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驴血采集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5223发布日期:2019-08-09 21:10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驴血采集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驴血采集针,属于采血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驴血中,由于含有生物活性肽,而被广泛开发,可用于保健或用作药品。《卫生部颁藏药标准(第一册)》中的二十五味驴血丸,就是由驴血等25味中药组成的,具有祛除风湿作用,用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为了制备保健品、药品,或用于开发和实验,人们对驴血的需求越来越大。

采集驴血的常用方法是使用现有的一次性采血袋和采血针来进行采集,由于采血袋和采血针都是用于人类使用的,所以在给驴进行血液采集时,由于采血袋的容积较小,使得每次都需要采集3、4袋才能满足使用需求,若想节省时间,则需要在驴的身上同时扎3、4个针头来进行采集,这样不仅危险,还不方便控制,导致针头滑落导致血液污染。若想保住安全,则需要一个一个进行采血,占用较长的时间,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驴血采集针,一次能采集四袋驴血,还设有检验采血接口,互不影响,缩短四倍采血时间,防止针头脱落,提高采血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驴血采集针,包括针头、针杆、针柄、连接管、接头管、主路管、分路管、橡胶塞、挂环、挂绳、矩形板和双面胶,针头为一前端呈斜面的圆柱型管体,针头内径为现有人类采血针内径的四倍,针头底端套有中空的针杆,针杆两端固定连接有针柄,针杆底端插入有连接管,连接管另一端插入接头管内,接头管另一端与一主路管侧壁连通,主路管为一端密封的圆柱型管体,主路管侧壁设有四根等间距阵列分路管,分路管与其主路管内部腔体连通,主路管和各分路管的端部均通过橡胶塞密封,主路管侧壁固定连接有挂环,挂环上设有挂绳,挂绳另一端挂有矩形板,矩形板的板面上设有双面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采血针为一次性产品,安全卫生,且专门针对驴血采集使用,针管直径大于人类的采血针直径,血液流量变快,流速加快,每次最多能同时采集四袋驴血,缩短四倍采血时间,还设有检验采血接口,互不影响,采集完成后,血液不外流,防止污染,防止针头脱落,提高采血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操作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针头,2、针杆,3、针柄,4、连接管,5、接头管,6、主路管,7、分路管,8、橡胶塞,9、挂环,10、挂绳,11、矩形板,12、双面胶,13、采血袋针头,14、真空采血管针头,15、真空采血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驴血采集针,包括针头1、针杆2、针柄3、连接管4、接头管5、主路管6、分路管7、橡胶塞8、挂环9、挂绳10、矩形板11和双面胶12,针头1为一前端呈斜面的圆柱型管体,针头1内径为现有人类采血针内径的四倍,针头1底端套有中空的针杆2,针杆2两端固定连接有针柄3,针杆2底端插入有连接管4,连接管4另一端插入接头管5内,接头管5另一端与一主路管6侧壁连通,主路管6为一端密封的圆柱型管体,主路管6侧壁设有四根等间距阵列分路管7,分路管7与其主路管6内部腔体连通,主路管6和各分路管7的端部均通过橡胶塞8密封,主路管6侧壁固定连接有挂环9,挂环9上设有挂绳10,挂绳10另一端挂有矩形板11,矩形板11的板面上设有双面胶12。

使用时,操作者手持针柄3将针头1插入驴的血管内,然后将矩形板11通过双面胶12粘贴在驴的皮肤上,使其拉住整个装置,防止该采血针由于自重而脱落,然后将各个采血袋针头13插入分路管7端部的橡胶塞8,使其针口位于分路管7内,血液从针头1沿连接管4进入主路管6,从各分路管7内的针口流入各采血袋内,在采血过程中,将真空采血管15的真空采血管针头14插入主路管6端部的橡胶塞8内,进行血液采集,用于日后检验。采血过程中,各采血袋采满血样的时间略有先后,将先完成的采血袋的导管热熔密封,直接拔掉采血袋针头13即可,橡胶塞8内部碰撞将采血袋针头13所留空隙填满,防止血液流出,再一次给各采血袋密封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