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式且带标记的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7442发布日期:2019-08-21 00:21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动式且带标记的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装置,具体为一种活动式且带双标记的双段引流侧孔的新型引流管。



背景技术:

肿瘤压迫或者侵犯胆道导致的恶性胆道梗阻是肝胆系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常常导致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甚至肝功能衰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而大部分患者诊断时都已处于肿瘤晚期,无法接受外科手术。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术通过一根引流管将淤积的胆汁引流至体外或者肠道内,解除恶性胆道梗阻,从而缓解肝功能损害,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手段。引流管临床上应用的种类很多,传统的引流管为一根软导管,前端带圆形头并设置有一开口的吸引区。使用时,将引流管有圆形头与吸引区的一端插入人体内进行引流,使淤积的胆汁通过侧孔进入引流管再从引流管露于体外的一端排出。尤其是梗阻部位位于肝门区或胆总管下段时,有时会需要通过双段侧孔的引流管,同时进行左、右两侧胆道向体外引流胆汁,或者实现肝内胆道胆汁向肠道的内引流。此种传统引流管虽然能起到此类引流的作用,但实则也存在不少的缺点与不足:1、以往使用的引流管都是国外引进,以相比东方人更为高大的欧美体型进行设计研发的;2、引流管为软质塑料管,虽然其在X线下可以显示引流管的形态,但只有后面一段侧孔的尾部有一个标记,而无法保证前段侧孔充分进入肝实质,导致患者引流管内出血,有时候会需要医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多次的插管,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有可能会增加医疗风险;3、引流管前端圆形头的作用是为了在患者体内形成一个“障碍”,在引流管插入体内后,此“障碍”使得引流管不会轻易脱落或移位,起到一定的固定引流管的作用,但如果该圆形头过小,则引流管固定效果不好、易脱落,而如果圆形头过大,固定效果虽然会有所提升,但在插入引流管时难于插入,或需在患者身体上开更大的插入伤口;同时,该圆形头为固定大小,无法根据不同的患者或伤口情况而调整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前端大小可调节,双段侧孔之间的距离适合亚洲人体型解剖特点的可进行双段引流的,胡具有双标记可即使有效观察两段侧孔位置的新型引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活动式且带标记的引流管,包括长条状的管体,管体内开有从管体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中空腔,且管体的一端开有多个连通管体内中空腔与外部空间的引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一端设置有左、右两段引流段,左、右两段引流段都均布有多个引流孔,且每段引流段的管体壁上设置有一个可用于超声波或X射线检测的标记装置,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绕线装置,所述的绕线装置上固定有一根牵引线的一端,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穿入管体的中空腔中并从左引流段靠近绕线装置一端的一个引流孔中穿出,再从左引流远离绕线装置一端的另一个引流孔中穿入管体中空腔中后从安装有绕线装置一端的管体口穿出。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绕线装置由装置体及设置于装置体外壁的绕线体构成,所述的装置体为中空柱体结构,装置体的中空腔与引流管管体的中空腔连通,所述的绕线体为T形凸起结构,T形凸起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卡台,所述的牵引线从管体口穿出后可缠绕在T形凸起上并利用卡台卡定住牵引线的尾端。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牵引线穿入与穿出的两个引流孔位于管体的同一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管体前端设置有两端带引流孔的引流段,且每段引流段都设置有标记装置,便于医生方便的知道每一段侧孔分布的位置,对引流管的插入进行精确定位,减少插入次数,降低患者痛苦与医疗风险;在引流管插入患者体内后,拉扯露于管口的牵引线尾端,在牵引线的作用力下,引流管设置有引流孔的前端弯曲并最终弯曲成圆圈状,形成活动的圆形头,然后再将牵引线尾端缠绕固定在绕线装置上,此种活动式的圆形头,不仅能有效减少插入时的痛苦,而且能达到很好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与移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的绕线器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器剖视图。

图中:1-管体,2-中空腔,3-引流孔,4-标记装置,5-绕线装置,6-牵引线,51-装置体,52-绕线体,53-卡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附图1-4所示,一种活动式且带标记的引流管,包括长条状的管体1,管体内开有从管体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中空腔2,且管体的一端开有多个连通管体内中空腔与外部空间的引流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一端设置有左、右两段引流段(左引流段包括弯曲管体部分的所有引流孔及该引流孔右侧的标记装置,右引流段则包括直线管体部分两个标记装置之间的多个引流孔及其右侧的标记装置),左、右两段引流段都均布有多个引流孔,且每段引流段的管体壁上设置有一个可用于超声波或X射线检测的标记装置4,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绕线装置5。

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引流管为软塑料管,其在超声波及X射线等检测仪中难于成像,导致医生在使用引流管的时候无法通过超声波及X射线等检测仪确定引流管前端的插入位置。为解决此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引流管的两段引流段的管壁内都设置一个标记装置,该标记装置为金属薄片标记,环绕设置于对应位置的管体壁内,以便于在超声波等扫描仪器中成像并对管体的插入位置进行定位。

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一段式多侧孔引流管,有的带单标记有的不带标记,国外有一款双段式引流管,但是只是单标记的,也就是后面一段之后有标记;而本实用新型引流管是有两段多侧孔引流段,每一段后面都有一个标记,这样我们就可以方便的知道,每一段侧孔分布的位置;同时,这是第一款针对中国人体型的胆管解剖设计的两段式引流管,两个引流段之间的距离是特殊设计的,而之前的引流管都是针对于外国人(美国人)的体型的,所以我们这是一款更符合中国人体型的产品。

绕线装置上固定有一根牵引线6的一端,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穿入管体的中空腔中并从左引流段靠近绕线装置一端的一个引流孔中穿出,再从左引流远离绕线装置一端的另一个引流孔中穿入管体中空腔中后从安装有绕线装置一端的管体口穿出(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绕线装置由装置体51及设置于装置体外壁的绕线体52构成,所述的装置体为中空柱体结构,装置体的中空腔与引流管管体的中空腔连通,所述的绕线体为T形凸起结构,T形凸起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卡台53,所述的牵引线从管体口穿出后可缠绕在T形凸起上并利用卡台卡定住牵引线的尾端。对于卡台,可以是如附图所示的活动性卡台,即在绕线体上开几个插孔,卡台与绕线体连接的一面设置有插柱,将插柱插入插孔中活动卡住,也可以是将卡台与绕线体一体成型,再在卡台上开一圈卡槽,将牵引线的尾端卡在卡槽中。

在具体实施时,标记装置可采用环绕安装于管体壁内的金属标记或是其他材质的标记,能便于超声波或是X射线仪器成像即可。同时,为了能有效保证在拉扯牵引线的时候,引流管的前端(附图中的左端)形成一个弯曲成圆形的结构,所述牵引线穿入与穿出的两个引流孔必须是位于管体的同一侧、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间距。

绕线装置及牵引线的使用过程及方法:

1、在使用前,牵引线处于松驰状态,未缠绕在绕线装置上,且牵引线的一部分露于管体右侧的管口外;同时,管体左侧的前端部分,由于未受到牵引线的牵引力作用,在其管体本身的弹性作用下而处于直线状态。

2、使用时,先将管体的前面(即左侧在牵引线作用下可弯曲的一端)逐渐插入患者体内,在插入的过程中,可通过超声波或是X射线仪器所显示的标记装置的影像随时观察管体的插入程度与位置,同时,由于管体前端无现有引流管的圆形头,整体呈直线状,所以,能有效降低圆形头插入时的痛苦。当通过超声波或是X射线仪器所显示的标记装置的影像观察到引流管前端已到达指定位置后,再拉扯露于绕线装置一端出口的牵引线尾端,牵引线将力传递给引流管管体的前端,在牵引线的作用力下,引流管前端被逐渐拉弯,最终形成如附图中所示的圆圈状形状,有效防止引流管从患者体内脱落或移位,然后,再将露于引流管右端出口的牵引线尾端缠绕在绕线装置上,并利用卡台将牵引线卡住固定,牵引线无法回归管内,则引流管前端的圆圈状形状被固定。当需要调整或取下引流管时,从绕线装置上松开牵引线,引流管前面在其弹力作用下回复直线状态后再抽出引流管即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管体前端设置有两端带引流孔的引流段,且每段引流段都设置有标记装置,便于医生方便的知道每一段侧孔分布的位置,对引流管的插入进行精确定位,减少插入次数,降低患者痛苦与医疗风险;在引流管插入患者体内后,拉扯露于管口的牵引线尾端,在牵引线的作用力下,引流管设置有引流孔的前端弯曲并最终弯曲成圆圈状,形成活动的圆形头,然后再将牵引线尾端缠绕固定在绕线装置上,此种活动式的圆形头,不仅能有效减少插入时的痛苦,而且能达到很好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与移位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