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留置针型安全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9382发布日期:2020-03-31 16:5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留置针型安全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留置针型安全采血器。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是由不锈钢针芯,柔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

但是基于留置针对病人进行采血的时候,需要把留置针的阀帽按下,然后用抽血注射器插入留置针阀门,进行抽血,然后再把注射器的血样再注入到采血试管里;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基于留置针进行采血,操作复杂繁琐,需要多个操作步骤,并且在操作过程需要双手施以恰到好处的力道才能完成针管的拔出和插入,而此时就无法关顾到另一头的针管,这样又牵涉到需要一个以上的医护人员协同操作,同时针管容易刺伤医护人员,这种复杂繁琐的操作步骤以及两头针管的存在,无形中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和心理负担,尤其是在患儿哭闹、意识不清、躁动、不合作以及肢体活动幅度大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失误操作,而由此带来的损伤几乎无法避免,因此不适合长久的发展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留置针型安全采血器,通过设置留置针接头、负压采血管以及对截流方式的调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留置针型安全采血器,包括插接负压采血管的护套、护套内腔端部布置的穿刺针及穿刺针端部导通连接的软管,所述穿刺针外环布置有穿刺针护套,所述软管端部布置有留置针接头,所述软管外环布置有公粘扣带和母粘扣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套内腔轴向长度l1和负压采血管的轴向长度l2满足于:0.25≤l1/l2≤0.3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套为透明材质的pvc塑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穿刺针护套为乳胶材质的护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留置针接头内壁布置有螺纹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公粘扣带和母粘扣带的长度l3和厚度l4分别相同,且10mm≤l3≤15mm,1mm≤l4≤2mm,所述公粘扣带和母粘扣带之间的距离l5满足于:3mm≤l5≤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公粘扣带和母粘扣带为环状,且公粘扣带和母粘扣带与软管的接触壁相互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带有螺纹的留置针接头可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降低医务人员及患者针刺伤发生率,利用护套可以防止穿刺针刺伤医护人员,同时提供更安全无菌的操作区域,穿刺针护套可以避免穿刺针与空气接触受到污染,并且包裹后的穿刺针可以降低针头对医护人员的伤害,最后利用公粘扣带和母粘扣带代替现有结构的软管截流卡片,可以有效的避免现有结构的卡片对软管造成的损伤,并且粘扣带的实现方式较为简单,实现的代价较低,其操作的便捷性要优于现有结构,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采血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接留置针型安全采血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接留置针型安全采血器的尺寸标注示意图;

图中:1-护套,2-穿刺针,3-软管,4-穿刺针护套,5-留置针接头,6-公粘扣带,7-母粘扣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接留置针型安全采血器,包括用于插接负压采血管的护套1、护套内腔端部布置的穿刺针2和穿刺针端部导通连接的软管3,通过软管端部布置的留置针接头5接通留置针的出液口,其留置针接头5内壁布置有螺纹环,使得留置针接头5适用于密闭式直型、密闭式y型或安全型留置针,无针接头可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降低医务人员的针刺伤发生率;

在使用时,用留置针接头5接通留置针后,将负压采血管置于护套1内腔,并使负压采血管端部的胶体穿过穿刺针2,这个时候负压采血管可直接采血,利用护套1可以防止穿刺针2刺伤医护人员,同时提供更安全无菌的操作区域,其穿刺针外环布置有穿刺针护套4,且穿刺针护套4为乳胶材质的护套,乳胶材质的柔韧性较好,进而可以避免穿刺针2与空气接触受到污染,同时包裹后的穿刺针2可以降低针头对医护人员的伤害,结合护套1起到多重保护的目的;

如图2所示,护套1内腔轴向长度l1和负压采血管的轴向长度l2满足于:0.25≤l1/l2≤0.35,其护套1为透明材质的pvc塑料,在不影响插入负压采血管操作便捷度和观察的前提,通过对护套1内腔轴向长度l1的限定,使得负压采血管在倾斜状态下与护套1端部开口处呈现一定的夹角,可以防止负压采血管的滑落;

如图1和2所示,软管外环布置有公粘扣带6和母粘扣带7,且公粘扣带6和母粘扣带7的长度l3和厚度l4分别相同,其中:10mm≤l3≤15mm,1mm≤l4≤2mm,根据相应的软管3的长度及厚度,选择不同规格的粘扣带,保证公粘扣带6和母粘扣带7能够顺利的粘扣和分离,同时公粘扣带6和母粘扣带7之间的距离l5满足于:3mm≤l5≤5mm,根据软管3相应的厚度对公粘扣带6和母粘扣带7之间的距离l5进行确定,确保公粘扣带6和母粘扣带7粘扣在一起后软管3的弯折点实现断流;

最后公粘扣带6和母粘扣带7为环状,且公粘扣带6和母粘扣带7与软管3的接触壁相互粘接,公粘扣带6和母粘扣带7的实现方式较为简单,并且实现的代价较低,其操作较为方便,在需要更换负压采血管时,使公粘扣带6和母粘扣带7相互粘扣,在更换完毕后拉伸软管3使得公粘扣带6和母粘扣带7相互分离,可以有效的避免现有结构的卡片对软管造成的损伤,提高采血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在使用时,通过带有螺纹的留置针接头可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降低医务人员或患者针刺伤发生率,利用护套可以防止穿刺针刺伤医护人员,同时提供更安全无菌的操作区域,穿刺针护套可以避免穿刺针与空气接触受到污染,并且包裹后的穿刺针可以降低针头对医护人员的伤害,最后利用公粘扣带和母粘扣带代替现有结构的软管截流卡片,可以有效的避免现有结构的卡片对软管造成的损伤,并且粘扣带的实现方式较为简单,实现的代价较低,其操作的便捷性要优于现有结构,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采血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