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外溅洒医用瓶口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2271发布日期:2019-08-07 01:49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外溅洒医用瓶口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口套,具体的说是一种防外溅洒医用瓶口套。



背景技术:

医疗现有粉剂药物溶解配置过程中,一般有要求先注入等量的空气,再抽取等量的药液出来,但是由于各个药厂所采用的瓶口皮塞材质有松有密,材质各有不同,在注入空气后,插入针孔四周不紧密,会有药液溢出;或者药物在被溶解后会有气体产生,这样当注射器针头插入瓶口皮塞的同时,就会有药液喷溅出来,所以在溶解粉剂药物过程中,许多护士手都有被小药瓶内的药液溅溢地经历。

溅溢的药液,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有明显颜色的药物,会对周围环境、工作人员的服装造成污染;部分对工作人员对药物敏感,也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还造成了药液的流失,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经济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防外溅洒医用瓶口套,包括瓶口套本体,瓶口套本体包括底座、保护套、握把,底座上端面向上设置保护套,保护套截面呈V字形状,在保护套的上端边缘处向上延伸有截面成倒V字形的延长套,保护套与延长套的连接处形成积液缓冲槽,底座中心位置设有操作孔,在底座的两侧对称设置供医护人员夹持的握把,在底座的下端面设有定位圆锥尖台。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底座、保护套、握把、定位圆锥尖台,医护人员在配置药品的时候,左手食指与中指拖住握把,然后将定位圆锥尖台插入待配药瓶的密封塞中实现定位(插入但不插通),并且通过积液缓冲槽能够将外漏的液体收集,避免液体与医护人员的衣物、手接触,对医护人员起到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

前述的防外溅洒医用瓶口套,在底座的下端面由内到外依次设有定位圆锥尖台、吸水凹槽、密封凹槽,吸水凹槽、密封凹槽中分别设有吸水海绵、密封圈,这样吸水海绵能够将大量外流的液体吸收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设置密封圈能够增加与配药瓶表面的密封性,进一步增加密封的可靠性。

前述的防外溅洒医用瓶口套,在底座的下端面且位于密封凹槽的外侧设有辅助定位尖台,这样能进一步增加定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前述的防外溅洒医用瓶口套,吸水海绵、密封圈下端面的高度低于定位圆锥尖台、辅助定位尖台的高度,这样能有利于增加密封效果。

前述的防外溅洒医用瓶口套,操作孔为圆锥孔,在操作孔中嵌入有第二吸水海绵,这样能进一步增加吸收液体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底座、保护套、握把、定位圆锥尖台,医护人员在配置药品的时候,左手食指与中指拖住握把,然后将定位圆锥尖台插入待配药瓶的密封塞中实现定位(插入但不插通),并且通过积液缓冲槽能够将外漏的液体收集,避免液体与医护人员的衣物、手接触,对医护人员起到保护的作用;在底座的下端面由内到外依次设有定位圆锥尖台、吸水凹槽、密封凹槽,吸水凹槽、密封凹槽中分别设有吸水海绵、密封圈,这样吸水海绵能够将大量外流的液体吸收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设置密封圈能够增加与配药瓶表面的密封性,进一步增加密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其中:1-底座,2-保护套,3-握把,4-延长套,5-积液缓冲槽,6-操作孔,7-定位圆锥尖台,8-吸水凹槽,9-密封凹槽,10-吸水海绵,11-密封圈,12-辅助定位尖台,13-第二吸水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外溅洒医用瓶口套,包括瓶口套本体,瓶口套本体包括底座1、保护套2、握把3,底座1上端面向上设置保护套2,保护套2截面呈V字形状,在保护套2的上端边缘处向上延伸有截面成倒V字形的延长套4,保护套2与延长套4的连接处形成积液缓冲槽5,底座1中心位置设有操作孔6,在底座1的两侧对称设置供医护人员夹持的握把3,在底座1的下端面设有定位圆锥尖台7;

在底座1的下端面由内到外依次设有定位圆锥尖台7、吸水凹槽8、密封凹槽9,吸水凹槽8、密封凹槽9中分别设有吸水海绵10、密封圈11;在底座1的下端面且位于密封凹槽9的外侧设有辅助定位尖台12;吸水海绵10、密封圈11下端面的高度低于定位圆锥尖台7、辅助定位尖台12的高度;

操作孔6为圆锥孔,在操作孔6中嵌入有第二吸水海绵13,这样吸水海绵能够将大量外流的液体吸收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设置密封圈能够增加与配药瓶表面的密封性,进一步增加密封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医护人员在配置药品的时候,左手食指与中指拖住握把,然后将定位圆锥尖台插入待配药瓶的密封塞中实现定位(插入但不插通,通过尺寸设置即可实现),然后正常配药即可,即使有液体外漏,通过吸水海绵快速吸收。

本实施例能够解决医护人员配药过程中药液外漏而损伤到医护人员的问题,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保护,提高配药过程中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