管下方,中央对准管体,粘住引流管,将右侧小的长方形结构123与插入左侧大的长方形结构122中央镂空部分121,交叉包绕t管(根据t管直径大小调整包饶松紧度),固定扣12两端的第二魔术贴124、第三魔术贴125分别与敷料贴11上设有的两个第一魔术贴115贴合固定。

第三步:接引流袋

将带螺旋口的t管转接装置100上端的圆柱形t管接口装置101插入t管开口,取带螺旋接口管道的引流袋13,将圆柱形螺旋接口装置102与带螺旋接口管道的引流袋13接口旋紧。使用后总体效果如图5所示,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中敷料贴、固定扣、带螺旋口的t管转接装置与带螺旋接口管道的引流袋连接示意图。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