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减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6137发布日期:2019-12-14 00:5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流量减少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患者的脑室系统排出流体的脑积水阀,该阀具有至少一个壳,其带有壳内部、用于进入和/或排出的至少一个第一通路,带有布置在壳内部中的至少一个本体,其中本体设计成至少可在一个方向上移动,并且该阀具有至少一个调节单元。



背景技术:

脑积水患者有以下医疗问题:

在颅骨中,大脑由特定液体(流体)包围。所述流体不断等量产生和吸收。在脑积水(也称为脑水肿)疾病的情况下,这种平衡被破坏。由于颅骨构成了密闭的容器,因此如果产生的流体多于吸收的流体,则发生扩大。由于扩大,在婴儿中,颅骨缝不能融合,而在成人中,颅内压升高。因此存在成人脑积水和小儿脑积水。

脑积水可根据其形式分为:脑内积水、脑外积水、内外脑积水、常压脑积水和真空脑积水。

脑积水的治疗最初是通过简单地排出流体来进行的。这简单地通过颅骨和大静脉血管之间的软管连接或通过颅骨通过软管到腹腔的相应连接而简单地完成。然而,很快发现,如果未引起其它并发症,颅骨中的压力必须具有特定的生理值。

现代脑积水疗法利用可植入的引流设施,即头部中的脑室和引流隔室(如今通常为腹腔)之间的人工连接,以便设置特定的生理值。

已知各种引流设施,利用它们可治疗患者的颅骨中的压力。引流设施旨在在特定的临界压力下打开,并允许引流流体(也称为脑脊液),使得防止颅骨中产生超压。这些用于保护防止脑脊液(csf)的超压的引流设施通常称为所谓的分流器或引流器。

可植入的引流设施的核心是可植入的阀,通过该阀控制引流设施。所述阀称为脑积水阀。脑积水阀大体上紧密植入皮肤下。这种引流设施大体上植入在头部的区域中的皮肤下。

miethke给出了表述“分流器”的一种可能定义:包含脑脊液的第一身体部分与可接收该脑脊液的第二身体部分之间的任何人工液压连接,参见thecerebrospinalfluidshunts,第130/131页(资料1)。关于脑积水,其它资料是fritsch等人的书籍normalpressurehydrocephalus,2014年(资料2),以及标准eniso7197(资料3)和eniso1463(资料5)。

尤其,所有资料均包含与脑积水的主题有关的技术表述和定义。它们还包含已知的操作原理及其分组。

miethke在资料1中提出了双重分组,在这方面,参见表1。在第一子分组中,他根据其工作原理将阀分为压差阀和静压阀。在第二子分组中,他根据临床功能将阀分为固定(即不可调节)和可调节阀类型。

根据miethke,静水压力阀原理中的一组的阀称为阀或阀构件,其设计目标基于防止过多的引流(资料1,第67页)。在此情况下,该组的阀的目的在于补偿在阀打开方向上作用的静水压力的力(所谓的平衡)。

具有静水压力操作原理的阀可分为三种阀类型。这些称为防虹吸、流量控制和重力控制的装置。所有三种阀类型的共同点是压差。这是由阀下游压力减去阀上游压力之差(δp=p阀下游-p阀上游)计算得出的。允许体积流量穿过阀的压差限定为阀的打开压力。

防虹吸装置使其打开压力适于作用在阀中的吸力大小。重力控制的装置可使打开压力适于地球重力场中的其倾斜度。相比之下,流量控制的装置使通过它们的体积流量适于压差。

现有技术中用于体积流量调节阀的相似用语是取决于流率的、流量调节的或流量减小的阀或装置。在此,用语流量大体上认为等同于用语体积流量,即每单位时间的体积。

任何脑积水阀的特征在于特征曲线。医学博士alfredaschoff在in-vitro-testungvonhydrozephalusventilen[脑积水阀的体外测试],1994年,第32页(资料7)中描述了特征曲线。他在其中论述了这些,因为分流阀是具有单向方向偏好的流量控制器。根据aschoff,所述分流阀由如下事实而突出,即,它们首先特征在于单向作用,其次特征在于打开和关闭特性,且再次特征在于特定的压力-流量特征曲线。压力-流量特征曲线一般是非线性的。根据aschoff,其轮廓取决于脑积水阀本身,从而仅通过指定完整的特征曲线就可描述脑积水阀。

不可调节的脑积水阀的特征在于一个阀的特征曲线,而可调节的脑积水阀的特征在于多个阀的特征曲线。

在不可调节的脑积水阀的情况下,显然,静水压力阀原理的一组阀以取决于流体压力的方式表现出特定的体积流量,即通流量。如果将针对每个流体压力的相关体积流量绘制在图表上,则这将得出阀特征曲线。

在可调节的脑积水阀的情况下,每次调节都会配置该阀。每种配置都会产生不同的阀特征曲线。某些相关的脑积水阀如下所述。

文件us8870809b2(christophmiethkegmbh&cokg)涉及一种可植入式脑积水系统,用于利用药物治疗脑积水。该文献提出了一种可植入的脑积水系统,利用该系统也可能将药物施用于患者。出于此目的,必须将药物引入中空空间(脑积水系统的腔)中,以使它们可从那里通过脑室导管液压地转移到脑室中。根据该教导,出于此目的,需要一种系统,该系统在一种状态下接收医用流体,而在另一种状态下,将其沿脑室的方向转移。因此,该系统需要阀,并且因此包括阀布置,该阀布置在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壳中具有阀瓣。阀中的阀布置以取决于腔中的医用流体压力的方式打开或关闭脑积水系统的入口。

根据文件ep1523635b1第[0003]段(aesculapag),文件de3835788a1的教导涉及一种快速切换球阀。在一种状态下,接收医用流体,而在另一种状态下,所述医用流体沿大脑方向释放。在阀的关闭状态下,将球压靠通路开口。为了打开通路开口,致动机构将球横向地推离通路开口。出于此目的,致动机构的致动元件对球施加侧向推动作用,该侧向推动作用随之从通路开口或通路开口的阀座移离。作为用于使球移位的致动机构,在此使用脉冲驱动的电磁体,该电磁体在致动之后通过弹簧力再次拉回到初始位置。

文件ep1523635b1(aesculapag)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用于提供允许在毫米范围内致动行程的阀。原则上,该提议将具有通路开口的主体和以丝(具体是sma(形状记忆合金)丝)的形式的两个元件组合。这些以取决于温度变化的方式相互缩短。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结果是具有二元打开特性的阀。在现象上,开关的功能是通过对通路开口上游的本体进行位置操纵而产生的。

文件us20150182734a1(christophmiethkegmbh&cokg)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脑积水阀(可编程的重力辅助的),用于调节脑积水患者的颅骨中的压力。出于此目的,通过膜片,释放制动器,以便释放转子,使得转子可绕轴线自由旋转。通过声音信号(喀嗒声),膜片向使用者发出转子的释放或阻挡的信号。因为磁体安装在其中,所以转子可通过同样的磁性工具绕其轴线旋转。利用旋转来调节阀特性。该阀已被证明是成功的。

早在1985年,文件us4676772(cordiscooperation)就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脑脊液压力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流体的可植入的减压阀,该减压阀具有壳和调节单元,以便调节减压阀的打开压力。在此,以取决于在减压阀处占主导的压力的方式,使膜片偏转,使得在膜片中嵌入的密封环和球之间的通路打开。出于此目的,将球安装在盆中,到切出螺纹的侧表面中。通过螺纹可将盆拧入或拧出盖,使得可调节球和密封环之间的压力。盆的位置,即泄压阀中拧入的螺纹圈的数量,可通过显示装置上的磁桥来描绘。

总之,文件us4676772的教导涉及阀打开压力的设置,但是不利地不是限定的体积流量的设置。此外,所描述的技术具有以下缺点:借助于拧入的盆来设置阀打开压力可导致膜片的塑性变形。如果由于盆拧得太紧而导致膜片通过球受到超过膜片的弹性极限的力,则这会发生。阀打开压力的精确设置需要盆在盖中的精确定位。盆通过磁桥在盖中旋转,这对应于使用者的手部移动。然而,没有向用户提供关于盆和盖之间的摩擦或相对位置的任何反馈。因此,由于用户将盖中的盆转动得太远或不够远,所述盆不精确地定位,使得不能精确地设置阀打开压力。

所谓的orbissigma阀是由sainte-rose、houven和hirsch在anewapproachinthetreatmentofhydrocephalus(neurosrg,1987,66(2),213-26)中提出的。orbissigma阀包括蓝宝石膜片,其具有开孔和穿过所述开孔的销。在此,销在其横截面中在其面朝膜片的端部的方向上具有底切。膜片沿其圆周安装在流动通道的壳中。销在其从膜片移离的一端处安装在相同的壳和相同的流动通道中。如果横跨膜存在压差,则所述膜片通过以压力梯度凸出而偏转。因此,凸出的程度和销中的底切的形式限定了通路。所述通路的尺寸随底切的轮廓而变化。因此,orbissigma阀与底切轮廓相互作用,沿横跨膜片存在的主要压差连续调节通路的大小。

orbissigma阀的缺点在于其对压差的依赖性。此外,底切的轮廓不可假定对所有患者都是恒定的。相反,它必须适合于患者的脑积水的相应严重程度。

文件ep0873761b1(depuy)描述了一种用于限制液体流量的装置。该装置呈现所谓的siphonguard®原理。所述文献在1998年公开了一种用于限制从患者的第一区域到第二区域的流体流动的技术。出于此目的,该装置包括用于从第一区域接纳流体的入口和用于将流体引导到第二区域中的出口。此外,该装置包括初级流动路径和次级流动路径,两者均与入口和出口流体连通。装置中的检测器可检测流速、流体的体积流量,使得可以以取决于其大小的方式来决定是否沿初级或次级流动路径引导所述流体。在此,检测器通过将当前流速与阈值进行比较来做出决定。如果流体流速低于预定阈值,则检测器将流体从入口沿初级流动路径引导至出口。相反,如果流速高于预定的阈值,则检测器会将流体从入口沿次级流动路径引导至出口。在此,检测器由四个构件组成,球座、球、弹簧片和螺旋弹簧。弹簧片将球压出球座,而螺旋弹簧将球压入球座。因此,两个弹簧强度之间的差限定了检测器的阈值。

因此,用于限制流体流动的装置在高流动阻力和低流动阻力这两种状态之间数字地调节其流动阻力。因此,其具有的缺点是,在不保持体积流量的大小恒定的情况下使流动阻力的大小在两个状态之间可调节。初级流动路径的通路尺寸和次级流动路径的通路尺寸均在工厂通过装置的设计预先确定。

从2013年开始的文件us2014/0276348a1(depuy-synthesproducts,inc)公开了一种基于所谓的“siphonguard®”原理的过电压保护单元。所述过电压保护单元包括壳,该壳具有入口和出口以及壳内的第一流动路径。第一流动路径将入口连接到出口。另外,壳包括第二流动路径,其同样连接入口和出口。两个流动路径具有各自的流动阻力。第二流动路径的流动阻力相对大于第一流动路径的流动阻力。在第一流动路径内,提供了具有阀座、以及第一阀球和第二阀球的阀。第一阀球定位成以便能够在第一阀球与阀座接触的闭合位置和第一阀球与阀座间隔开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此,第一阀球布置在第二阀球和阀座之间,并且第二阀球布置成以便可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阀打开压力,即两个球相对于阀座中的第一球的接触面积的重力,有利地通过两个球在地球引力场中的位置进行调整。垂线与阀的竖直轴线之间的角度越大,两个球相对于第一球在阀座中的接触面积的重力就越小。因此,当带有阀的患者从竖直位置移动到水平位置时,阀打开压力减小。

不利的是,阀打开压力仅与地球引力场中的阀定向相关联。

而且,过电压保护单元具有缺点:第二流动路径的流动阻力在工厂由其构造预先限定。植入后不能调节流动阻力的参数,例如,如螺纹匝数和其螺纹螺距。

文件ep13310192还公开了一种流量控制装置(codman)。按照根据miethke的区分,在公开文献本身中称为防虹吸分流器的该设备公开了一种自调节流量控制阀,而不是可调节阀。用于调节患者体内的体积流量的防虹吸分流器包括:限定流体室的壳;以及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入口开口用于使流体通过进入流体室,而出口开口用于释放所述流体。另外,防虹吸分流器包括阀机构,该阀机构用于基于横跨所述流体室存在的压力梯度来调节通过流体室的流体流动。出于此目的,阀机构在流体室中具有屏障,该屏障呈现出开口,流体可通过该开口。此外,防虹吸分流器包括用于检测包绕流体室的外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和预加载元件,例如弹簧。后者可操作地连接至压力传感器,并用于向球的第一表面施加第一力。结果,球压靠开口,使得防止流体穿过屏障并因此穿过流体室。补偿力沿与第一力相反的方向作用在球的第二表面上。在此情况下,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都具有近似相等的尺寸。

该球旨在通过球来关闭屏障中的开口,直到获得打开压力,其超过第一力减去补偿力之差的比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文献公开了第二技术设施,用于转移预加载元件(弹簧)的一端,使得其预加载力改变。出于此目的,该文献提出通过第一通道将腹腔连接至流体室。第一通道例如可为软管。该提议还包括参考室,该参考室同样经由第二通道连接至腹腔。流体室和参考室经由膜片彼此连接,并且膜片与预加载元件(弹簧)的一端连接。通过这种连接,一旦膜片偏转,就改变了预加载元件的预加载。在此,偏转遵循腹腔与参考室之间的压差。因此,防虹吸分流器通过适应预加载元件的刚度来自动调节其打开压力。

然而,该文献没有公开任何调节通路的方式,例如,屏障和球之间的间隙。

因此,根据现有技术已知用于治疗脑积水的流动减少阀的以下特征:

a.)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壳,其

b.)包括延伸穿过壳的至少一个流动路径,

c.)其中壳具有屏障和可打开和关闭屏障的本体。

因此,现有技术具有无视脑室大小及其状态的共同缺点。结果,现有技术无视不同患者中排出的液体引流体积的重要性。在生理学中,所谓的顺应性描述了身体结构的扩张性。在脑积水领域,这对应于脑室的顺应性。由于脑室自然地以取决于患者的方式在其几何形状方面和状态方面都不同,因此其顺应性也如此。脑室的顺应性与它们的体积变化成正比,并且与它们的压力变化成反比。如果顺应性取决于患者,则在排出的引流体积相等的情况下,压力响应以取决于所述顺应性的方式变化。

文件us20140336560(hakimcarlos)公开了一种具有磁转子的可编程分流器。转子连接到凸轮盘。弯曲元件的舌片位于凸轮盘上,使得舌片沿凸轮轨道的行进跟随转子的旋转/枢转。因为凸轮轨道具有梯度,所以舌片由于旋转/枢转而升高或降低。因为舌头的相应高度预加载了将球推入其阀座的杠杆,所以预加载的变化导致阀的调节。

文件us5167615已被视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所述文献公开了一种生理分流器系统,用于控制从一个人体部分到另一人体部分的流体流动。

出于此目的,所述分流器系统包括具有两个入口通道的壳。在每个入口通道中布置有关闭单元,即是说阀。

第一关闭单元是阀塞,而第二关闭单元是阀瓣。塞在存在特定入口压力的情况下打开入口通道。阀瓣允许取决于所述间隙可使流体体积流过的大小的方式灵活地调节间隙。因为入口压力由塞的形式共同确定,所以在使用期间,也就是说在植入之后,所述入口压力是不可调节的。如果在使用期间调节了间隙,则这将确定阀的入口压力。

出于此目的,阀瓣可旋转地安装在打开的入口通道端上游。因为阀瓣在其第一端以浮动方式旋转地安装,所以其相对于打开的入口通道端的位置由阀瓣与打开的入口端之间的角度来描述。如果角度的大小为零,则入口通道端关闭。角度的大小越大,则入口通道端打开越大。因为关闭和打开是由阀瓣的旋转引起的,所以所述阀瓣通过部件连接到旋转盘,使得其旋转导致打开和关闭。部件与旋转盘的连接通过螺栓实现。螺栓在其第一端插入并插入部件中,并且以其第二端在槽中延伸。所述螺栓在槽中的移动将阀瓣的第二端(面朝入口通道端的一端)限制到一个移动路径。由于转盘已磁化,因此其可通过单独的磁体旋转。

与阀瓣的旋转安装相反,阀塞单向安装在阀座中。所述阀塞的打开或闭合位置由入口通道中的压力共同确定。所述阀塞在特定压力(阀塞打开压力)以上打开。因此,关闭单元允许流动穿过其。打开压力还由所述阀塞在壳中的安装共同确定,因为在阀的使用期间,即在植入之后,第一阀单元是不可调节的,因此不能再改变该压力。

在阀的出口通道中还设有关闭单元。所述关闭单元在构造和功能上对应于第一关闭单元,也就是说在使用期间也不再可调节。

阀瓣和阀塞(均为关闭单元)均连接到阀的出口通道。

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第一个缺点是其公开内容阻止了引流速率的精确设置。该公开需要第二关闭单元(两个压差关闭单元)以及布置在它们之间的具有阀瓣的第一旋转关闭单元。阀瓣的打开和关闭适当地改变了通过关闭单元的体积流量,因此适当地影响了第二关闭单元的在流动路径中位于其下游的打开压力,但是并没有强制性地打开第二关闭单元。因此,预期引流速率的设置不准确。

这种不精确性通过该公开提出的机构还进一步增加。该机构包括具有引导槽的转盘、在其中行进的螺栓(凸轮滑杆)、联接部件以及联接所述联接部件的关闭元件(塞)。在每种情况下,五个部件中的两个相对于彼此具有公差,从而产生了针对该机构的累积总公差。因为该公开提出将旋转闭合件作为机构,所以所述总体公差还进一步增加。螺栓在槽中的可靠行进需要槽在其公差方面提供行进自由度和行进引导之间的折衷。在行进自由度方面的折衷增加了公差。

根据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公开内容,必须针对制造过程使用塑料。塑料是一种弹性材料,因为这其几乎不可能成为阀的高精度零件的基础。塑料的弹性导致现有技术的调节不精确。

现有技术的第二个缺点在于其公开的风险。这是由于关闭部件(塞)可能会接触到入口通道的开口端而引起的。如果关闭部件产生接触,则入口通道关闭。因为它是可关闭的,所以实现了开关功能。阀的轻率、不正确或错误的调节会导致通流的中断,从而给患者带来后果。通过考虑该公开的调节尺寸可以可视化该风险。精确的调节需要将阀瓣定位在最小公制范围内的入口通道前面。相反,该风险通过设置的最小变化而打开入口通道,导致不希望的引流速率。

该公开的第三缺点来自三个关闭单元的组合;这使公开过于复杂。所有三个关闭单元都具有充当开关功能的能力。因此,该公开在关断方面具有三重冗余。三层冗余很复杂,它妨碍了用户的理解容易度,并因此有违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基于改进阀的问题。在此,本发明基于患者对流体引流敏感度的反应不同的认识。在某些情况下,健康状况感会大大受损。这种认识作为出发点提出了克服上述缺点的需求,以便进一步改善对从一个人体部位流向另一人体部位的流体的控制。

该改进通过主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从患者的脑室系统排出流体的脑积水阀的一个有利实施例提供了具有壳内部的至少一个壳,该壳包括用于进入和/或排出的至少一个第一通路,其中布置在壳内部中的至少一个本体设计成至少可在一个方向上移动,并且其中设有至少一个调节单元。根据本发明,利用调节单元,可调节通路中的引流速率,使得相对于对各个脑积水患者有利的流体压力而言,在脑室中存在的流体正压力缓慢地消散而不会显著扰乱患者的状况。例如,脑室中的期望流体压力可为20mmwc(水柱),并且正压也可为20mmwc。根据本发明,然后发生多余流体的有限引流。

根据本发明,以一定引流性能(每单位时间的流体体积)水平进行引流。出于此目的,引流性能限制为最高1000ml/h(每小时毫升)。该限制取决于患者的健康状况。在此,可能还会出现以下上限:

-900ml/h

-800ml/h

-700ml/h

-600ml/h

-500ml/h

-400ml/h

-300ml/h

-200ml/h

-100ml/h

上限优选地为200ml/h,甚至更优选地为100ml/h,并且最优选地为50ml/h。

下限同样取决于健康状况。此外,出于医学原因,可能需要更快的引流。只要出于医学原因不需要更快的引流,则下限为1ml/h,优选1ml/h,甚至更优选至少3ml/h,并且最优选至少5ml/h。还可考虑至少10ml/h或30ml/h的下限。但是,针对引流性能可能会出现以下范围:

1至30ml/h或5至200ml/h或10ml/h至200ml/h或30ml/h至400ml/h

引流性能的各自极限体现在调节单元中。

根据本发明,调节单元可如此精细地调节开口,从而获得期望的引流性能。下面论述的实施例示出了结构细节。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脑积水阀,令人惊奇地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

任何人的脑室系统相对于其它人在其大小方面都不同。第一患者具有较小体积的脑室系统,即所谓的狭缝脑室,而第二患者具有较宽的脑室系统。

由于这种尺寸差异,使用相同的脑积水阀对两名患者进行脑积水治疗具有不同的后果。排出限定的流体体积(例如一滴)会导致两名患者的脑室系统压力发生不同的变化。如果对于带有小体积脑室系统的患者而言(例如小流体体积的)引流很大(使患者感到不适),则对于带有大体积脑室系统的患者而言,相同的引流就无关紧要。

总而言之,本发明因此允许患者特有的引流或其速率的单独调节。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引流设施仅配备有上述调节设施。然后优选地选择引流性能,使得与常规引流设施相比,进行恒定引流。但是同时防止了过多的引流。于是就实现了液滴引流。但出于此目的,防止了过多的引流。于是就实现了液滴引流。出于此目的,对于待确定的每单位时间积累的流体体积,例如可能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几天)内首先将多余的流体提取到外部,并可通过测量容器来确定。

随后,从收集的流体量中,可确定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流体累积/引流量。该值然后可在根据本发明的阀调节中采用。

备选地,可在近似测试的过程中利用测量脑室压力来执行这种调节。在此,患者伴随着压力测量,并且对于根据本发明的阀的调节改变,直到在脑室中已建立正常压力。

根据本发明,为了调节引流而移动的阀体既可直线地移动也可在弯曲路径上移动。

阀体的直线移动优选地发生。

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脑积水阀与至少一个第二阀组合,该第二阀连接在根据本发明的脑积水阀的下游或上游。在此,一个阀可为具有“打开”和“关闭”功能的常规阀。然后,第一阀具有防止过度引流的任务。然后,根据本发明,第二阀可集中于通流的限制。

在此,两个阀可布置在一个壳中或可具有单独的壳。

阀组合增加了成功治疗的机会,因为其允许阀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积水阀的组合适应相应的使用情况。因此,该阀组合产生能够灵活地响应患者的治疗要求的优点。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阀而言,优选的是本体在(开口)间隙中的原理。本发明的原理可使流体以流动优化的方式进入间隙。

改进的流体引导也保证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免于沉积。

根据本发明的脑积水阀可例如与重力阀组合。重力阀具有一般为球的关闭部分,由于在患者体内的相应布置,该关闭部分在患者的站立姿势中在关闭部分的重量下关闭引流管线。在患者的躺卧姿势中,阀在存在低流体压力时已经打开,这将关闭部分移动到打开位置中。这种阀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

还已知具有两个球的重力阀,其中一个球较小,而另一个球较大。较小的球在闭合位置中会影响阀座中的密封。大球用于在闭合位置中增加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脑积水阀还可与至少一个压差阀组合。在此情况下,差压阀可视为开关。可调节的压差阀通常具有弹簧加载的关闭部分,一般是弹簧加载的球。在超过特定的流体压力的情况下,关闭部分打开。开口在尺寸上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该压力与弹簧的阻力相反,该弹簧将负载施加在关闭部分上。在躺卧姿势中,流体压力处于其最大值;因此,开口和引流处于其最大值。在站立姿势中,流体压力处于其最低值,且因此阀的开口处于最小。差压阀具有如下优点,即,可连续可变地适应站立姿势和躺卧姿势之间姿势的中间压力。这种阀的可调节性还具有适应不同引流要求的优点。在不同患者的情况下,不同的引流要求是正常的。然而,即使在单个人的情况下,设置也会发生变化。植入后直至发现针对临床影像的正确的引流之前,这大体是这种情况。

阀组合也可包括多个阀。在重力阀与差压阀的组合中,差压阀在躺卧姿势中执行其功能。在躺卧姿势中,重力阀打开。在此情况下,差压阀调节引流。在两个阀的组合中,重力阀可在壳中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位于另一个阀的上游或下游。

优选地,在调节之后,将根据本发明的阀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以便不可发生意外的调节。合适的固定设施由制动器形成,该制动器在每次调节之前都会释放,并且其在更改设置后会自动采取制动位置/固定位置。这产生了在调节期间发生的以下步骤:使至少一个磁体越过脑积水阀;释放脑积水阀的调节单元的制动器;旋转调节单元,使得本体布置在脑积水阀中的间隙中的预期位置。

由于本体可移动到预期位置,因此该方法提供了调节引流速率的优点。通过这种可调节性,可独立于脑室系统的状况来设置每个患者的脑室系统中的压力变化。如果两个患者具有不同的脑室大小,则可能通过本体在通路中的不同的设置(即定位)来设置不同的引流速率,使得患者的脑室系统中的压力响应相等。因此,不管脑室大小如何,本发明都可为不同患者设置一个压力响应,即相同的压力响应。

本体优选地布置在至少一个第一通路中。在此,可使用不同的本体,例如:

-带有大于通路的直径的本体

-带有小于通路的直径的本体

-在面朝通路的一端具有圆形部分的本体

-在面朝通路的一端具有圆锥形尖端的本体

-在面朝通路的一端具有楔形尖端的本体

-塞状本体

-具有圆形和/或多边形横截面的杆状本体

-在横截面中具有凹陷和/或凸起的异型本体

优选地使用具有圆锥形尖端和小于通路的直径的本体。

本体可对应于不同的通路开口,例如:

-在与本体接触的区域,锋利地成边缘的和/或圆形的和/或光滑的开口

-圆锥形加宽开口

-楔形加宽开口

-没有与本体接触的区域的开口

-具有用于本体的引导件的开口

如果本体在其尺寸方面小于通路,则在它们之间形成至少一个间隙。该间隙形成也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设置。

在另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本体,使用至少一个引导塞、楔形物、圆锥、异型杆或球。

不同水平的流体积聚可任选地导致在本体上以及在相关联的通路开口上的不同几何形状。因此,例如,对于低水平的流体积聚,本体和通路开口的几何形状特别适合于身体移动的情况。

如果将圆柱形的异型杆提供为本体,即作为关闭部分,并且如果这伴随圆锥形尖端进入到壳开孔中,则这有利地导致可精确调节的关闭机构。在此情况下,与壳开孔相互作用的圆锥形尖端限定了壳开孔的开口横截面,该横截面限定了引流流动。

有利的是,圆柱形的异型杆的纵轴线与形成入口或出口的壳开孔的中心轴线对准。壳中可选地提供了用于入口和/或出口的插入件。然后在插入件中提供用于入口和/或出口的开孔。

本体优选地具有套环,其中在套环和调节单元的至少一个表面部分之间设置有弹簧,该弹簧确保本体与表面部分永久接触。通过这种保证,实现了本发明随时间的可调节性。

套环有利地支承弹簧,使得其弹簧力试图将本体(例如,针)从开孔中推出。因此,套环和弹簧支持一个原理,其目的在于使本发明始终保持在打开状态中。通过该原理,避免了不期望的关闭的风险。如果阀以不希望的方式关闭,则不会有其它流体排出,并且脑积水的症状仍未得到治疗。

此外有利的是,在通路中布置有一个以上的可调节本体,例如在入口处一个本体,且在出口处一个本体。也可使用所谓的平行构造中的阀体。因此,如果两个本体具有较小的设计,甚至比对其施加相同作用的单个本体还小,则可使阀的入口和出口的结构体积更小,使得尺寸上减小了阀的结构体积。

有利的是,通路是至少一个第一阀出口,这防止了流体在壳内积聚。如果通路是第一阀出口,也就是说,如果本体位于阀出口中,并且本体和阀出口形成永久间隙,则本发明在出口侧永久打开。因此,流体永久地排出,从而防止了该流体的积聚。

此外有利的是,调节单元包括或是凸轮盘。然后,形成致动装置,即调节单元,其致动变量是凸轮轮廓。如果凸轮盘由诸如钛的耐用材料形成,则结果是耐用的致动装置。其耐用性有利地满足一次性植入的要求。很大概率避免了多次植入。

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凸轮盘是转子。

转子/凸轮盘可具有阶梯式设计。因此,所述转子/凸轮盘具有多个凸轮轨道。每个凸轮轨道可用于控制不同的阀。可通过第一凸轮轨道控制用于使阀抵靠入口开口或出口开口关闭的第一关闭部分。第二关闭部分可通过第二凸轮轨道控制。

凸轮盘(转子)有利地具有凸起和凹陷。通过转子/凸轮盘的相应凸起和凹陷实现打开和关闭。在此,凸起将球推出座。凹陷为球提供了座。因此有利地实现了开关的功能。

还选择性地提供了阶梯式切换,即是说打开。切换步骤可涉及阀的逐步打开。因此,即使在引流管线相对较大而流体流动本来就较大的情况下,也可能维持相对较小的流体流动。

在将转子/凸轮盘用作针对重力阀的调节装置的情况下,如果第二个阀也可通过转子/凸轮盘调节,在与共用壳中的第二阀组合的情况下,可能实现与另一凸轮盘或转子的组合。然后有利的是,共同地调节两个转子/凸轮盘。尤其,适合于调节的是转子/凸轮盘中的已知磁体与已知的调节装置的结合,该调节装置在壳上方放置到患者皮肤上,并且其继而又配备有磁体,使得通过调节装置的旋转,转子/凸轮盘可枢转。

可为有利的是,转子/凸轮盘中的每个单独地制造并且适合于患者的需求,并且随后在相对于彼此的正确位置中彼此连接,以便共同调节转子/凸轮盘二者。在此,属于重力阀的凸轮盘/转子中的凹陷区域确定了重力阀的激活和流体的引流。第二阀应在此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因此,属于第二阀的凸轮盘应该关于第二阀采取期望的位置。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凸轮盘具有轴线,其中该轴线布置在通路的前面。

通过将转子或凸轮盘的旋转中心定位在通路的前面,避免了转子的不平衡运转。如果旋转轴线位于通路的对称轴线上,则这将又进一步改善。因为没有不平衡,在对称轴线和旋转轴线之间存在间隔,所以通过凸轮盘或转子的凸轮轨道,在通路中以精确的方式(即平行地)引导本体。

调节单元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转子。转子认作是脑积水阀的可旋转/可枢转的部分。转子可具有不同的形式:圆形,或具有圆盘、部分盘、螺钉、部分螺钉或螺纹的形式。

此外有利的是,调节单元或转子包括至少一个磁体。磁力穿过患者的皮肤。于是,有利的是,可能借助于同样具有至少一个磁体的工具来使调节单元的转子旋转或枢转。

有利地,以此方式也可能使枢转臂、杠杆、弹簧以及同样调节单元的本体与转子一起移动。调节单元的移动优选地包括部分旋转和/或一个旋转和/或多个旋转和/或枢转移动或滑动移动和/或行程移动。因此可以以精确的方式调节该调节单元的本体。如果调节单元的部分旋转或旋转转换为本体的线性移动,则其精度有利地提高。通过这种转换,调节单元的部分旋转或旋转或枢转移动可能转换为精确的线性移动,该部分旋转或旋转或枢转移动对于人执行而言是舒适的。

此外有利的是,调节单元控制本体沿凸轮轨道的移动。凸轮轨道控制布置经久耐用,并且可精确并容易地生产。

在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凸轮轨道由调节单元或转子的圆周表面或面表面形成。以此方式,调节单元的部分旋转或旋转和枢转移动可容易地且以不复杂的方式传递到其它机构部件。

本体,即是说流出侧阀的关闭部分,优选地在弹簧压力下抵靠凸轮轨道。这样就可能进行即时调节;凸轮轨道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导致本体在间隙中的位置发生变化。

此外有利的是,本体在其第一端抵靠凸轮轨道。以此方式,防止了在本体和凸轮轨道之间的游隙。设置中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转移到本体。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本体在其具有圆形部分的第一端抵靠凸轮轨道。圆形部分可容易地沿凸轮轨道滑动,使得凸轮轨道的轮廓可有利地以很小的摩擦传递到圆形部分。

优选地,以异型棒的形式的本体以尖端突出到出口的开口中,其中该尖端优选地是圆锥形的,且甚至更优选地,异型棒的外径大于出口的开口宽度。

此外有利的是,出口具有带有圆柱形内壳的管状形状。这可容易且精确地制造。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出口由壳的插入件形成,并且用于本体的引导件由壳的插入件形成。对于入口和出口的不同实施例,可在植入期间提供和储存插入件,并使插入件可用。以此方式,作为必要的,有可能在植入期间决定必须使用什么本体以及什么入口或出口尺寸。通过与不同的入口或出口相互作用的不同插入件,可能对每个患者进行单独治疗。

本体优选地在其第一端处支承在插入件中。这为所述本体提供了保持作用。

在根据本发明的脑积水阀与另一阀的组合的另一有利实施例中,两个阀布置在一个流动路径中。

由于它们位于一个流动路径中,因此横跨它们存在共同的压力。这具有使阀更容易协调的优点。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阀不复杂并且易于用户理解。流动通道仅需其制造;这减少了支出和生产错误。

此外,避免了许多流量平静区。这具有如下优点,即,在那里不能形成沉积物。在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阀组合的第二阀是压差阀。以此方式,阀组合的功能性可通过下阈值或上阈值来限制。

在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第二阀是弹簧加载的关闭部分,该关闭部分以取决于流体压力的方式关闭和打开。

在重力阀用作第二阀的情况下,这优选地由至少一个球、可选地由两个球形成。第二阀还可具有转子/凸轮盘,该转子/凸轮盘与形成关闭部分的球或形成额外重量的球直接接触,且其将形成关闭部分的球推入其阀座中。在用于球、阀座和转子/凸轮盘的常用材料的情况下,预计在球上或在转子/凸轮盘上或在阀座中不会有明显的磨损。如果磨损仍然带来问题,则可能为球、阀座和/或转子/凸轮盘选择耐磨材料,如钛。由于所需的游隙,即使在球与阀座之间的泄漏流量很小,也大体上是无害的。然而,如果小的泄漏流仍然带来问题,则例如阀座可能设计成柔性的。除了柔性阀座之外或代替柔性阀座,也可将滑动表面设计为柔性的。即使是很小程度的灵活性,也会减少可能的泄漏流。利用这种灵活性,在存在阀座中的阀球的相应压力时,也可防止泄漏流。

有利的是,如果为两个阀提供共同的壳,则在植入期间仅需要插入所述一个壳。这节省支出。如果壳具有模块化构造,则可在植入之前很久就以取决于患者的脑室大小的方式预先构造壳。例如,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可能将单个插入件用于单个入口或出口和/或本体,转子。还可能在偏远地区进行现场组装,使得可使用适配的阀治疗不同的患者群体,如儿童或老人。

特别有利的是多个阀在一个壳中的组合,优选地重力阀与压差阀或一些其它阀在共同的壳中的组合。这有助于植入过程。因此省略了先前建议的两个阀之间的管件。通过将两个阀组合在单个壳中,减少了结构支出。此外,壳提供了方便地构造两个阀的连接的可能性。连接由通道形成。通道横截面在阀壳中可选择成大于较早的提议的连接管线的情况。

此外,从一个阀到连接通道以及从连接通道到另一个阀的过渡(例如,从重力阀到连接通道以及从连接通道到差压阀)可以以更流量优化的方式设计。与两个阀通过用于将流体给送到共用壳和/或用于排出流体的管线连接的情况相比,这表现出更低的流动阻力。

此外有利的是,在壳中将脑积水阀分配给入口并且将第二阀分配给出口,或将第二阀分配给入口并且将脑积水阀分配给出口,并且在壳中,从脑积水阀到第二阀提供了通道,该通道具有比两个阀至引流管线的连接的流动阻力低的流动阻力,因为这是提供用于将流体给送到共同的壳和/或用于从共同的壳中排出流体。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基于附图借助于示例进行论述。确切地说,在附图的图中:

图1以从上方的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的第一实施例,

图1a示出了详细视图,

图1b示出了详细视图,

图2(由图2a和2b组成)示出了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细节,

图2a示出了具有间隙的本体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细节,

图2b示出了具有间隙的本体的一个备选实施例的细节,

图3(由图3a,3b,3c,3d组成)示出了细节,

图3a示出了具有带有间隙的本体的一个备选实施例的细节,

图3b示出了具有带有间隙的本体的一个备选实施例的细节,

图3c示出了具有带有间隙的本体的一个备选实施例的细节,

图3d示出了处于间隙中的本体的一个备选实施例的细节,

图4以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备选的第二实施例,

图5以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备选的第三实施例,

图6以俯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备选的第四实施例,

图7以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备选的第五实施例,

图8示出了具有转子和磁耦合元件的本发明的备选的第五实施例,

图9示出了各种压力曲线,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的第二实施例,

图11以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12以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13以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14以从侧面的示意图示出了处于关闭状态的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

图15以从侧面的示意图示出了处于打开状态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16以截面视图示出了一个优选实施例,

图17以截面视图示出了一个优选实施例,

图18以平面视图示出了转子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从上方的示意图示出了其构造方面的根据本发明的脑积水阀100。所述图示出了具有壳200的结构,在该壳200中安装有以凸轮盘704的形式的调节单元700、联接元件400和本体500。壳还包括入口202和出口203。

凸轮盘704的移动通过轮轴705在壳内部201中在中心被主动地引导,而本体500则不是通过钻出的本体轴线502而是通过其本体侧表面503进行引导。图1示出了本体500形成为楔形物,使得其本体侧表面503从第一本体端504在第二本体端505的方向上渐缩。图1同样示出了通路300的形状在横截面中具有楔形或杯形形状。借助于对应于通道的渐缩的本体侧表面503的渐缩,楔形物506在通路300中沿其本体表面引导。

布置有联接元件400,其中其第一端401在楔形物506上,并且其第二端402抵靠凸轮盘704。联接元件400可方便地是刚性的或弹性的。图1示出了具有刚性联接元件400的实施例。这可为销或板。在此,穿过销的横截面可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在本实施例中,销可为由钛构成的圆形金属或多边形金属部分。然而,它也可备选地由高级钢、热固性材料或热塑性塑料制成。通过将联接元件400连接到凸轮盘704和楔形物506,凸轮盘704的移动引导楔形物506的移动。

楔形物506在通路300中的移动导致楔形物506的侧表面与通路300的通路内表面304之间的间隙600。楔形物506沿通路方向302移动到通路300中越远,间隙600变得越长。随着间隙长度602增加,其间隙内表面在尺寸上增大。从间隙的开始到其末端,间隙内表面由楔形物506的侧表面和通路内表面304组成。间隙内表面越大,且间隙越窄,则旨在穿过或通过间隙600的流体900与间隙内表面的摩擦力越大。楔形物506的侧表面因此用作流动阻力,也就是说也充当楔形物506。因为楔形物506的位置通过其在间隙600中的移动通过凸轮盘704经由联接元件400是可调节的,所以流动阻力也是可调节的。因此,由于间隙长度的可调节性,根据本发明的脑积水阀100的流动阻力是可调节的。

每单位时间的流体流通量通过流动阻力进行调节。

本体500在第一通路方向302上的可移动布置允许用于产生间隙600的不同的有利变型方案。这可能意味着,在本体500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本体沿主动引导件的移动之间存在角度,该角度例如由线性轴承405确定。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本体的主移动方向与第一通路方向302之间的角度小于80°,优选地小于50°,特别是小于20°或甚至更小,也就是说总计达小于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角度是0度。因此,本体500的主移动方向相对于通路方向302同轴,并且一旦本体500与通路300间隔开,就形成对称间隙60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体500和通路300的朝向彼此面对的那些部分是对称的。备选于间隙长度602和/或此外,可改变本体500的其它几何特征,以便改变通过通路300的流动阻力。在另一实施例中,楔形物506的侧表面的粗糙度或其轮廓可变化。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弹簧座800形成到通路300的边缘中。这里,弹簧座800可为销,可将弹簧802例如螺旋弹簧安装到该销上。弹簧802的固定座促进其在通路300的边缘与楔形物506之间的定位,使得弹簧802的弹簧力沿通路端301的方向将楔形物506从通路300中推出。

由于凸轮盘704的旋转或枢转移动以及本体500的相应运动,凸轮盘704的旋转中心与本体500的基准点之间的间距702变化。

除了凸轮盘704之外,可替代地使用其它调节单元,这些调节单元在其方向701方面也可平移移动。

图1a示出了来自图1的详细视图,其示出了联接元件400的两个备选方案。

图1b示出了来自图1的详细视图,其示出了脑积水阀100的打开状态(弹簧802未示出)。在打开状态下,第二本体端505与横截面积303重合。

图2a示出了具有间隙的本体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细节。优选实施例基于两个构件(通路300和本体500)的相互作用。图2a示出通路300由漏斗形入口区域306、软管状部分307组成。图2a还示出如果本体500已经制造为楔形物506,则在两个构件之间存在间隙600。出于此目的,楔形物506可例如由钛、钢或生物相容性弹性体块形成。在优选实施例中,楔形物506已由钛块铣削而成。然而,也可备选地将其从生物相容性塑料块中切出。楔形物506进入或移出通路300的漏斗形入口306的移动改变了间隙长度602,并因此改变了楔形物506与通路300之间的流动阻力。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果楔形面表面507的环绕边缘抵靠漏斗形入口306和软管状部分307之间的过渡边缘508,则楔形物506抵靠通路300密封。

图2b示出了具有带有间隙的本体的一个备选实施例的细节。本体500具有棒509的形式。间隙长度602越大且间隙宽度越小,则棒509和通路300之间的流动阻力越大。因此,具有较大长度的棒509的推入导致流动阻力的增加。如果棒509推入通路300中足够深,则这导致无限高的流动阻力。在本实施例中,棒509的长度、即流动阻力的最大水平,已经适应于地球引力场中一定体积的csf的取决于位置的重力。备选地,本体500可为球(未示出)、圆锥体(未示出)或圆柱体(未示出)。

图3a示出了具有带有间隙的本体的一个备选实施例的细节,在此情况下,可在球形本体500(例如,如球)的外缘和开孔之间产生间隙600。出于此目的,将球定位成在开孔的前面具有间距702。开孔用作通路300,并且外缘和开孔边缘之间的间距形成间隙600。以取决于间距702的方式,其通路体积变化。

图3b示出了具有带有间隙的本体的一个备选实施例的细节,其中棒509和开孔之间的间隙600形成通路300。

图3c示出了具有带有间隙600的本体的一个备选实施例的细节,该间隙600在楔形物506和通路开孔300之间产生。

图3d示出处于关闭状态的来自图3c的示例性实施例。楔形物506的楔形面表面507的环绕边缘抵靠漏斗形入口和软管状部分之间的通路300的过渡边缘508密封。

图4以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备选的第二实施例。在此,在具有入口202和出口203的壳200的壳内部201中,凸轮盘704和本体500通过联接元件400连接,以便将凸轮盘704的旋转或部分旋转转换成间距702的减小或增大。该变化对应于间隙600的调整,并且与此相关,对应于通路体积的调整。出于此目的,凸轮盘704安装在轮轴705上。

出于此目的,在每种情况下,机构部件403,例如机构棒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端部处附接到凸轮盘704和本体500。在本实施例中,机构部件403通过其第二端402处的轴颈404在其外边缘附近连接至凸轮盘704。相比之下,另一端,即具有通路开孔的机构部件403的第一端401,安装在本体500的钳口中。

为了引导本体500,将后者安装在线性轴承405中。

由于将调节单元700(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磁体707)嵌入到凸轮盘704中,故可能通过凸轮盘704与调节工具(未示出)之间的磁耦合来用于凸轮盘704旋转,即是说,调节。通过将该旋转转换成在本体500和通路300之间的限定的间距702,可调节流动阻力,即间隙600的尺寸或其通路体积,使得可调节脑积水阀100的引流体积,即是说,csf的体积的设定点流出。

图5以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备选的第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脑积水阀100包括具有轮轴705的凸轮盘704、塞406、线性轴承405、弹簧802或一些其它期望的弹簧元件801和通路300。出于此目的,将弹簧802或弹簧元件安装在弹簧座800中。在原则方面,在该实施例中,凸轮盘704的旋转通过凸轮盘704与塞406之间的接触点703以其线性移动传递给塞406。塞406在其移动期间由弹簧压靠凸轮盘。为了确保塞406的闭合端407可靠地滑入和滑出通路300或其通路端,可通过线性轴承405来安装塞40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塞406安装在其一致部分中的一个中。出于此目的,塞406由材料块,特别是钛块通过车削形成。车削简化了具有五个主要部分(接触部分408、颈部部分409、套环部分410、细长部分411和关闭部分412)的塞406的生产。弹簧802安装在形成为环的弹簧座800中。通过塞406的移动,例如以针1152的形式,产生间隙600或间隙通路1154或间隙状通路。

图6以从上方的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备选的第四实施例,在此,所示的脑积水阀100不仅包括凸轮盘704,而且包括套筒412和呈管204的形式的细长出口203。管204可为小管、软管件、软管端、管部分或柔性或刚性的中空本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套筒内径413大致对应于管外径205。对于第一实施例,对应意思是:套筒内径413具有与外径205相同的尺寸,加上用于使关闭部分412在管204上移动所需的移动间隙。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直径彼此更大程度地不同,使得在套筒412和管204之间形成间隙600。管204以第一管端415在套筒412中延伸。图7以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脑积水阀100,其具有伸缩设计的联接元件400,其优选地基于图6中的实施例。在另一伸缩实施例中,套筒412同样由钛块形成,特别是铣削而成,但是中心塞416和边缘417已经被铣削掉。除了呈衬套204的形式的细长出口203之外,还在壳200中相对于通路203同轴地形成了圆形的出口衬套308。备选地,出口衬套308也可相对于通路203同轴地粘性地结合、插入、拧入、压入或熔合在壳200中,在壳200上或通过保持元件在通路300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出口衬套308由壳200、壳盖或壳盆制造成单件。套筒412在线性轴承405中被辅助地引导。套筒端的尖端在接触点703处或在接触线中或在接触区域上与凸轮盘705的外缘接触。在该实施例中,弹簧802是压缩弹簧,使得其将套筒412从出口203中推出,使得在中央塞416与管204之间以及在边缘417与管204之间以及在边缘417和出口衬套308之间形成间隙600。凸轮盘704和联接元件的端部之间的间距702将间隙600或间隙通路的可调节性描述为可能的调节参数。因此,可通过呈现凸轮盘704沿其旋转方向701的旋转与间距702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来数学地描述可调节性。

弹簧802安装在弹簧座800中。

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脑积水阀100,其具有转子706,并且具有带有磁体707、北极708和南极709的磁耦合部件711。调节单元700包括多个部分,包括凸轮盘704、转子706和枢转臂1050或具有枢转臂1050的转子706或具有枢转臂1050的凸轮盘704。凸轮盘704与转子706一起作为一个组件安装在轮轴705上。转子706包括枢转臂1050或可形成为枢转臂1050。此外,凸轮盘704和转子706彼此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它们拧入、粘性地结合或焊接在一起,或由一件形成。转子706和凸轮盘704之间的连接导致其共同的旋转/枢转移动,使得转子706或枢转臂1050或附加枢转臂1050的旋转对应于转子704的成比例的旋转。在此,比例遵循凸轮盘704在转子706上的偏移。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两个止动件710形成到壳200中,以防止磁体707或转子706与弹簧802或套筒412之间的碰撞。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出口203和套筒412之间的间隙600的尺寸可借助于所述套筒通过转子706的旋转/枢转移动插入到通路300中或从通路300中推出而调节。在此,套筒41通过弹簧801,802从通路中推出。弹簧保持在其弹簧座800中。这可通过间距702的参数化来描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脑积水阀100中设有制动器1000,以确保转子706的设置旋转角度。出于此目的,制动器1000阻止转子706或其枢转臂1050的旋转自由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制动器1000通过在所述制动器和转子表面之间可激活和可停用的摩擦接合来阻挡转子706。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制动器1000借助于将转子706固定在期望位置中的电磁力场来施加阻挡作用。

在一个独立的变型方案中,多个不同的阀彼此组合。

图9示出了基于常规的脑积水阀的流体压力相对于时间的记录,常规脑积水阀具有弹簧加载的球作为闭合装置并且具有传统的引流管线。在此,已获得压力曲线1103。压力曲线1103示出了40cm水柱的流体压力在大约10秒内已经消散至大约20cm水柱的正常水平。首先,以此压力消散速度,许多患者会感到不适。其次,只有其可通过结构参数进行调节时,才能获得针对不同脑室系统大小的不同患者的压力曲线。如果这是这种情况,可按照患者特定的方式进行设置;可将其调整为设置点分布。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引流或其引流速率可调节,以便实现压力消散,该压力消散在较长的时间内,优选地在至少20秒内,甚至更优选地在至少30秒内,并且最优选地在至少40秒内,对患者产生相同的效果,而与患者无关。压力消散优选地分布在最多60秒内,甚至更优选地最多50秒内。

图9中的压力曲线1103示出了50秒内的压力曲线的分布。相对于以秒为单位的时间(横坐标)绘制的压力曲线1103表现出相对于横坐标的倾斜度,该倾斜度取决于针对压力值的标度(纵坐标)和针对秒数的标度(横坐标)。本发明的范围包括在压力值和秒数相等规模的情况下相对于横坐标具有相同或减小的倾斜度的所有情况,假定该倾斜度不小于60秒内压力消散分布情况下的倾斜度,优选地不小于50秒内的压力消散分布情况下的倾斜度。

图10示出了作为阀组合1100的根据本发明的脑积水阀的变型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在电子控制与压力测量(未示出)一起的情况下,以下论述的可调节阀组合能够实施期望的压力曲线1103(图9),而无需其它辅助措施。它们甚至与常规的脑积水阀相组合,也能够在纯机械的基础上至少近似地实现期望的压力曲线1103。阀组合在图10中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图10,所述阀组合包括引流管线1102。常规的脑积水阀和下面论述的根据本发明的脑积水阀100中的一个安装在引流管线1102中。

备选地,图10将本发明示出为常规阀与根据本发明的阀组合1100的互连,即是说,扩展的阀组合。

图11以从上方的截面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脑积水阀100。图11以较小的比例示出了图1。脑积水阀100包括液密壳200,该液密壳200配备有入口202和出口203。轮轴705布置在壳200中。转子706位于轮轴上。转子706形成具有第一凸轮轨道712的凸轮盘704。联接元件(销400)以其第二端402在第一凸轮轨道712上滑动。销400被保持,以便在壳200的引导件405之间相对于轮轴705可沿径向移动。在销400的相对定位置的第一端401处,设有以塞的形式的本体500。本体500具有圆锥形尖端和套环510。按照图11,套环510可密封地紧靠壳200的密封表面304。这防止了不希望的流体逸出。在此,塞由凸轮轨道712沿径向方向向外推。当转子706在图11中逆时针枢转时,凸轮轨道712的半径减小。在此,销400保持与凸轮轨道712接触。这在螺旋弹簧803的压力下实现。螺旋弹簧803以一端位于圆锥形尖端的凹部中。螺旋弹簧803在另一端处支承在出口203的腹板(web)804上。如果在螺旋弹簧802的压力下将销400沿径向方向移动到壳200中,则在塞和壳上的密封表面之间形成用于流体的通路。在图1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凸轮盘706固定地位于轮轴上,并且轮轴连接到电动步进马达(未示出)。步进马达由可存储的控制器激活。在控制器中,存储了流体中压降的关于时间的分布,这在图9中是期望的。在控制器中,借助于算法,将所述分布与压力测量装置(未示出)的压力值进行比较。这两个值之间的差会导致对电动步进马达的控制脉冲。

图12以较小的比例示出了图5。图12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图1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体500是楔形物506,或是楔形的塞,其突出到匹配的流出物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这意味着流出物在所有位置都以一定间距包绕楔形塞。该间距对应于塞在面表面处的尺寸并且以取决于楔形塞的相应位置的方式产生。楔形物506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其具有相对于彼此倾斜的两侧和彼此平行的两侧。与图11中的塞一样,楔形塞通过未在此示出的销保持。而且,在图12中的实施例中,提供了螺旋弹簧803,其确保销与凸轮盘的永久接触。与图1中的情况相反,螺旋弹簧803不是位于塞的尖端上而是位于销上,其中套环510位于销上。弹簧位于套环和壳内壁之间,其中弹簧包绕销和塞。楔形塞具有与常规的脑积水阀不同的旋转和枢转驱动器,特别是转子706,并且在两个调节过程之间与常规的锁定设施一起。如上所述,转子具体通常通过磁体移动,磁体的一部分安装在转子中,而另一部分布置在调节装置中,该调节装置在植入的阀上置于患者的皮肤上,并通过按压,释放锁定动作,并通过旋转使转子枢转。按照图10,如此形成的阀与常规的脑积水阀相组合,图10和图12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脑积水阀100的引流管线1101(图10),其设计成用于调节引流速率并且在引流管线1101中连接在常规的脑积水阀的下游。

图13以较小的比例示出了图8。图13示出了其中壳壁与枢转臂1050具有间距的情形。如果通过用于调节凸轮盘的调节装置从上方对植入的壳施加按压动作,则产生间距。结果,壳变形,使得先前与壳内壁摩擦接合接触的枢转臂1050释放以用于调节目的。由喀嗒声表示释放成功,因为壳的上部设计为喀嗒声膜片,即是说阶梯状圆形膜片(未示出)。出于此目的,优选地到圆形膜片(未示出)中形成多个阶梯。具有套环510的本体500设计为阶梯状的盖。

图11、图12和图13同样示出了本体500,该本体在所有位置中都与周围的入口或出口具有间距。在按照图12和图13的实施例中,本体与凸轮盘704间接接触。与图11相比,通过本体500的加厚伸长部进行接触。所论述的套环510在本体500到其伸长部的过渡处示出。由802表示的弹簧布置在套环510与壳内壁之间。弹簧802包绕本体500,在此情况下为塞,并因此接合到定心凹槽中。此外,所述的两个磁体嵌入凸轮盘704中(图12)。

除了与图1、图5和图8中的阀的上述组合之外,以图4、图6和图7的实施例产生了其它有利的组合。

与来自图4的实施例的组合(未示出)产生呈球形塞的形式的本体。球形塞的直径大于入口或出口的开口宽度,使得球形塞既可起到具有开闭功能的阀的作用,也可起到调节开口宽度的作用。在此,球形塞借助于棒可移位地保持在引导件中。此外,球形塞借助于铰接棒以与可枢转的转子铰接的方式保持在阀壳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调节球形塞,提供了转子中的磁体和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同样具有磁体,并且在植入的阀上放置到患者的皮肤上,并且用手旋转/枢转。代替调节装置,也可使用可存储的步进马达。利用步进马达,球形塞可移动到任何期望位置中。

与来自图6的实施例的组合(未示出)使得可能形成具有形成为盆状塞的本体的另一阀,其中盆状塞位于突出到阀壳中的出口上。盆状塞也通过凸轮盘进行调节。在此,类似于图6中的塞,盆状塞以未在阀壳中示出的方式被引导并且通过弹簧保持与凸轮盘接触。所述塞提供与按照图3b的圆柱形塞相同的使用可能性。在图3b中,圆柱状塞与周围的管状入口或出口之间的剩余间隙形成针对流体流动的极限值,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这是这样的情况,即,管状的出口或入口以及周围盆状塞的内壳之间的剩余间隙(极限值)是确定的。如在按照图3b的塞的情况下,即使在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如果它们超过了针对开口横截面的极限值,塞的打开移动也保持没有影响。

与来自图7的实施例的组合(未示出)示出了阀,该阀还包括圆柱形塞。圆柱形塞包括合适的管状出口。管状出口以选定的间距包绕圆柱形塞。圆柱形塞具有套环,并且在相对于凸轮盘的径向方向上具有加厚的伸长部。伸长部与凸轮盘进行接触。在接触点处,伸长部是圆形的。圆柱形塞在伸长部处保持在壳的引导件中,以便可沿径向方向移位。通过在套环和壳的内壁之间的螺旋弹簧,确保了塞始终保持与凸轮盘接触。通过枢转凸轮盘,调节套环和出口之间的开口间隙。在减小开口间隙的情况下,凸轮盘将套环向外推。在开口间隙扩大的情况下,凸轮盘提供空间,使得塞在螺旋弹簧的压力下遵循凸轮盘的凸轮轨道。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凸轮盘的枢转通过磁体进行,其中磁体既位于凸轮盘中,并且位于调节装置中,该调节装置出于调节的目的在植入阀上放置到患者的皮肤上,并且旋转。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对于圆柱形塞和出口同心,在套环上还设有环形腹板,而在壳的内壁上还设有环形腹板。这些腹板迫使流体遵循曲折的流动轮廓。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凸轮盘上的枢转臂。枢转臂用于接收磁体。此外,提供了阀壳中的塞的不同引导。

上述本体的优选形式是针的形式。图2a、2b、3a和3b示出了不同的本体。除了图2b之外,这些是用于阀的圆锥形塞,其中塞具有比针对流体的入口或出口的开口厚的尖端。圆锥形塞也可看作是针。作为针的实施例是每个上述实施例的一部分,例如图11、图12和图14中。

由于针的形式,当将针推入入口或出口足够远时,本体或塞闭合入口或出口。图3c示出了阀的打开位置,而图3d示出了闭合位置。按照图3c和3d,属于塞的阀其它方面对应于按照图2a的阀。图2b示出了精确的圆柱形塞,而不是圆锥形或楔形塞。圆柱形塞包括在阀上的匹配的管状入口或出口,其以一定间距包绕塞。不管圆柱形塞移入入口或出口的程度如何,塞与周围的入口或出口之间的间距均保持不变。圆柱形塞适用于阀,否则该阀具有属于图2a的阀的特征。然而,圆柱形塞也适用于在引流管线中具有单个阀的引流设施和同时上述压降的减小。在此,圆柱形塞和匹配的管状入口或出口代替了常规的球和用于球的常规阀座。此外,按照图1,套环也设在圆柱形塞上。在此,套环具有闭合功能。套环以闭合作用抵靠阀壳的内壁。圆柱形塞受到弹簧的负载,该弹簧确定阀的打开压力。弹簧可以以常规方式调节,使得打开压力也可调节。流体压力升高得越高,则套环越远离阀壳的内壁的闭合表面移动。然而,这也导致阀的更大的开口宽度仅直到极限。开口宽度不可变为大于塞与周围的入口或出口之间的间隙。由流体压力引起的通过阀的流体流动变得越大,则流动阻力变得越大。这引起流速和压降的增加的减慢。

图14至图1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实施例也可独立地实现。

图14示出了穿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00的截面,该装置在公共壳中具有两个阀,即阀组合1100。具有两个阀的壳是脑积水患者的流体引流设施或分流器的组成部分。出于此目的,阀组合1100在患者的皮肤下植入有相应的管线(未示出),所谓的导管。管线将流体从患者的颅骨(未示出)引导至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并且从那里将其引导至患者的腹腔(未示出),在此处患者的身体吸收流体。壳由底座1110、环形支承盘1112的环1111和盖1113构成。轴1120可移位地位于壳的中央。在此,轮轴1120在一端处保持在支承盘1112中,且在另一端处保持在底座1110的引导件1114中。轮轴1120具有外套环1121,并与外套环1121一起由底座1110上的螺旋弹簧1122支承。

转子1130和固定环1131也位于轮轴1120上。在此,转子1130与在外套环1121和固定环1131之间的内套环1132接合。此外,转子1130包绕螺旋弹簧1122。出于此目的,相应的凹部1133设在转子1130中。螺旋弹簧1122抵靠壳中的支承盘1112推动转子1130,使得在转子1130和支承盘1112之间存在摩擦接合,并且转子1130锁定在相应位置中。在该位置中,盖1113具有方向指向的凸出部(bulge)。通过借助于调节装置对壳施加挤压动作,可释放锁定动作,该调节装置在壳上置于患者的皮肤上。备选地,也可通过手动挤压盖1113来释放制动器。

该压力导致盖1113的凹入并且导致轮轴1120朝向底座1110移位。在此,轮轴1120可在引导件1114的腔1115中移位。轮轴1120的即使很小的移位也导致转子1130从支承盘1112释放。转子1130随后可枢转。为了使转子1130枢转,将磁体1134安装在转子1130中沿直径相对安置的位置中。

图14示出了在停用阀的情况下具有球1141的发明100,1100的情形。在此,球1141由板弹簧1147推到阀座。图14示出了第二插入件1151。本体500,1152可移位地布置在插入件1151中,本体500,1152为圆柱形关闭部分1152的形式,例如为针1152的形式。针1152以圆锥形尖端1153伸入间隙通路1154、小通道、间隙中。尖端1153的位置确定用于流体通路的间隙通路1154的开口宽度。尖端1153延伸到间隙通路1154中的距离越大,用于流体进入出口1150的通路的开口宽度变得越小。尖端1153延伸到间隙通路1154中的距离越小,用于流体通路的开口宽度变得越大。

尖端1153或关闭部分1152的位置同样由转子1130上的第二凸轮轨道714确定。在图14和15中,用于关闭部分1152(本体500,即是说针1152)的凸轮轨道714在用于压差阀1140b或重力阀1140a的球1141的第一凸轮轨道712上方延伸(未显示)。第二凸轮轨道表面715由针1152与转子1130的接触表面形成。第一凸轮轨道表面713由球1141和第一凸轮轨道712的接触表面形成。转子1130安装在轮轴1120上。轮轴1120的外套环1121支承转子1130的内套环1132,并由固定环1131保持。出于此目的,轮轴1120固定在转子1130的凹部1133中。

如在球1141的情况下一样,提供了关闭部分1152(针1152)与转子1130的永久接触,使得针1152永久地遵循为其提供的凸轮轨道715。出于此目的,针1152由螺旋弹簧1155包绕,该螺旋弹簧1155抵靠转子推动针1152。出于此目的,螺旋弹簧1155以一端支承在插入件1151中。螺旋弹簧以另一端压靠针1152。

图15在打开状态下以相同的截面图示出了按照图14的本发明,但是转子1130的枢转位置不同。螺旋弹簧1155将针500,152从间隙通路1154推出,使得流体可流过通道1117。此外,匹配的磁体1134位于调节装置中,使得调节装置借助于磁体1134的吸引力在其引导件1114中围绕轮轴1120的旋转引起转子的枢转。如果在期望的枢转移动之后再次移除调节装置,则发生转子的更新的自动锁定。通过使转子1130枢转,可激活或停用壳中的重力阀1140a(未示出)或压差阀1140b。

重力阀1140或压差阀1140b布置在壳中的入口侧处。流动方向由1146表示。重力阀1140a或压差阀1140b包括球1141。球1141位于其阀座1116中的插入件1142中。插入件1142与连接索环1143突出穿过壳的环1111中的开口。连接索环1143用于连接软管管线。

图15示出了在患者的躺卧姿势中打开的差压阀1140b。转子1130以第一接触表面(第一凸轮轨道表面713)抵靠球的外壁推动,使得后者抵抗第一插入件1142中的板弹簧1147的弹簧力沿开口1144的方向移动。由于该移动,通道1117打开,使得流入的流体可通过。因为通道1117穿过壳,所以流体可流过本发明。

对于安装有重力阀1140a且具有图15中所示的阀位置的患者采用站立姿势的情况,重力阀1140a在球1141的压力下闭合。独立于此,重力阀1140可停用,使得即使在患者的躺卧位置中也总是防止流体流动。

为了从图14中所示的凸轮轨道表面(闭合)移动至图15中所示的凸轮轨道表面(打开),转子1130必须枢转一定程度。这通过调节装置以上述方式执行。通道1117也位于布置在出口侧处的另一插入件1151中。

图14和15示出了关闭部分1152的不同位置。在图14中,尖端1153已经移动很大的距离到间隙通路1154中。在图14中,用于具有转子1130的关闭部分1152的第二凸轮轨道714在接触表面处与轮轴1120以一定间距延伸,该间距对于尖端1153的位置足够大。在图15中,接触表面与轮轴1120的间距明显较小,使得尖端1153关于图14中的位置向后缩至该程度,导致尖端1153与间隙通路1154之间的开口宽度更大。因此,图15示出了处于打开状态的本发明。

图16示出了穿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截面,其中插入件1142和1151的中心轴线位于截平面中。在截面图中可在有限程度上看到关闭部分1152(针1152),因为它与截平面有一定间距。示出了球1141处于闭合位置。

转子1130具有凹陷1135和凸起1136。在凹陷1136的区域中,球1141处于闭合位置中。重力阀1140a或压差阀1140b停用。在凸起1135的区域中,重力阀再次打开。在阶梯式打开的情况下,在凹陷1135和凸起1136之间还提供了较小深度的凹陷和/或较小量级的凸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6示出了四个磁体1130用于转子1134,用于其调节。

图17示出了穿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截面,其中关闭部分1152的中心轴线位于截平面中。在此,截平面穿过属于关闭部分1152的第二凸轮轨道714。可看到,属于关闭部分1152的第二凸轮轨道714以螺旋形的方式延伸,使得关闭部分1152在两个极限值之间的连续可变的调节是可能的。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布置在一个壳中的两个阀中,一个阀布置在壳的入口202处,而另一个阀布置在壳的出口203处。

还可考虑根据本发明的壳中的阀的其它组合。这些包括重力阀与差压阀以外的阀的组合,以及差压阀与重力阀以外的阀的组合。除差压阀以外的阀还包括凸轮轨道控制的阀。在此,沿关闭部分引导凸轮轨道。凸轮轨道确定关闭部分的打开和闭合位置。关闭部分的引导可以以主动锁定和/或非主动锁定的方式来实现。在本发明的意义内主动锁定,和同时非主动锁定,是转子中的凹槽,关闭部分通过轴颈或类似物接合到该凹槽中。主动锁定和非主动锁定的连接也可由作为凸轮轨道的导轨形成,该导轨由关闭部分包围。优选地在凸轮轨道和关闭部分之间仅设置非主动锁定连接。该非主动锁定连接在此由弹簧形成,通过该弹簧,相对于凸轮轨道推动或拉动关闭部分。甚至更优选地,关闭部分至少部分地形成为异型杆并且可移位地保持在引导件中或连接至异型杆,该异型杆可移位地保持在引导件中。最优选地,提供了圆柱形的异型杆,该异型杆以一端在弹簧压力下抵靠凸轮轨道推动,并且通过另一端与阀座对应。阀座可为壳中的环或开孔。开孔可朝关闭部分加宽。加宽可为圆锥形的或具有其它侧表面。

有利的是,将本体(即是说针1152)布置在第二插入件1151中,使得第二插入件1151可与针1152一起安装在壳中。在从壳突出的部分中,第二插入件1151形成用于引流管线的连接。在另一端处,插入件伸入壳内部中。在那里,第二插入件1151形成用于圆柱形关闭部分(针1151)的引导件。

同时,第二插入件1151可形成腔,在该腔中螺旋弹簧1155包绕圆柱形关闭部分1152。为了引导流体,可在第二插入件的上述尖端的区域中相对于纵轴线横向地形成开孔1156,使得流体可相对于插入件的纵向方向横向地流入或流出尖端。在移离壳开孔的另一端处,圆柱形的关闭部分1152在第二凸轮轨道714上滑动。在此,关闭部分1152由包绕的螺旋弹簧1155抵靠第二凸轮轨道714推动,使得关闭部分1152遵循第二凸轮轨道714中的任何变化。对于关闭部分1152在第二凸轮轨道上的滑动开孔,关闭部分在接触区域中的倒圆是有利的。第二凸轮轨道714可位于转子1130的面表面和/或壳上。优选地,使用盘形的转子1130,其圆周表面设计为第二凸轮轨道714,使得关闭部分1152执行所有期望的闭合移动和打开移动。这称为凸轮盘704。

转子/凸轮盘可在阀壳中可枢转地安装在轮轴上。转子/凸轮盘优选地通过磁体来调节。出于此目的,首先将磁体安装在转子/凸轮盘中,且其次,提供具有其它磁体的调节装置。根据本发明,调节装置在壳上方置于患者的皮肤上并旋转。在调节装置的旋转期间,转子/凸轮盘遵循调节装置的磁力或调节力。在每次调整后,转子/凸轮盘都会锁定在到达的位置中,直到下一次调节。锁定动作可选地通过夹紧转子/凸轮盘来实现。可在转子/凸轮盘的圆周或面表面处执行夹紧。为了在圆周上夹紧,可通过使用具有柔性盖和柔性侧壁的壳来利用壳,使得当在壳盖上施加压力时,侧壁向外凸出并释放转子。当释放压力时,壳弹回并在侧壁之间包围转子/凸轮盘。

对于壳变形所需的压力通过调节装置产生。因此,在执行枢转之前,首先将调节装置压靠壳盖,以消除锁定动作。

为了将转子夹紧在面表面处,优选地在壳中设置在轴向方向上可调节的轮轴。轮轴受到弹簧的压力,该弹簧以摩擦接合的方式抵靠稍微向外凸出的盖推动转子。一旦轮轴由于盖上的压力沿轴向方向移位一定程度,转子就从盖释放。一定程度是盖的轻微向内凹陷。转子随后可以以上述方式旋转。压力通过调节装置产生,如在圆周处的锁定动作的情况下;同样的适用于旋转。由于在轮轴的端部和壳的底座之间提供了相应的间隙,移位在壳中是可能的。轮轴具有套环,通过套环在形成为凸轮盘的转子后方接合。弹簧布置在壳底座和轮轴的套环之间,通过弹簧,由其轮轴和套环施加锁定压力在转子/凸轮盘上。另外,在转子的面朝盖的一侧上,可安装有环,在盖的向内指向的变形的情况下,该环迫使转子从盖抬起。出于此目的,环紧固到转子或轮轴。

上述压差阀可与其它阀组合。在此,压差阀可在流动方向/引流方向上布置在另一个阀的上游或下游。结合另一个阀,该阀的闭合体是弹簧加载的,且其根据流体压力打开,上述阀可用于抑制引流速率,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段内使压降均一化。

重力阀优选地用作其它阀。

这些重力阀可为上述常规阀。

重力阀在躺卧姿势中最大程度地打开。

这也导致最大的压降。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压差阀,可有利地使压降均一化,也就是说以患者特定的方式使得可调节。

特殊的重力阀,特别是可切换的重力阀,可选地插入壳中。可激活和停用重力阀。出于此目的,致动装置/开关装置优选地提供成与重力阀的关闭部分可操作地连接。

在重力阀与第二可调节阀组合的情况下,可由第二阀所需的调节范围确定圆周上的转子/凸轮盘或转子/凸轮盘的面表面上的凹陷长度。

上述重力阀也可独立于与第二阀的组合而具有用于流体引流的优点。也就是说,所描述的重力阀作为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唯一阀也可能是有利的。

一旦限定了各个凸轮轨道的形式以及相关的转子/凸轮盘的旋转位置或枢转位置,为共同壳中的两个阀提供共同的转子/凸轮盘也可为有利的。然后,在公共转子/凸轮盘上,提供了两个凸轮轨道,其中一个凸轮轨道设计成用于一个阀,而其另一个凸轮轨道设计用于另一个阀。两个凸轮轨道就优选地位于不同的相互平行的平面中。然而,两个凸轮轨道也可能位于公共平面上。然后,凸轮轨道优选地在不同的圆周表面上延伸。

在转子/凸轮盘的枢转/旋转之后,执行转子/凸轮盘的锁定,使得防止了不期望的调节。在调节之前将释放锁定动作,并在每次调节后重新激活。这样的调节可利用不同的实施例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壳和转子上设有齿。如果齿彼此接合,则阻挡转子/凸轮盘。通过使齿移开来释放阻挡。

其它实施例基于在锁定位置中以摩擦接合的方式抵靠转子/凸轮盘的壳轴承。为了释放锁定动作,使壳变形以便从转子/凸轮盘抬起。释放锁定动作所需的变形优选地通过用于旋转转子的调节装置来进行。为了释放锁定动作,调节装置不仅在植入的阀上放置到患者的皮肤上,而且还压靠阀,直到由于壳的变形而释放锁定动作。在抬起调节装置后,壳会自动弹回并进行锁定动作。

图18以平面视图示出了转子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可能看到两个不同的阶梯,其每个外缘都是凸轮轨道。下阶梯以第一凸轮轨道712为特征,而上阶梯以第二凸轮轨道714为特征。凹陷1135已经形成到下阶梯中;可看到凸起1136。

参考标号列表

100脑积水阀

200壳

201壳内部

202入口

203出口

204管

205管外径

300通路

301通路端

302通路方向

303横截面积

304通路内表面

306漏斗形入口

307软管状部分

308出口衬套

400联接元件

401第一端

402第二端

403机构部件

404轴颈

405线性轴承

406塞

407闭合端

408接触部分

409颈部部分

410套环部分

411伸长部分

412套筒

413套筒内径

414套筒长度

415管端

416中央塞

417边缘

500本体

501-

502本体轴线

503本体侧表面

504第一本体端

505第二本体端

506楔形物

507楔形面表面

508过渡边缘

509棒

510套环

600间隙

601通路体积

602间隙长度

700调节单元

701方向

702间距

703接触点

704凸轮盘

705轮轴

706转子

707磁体

708北极

709南极

710止动件

711磁耦合部件

712第一凸轮轨道

713第一凸轮轨道表面

714第二凸轮轨道

715第二凸轮轨道表面

800弹簧座

801弹簧元件

802弹簧

803螺旋弹簧

804腹板

900流体

1000制动器

1050枢转臂

1100阀组合

1101第二阀

1102引流管线

1103压力曲线

1110底座

1111环

1112支承盘

1113盖

1114引导件

1115腔

1116阀座

1117通道

1120轮轴

1121外套环

1122螺旋弹簧

1130转子

1131固定环

1132内套环

1133凹部

1134磁体

1135凹陷

1136凸起

1140a重力阀

1140b差压阀

1141球

1142第一插入件

1143连接索环

1144开口

1145阀座

1146流动方向

1147板弹簧

1150出口

1151第二插入件

1152本体(针)

1153尖端

1154间隙通路

1155螺旋弹簧

1156开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