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施用装置及药物层的形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64563发布日期:2020-07-04 04:3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药物施用装置及药物层的形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药物层配置于球囊等医疗器械的表面的药物施用装置及药物层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改善生物体管腔内产生的病变部(狭窄部)而使用球囊导管。球囊导管通常具有长条的轴部和设置于轴部远位侧、可以径向扩张的球囊。通过在使收缩的球囊经由细的生物体管腔到达体内的目标位置后使球囊扩张,从而能够扩开病变部。

然而,若强制性地扩开病变部,则存在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在病变部发生新的狭窄(再狭窄)的情况。因此,最近,使用在球囊的表面涂布有用于抑制狭窄的药物的药物洗脱球囊(drugelutingballoon:deb)。药物洗脱球囊通过扩张来将涂布于表面的药物瞬时释放至病变部,由此,能够抑制再狭窄。

作为在球囊的表面形成药物的层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包含药物的涂覆液使用海绵等多孔质体涂布于旋转的球囊、使其干燥从而形成药物的层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980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通过使包含涂覆液的海绵等多孔质体与以轴心为中心旋转的球囊接触来将涂覆液涂布于球囊。因此,需要使球囊旋转的装置,无法容易地将药物配置于球囊。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合适的量的药物迅速且容易地配置于医疗器械的表面的药物施用装置及药物层的形成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涉及的药物施用装置用于在被插入生物体内的医疗器械的表面上形成药物层,所述药物施用装置具有:柔软的多孔质体,其能够保持包含药物及溶剂的涂覆溶液;除去部,其能够柔软地变形,且与所述多孔质体并排地配置;和保持台,其保持所述多孔质体及所述除去部。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涉及的药物层的形成方法用于将药物配置于被插入生物体内的医疗器械的表面,所述药物层的形成方法具有下述步骤:使在生物体内使用后被拔除至生物体外的医疗器械与保持包含药物及溶剂的涂覆溶液的柔软的多孔质体接触,从而将涂覆溶液涂布于所述医疗器械的表面的步骤;和使溶剂干燥的步骤。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药物施用装置能够利用除去部将血液等从使用后的医疗器械除去,并利用多孔质体将涂覆溶液涂布于医疗器械。因此,能够将合适的量的药物层迅速且容易地形成于医疗器械的表面。

所述药物施用装置可还具有被保持在所述多孔质体中的粉末状的药物。由此,通过向多孔质体供给溶剂,从而能够将粉末状的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得到被保持在多孔质体中的涂覆溶液。

所述多孔质体可具有能配置所述医疗器械的凹部。由此,通过将医疗器械配置于凹部,医疗器械变得不易从凹部脱离,并且多孔质体与医疗器械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能够有效地将涂覆溶液涂布于医疗器械的表面。

所述药物施用装置可具有对所述多孔质体进行加温的加温部、和对所述多孔质体进行加压的加压部。由此,能够提高医疗器械与药物的粘接力,从而抑制药物从医疗器械脱落。

所述除去部可具有能配置所述医疗器械的除去用凹部。由此,能够将医疗器械配置于除去用凹部,有效地除去医疗器械的表面的血液等。

所述保持台具有凹陷部,所述多孔质体可配置在所述凹陷部的内侧。由此,涂覆溶液变得不易从多孔质体漏出,并且容易使多孔质体与医疗器械接触。因此,能够有效地将涂覆溶液涂布于医疗器械的表面。

所述保持台能够以将所述凹陷部的入口闭合的方式变形。由此,通过使保持台变形,能够将多孔质体按压至医疗器械的表面,从而有效地涂布涂覆溶液。

所述医疗器械可以是能够扩张及收缩的球囊。由此,能够将合适的量的药物层迅速且容易地配置于球囊的表面。

所述药物层的药物可包含选自由雷帕霉素、紫杉醇、多西他赛、及依维莫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者。由此,利用药物层,能够良好地抑制血管内的狭窄部的再狭窄。

所述药物层的药物可包含选自由水不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亲水性聚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者。由此,可从多种药物中,将符合条件等的合适的药物单独、或组合地应用于药物层。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药物层的形成方法能够利用多孔质体将涂覆溶液涂布于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因此,能够将合适的量的药物层迅速且容易地配置于医疗器械的表面。

所述药物层的形成方法可在将涂覆溶液涂布于所述医疗器械的表面的步骤之前,具有利用与所述多孔质体并排设置的、能够柔软地变形的除去部,将血液从所述医疗器械的表面除去的步骤。由此,能够利用除去部从使用后的医疗器械除去血液等,从而将涂覆溶液良好地涂布于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形成药物层。

所述医疗器械可以是能够扩张及收缩的球囊、导丝、导引鞘、导引导管或支架。由此,能够将合适的量的药物层迅速且容易地配置于球囊、导丝、导引鞘、导引导管或支架的表面。医疗器械为球囊时,能够将合适的量的药物层迅速且容易地配置于球囊的表面。由此,能够在将用于生物体内的目标部位的前扩张(预扩张)的球囊拔除后,将药物层配置于相同的球囊,再次用于目标部位的后(post)扩张。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药物施用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示出药物施用装置的主视图,(a)示出将保持台闭合前的状态,(b)示出将保持台闭合后的状态。

[图3]为沿图2中的(b)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示出球囊导管的主视图。

[图5]为示出球囊导管的远位部的主视图,(a)示出球囊收缩的状态,(b)示出球囊扩张的状态。

[图6]为沿图5中的(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7]为示出利用药物施用装置将涂覆溶液涂布于球囊时的状态的剖视图,(a)示出将涂覆溶液涂布于球囊之前的状态、(b)示出将涂覆溶液涂布于球囊的状态。

[图8]为示出形成有药物层的球囊的剖视图。

[图9]为示出药物施用装置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a)示出打开了保持台的入口的状态、(b)示出使保持台的入口变得狭窄的状态。

[图10]为示出药物施用装置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1]为示出药物施用装置的第三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2]为示出药物施用装置的第四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说明的需要,附图的尺寸比率有时被夸大而与实际比率不同。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药物施用装置10如图1~4所示,是用于下述用途的装置:将药物的层配置于用于插入血管等生物体管腔的狭窄部并进行扩开的球囊70(参见图3)的表面,制成药物洗脱型的球囊。需要说明的是,利用药物施用装置10配置药物的层的医疗器械不限于球囊70,可以是例如导丝、导引鞘、导引导管、支架等。以下,示例利用药物施用装置10将药物的层配置于球囊70的情况。

药物施用装置10具有多孔质体20、除去部30、和保持台40。

保持台40保持多孔质体20及除去部30。保持台40是能变形的大致c字形状的部件。保持台40具有能相互接近及远离的第一保持部41及第二保持部42、和将第一保持部41及第二保持部42连结的连结部43。

第一保持部41及第二保持部42在相对的面上具有收容多孔质体20及除去部30的凹陷部44。

在第一保持部41的端部形成有爪部45,所述爪部45朝向与第一保持部41能相对于第二保持部42移动的方向x正交的方向y而突出。爪部45在接近第二保持部42的一侧具有相对于第一保持部41的移动方向x倾斜的第一倾斜面45a。爪部45在远离第二保持部42的一侧具有与第一保持部41的移动方向x大致正交的第一正交面45b。

在第二保持部42的端部形成有多个卡定部46,所述多个卡定部46能与爪部45接触,且向爪部45的突出方向y的相反侧突出。多个卡定部46在接近第一保持部41的一侧具有相对于第一保持部41的移动方向x倾斜的第二倾斜面46a。卡定部46在远离第一保持部42的一侧具有与第一保持部41的移动方向x大致正交的第二正交面46b。多个卡定部46沿第一保持部41的移动方向x并排地配置。

连结部43位于第一保持部41及第二保持部42之间,以比第一保持部41及第二保持部42更薄的方式形成。因此,连结部43能够以使得第一保持部41及第二保持部42相互接近及远离的方式变形而挠曲。在连结部43未变形的状态、即、外力不作用于连结部43的自然状态下,第一保持部41远离第二保持部42,爪部45不与卡定部46接触(参见图1、2(a))。

凹陷部44沿保持台40的内部空间所贯通的方向z而形成为槽状。方向z与第一保持部41的移动方向x及爪部45的突出方向y这两者大致正交。

保持台40的构成材料优选具有挠性,可优选使用例如聚氨酯、abs、聚丙烯、聚碳酸酯、尼龙、聚乙烯、聚缩醛、不锈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有机硅、teflon等。

多孔质体20是能够柔软地变形、且能包含并保持含有药物的液体的海绵状的部件。多孔质体20配置于第一保持部41的凹陷部44及第二保持部42的凹陷部44。各多孔质体20具有朝向方向z延伸的槽状的凹部21。各多孔质体20的凹部21可因第一保持部41及第二保持部42接近而重叠。

多孔质体20的构成材料可优选使用例如发泡聚氨酯、聚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聚丙烯泡沫、eva交联发泡体、pet树脂发泡体、苯酚(phenol)泡沫、有机硅泡沫、纤维素、氯丁二烯橡胶、氟橡胶、丁腈橡胶等。

除去部30基于除去血液等液体的目的而作为擦拭部发挥功能。除去部30是能够柔软地变形的板状的部件。除去部30配置于第一保持部41的凹陷部44及第二保持部42的凹陷部44。除去部30优选不是多孔质。各除去部30与多孔质体20并排地配置在多孔质体20的一端面侧。各除去部30具有朝向方向z延伸的槽状的除去用凹部31。各除去部30的除去用凹部31以与相邻的多孔质体20的凹部21连通的方式排列。各除去部30的除去用凹部31可因第一保持部41及第二保持部42接近而重叠。

除去部30的构成材料可优选使用例如天然橡胶、有机硅橡胶、丁基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这样的各种橡胶材料、聚氨酯系、聚酯系、聚酰胺系、烯烃系、苯乙烯系等各种热塑性弹性体、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无纺布、尼龙等。

多孔质体20中保持有包含药物及溶剂的涂覆溶液,所述涂覆溶液是从注射器等溶液供给部100(参见图1)供给的。涂覆溶液中所含的药物可以是水溶性药物,也可以是水不溶性药物。水不溶性药物是指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药物,具体而言,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1mg/ml,进而可小于0.1mg/ml。水不溶性药物包含脂溶性药物。水不溶性或水溶性药物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例如晶体,也可以不是晶体。

几种优选的水不溶性药物的例子包括免疫抑制剂(例如包括环孢菌素在内的环孢菌素类)、雷帕霉素等免疫活性剂、紫杉醇等抗癌剂、抗病毒剂或抗菌剂、抗新生组织剂、镇痛剂及抗炎剂、抗生素、抗癫痫剂、抗焦虑剂、抗麻痹剂、拮抗剂、神经元阻断剂、抗碱胆能剂及碱胆能剂、抗蕈毒碱剂及蕈毒碱剂、抗肾上腺素能剂、抗心率失常剂、抗高血压剂、激素剂以及营养剂。

水不溶性药物优选为选自由雷帕霉素、紫杉醇、多西他赛、依维莫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者。本说明书中,所谓雷帕霉素、紫杉醇、多西他赛、依维莫司,只要具有同样的药效,则包含它们的类似物及/或它们的衍生物。例如,紫杉醇和多西他赛为类似物的关系。雷帕霉素和依维莫司为衍生物的关系。上述药物中,更优选紫杉醇。

就水溶性药物而言,是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mg/ml以上、优选5mg/ml以上、更优选10mg/ml以上、进一步优选33mg/ml以上的药物即可。作为水溶性的抗血小板药,有氯吡格雷硫酸盐、噻氯匹定盐酸盐、普拉格雷盐酸盐、沙格雷酯盐酸盐等(需要说明的是,水不溶性的抗血小板药有阿斯匹林、西洛他唑、替卡格雷等)。作为水溶性的血液凝固阻止剂,可举出华法林、伊多塞班对甲苯磺酸盐水合物、肝素、达比加群酯甲磺酸盐等。药物还可以是亲水性聚合物,从而能够利用亲水性聚合物进行湿润涂覆(被水润湿后发挥润滑性的涂覆)。药物不限于应用于球囊导管的表面(内外表面),也可作为亲水性聚合物而应用于插入血管内的医疗器具(例如,导丝、导引鞘、导引导管等)的表面(内外表面)。

溶剂优选为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优选为速干性,为例如四氢呋喃、丙酮、甘油、乙醇、甲醇、二氯甲烷、己烷、乙酸乙酯等。溶剂也可包含水。

涂覆溶液可包含添加剂(赋形剂)。涂覆溶液中包含添加剂的情况下,添加剂包括例如水溶性的低分子化合物。水溶性的低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为50~2000,优选为50~1000,更优选为50~500,进一步优选为50~200。相对于水不溶性药物100质量份而言,水溶性的低分子化合物优选为10~5000质量份,更优选为50~300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00~1000质量份。水溶性的低分子化合物的构成材料可使用丝氨酸乙酯、葡萄糖等糖类、山梨糖醇等糖醇、柠檬酸酯、聚山梨醇酯、聚乙二醇、脲、水溶性聚合物、造影剂、氨基酸酯、短链单羧酸的甘油酯、作为药物被允许的盐及表面活性剂等、或者这些材料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等。水溶性的低分子化合物的特征在于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溶解于水。水溶性的低分子化合物优选为非溶胀性或难溶胀性。包含水溶性的低分子化合物的添加剂具有在球囊70的表面上使水不溶性药物均匀地分散的效果。添加剂优选不是水凝胶。添加剂通过包含低分子化合物,从而在与水溶液接触后不发生溶胀而迅速溶解。此外,在血管内的球囊70的扩张时,添加剂变得容易溶解从而容易释放球囊70的表面上的水不溶性药物的晶体粒子,具有增加药物的晶体粒子对于血管的附着量的效果。

水溶性低分子化合物优选分子量为50~2000,且以1mg/ml以上溶解于水中,优选以5mg/ml以上溶解于水中,进一步优选以10mg/ml以上溶解于水中,进一步优选以33mg/ml以上溶解于水中,并优选不溶胀地溶解于水中。水溶性低分子化合物优选不是水凝胶。水溶性低分子化合物优选不是聚合物,进一步优选不是水不溶性聚合物。水溶性低分子化合物优选不是聚乙二醇(peg)及水溶性peg(例如,聚乙二醇200-600)。

物质的溶解性可根据于20℃在30分钟以内溶解的程度定义。例如,物质的溶解性可根据溶解溶质1g(或1ml)所需要的溶剂量(水的量)定义。溶解溶质1g所需要的溶剂量小于1ml的情况下,溶质极易溶解于溶剂中。这种情况下,溶解量大于1000mg/ml。这样的物质可举出例如山梨糖醇、脲、甘油。溶解溶质1g所需要的溶剂量为1ml以上且小于10ml的情况下,溶质容易溶解于溶剂中。这种情况下,溶解量大于100mg/ml且为1000mg/ml以下。这样的物质可举出例如聚山梨醇酯、氨基酸酯、聚乙二醇200-600、丝氨酸乙酯、造影剂(碘普罗胺)、水溶性聚合物。溶解溶质1g所需要的溶剂量为10ml以上且小于30ml的情况下,溶质稍稍易溶解于溶剂中。这种情况下,溶解量大于33mg/ml且为100mg/ml以下。这样的物质可举出例如聚乙二醇。溶解溶质1g所需要的溶剂量为30ml以上且小于100ml的情况下,溶质稍稍难溶解于溶剂中。这种情况下,溶解量大于10mg/ml且为33mg/ml以下。溶解溶质1g所需要的溶剂量为100ml以上且小于1000ml的情况下,溶质难以溶解于溶剂中。这种情况下,溶解量大于1mg/ml且为10mg/ml以下。溶解溶质1g所需要的溶剂量为1000ml以上且小于10000ml的情况下,溶质极难溶解于溶剂中。这种情况下,溶解量大于0.1mg/ml且为1mg/ml以下。溶解溶质1g所需要的溶剂量为10000ml以上的情况下,溶质几乎不溶解于溶剂中。这种情况下,溶解量为0.1mg/ml以下。这样的物质可举出例如甘油的脂肪酸酯。所谓水溶性,是指“极难溶解”及“几乎不溶解”的物质以外的物质。水溶性具体指“极易溶解”、“容易溶解”、“稍稍难溶解”、及“难以溶解”的物质。水溶性优选指“极易溶解”、“容易溶解”及“稍稍难溶解”的物质。

接下来,参照图4~6对使用药物施用装置10配置药物的球囊导管5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将球囊导管50的插入生物体管腔的一侧称为“远位侧”,将进行操作的手头侧称为“近位侧”。

球囊导管50具有长条的轴部60、设置于轴部60的远位部的球囊70、和固定于轴部60的近位端的毂部66。

轴部60具有作为远位端及近位端开口的管体的外管61、和作为配置在外管61的内部的管体的内管62。内管62被收纳于外管61的中空内部,轴部60在远位部处成为双层管结构。内管62的中空内部为供导丝穿插的导丝腔64。另外,在外管61的中空内部、且于内管62的外侧形成供球囊70的扩张用流体流通的扩张内腔63。内管62在侧面开口部65处向外部开口。内管62突出至较之外管61的远位端而言更远的远位侧。在内管62的远位部,可设有作为其它部件的前端尖端。

球囊70具有形成于轴心方向上的主体部的平直部71、位于平直部71的近位侧的近位锥部72、和位于平直部71的远位侧的远位锥部73。平直部71在被扩张时呈外径大致相等的圆筒状。近位锥部72的外径从平直部71朝向近位侧缓缓减小。远位锥部73的外径从平直部71朝向远位侧缓缓减小。

平直部71是可利用药物施用装置10配置药物的部位。需要说明的是,可利用药物施用装置10配置药物的范围不限于仅平直部71,可除了平直部71之外还包含近位锥部72、远位锥部73的至少一部分。另外,可利用药物施用装置10配置药物的范围也可以仅是平直部71的一部分。

就球囊70而言,位于近位锥部72的近位端的球囊熔接部74熔接于外管61的远位部。另外,就球囊70而言,位于远位锥部73的远位端的球囊熔接部75熔接于内管62的远位部。需要说明的是,将球囊70固定于外管61及内管62的方法不限于熔接,也可进行例如粘接。由此,球囊70的内部与扩张内腔63连通。通过介由扩张内腔63向球囊70注入扩张用流体,从而能够使球囊70扩张。扩张用流体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可使用例如氦气、co2气体、o2气体、n2气体、ar气体、空气、混合气体等气体、生理盐水、造影剂等液体。

球囊70具有以向径向突出的方式进行赋形而形成的多个翼片部77。翼片部77能够沿周向倒下而进行折叠。翼片部77是利用沿球囊70的大致轴心方向延伸的折痕形成的。翼片部77的长轴方向的长度不大于球囊70的长度。翼片部77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为例如1~7片,本实施方式中为3片。多个翼片部77优选沿球囊70的周向均匀地配置,但不限于此。

球囊70的轴心方向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5~500mm,更优选为10~300mm,进一步优选为20~200mm。球囊70的扩张时的外径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10mm,更优选为2~8mm。

就球囊70而言,优选为:具有一定程度的柔软性,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硬度以使其能在到达血管、组织等时被扩张、并释放其表面所具有的药物。具体而言,可以由金属、树脂构成,但优选球囊70的至少表面由树脂构成。球囊70的至少表面的构成材料可以使用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离聚物或这些材料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等聚烯烃、软质聚氯乙烯树脂、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尼龙弹性体、聚酯、聚酯弹性体、聚氨酯、氟树脂等热塑性树脂、有机硅橡胶、胶乳橡胶等。其中,可优选地举出聚酰胺类。

毂部66形成有近位开口部67,所述近位开口部67与外管61的扩张内腔63连通从而作为使扩张用流体流入流出的端口发挥功能。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药物施用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于血管等狭窄部的前扩张(预扩张)的球囊70收缩,从血管中拔除。在球囊70的表面上附着有血液等。

然后,如图1所示,从注射器等的溶液供给部100向多孔质体20供给包含药物及溶剂的涂覆溶液。由此,多孔质体20成为包含并保持有涂覆溶液的状态。

然后,从分离的状态的爪部45与卡定部46之间的间隙将球囊导管50的外管61收容于保持台40的内侧。此时,除去部30位于接近球囊70的一侧,多孔质体20位于接近毂部66的一侧。然后,如图7中的(a)所示,将外管61收容于除去用凹部31及凹部21,把持第一保持部41及第二保持部42的外表面而进行按压。由此,如图2中的(b)所示,连结部43发生挠曲,第一保持部41及第二保持部42相互接近,爪部45的第一倾斜面45a与卡定部46的第二倾斜面46a接触。若进一步按压第一保持部41及第二保持部42的外表面,则第一倾斜面45a会跨越第二倾斜面46a。由此,爪部45的第一正交面45b得以与第二正交面46b接触。第一正交面45b及第二正交面46b与第一保持部41的移动方向x大致正交,因此,可抑制朝向移动方向x而跨越卡定部46后的爪部45返回至移动方向x的相反侧。因此,爪部45被卡定部46卡定,第一保持部41与第二保持部42之间的距离被固定。爪部45与任意的卡定部46均能卡定。因此,通过使爪部45朝向移动方向x移动至期望的卡定部46,从而能够将爪部45卡定于期望的卡定部46。由此,能够配合球囊70的大小而适当地调节第一保持部41与第二保持部42之间的距离。多孔质体20及除去部30可根据第一保持部41及第二保持部42的位置而适当地变形。需要说明的是,爪部45被卡定于卡定部46后,通过以卡定部46从爪部45离开的方式使第二保持部42朝向爪部45的突出方向y变形,从而能够使爪部45从卡定部46脱离。

然后,如图7中的(b)所示,使球囊70相对于药物施用装置10相对而言向近位侧移动。由此,除去部30与球囊70的表面接触。因此,利用除去部30,可除去附着于球囊70的表面的血液等。除去血液等后的球囊70和与除去部30并排的多孔质体20接触。由此,可在球囊70的表面上涂布包含药物的涂覆溶液。涂覆溶液为液体,因此也能够进入球囊70的被折叠的翼片部77的空隙。将球囊70从药物施用装置10彻底地拔除后,使涂覆溶液的溶剂蒸发。由此,如图8所示,在球囊70的表面上可形成包含药物的药物层80。涂覆溶液包含添加剂的情况下,药物层80包含添加剂。然后,可将具有药物层80的球囊70再次插入血管内并使其扩张,在使药物作用于生物体组织的同时将狭窄部扩开。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药物施用装置10用于在被插入生物体内的球囊70(医疗器械)的表面上形成药物层80,所述药物施用装置10具有:柔软的多孔质体20,其能够保持包含药物及溶剂的涂覆溶液;除去部30,其能够柔软地变形,且与多孔质体20并排地配置;和保持台40,其保持多孔质体20及除去部30。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药物施用装置10能够利用除去部30将血液等从使用后的球囊70除去,并利用多孔质体20将涂覆溶液涂布于球囊70。因此,能够在球囊70的表面上迅速且容易地形成合适的量的药物层80。

多孔质体20可具有能配置球囊70的凹部21。由此,通过将球囊70配置于凹部,球囊70变得不易从凹部21脱离,并且多孔质体20与球囊70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能够有效地将涂覆溶液涂布于球囊70的表面。

除去部30具有能配置球囊70的除去用凹部31。由此,能够将球囊70配置于除去用凹部31,有效地除去球囊70的表面的血液等。

保持台40具有凹陷部44,多孔质体20配置在凹陷部44的内侧。由此,涂覆溶液变得不易从多孔质体20漏出,并且容易使多孔质体20与球囊70接触。因此,能够有效地将涂覆溶液涂布于球囊70的表面。

供涂覆溶液涂布的医疗器械为能够扩张及收缩的球囊70。由此,能够将合适的量的药物层80迅速且容易地配置于球囊70的表面。

药物层80的药物可包含选自由雷帕霉素、紫杉醇、多西他赛、及依维莫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者。由此,利用药物层80,能够良好地抑制血管内的狭窄部的再狭窄。

药物层80的药物可包含选自由水不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亲水性聚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者。由此,可从多种药物中,将符合条件等的合适的药物单独、或组合地应用于药物层80。

另外,本发明也包含用于将药物配置于被插入生物体内的球囊70(医疗器械)的表面的药物层的形成方法。该药物层的形成方法具有下述步骤:使在生物体内使用后被拔除至生物体外的球囊70与保持包含药物及溶剂的涂覆溶液的柔软的多孔质体20接触,从而将涂覆溶液涂布于该球囊70的表面的步骤;和使溶剂干燥的步骤。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药物层的形成方法能够利用多孔质体20将涂覆溶液涂布于使用后的球囊70。因此,能够将合适的量的药物层80迅速且容易地配置于球囊70的表面。

所述药物层的形成方法可在将涂覆溶液涂布于球囊70的表面的步骤之前,具有利用与所述多孔质体20并排设置的、能够柔软地变形的除去部30将血液从球囊70的表面除去的步骤。由此,能够利用除去部30从使用后的球囊70将血液等除去,从而将涂覆溶液良好地涂布于使用后的球囊70,形成药物层80。

所述医疗器械为能够扩张及收缩的球囊70。由此,能够将合适的量的药物层80迅速且容易地配置于球囊70的表面。另外,可在将用于生物体内的目标部位的前扩张(预扩张)的球囊70拔除后,将药物层配置于相同的球囊70,再次用于目标部位的后(post)扩张。需要说明的是,药物施用装置10也可基于在被插入生物体内之前的球囊70上形成药物层80的目的而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球囊导管50为快速交换型(rapidexchangetype),也可以是整体交换型(over-the-wiretype)。

另外,药物施用装置10可如图9中的(a)所示的第一变形例那样,在大致c字状的保持台40的内侧形成凹陷部44,在凹陷部44上配置大致c字状的多孔质体20及除去部30。通过按压大致c字状的保持台40的外表面,使内部的空间减少,从而能够如图9中的(b)所示,使多孔质体20的凹部21及除去部30的除去用凹部31变窄。由此,能够配合球囊70的大小适当调节多孔质体20及除去部30的形状。

另外,药物施用装置10可如图10所示的第二变形例那样,配置于保持台40的凹陷部44的多孔质体20的凹部21及除去部30的除去用凹部31为围绕仅球囊70的约180度的范围的形状。保持台40不会变形。即使是这样的构成,通过在使球囊70旋转的同时使其相对于药物施用装置10朝向近位侧移动,也仍然能够利用除去部30将血液等从球囊70的表面除去,并利用多孔质体20将涂覆溶液涂布于球囊70。

药物施用装置10可如图11所示的第三变形例那样,具有能对多孔质体20进行加温的加温部90。加温部90是被埋入多孔质体20的内部、外表面以不直接与多孔质体20接触的方式进行了包覆的电热线。从外部向作为电热线的加温部90供给电流。或者,从设置于药物施用装置10的电池(图中未显示)向作为电热线的加温部90供给电流。加温部90能够通过加温来提高球囊70与药物的粘合力。利用加温部90进行加热的温度可以为例如30~80℃,优选为30~60℃。通过加温,能够将适用于球囊70等医疗器械的表面的亲水性聚合物(湿润涂覆层)固定于医疗器械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加温部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加温部可以是使加温后的流体在多孔质体20中、或者在涂布药物一侧的相反侧(例如,图10的离开多孔质体20而与多孔质体20相对的位置)循环的泵、或是电热线、被加热后的流体等加热而配置的加热板等。药物施用装置10能够对多孔质体20进行加温从而增强药物与球囊70的粘合力,进而能够利用经过加温的多孔质体20覆盖并夹紧球囊70。即,多孔质体20也可作为夹紧球囊70的加压部而发挥功能。

另外,药物施用装置可如图12所示的第四变形例那样,除了具有多孔质体20的前述装置(参见图1)以外,还具备具有加温部90及加压部101的其他装置100。装置100具有一对加压部101,所述加压部101形成有夹持利用多孔质体20涂布了药物的球囊70的凹部102。加压部101能够相互接近及远离。需要说明的是,装置100的加压部101以外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装置大致相同,但装置100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加压部101的构成材料优选为不会将涂布于球囊70的药物剥离的teflon等材质。或者,可在加压部101的与球囊70接触的部位配置有teflon膜。在加压部101埋设有加温部90。

就装置100而言,利用经过加温的加压部101,对从图1所示的装置的多孔质体20通过而被涂布有药物的球囊70进行加温的同时进行加压。由此,能够在增强球囊70与药物的粘接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球囊70与药物的粘接力,并且减小球囊70的截面轮廓(crossingprofile)(外径)。由此,能够防止药物从球囊70脱离。另外,通过将进行加温的部位和进行加压的部位组合,从而能够在再次利用球囊导管50时,对球囊70进行简单的药物施用及折叠。另外,通过加温及加压,能够在折叠球囊70时进行赋形,因此也能够减轻向血管插入的阻力。

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除去部30与多孔质体20之间未形成空隙,但也可形成有空隙。另外,除去部30也可不配置于保持台40的凹陷部44。另外,多孔质体20可不具有凹部21,并且,除去部30可不具有除去用凹部31。

另外,也可在供给涂覆溶液之前的多孔质体20中保持粉末状的药物。粉末状的药物为晶体或无定形(非晶质)。由此,通过向多孔质体20供给不含药物的溶剂,从而能够将粉末状的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得到保持于多孔质体20中的涂覆溶液。

另外,就球囊导管50而言,球囊70在收缩的状态下被折叠,但也可不折叠球囊70。即,球囊70可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形成、在球囊70的膜厚变薄的同时进行扩张。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以于2017年11月22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224340号为基础,将其公开内容整体并入本文作为参照。

附图标记说明

10药物施用装置

20多孔质体

21凹部

30除去部

31除去用凹部

40保持台

43连结部

44凹陷部

50球囊导管

61外管

70球囊(医疗器械)

80药物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