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检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5059发布日期:2019-09-29 15:1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鼻腔检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鼻腔检查器。



背景技术:

间接鼻咽镜检查又称后鼻镜检查,镜中所见与实体位置左右相反,故称为间接鼻咽镜,用于检查鼻咽部及鼻后孔。间接鼻咽镜的外形与小号间接喉镜相似。一般操作时左手持压舌板将舌压下,右手以执钢笔姿势将鼻咽镜从口伸入,在使用时医生必须两手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鼻腔检查器,它能单手控制鼻咽镜和压舌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鼻腔检查器,包括手持座和活动座,所述手持座与活动座铰接,所述手持座前端固定有鼻咽镜,所述活动座前端固定有压舌板,所述手持座与活动座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用于通过改变手持座与活动座之间的角度来改变鼻咽镜与压舌板间的距离。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扳机和齿轮,所述扳机与手持座滑动连接,所述扳机包括按压部和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活动座滑动连接,所述按压部设置在滑动部的底部,所述按压部和滑动部呈L型结构布置,所述滑动部顶部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与活动座铰接轴同轴且与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

所述活动座侧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手持座铰接。

所述手持座前端面垂直于前端面的方向设置有镜孔,所述镜孔用于固定鼻咽镜,所述镜孔为盲孔。

所述手持座顶部与镜孔对应位置设置有贯穿手持座顶面与镜孔的第一紧固钉。

所述活动座前端面设置有贯通活动座的板孔,

所述活动座底部与板孔对应位置设置有贯穿活动座底面与板孔的第二紧固钉。

所述手持座一端底部设有手握部,所述手持座与手握部为L型结构布置。

所述手持座底部设置沿手持座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底面联通的弹簧槽,所述滑动部顶部设置有弹簧挡板,所述弹簧挡板与弹簧槽相配合,所述弹簧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使扳机在不受外力状态下靠近手持座的前端面。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将鼻咽镜固定在手持座上,再将压舌板固定在活动座上,通过拉动扳机,使扳机上的齿条部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活动座与手持座之间的角度改变,从而改变鼻咽镜和压舌板之间的间距,使用时另一只手可以使用压舌板辅助操作,也可以手持辅助光源方便医生观察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手持座;2、活动座;3、扳机;4、手握部;5、镜孔;6、第一紧固钉;7、齿轮;8、板孔;9、第二紧固钉;10、按压部;11、滑动部;12、弹簧挡板;13、压簧;14、齿条部;15、鼻咽镜;16、压舌板;17、弹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鼻腔检查器,包括手持座1、活动座2和扳机3,所述手持座1一端底部设有手握部4,所述手持座1与手握部4为L型结构布置,所述手持座1前端面垂直于前端面的方向设置有镜孔5,所述镜孔5用于固定鼻咽镜15,所述镜孔5为盲孔,所述镜孔5截面为方型,所述镜孔5靠近手持座1底部的侧壁水平布置,所述镜孔5尺寸与鼻咽镜15手柄相适应,所述手持座1顶部与镜孔5对应位置设置有贯穿手持座1顶面与镜孔5的第一紧固钉6,所述第一紧固钉6远离镜孔5一端设置有转动部,所述鼻咽镜15镜面向上插入镜孔5,通过第一紧固钉6将鼻咽镜15手柄压紧。

所述活动座2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手持座1两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平行于两连接板连心线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两连接板内侧分别固定有与第一转轴同轴的齿轮7,所述连接板与手持座1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垂直于手持座1侧面。

所述活动座2前端面设置有贯通活动座2的板孔8,所述板孔8用于固定压舌板16,所述板孔8为方形结构,所述板孔8靠近活动座2顶部一面水平设置,所述活动座2底部与板孔8对应位置设置有贯穿活动座2底面与板孔8的第二紧固钉9,所述第二紧固钉9远离板孔8一端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半径较大且表面设置有凹槽增大摩擦力,压舌板16装入板孔8,通过旋紧第二紧固钉9将压舌板16与板孔8侧壁压紧。

所述扳机3与手持座1滑动连接,所述扳机3在初始位置是靠近手持座1的前端面,所述扳机3包括按压部10和滑动部11,所述滑动部11与活动座2滑动连接,所述按压部10设置在滑动部11的底部,所述按压部10和滑动部11呈L型结构布置,所述手持座1底部设置沿手持座1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底面联通的弹簧槽17,所述滑动部11顶部设置有弹簧挡板12,所述弹簧挡板12与弹簧槽17相配合,所述弹簧槽17内设置有压簧13,所述压簧13设置在弹簧槽17远离手持座1前端一面和弹簧挡板12之间,所述滑动部11顶面两侧设置有齿条部14,所述齿条部14与齿轮7相配合,当扳机3滑动时会带动齿轮7转动,使得活动座2与手持座1之间的角度改变,将鼻咽镜15固定在手持座1的镜孔5内,再将压舌板16固定在活动座2的板孔8内。

通过拉动扳机3,使扳机3上的齿条部14带动齿轮7转动,从而带动活动座2与手持座1之间的角度改变,从而改变鼻咽镜15和压舌板16之间的间距,在使用时食指在为放置扳机3其余几指握住手握部4,将鼻咽镜15和压舌板16伸入患者口中,通过食指拉动扳机3带动压舌板16下压压住舌头,使用时另一只手可以使用压舌板16辅助操作,也可以手持辅助光源方便医生观察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