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香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9463发布日期:2020-02-04 09:4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力香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薰器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磁力香薰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香薰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它可以有效的净化空气,改善周围环境,达到芳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一种磁力香薰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力香薰器,包括底座和盛放香薰液的香薰容器,所述香薰容器内设有喷气雾化装置,香薰容器顶部设有喷气出口,所述底座内设有能为所述喷气雾化装置提供气压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香薰容器分体设置,香薰容器置于底座上且相互磁吸连接,所述香薰容器与所述底座上设有能上、下对接连通的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所述气泵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与所述喷气雾化装置连通。

如上所述一种磁力香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之间通过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磁吸连接,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中心形成一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的中间气流通道,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如上所述的一种磁力香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与所述第一磁环之间通过胶水粘连固定。

如上所述的一种磁力香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凹腔,凹腔底部中心设有卡孔,所述气泵的出口端与所述卡孔对接连通,所述第二磁环卡装在所述卡孔内,所述香薰容器上对应设有与所述凹腔配合的凸起,所述第一磁环位于所述凸起顶部中心位置。

如上所述一种磁力香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薰容器内部为中空的容腔,所述喷气雾化装置设置在容腔内,喷气雾化装置包括一喷气导管和一负压吸管,喷气导管下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对接连通;

所述负压吸管位于所述喷气导管一侧,负压吸管下端设有靠近容腔底部的吸液孔,负压吸管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喷气出口下方位置,所述喷气导管上端向上延伸,喷气导管上端设有向所述负压吸管一侧弯曲的喷气嘴,喷气嘴的出口端位于所述负压吸管正上方位置且靠近所述负压吸管的上端口。

如上所述一种磁力香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薰容器为一透明玻璃容器,所述喷气导管和负压吸管均为玻璃管,喷气导管根部与所述容腔底部内壁连为一体;所述负压吸管根部与所述容腔底部内壁连为一体,所述吸液孔位于负压吸管根部一侧。

如上所述的一种磁力香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出口上配合有带出气孔的盖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底座与香薰容器分体设置,方便单独将香薰容器取走添加香薰液,香薰容器置于底座上且相互磁吸连接,香薰容器取放十分方便。

2、香薰容器上第一通气孔和底座上第二通气孔之间通过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磁吸连接,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结构简单,针对小巧的香薰器磁吸连接效果好,方便使用。

3、底座顶部设有凹腔,凹腔底部中心设有卡孔,第二磁环卡装在卡孔内,香薰容器上对应设有与所述凹腔配合的凸起,第一磁环位于所述凸起顶部中心位置,使得磁吸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同轴设置,凸起与凹腔的结构设计方便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快速磁吸配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分解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喷气雾化装置在香薰容器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磁力香薰器,包括底座1和盛放香薰液的香薰容器2,香薰容器2内设有喷气雾化装置3,香薰容器2顶部设有喷气出口20,底座1内设有能为喷气雾化装置3提供气压的气泵4,底座1与香薰容器2分体设置,香薰容器2置于底座1上且相互磁吸连接,香薰容器2与底座1上设有能上、下对接连通的第一通气孔21和第二通气孔11,气泵4出口端通过第一通气孔21、第二通气孔11与喷气雾化装置3连通提供工作气流。

香薰容器2与底座1相互磁吸连接结构为:第一通气孔21和第二通气孔11之间通过第一磁环51和第二磁环52磁吸连接,第一通气孔21与第一磁环51之间通过胶水粘连固定。底座1顶部设有凹腔10,凹腔底部中心设有卡孔100,气泵4的出口端与卡孔100对接连通,第二磁环52卡装在卡孔100内,香薰容器2上对应设有与凹腔10配合的凸起,第一磁环4位于凸起顶部中心位置,在凸起凸入凹腔10后,第二磁环52与第一磁环51磁吸连接,使得磁吸第一磁环51与第二磁环52同轴设置,这样第一磁环51与第二磁环52中心形成一连通第一通气孔21和第二通气孔11的中间气流通道。

为防止漏气,第一磁环51与第二磁环52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53。

本申请中,香薰容器2内部的喷气雾化装置3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喷气雾化装置,其具体结构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申请中,香薰容器2内部为中空的容腔22,容腔22为中心低圆周高的容腔,喷气雾化装置3设置在容腔22底部中心位置,方便将香薰容器2内部的香薰液充分负压吸收雾化。

本申请中,喷气雾化装置3包括一喷气导管31和一负压吸管32,喷气导管31下端与第一通气孔21对接连通。

负压吸管32位于喷气导管31一侧,负压吸管32下端设有靠近容腔22底部中心位置的吸液孔,负压吸管32上端向上延伸至喷气出口20下方位置,喷气导管31上端向上延伸,喷气导管31上端设有向负压吸管32一侧弯曲的喷气嘴311,喷气嘴311的出口端位于所述负压吸管32正上方位置且靠近所述负压吸管32的上端口,可以选择喷气嘴311的出口端位于负压吸管32正上方0.2-0.5厘米,喷气嘴311的出口端越靠近负压吸管32的上端口,负压吸液效果越好。

本申请中,香薰容器2为一透明玻璃容器,喷气导管31和负压吸管32均为玻璃管,喷气导管31根部与容腔22底部内壁连为一体;负压吸管32根部与容腔22底部内壁连为一体,吸液孔位于负压吸管32根部一侧。

为方便装入香薰液,本申请中,喷气出口20上配合有带出气孔的盖子6。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依据设定程序,控制气泵工作,气泵4的吹气通过喷气嘴311将香薰容器2底部的香薰液通过负压泵进负压吸管32内,香薰液从负压吸管32上端口导出的同时,喷气嘴311将香薰液喷气雾化后随着气流从喷气出口20导出,从而雾化香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构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