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术前专用超细雾化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5723发布日期:2019-09-12 10:0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耳鼻喉术前专用超细雾化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雾剂包装容器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耳鼻喉术前专用超细雾化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耳鼻喉术前专用超细雾化清洗装置,能打破水分子表面张力,使专用清洗液(如生理性海水等以下略)在恒定的压力下通过该装置形成超细水雾状,在有效减缓清洗冲力的同时使雾化液均匀渗透到耳鼻喉粘膜,深度冲洗各部位脏污、致病菌、过敏原以及尘螨等等,通过专用清洗液中的各种微量元素起到杀菌、消炎、抗过敏等作用,改善耳鼻喉生理功能环境,并且更有利于耳鼻喉各项手术治疗的进行。该清洗装置要求雾化程度越高、越细,使用效果越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设计提供一种耳鼻喉术前专用超细雾化清洗装置技术方案,其装配、使用方便,雾化效果好,治疗效果显著。

所述的耳鼻喉术前专用超细雾化清洗装置,包括瓶身及其喷头,喷头由底座和导柱连接构成,底座上设置与导柱连通的进液口,其特征在于导柱顶部配合设置喷片,喷片由喷片导柱及其顶部卡接配合的喷口构成,喷片导柱顶端面均布设置5-6个漩流槽,导柱内侧壁设置5-6条呈螺旋形上升的螺旋导流槽。

所述的耳鼻喉术前专用超细雾化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喷片导柱底部设置5-6个与螺旋导流槽顶部对应的导流缺口。

所述的耳鼻喉术前专用超细雾化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导流槽的槽深度为0.3mm±10%。

所述的耳鼻喉术前专用超细雾化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内均布设置一组加强筋。

所述的耳鼻喉术前专用超细雾化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瓶身、喷头之间配合设置喷雾阀,所述的喷雾阀包括封杯,封杯中间设置阀体,阀体中间为阀室,阀室内设置弹簧及伸出封杯的阀杆,阀杆中间设置与进液口连通的喷管,阀体下部设置与阀室连通的吸管。

所述的耳鼻喉术前专用超细雾化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封杯与瓶身之间配合设置外垫圈密封紧配,封杯与阀体之间配合设置内垫圈紧配。

上述耳鼻喉术前专用超细雾化清洗装置,结构简单,装配、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通过均布设置5-6个漩流槽和5-6条螺旋导流槽的双重雾化,雾化微粒非常小,便于渗透到耳鼻喉粘膜,彻底冲洗致病菌、过敏原和尘螨,专用清洗液中的微量元素起到杀菌、消炎、抗过敏等作用,改善耳鼻喉生理功能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喷头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喷头的喷片导柱顶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喷雾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该耳鼻喉术前专用超细雾化清洗装置,包括瓶身3及其喷头1,喷头1由底座101和导柱102连接构成,底座101上设置与导柱102连通的进液口103,其特征在于导柱102顶部配合设置喷片104,喷片104由喷片导柱104b及其顶部卡接配合的喷口104a构成,喷片导柱104b顶端面均布设置5-6个漩流槽104d,导柱104b内侧壁设置5-6条呈螺旋形上升的螺旋导流槽105。设置5-6个漩流槽104d,使得喷片导柱104b的专用清洗液进一步打转雾化,经过两次打转、雾化处理后的专用清洗液最后从喷口104a喷出。螺旋导流槽105的设置,使得生理盐水在导柱104b内就开始打转、雾化,雾化效果更细更好。

进一步,喷片导柱104b底部设置5-6个与螺旋导流槽105顶部对应的导流缺口104c。

进一步,旋导流槽105的槽深度为0.3mm±10%,打转雾化效果最优。

进一步,底座101内均布设置一组加强筋106,稳定装置,加强结构。

进一步,身3、喷头1之间配合设置喷雾阀2,所述的喷雾阀2包括封杯207,封杯207中间设置阀体202,阀体202中间为阀室203,阀室203内设置弹簧205及伸出封杯207的阀杆206,阀杆206中间设置与进液口103连通的喷管209,阀体202下部设置与阀室203连通的吸管204;封杯207与瓶身3之间配合设置外垫圈208密封紧配,封杯207与阀体202之间配合设置内垫圈201紧配。喷雾阀2的设置也很关键,使其在该阶段也完成专用清洗液雾化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