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用压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6727发布日期:2020-01-21 22:28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用压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术用压线器。



背景技术:

在手术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缝线结扎与缝合。目前临床中,器械护士在手术开始前需要将缝线浸在水中泡湿后采用无菌布巾单排压在无菌器械台上使用。但是该方法不能让缝线长时间保湿,随着手术的进行,缝线会变干燥,不利于手术中打结的牢固性,而且干燥缝线对缝合的组织损伤较大。除此之外,器械护士也有采用无菌布巾m型层层折叠,将湿润的缝线弯曲压在层层布巾中。但这种压线方法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无菌布巾为布制,吸水性强,浸湿的缝线容易干燥,在缝合结扎时干燥缝线对组织的切割力增强,并且布巾层层折压容易使缝线混乱,在抽取过程中容易扭曲错乱,甚至出现缠绕打结。为避免多股缝线缠绕打结,无菌布巾层压不适合一次性压入同型号多股缝线,不利于手术中添加缝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压线器,旨在改善缝线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干燥的问题,且能有效避免缝线相互缠绕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压线器,包括弯折部、连接在所述弯折部两端的上压线板、下压线板和设置在所述下压线板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的卡合部,所述上压线板的内面通过绕所述弯折部翻转盖合所述下压线板的内面,所述上压线板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下压线板的一端卡合;其中,所述上压线板的内面延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凸起,所述下压线板的内面延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凹槽。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条形凸起与所述条形凹槽不对称设置。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条形凸起的高度为0.2~0.6mm,所述条形凹槽的深度为0.2~0.6mm。

作为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压线板外表面的压线器固定件,所述压线器固定件为粘性固定件或机械固定件;其中,所述粘性固定件为厚度0.05~0.2mm的黏胶层。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压线板还包括开启部,所述开启部为设置在所述上压线板远离所述弯折部一端的突起。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压线板靠近所述弯折部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尺。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卡合部为所述下压线板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向所述弯折部方向弯折形成的弯曲部位。

作为进一步优化,压线器在盖合状态下,其长为520~560mm,宽为18~22mm,高为2~5mm。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压线板、所述下压线板、所述弯折部和所述卡合部一体成型。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手术用压线器的材料为聚丙烯树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用压线器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压线器固定在器械台上,打开压线器,将湿润后的缝线拉直有序的放入压线器中,线尾露出压线器约10mm左右,方便手术过程抽取缝线。最后将上压线板通过卡合部盖合在下压线板上。盖合后,上压线板和下压线板之间会形成0.5~1mm的空间,但由于缝线的直径在0.3~1mm左右,因此该空间可以有效的对缝线进行压合,保证缝线在抽取的过程中能有序地被抽出,避免缝线的凌乱和缠绕现象的发生,提高器械护士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上压线板的条形凸起和下压线板的条形凹槽可以错开设置,这样上压线板的条形凸起可以对缝线增加压线阻力,使缝线能更有序地被抽出。而下压线板的条形凹槽可以贮存微量的盐水,使压线器内的缝线长时间保持湿润,减弱缝合结扎时缝线对组织的切割力。此单个压线器按需可同时放置同型号缝线1~3包(约15~45根),需要增加缝线时可打开上压线板加入所需的缝线然后盖合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用压线器可采用聚丙烯树脂制成,成本低廉,且进行无菌包装,作为一次性使用物品,对人体更为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用压线器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用压线器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间部位的截面图。

图中标记:1-弯折部;2-上压线板;3-下压线板;4-刻度尺;5-压线器固定件;21-条形凸起;22-突起;31-条形凹槽;32-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压线器,包括弯折部1、连接在所述弯折部1两端的上压线板2、下压线板3和设置在所述下压线板3远离所述弯折部1的一端的卡合部32。所述上压线板2的内面通过绕所述弯折部1翻转盖合所述下压线板3的内面,所述上压线板2远离所述弯折部1的一端通过所述卡合部32与所述下压线板3的一端卡合。其中,所述上压线板2的内面延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凸起21,所述下压线板3的内面延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凹槽31。

上压线板2盖合在下压线板3后,上压线板2和下压线板3之间形成0.5~1mm的空间,由于缝线的直径在0.3~1mm左右,因此该空间就可以有效的对缝线进行压合,保证缝线在抽取的过程中能有序地被抽出,避免缝线的凌乱和缠绕等现象的发生,提高器械护士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压线板2的条形凸起21与所述下压板线板的条形凹槽31对称设置。即当上压线板2盖合在下压线板3时,条形凸起21刚好盖合在条形凹槽31上,上压线板2和下压线板3之间形成的空间更小,更利于对缝线压合,确保缝线被有序地抽出,避免缠绕现象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条形凸起21与所述条形凹槽31不对称设置。即当上压线板2盖合在下压线板3时,上压线板2的条形凸起21位于在所述下压线板3的内面上方,上压线板2和下压线板3之间形成的空间大小与条形凸起21的高度一致。这样设置的条形凸起21可以对缝线起到增加压线阻力的作用,使缝线能有序地被抽出。每个压线器放置一种型号的缝线,可在不同压线器的上压线板2外表面做好识别标记,既满足手术当中对不同缝线的需求,也可以避免了手术时缝线使用型号的错误。而下压线板3的条形凹槽31则可以贮存些许的盐水,使压线器内的缝线保持湿润,减弱缝合结扎时缝线对组织的切割力。

更为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压线板2的内面设有4条形凸起21,所述下压线板3的内面设有5条形凹槽31,条形凸起21之间和条形凹槽31之间均等间距布置,避免设置太多条形凸起21与条形凹槽31影响压线器的容置空间。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条形凸起21的高度为0.2~0.6mm,所述条形凹槽31的深度为0.2~0.6mm。条形凸起21的高度不宜过高,否则压线器盖合后形成的空间过大,不利于压线。条形凹槽31的深度也不宜过深,避免缝线掉入凹槽中,起不到压线作用。

作为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所述卡合部32为所述下压线板3上远离所述弯折部1的一端向所述弯折部1方向弯折形成的弯曲部位。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压线板2、所述下压线板3、所述弯折部1和所述卡合部32一体成型,且所述手术用压线器的材料为聚丙烯树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用压线器可采用聚丙烯树脂制成,成本低廉,进行杀菌后无菌包装,作为一次性使用物品,对人体更为安全。

作为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压线板3外表面的压线器固定件5,所述压线器固定件5为粘性固定件或机械固定件,用于将压线器固定在手术器械台上,方面器械护士使用。可以理解的是,这里所说的下压线板3的外表面指的是不与所述上压线板2接触的那一面。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粘性固定件可以厚度0.05~0.2mm的黏胶层,便于压线器固定在器械台上,也便于手术结束后将压线器带离器械台。更为优选地,所述黏胶层的厚度为0.1mm。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机械固定件可以为固定在下压线板3外表面的磁铁,可以吸附在铁质器械台。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由于压线器为聚丙烯树脂制成一次性物品,选用价格低廉的粘性固定件更为合适。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压线板2还包括开启部,所述开启部为设置在所述上压线板2远离所述弯折部1一端的突起22。

更为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开启部位设置在远离所述弯折部1一端边缘的两个半圆形突起22,这两个半圆形突起22分为位于上压线板2边缘的两端,其直径d为3~5mm,当上压线板2盖合在下压线板3上时,可通过扣起突起22将上压线板2和下压线板3分离,方便手术中对压线器进行加线操作。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压线板2靠近所述弯折部1的一端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刻度尺4。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测量某些组织器官长度或其他测量需求,因此需要用到刻度尺4。在压线器上设置刻度尺4,减少了器械台上工作器件的数量,便于器械台的有序管理。刻度尺4的量程可根据压线器的长度进行调整。

作为进一步优化,压线器在盖合状态下,如图2~3所示,压线器的长a为520~560mm,宽b为18~22mm,高c为2~5mm。

更为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压线器在盖合状态下,长a为540mm,宽b为20mm,高c为3mm。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刻度尺4的量程为500mm。限制压线器的宽度,减少压线器在器械台的占地空间。缝线长度约为60cm,确保压线器长度,保证手术缝线不需要弯折就可放入压线器中,进一步避免了缝线的混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线器的工作过程:使用时,将压线器固定在器械台上,打开压线器,将湿润后的缝线拉直有序的放入压线器中,线尾露出压线器约10mm左右,方便盖合后抽取。然后在下压线板3的条形凹槽31中添加少量生理盐水,最后将上压线板2通过卡合部32盖合在下压线板3上。每个压线器可放置15~45根手术缝线。手术过程中,需要缝线时,通过抽取缝线露出压线器的线头就可以轻易将缝线从压线器中取出使用,还可以通过刻度尺满足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测量需求。而当需要往压线器里面加线时,用双手扣起两个半圆形突起22,打开压线器,重新卡入缝线闭合压线器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用压线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器械护士的工作效率,为病人争取了更多宝贵的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