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腔镜术中肿瘤标本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6586发布日期:2019-10-15 18:0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腔镜术中肿瘤标本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腔镜术中肿瘤标本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腔镜手术是利用特殊穿刺装置从人类体表到体腔术区建立狭小的通道进而完成操作的手术,具有操作精细、创伤小、术后快速康复的特点,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开展。值得注意的是,外科医生对腔镜手术技巧的掌握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来完成,但对于如何在术中将大块手术标本通过狭小的手术操作孔进而快速、完整的取出却是个难题。特别对于恶性肿瘤的腔镜手术而言,由于肿瘤细胞具有播散种植的特点,如何在标本切除后将肿瘤标本快速的与周围正常组织进行隔离取出常常考验着外科医生的技术和耐心。

目前大部分的外科医师在腔镜手术中对肿瘤标本的隔离套袋是通过无菌橡皮手套等制作成的简易装置来完成,待标本取出后再利用大量清水冲洗术腔来减少恶性肿瘤细胞种植几率,操作费时费力,亟需进一步优化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腔镜术中肿瘤标本的快速套袋及取出装置,具有方便肿瘤标本完整、快速的从病人体内取出,并减少肿瘤细胞种植播散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腔镜术中肿瘤标本取出装置,包括操作杆和收取装置,所述操作杆中部呈管状,且该收取装置设于所述操作杆的一端;

所述收取装置包括标本袋、硅胶套和伞架,所述伞架一端固定在所述操作杆的一端,另一端活动设于所述操作杆上,所述伞架包括多个正向伞骨、多个反向伞骨和多个辅助伞骨,多个所述反向伞骨的一端连接均布铰接在所述操作杆的一端,多个所述反向伞骨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正向伞骨上,所述正向伞骨的一端与所述辅助伞骨的一端铰接,所述辅助伞骨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反向伞骨上;

所述操作杆上设置有滑动机构、弹簧和定位结构,所述滑动机构分为上滑块和下滑块且两者均环套在操作杆上,所述上滑块与所述正向伞骨一端直接相连,下滑块通过连接支杆与正向伞骨相连,上滑块与下滑块之间使用强力压缩的弹簧连接;

所述硅胶套设于所述伞骨外侧,所述标本袋设于所述伞骨内侧。

在未使用时,该取出装置可像反向收折的伞一样收拢;在使用时将通过推动下滑块向上运动,使得反向伞骨远离操作杆的一端张开,医生将标本袋固定在辅助伞骨与正向伞骨铰接的一端(在该辅助伞骨上设有挂钩),再将取出装置收拢,医生将肿瘤标本切下之后,将收拢的取出装置通过腔镜手术操作孔放入病人体内,放入的时候缓慢推动下滑块向病人一端运动,下滑块带动上滑块运动,使得正向伞骨向外张开,该正向伞骨张开的最大直径约为8-12CM;同时通过另外一腔镜手术操作孔观察取出装置的张开情况,查看该取出装置是否包裹肿瘤的一部分,包裹后下滑块向下滑动,将取出装置收拢,便于取出肿瘤。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上开有小孔,小孔内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卡扣和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一端连接在操作杆的内部,另一端通过小孔与卡扣固定连接,所述卡扣可在小孔内自由伸缩。

在操作杆上开设小孔,且该小孔内设置定位结构是为了便于固定下滑块,便于在收拢时起固定作用。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远离所述伞架的一端上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复位弹簧、连接件和开伞按钮,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在操作杆远离所述伞架的一端内,另一端与按钮相连,所述连接件一端连接在按钮上,另一端在操作杆内部与卡扣相连。

在使用时按下开伞按钮,连接件与卡扣脱离,复位弹簧带动按钮复位,此时伞架缓慢打开,便于医生操作。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和伞架为高强度纤维材料,伞架和操作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件铰接。

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支撑是为了提高使用寿命,采用交接件铰接便于后期维护。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的长度范围在25厘米至30厘米之间。避免长度过长影响操作。

优选的,所述正向伞骨呈弧形,其两端之间的夹角为135°-175°。

将正向伞骨设置成弧形,使得收取装置内的空腔容积增大,便于收纳肿瘤标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未使用时,该取出装置可像反向收折的伞一样收拢;在使用时通过推动下滑块向上运动,使得反向伞骨远离操作杆的一端张开,医生将标本袋固定在辅助伞骨与正向伞骨铰接的一端(在该辅助伞骨上设有挂钩),再将取出装置收拢,医生将肿瘤切下之后,将收拢的取出装置通过腔镜手术操作孔放入病人体内,放入的时候缓慢推动下滑块向病人一端运动,下滑块带动上滑块运动,使得正向伞骨向外张开,该正向伞骨张开的最大直径约为8-12CM;通过另外一腔镜手术操作孔观察取出装置的张开情况,查看该取出装置是否包裹肿瘤的一部分,包裹后下滑块向下滑动,将取出装置收拢,便于取出肿瘤。

(2)在操作杆上开设小孔,且该小孔内设置定位结构是为了便于固定下滑块,便于在收拢时起固定作用。

(3)在使用时按下开伞按钮,连接件与卡扣脱离,复位弹簧带动按钮复位,此时伞架缓慢打开,便于医生操作。

(4)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支撑是为了提高使用寿命,采用交接件铰接便于后期维护。

(5)操作杆的长度范围在25厘米至30厘米之间;避免长度过长影响操作。

(6)将正向伞骨设置成弧形,使得收取装置内的空腔容积增大,便于收纳肿瘤标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腔镜术中肿瘤标本取出装置的实施例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腔镜术中肿瘤标本取出装置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张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腔镜术中肿瘤标本取出装置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收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操作杆;2、标本袋;3、收取装置;3-1、硅胶套;3-2、伞架;3-3、正向伞骨;3-4、反向伞骨;3-5、辅助伞骨;4、滑动机构;5、弹簧;6、定位结构;4-1、上滑块;4-2、下滑块;7、连接支杆;8、开伞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腔镜术中肿瘤标本取出装置,包括操作杆1和收取装置3,所述操作杆1中部呈管状,且该收取装置3设于所述操作杆1的一端;

所述收取装置3包括标本袋2、硅胶套3-1和伞架3-2,所述伞架3-1一端固定在所述操作杆1的一端,另一端活动设于所述操作杆1上,所述伞架3-2包括多个正向伞骨3-3、多个反向伞骨3-4和多个辅助伞骨3-5,多个所述反向伞骨3-4的一端连接均布铰接在所述操作杆1的一端,多个所述反向伞骨3-4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正向伞骨3-3上,所述正向伞骨3-3的一端与所述辅助伞骨3-5的一端铰接,所述辅助伞骨3-5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反向伞骨3-4上;

所述操作杆1上设置有滑动机构4、弹簧和定位结构,所述滑动机构4分为上滑块4-1和下滑块4-2且两者均环套在操作杆1上,所述上滑块4-1与所述正向伞骨3-3一端直接相连,下滑块4-2通过连接支杆7与正向伞骨3-3相连,上滑块4-1与下滑块4-2之间使用强力压缩的弹簧5连接;

所述硅胶套3-1设于所述伞骨3-2外侧,所述标本袋2设于所述伞骨3-2内侧。

在未使用时,该取出装置可像反向收折的伞一样收拢;在使用时通过推动下滑块4-2向上运动,使得反向伞骨3-4远离操作杆1的一端张开,伞架3-2张开时带动固接在伞架3-2上的硅胶套3-1张开,在伞架3-2外侧设置硅胶套3-2是为了防止取出装置进入病人体内时伤害到病人的其他组织,医生将标本袋2固定在辅助伞骨3-5与正向伞骨3-3铰接的一端(在该辅助伞骨3-5上设有挂钩,便于固定标本袋2,且该挂钩为固定的,防止挂钩活动导致标本袋2体脱落),再将取出装置收拢,医生将肿瘤标本切下之后,将收拢的取出装置通过腔镜手术操作孔放入病人体内,放入的时候缓慢推动下滑块4-2向病人一端运动,下滑块4-2带动上滑块4-1运动,使得正向伞骨3-3向外张开,该正向伞骨3-3张开的最大直径约为8-12CM;通过另外一腔镜手术操作孔观察取出装置的张开情况,查看该取出装置是否包裹肿瘤的一部分,包裹后下滑块4-2向下滑动,将取出装置收拢,便于取出肿瘤;在本实施例中正向伞骨3-3、反向伞骨3-4、辅助伞骨3-5均为3个。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操作杆1上开有小孔,小孔内设有定位结构6,所述定位结构6包括卡扣和连接弹簧5,所述连接弹簧5一端连接在操作杆1的内部,另一端通过小孔与卡扣固定连接,所述卡扣可在小孔内自由伸缩。

在操作杆1上开设小孔,且该小孔内设置定位结构6是为了便于固定下滑块4-2,便于在收拢时起固定作用;该定位结构6与雨伞上的定位结构6一致。

实施例3: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操作杆1远离所述伞架3-2的一端上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复位弹簧5、连接件和开伞按钮8,所述复位弹簧5一端连接在操作杆1远离所述伞架3-2的一端内,另一端与按钮相连,所述连接件一端连接在按钮上,另一端在操作杆1内部与卡扣相连。

在使用时按下开伞按钮8,连接件与卡扣脱离,复位弹簧5带动按钮复位,此时伞架3-2缓慢打开,便于医生操作。

实施例4: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操作杆1和伞架3-2为高强度纤维材料,伞架3-2和操作杆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件铰接。

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支撑是为了提高使用寿命,采用交接件铰接便于后期维护。

实施例5: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操作杆1的长度范围在25厘米。避免长度过场影响操作。

实施例6:

如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操作杆1的长度范围在27厘米。避免长度过场影响操作。

实施例7: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操作杆1的长度范围在30厘米。避免长度过场影响操作。

实施例8: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正向伞骨3-3呈弧形,其两端之间的夹角为135°。

将正向伞骨3-3设置成弧形,使得收取装置3内的空腔容积增大,便于收纳肿瘤。

实施例9: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正向伞骨3-3呈弧形,其两端之间的夹角为155°。

将正向伞骨3-3设置成弧形,使得收取装置3内的空腔容积增大,便于收纳肿瘤。

实施例10: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正向伞骨3-3呈弧形,其两端之间的夹角为175°。

将正向伞骨3-3设置成弧形,使得收取装置3内的空腔容积增大,便于收纳肿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