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图机导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1719发布日期:2019-10-29 20:5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电图机导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内科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电图机导联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心电图的检测是用心电图机连接导联线,导联线的端部贴在病人相应的部位作为收集数据的测量件,将测得的数据传输至心电图机,由心电图机给出测试结果,以此判断病人的身体状况,心电图检测的导联线通常为为10根,包括4根肢体导联线和6根胸部导联线,4根肢体导联线末端连接导电夹,6根胸部导联线的末端连接导电吸盘,4个导电夹分别对应夹到手腕和脚腕处,6个导电吸盘按照检测要求吸附在心脏附近的外部。10根导联线检测时为了适应人体不同的高度,则需要有足够的长度,而且导联线数量较多且呈线束状态,因此导联线在使用时容易互相缠绕、打结,需要医护人员花费时间和精力打理顺畅,导致检测效率较低;此外,打结的导联线在扯开时容易因为力道过大受到损伤,影响导联线的传输性,从而影响检测的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电图机导联装置,保证导联线不会缠绕、打结,方便医护人员取用,进而能保证导联线的精准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心电图机导联装置,包括承载座和垂直转动连接在承载座上的立杆,心电图机安置在所述承载座上,所述心电图机上接有集成线,所述集成线的末端设有集成接头,导联线的连接端依次插接在所述集成接头上,所述立杆的上端垂直固定设有挂杆,所述挂杆上滑动套有若干套环,每个所述套环的下端均设有导线套,所述导线套内设置有与所述挂杆平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与导联线数量相同,并且导联线滑动插接在所述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导线套上与所述通孔中心轴垂直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位于远离导联线测试端的端面上,所述凸起位于靠近导联线测试端的端面上,若干的所述导线套能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的互相扣合连接固定呈一体。在导联线的末端接在病人身体上进行检测时,所有的导线套滑动聚拢在靠近立杆的端部,并且通过凹槽和凸起依次扣合呈一起,使导联线的连接范围达到最大化,同时扣合在一起的导线套集中放置,方便检测完后重新将导联线收起。

优选的,所述立杆上设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设有与所述集成接头轮廓相同的卡槽,所述集成接头卡接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导联线的连接端穿过所述固定盒的外壁后插接在所述集成接头对应的插槽内。

优选的,所述导线套上的通孔中心轴所在虚拟直线分别穿过所述集成接头上的插槽。固定盒将集成接头固定设置在立杆上,并且与导线套的通孔一一对应,当导线套滑动聚拢到立杆的端部时,能保证集成接头与导线套之间的导联线部分呈互相平行状态,不会产生弯曲,确保导联线与集成接头之间的连接无倾斜的拉拽力,保证接触良好以及传输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盒朝与所述导线套相对的一端轮廓与所述凸起相同,并且能插接在距离所述固定盒最近的导线套上的凹槽内。进一步能保证集成接头与导线套之间的导联线部分呈互相平行状态,不会产生弯曲,进一步确保导联线与集成接头之间的连接无倾斜的拉拽力,进一步保证接触良好以及传输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套环与所述导线套铰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

1、闲置状态:心电图仪为关闭状态,挂杆转动至心电图仪的上方,导线套通过套环悬挂在挂杆上,挂杆末端的一个导线套套接在导联线的测试端末端的位置,其余导联线均布套接在导联线上,并且导线套间隔均匀的挂在挂杆上,相邻导线套之间的导联线为弯曲自然垂下的状态。

2、测试前以及测试时:承载座整个放置在医用小推车或者测试床旁边的桌子上,将挂杆转动至测试床侧边的合适位置,将导线套沿着挂杆依次滑动至固定盒处,同时将导联线向测试端抽出,具体为:第一个导线套的凹槽扣合在固定盒上,将固定盒与第一个导线套之间的导联线部分抽至第一个导线套与第二个导线套之间,然后沿着挂杆滑动第二个导线套的同时,将第一个导线套和第二个导线套之间的导联线抽至第二个导线套与第三个导线套之间,然后将两个导线套首尾互相扣合,依次操作,直到最后一个导线套套在前一个导线套上,如此将导联线抽出,导联线端部贴在人体相应的部位,进行心电图检测即可;

3、收回导联线:心电图测试完成后,将导联线末端从人体上取下,然后将固定连接的最外端的导线套取下,同时拉动全部导联线,使最外端的导线套位于导联线的末端,然后取下第二末端的导线套,同时拉动全部导联线,使导线套位于导联线的均分点上,依次拉动导线套,知道所有的导线套均位于导联线的均布点上,最后将所有的导线套沿着挂杆滑动使之均布在挂杆上,转动挂杆,将挂杆置于心电图机的上方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导联线穿过若干的导线套,导线套滑动套接接在挂杆上,使导联线能呈波浪状折弯聚拢收起,同时导线套的平行的通孔使导联线为平行的穿插在导线套内,因此当导线套沿着导联线滑动至立杆端时能自动进行线路的梳理,不需要重新进行线路整理,避免了导联线过长导致的互相缠绕或打结,方便医护人员取用,节省检测前的准备时间;此外导联线呈波浪状折弯聚拢收起,方便展开的同时还能保证导联线的折弯呈度较小,从一定呈度上能减小因折弯呈度过大引起的线路接触不良,从而能保证导联线的精准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心电图机导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心电图机导联装置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心电图机导联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心电图机导联装置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心电图机导联装置的闲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心电图机3导联装置,包括承载座1和垂直转动连接在承载座1上的立杆2,心电图机3安置在所述承载座1上,所述心电图机3上接有集成线4,所述集成线4的末端设有集成接头5,导联线6的连接端依次插接在所述集成接头5上,所述立杆2的上端垂直固定设有挂杆7,所述挂杆7上滑动套有3个套环8,每个所述套环8的下端均设有导线套9,所述套环8与所述导线套9铰接连接,所述导线套9内设置有与所述挂杆7平行的通孔91,所述通孔91的数量与导联线6数量相同,并且导联线6滑动插接在所述通孔91内。所述导线套9上与所述通孔91中心轴垂直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凹槽92和凸起93,所述凹槽92位于远离导联线6测试端的端面上,所述凸起93位于靠近导联线6测试端的端面上,3个所述导线套9能通过所述凹槽92与所述凸起93的互相扣合连接固定呈一体。在导联线6的末端接在病人身体上进行检测时,所有的导线套9滑动聚拢在靠近立杆2的端部,并且通过凹槽92和凸起93依次扣合呈一起,使导联线6的连接范围达到最大化,同时扣合在一起的导线套9集中放置,方便检测完后重新将导联线6收起。

立杆2上设有固定盒10,所述固定盒10内设有与所述集成接头5轮廓相同的卡槽101,所述集成接头5卡接在所述卡槽101内,所述导联线6的连接端穿过所述固定盒10的外壁后插接在所述集成接头5对应的插槽内。所述导线套9上的通孔91中心轴所在虚拟直线分别穿过所述集成接头5上的插槽。固定盒10将集成接头5固定设置在立杆2上,并且与导线套9的通孔91一一对应,当导线套9滑动聚拢到立杆2的端部时,能保证集成接头5与导线套9之间的导联线6部分呈互相平行状态,不会产生弯曲,确保导联线6与集成接头5之间的连接无倾斜的拉拽力,保证接触良好以及传输的准确性。所述固定盒10朝与所述导线套9相对的一端轮廓与所述凸起93相同,并且能插接在距离所述固定盒10最近的导线套9上的凹槽92内。进一步能保证集成接头5与导线套9之间的导联线6部分呈互相平行状态,不会产生弯曲,进一步确保导联线6与集成接头5之间的连接无倾斜的拉拽力,进一步保证接触良好以及传输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原理:

1、闲置状态:心电图仪为关闭状态,挂杆7转动至心电图仪的上方,导线套9通过套环8悬挂在挂杆7上,挂杆7末端的一个导线套9套接在导联线6的测试端末端的位置,其余导联线6均布套接在导联线6上,并且导线套9间隔均匀的挂在挂杆7上,相邻导线套9之间的导联线6为弯曲自然垂下的状态。

2、测试前以及测试时:承载座1整个放置在医用小推车或者测试床旁边的桌子上,将挂杆7转动至测试床侧边的合适位置,将导线套9沿着挂杆7依次滑动至固定盒10处,同时将导联线6向测试端抽出,具体为:第一个导线套9的凹槽92扣合在固定盒10上,将固定盒10与第一个导线套9之间的导联线6部分抽至第一个导线套9与第二个导线套9之间,然后沿着挂杆7滑动第二个导线套9的同时,将第一个导线套9和第二个导线套9之间的导联线6抽至第二个导线套9与第三个导线套9之间,然后将两个导线套9首尾互相扣合,依次操作,直到第三个导线套9套在第二个导线套9上,如此将导联线6抽出,导联线6端部贴在人体相应的部位,进行心电图检测即可;

3、收回导联线6:心电图测试完成后,将导联线6末端从人体上取下,然后将固定连接的最外端的导线套9取下,同时拉动全部导联线6,使最外端的导线套9位于导联线6的末端,然后取下第二末端的导线套9,同时拉动全部导联线6,使导线套9位于导联线6的均分点上,依次拉动导线套9,知道所有的导线套9均位于导联线6的均布点上,最后将所有的导线套9沿着挂杆7滑动使之均布在挂杆7上,转动挂杆7,将挂杆7置于心电图机3的上方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导联线6穿过多个导线套9,导线套9滑动套接接在挂杆7上,使导联线6能呈波浪状折弯聚拢收起,同时导线套9的平行的通孔91使导联线6为平行的穿插在导线套9内,因此当导线套9沿着导联线6滑动至立杆2端时能自动进行线路的梳理,不需要重新进行线路整理,避免了导联线6过长导致的互相缠绕或打结,方便医护人员取用,节省检测前的准备时间;此外导联线6呈波浪状折弯聚拢收起,方便展开的同时还能保证导联线6的折弯呈度较小,从一定呈度上能减小因折弯呈度过大引起的线路接触不良,从而能保证导联线6的精准性和使用寿命。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