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程序、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33283发布日期:2020-08-05 01:2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显示程序、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程序、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高睡眠质量,有提供有关睡眠环境的咨询的服务。例如,有一种要求顾客将当前的睡眠时间、生活习惯等填写到规定的调查表中,员工从填写到调查表的内容中找出改进点,并为顾客提供建议的服务。

作为现有技术,有一种监视与躺在床上的用户的睡眠质量相关的一个以上的客观的参数,并经由便携式装置,从醒来时的用户接收有关认知能力和/或精神运动能力的客观测试数据的反馈的系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66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067449号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7/168495号

然而,在以往技术中,难以掌握睡眠的空间的睡眠环境的适应性。例如,提供有关睡眠环境的咨询时,若无法正确地掌握顾客睡眠的空间的睡眠环境的适应性,则无法进行用于提高睡眠的质量的适当的建议。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个侧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仅在睡眠区间中,包含给睡眠带来影响的前后的区间,都容易掌握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的显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显示程序,获取由设置于对象者睡眠的空间的第一传感器检测出的与上述空间相关的数据;在按时间序列显示基于获取到的上述数据的上述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时,将包含上述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入睡前的第一区间、以及起床后的第二区间的区间以与其它区间不同的方式来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能够提供不仅在睡眠区间中,包含给睡眠带来影响的前后的区间,都容易作为掌握空间的睡眠环境的适应性的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的系统构成例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硬件构成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店铺信息db4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温度阈值表6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湿度阈值表7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照度阈值表8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声压阈值表9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功能性构成例的框图。

图11是有关睡眠效率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评价结果表12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综合评价表13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例的说明图(其1)。

图15是表示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例的说明图(其2)。

图16是表示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例的说明图(其3)。

图17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显示控制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季节决定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其1)。

图20是表示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其2)。

图21是表示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有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无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入睡前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起床后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生活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温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湿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8是表示声压判定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1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2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3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4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5是表示综合评价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6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睡眠区间确定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7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日出、日落的时刻计算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程序、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在图1中,显示装置101是按时间序列显示对象者睡眠的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计算机。对象者是在对睡眠环境进行解析的空间睡眠的人。对象者睡眠的空间例如是对象者的自己家的卧室、工作单位的午睡室、住宿设施的卧室等。另外,所谓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是表示是有多适合睡眠的环境的指标。

在这里,在改善睡眠环境时,正确地掌握对象者睡眠的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很重要。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例如能够根据空间的温度、湿度、亮度、声音的大小等来评价。另外,由于空间的温度等随时间变化,所以伴随于此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也随时间变化。

因此,为了判断睡眠环境的好坏,至少要看从入睡到起床的睡眠区间内的适应性。另外,为了提高睡眠的质量,入睡前、起床后的环境也很重要。例如,根据入睡前、起床后的环境,也会难以入睡、或难以醒来。因此,对于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而言,希望不光在睡眠区间,也包含入睡前的区间、起床后的区间来进行判断。

但是,若仅按时间序列来显示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对于观看该显示的人来说,很难掌握哪里是对应于睡眠区间的位置。同样地,对于入睡前、起床后的区间也很难掌握。另外,根据观察者,也有不知道观察入睡前、起床后的多长的区间的适应度较好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提供不仅在睡眠区间中,也包含给睡眠带来影响的前后的区间,都容易掌握空间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的显示的显示方法进行说明。以下,对显示装置101的处理例进行说明。在图1的例子中,假定在对象者110睡眠的空间120设置有传感器102的情况。空间120例如是对象者110的自己家的卧室。

(1)显示装置101获取由传感器102检测出的与空间120相关的数据。传感器102是检测与空间120相关的数据的装置。与空间120相关的数据例如表示空间120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具体而言,例如,显示装置101可以经由有线或者无线的网络,从传感器102直接获取与空间120相关的数据。另外,显示装置101也可以经由与传感器102连接的其它计算机,获取由传感器102检测出的与空间120相关的数据。

(2)显示装置101在按时间序列显示基于获取到的来自传感器102的数据的空间120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时,将包含对象者110的睡眠区间、入睡前的第一区间、以及起床后的第二区间的区间以与其它区间不同的方式来显示。

空间120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例如根据来自传感器102的数据所表示的空间120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评价。此外,对于基于来自传感器102的数据的评价空间120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处理而言,例如可以在显示装置101中进行,另外,也可以在与显示装置101连接的其它计算机中进行。

对象者110的睡眠区间是对象者110从入睡到起床的时间段。所谓的入睡是进入睡眠,从意识清醒的状态过渡到睡眠的状态。所谓的起床是从睡眠中醒来,从睡眠的状态过渡到意识清醒的状态。在这里,也有从对象者100为了就寝而上床到实际开始睡眠,另外,从醒来到下床,有时间差的情况。在获得上床、睡眠开始、睡眠结束(苏醒)、下床的每一个时刻的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从上床到下床的上床区间、或从睡眠开始到睡眠结束的区间用作睡眠区间。

入睡前的第一区间是入睡之前的时间段。起床后的第二区间是起床之后的时间段。第一以及第二区间的长度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根据要考虑入睡前、起床后的多长时间的环境,才能够提高睡眠的质量来决定。举一个例子,将第一区间设定为1个小时左右的长度。另外,将第二区间设定为30分钟左右的长度。

在图1的例子中,将对象者110的睡眠区间设为“22:00~6:00”。另外,将入睡前的第一区间设为“21:00~22:00”。另外,将起床后的第二区间设为“6:00~6:30”。此外,详细内容后述,但也可以根据对象者110的前一天的睡眠时间等来决定第一以及第二区间的长度。

在这里,以什么方式来显示空间120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可以通过带状图、折线图来表示。另外,对于以什么样的方式显示包含睡眠区间、第一区间、以及第二区间的区间,使得与其它区间不同,能够任意地设定。

例如,假定根据适应度利用带有不同颜色或者图案的带状图来表示空间120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显示装置101也可以对包含睡眠区间、第一区间以及第二区间的区间以外的其它区间,对带状图施加阴影显示。

例如,假定用折线图来表示空间120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显示装置101也可以对于包含睡眠区间、第一区间以及第二区间的区间,将折线图的线型设为与其它区间不同的线型。举一个例子,可以将包含睡眠区间、第一区间以及第二区间的区间的线型设为实线,将其它区间设为虚线。

在图1的例子中,用折线图130来显示空间120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的时间序列变化。在这里,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用1~3中的任意一个值来表示,值越大表示适应性越高。而且,对于包含对象者110的睡眠区间、入睡前的第一区间、以及起床后的第二区间的区间以外的其它区间,对折线图130施加有阴影显示(在图1中,为附图标记131、132部分)。

像这样,通过显示装置101,在按时间序列显示空间120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时,能够以与其它区间不同的方式来显示包含对象者110的睡眠区间、入睡前的第一区间、以及起床后的第二区间的区间。由此,能够提供不仅在睡眠区间中,包括给睡眠带来影响的前后的区间,也容易掌握空间120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的显示。

在图1的例子中,通过折线图130,以30分钟间隔按时间序列显示空间120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根据折线图130,用户能够掌握空间120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此时,用户通过对折线图130施加的阴影显示(附图标记131、132部分),能够容易地掌握给睡眠带来影响的区间整体“21:00~6:30”。其结果,例如,由于入睡前的第一区间“21:00~22:00”和睡眠区间的前半部分“22:00~23:00”的适应度比其它区间低,所以用户知道为了改善睡眠应采取哪些措施。

(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的系统构成例)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的系统构成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将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应用于提供有关睡眠环境的咨询的服务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的系统构成例的说明图。在图2中,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包含显示装置101、环境传感器201、以及活动量计202。在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中,显示装置101设置于提供服务的店铺。例如,显示装置101是店铺的员工所使用的pc(personalcomputer:个人电脑)、平板pc。另外,环境传感器201以及活动量计202被租借给作为对象者的顾客。环境传感器201设置于对象者睡眠的空间。活动量计202由对象者佩戴。在以下的说明中,有将对象者睡眠的空间记作“空间r”的情况。

在这里,环境传感器201是检测与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相关的数据的传感器。环境传感器201的数据的检测间隔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设定为1分钟左右的时间间隔。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出的数据被存储至内置存储器。环境传感器201例如能够积蓄1周左右的数据。

另外,环境传感器201能够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所谓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是通信距离为几米到几十米左右的无线通信。作为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可举出利用无线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bluetooth(注册商标)等的通信。此外,图1所示的传感器102例如对应于环境传感器201。另外,环境传感器201是设置于空间r的第一传感器的一个例子。

活动量计202是测定对象者的活动量的设备。活动量计202的数据的收集间隔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设定为10秒左右的时间间隔。具体而言,例如,活动量计202具有3轴加速度传感器,将与对象者的身体的运动、朝向相关的数据记录于内置存储器。活动量计202中,例如,能够积蓄1周左右的数据。在图2的例子中,活动量计202是佩戴于对象者的腰部等的硬币型的设备。但是,活动量计202也可以是腕带型、吊坠型、徽章型等。活动量计202是传感检测与对象者的活动相关的数据的第二传感器的一个例子。

在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0中,显示装置101能够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从环境传感器201获取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出的数据。另外,显示装置101具有读取装置210,能够读取活动量计202中记录的数据。读取装置210例如是非接触型的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读取器。

例如,若在接受服务的提供时,对象者(顾客)携带环境传感器201以及活动量计202来到店铺,则利用显示装置101,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从环境传感器201获取数据。另外,若店铺的员工或顾客自身将活动量计202罩上读取装置210,则活动量计202中记录的数据被显示装置101读取。

此外,在图2的例子中,仅显示了1台显示装置101,但显示装置101例如按提供服务的每个店铺来设置。另外,在图2的例子中,将环境传感器201以及活动量计202分别仅记作1台,但向每一位顾客(对象者)都租借环境传感器201以及活动量计202。但是,也可以将环境传感器201以及活动量计202销售或无偿地分发给顾客(对象者)。

(显示装置101的硬件构成例)

图3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硬件构成例的框图。在图3中,显示装置101具有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301、存储器302、盘驱动器303、盘304、公共网络i/f(interface)305、近距离无线i/f306、显示器307、以及输入装置308。另外,各构成部分别通过总线300来连接。

在这里,cpu301掌管显示装置101的整体的控制。存储器302例如是具有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储器)以及闪存rom等的存储部。具体而言,例如,闪存rom、rom存储各种程序,ram被用作cpu301的工作区域。存储在存储器302中的程序被加载到cpu301,从而使cpu301执行编码处理。

盘驱动器303按照cpu301的控制来控制针对盘304的数据的读/写。盘304存储通过盘驱动器303的控制写入的数据。作为盘304,例如,可举出磁盘、光盘等。

公共网络i/f305具有无线通信电路和天线,并与网络连接,经由网络与其它计算机连接。网络例如是lan、wan(wideareanetwork:广域网)、互联网等。而且,公共网络i/f305掌管网络和内部的接口,控制从其它计算机的数据的输入输出。

近距离无线i/f306具有无线通信电路和天线,并与无线网络连接,经由无线网络与其它计算机(例如,图2所示的环境传感器201)连接。而且,近距离无线i/f306掌管无线网络和内部的接口,控制从其它计算机的数据的输入输出。

显示器307是显示以光标、图标或工具箱为首的、文档、图像、功能信息等数据的显示装置。作为显示器307,例如,能够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

输入装置308具有用于输入文字、数字、各种指示等的键,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入装置308可以是键盘、鼠标等,另外,也可以是触摸面板式的输入板、数字键盘等。

此外,显示装置101也可以不具有上述的构成部中的、例如,盘驱动器303、盘304等。另外,显示装置101也可以除了上述的构成部以外,例如,还具有ssd(solidstatedrive:固态硬盘)、扫描仪、打印机等。

(店铺信息db400的存储内容)

接下来,对显示装置101所使用的店铺信息db(database)400的存储内容进行说明。店铺信息db400例如通过图3所示的存储器302、盘304等存储装置来实现。然而,店铺信息db400也可以包含于显示装置101可访问的其它计算机。在该情况下,显示装置101通过访问其它计算机,能够参照店铺信息db400的存储内容。

图4是表示店铺信息db4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4中,店铺信息db400具有店铺id、店铺名称、纬度、经度以及海拔的字段,通过在各字段设定信息,将店铺信息400-1~400-6存储为记录。

在这里,店铺id是唯一识别提供有关睡眠环境的咨询的服务的店铺的标识符。店铺名称是店铺的名称。纬度、经度以及海拔是店铺所处的地点的纬度、经度以及海拔。例如,店铺信息400-1的店铺s1的店铺名称为“横滨店”,纬度为“35.46602”,经度为“139.6222”以及海拔为“16.38416”。

(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的存储内容)

接下来,对显示装置101所使用的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的存储内容进行说明。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例如通过存储器302、盘304等存储装置来实现。

图5是表示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5中,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具有环境传感器id、日期、时刻、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字段,通过在各字段设定信息,将环境传感器信息(例如,环境传感器信息500-1~500-21)存储为记录。

在这里,环境传感器id是唯一识别环境传感器201的标识符。日期是通过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出温度等的日期。时刻是通过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出温度等的时刻。温度是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出的温度(单位:℃)。湿度是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出的湿度(单位:%)。照度是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出的照度(单位:lx)。声压是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出的声压(单位:db)。

例如,环境传感器信息500-1表示通过环境传感器id为“001”的环境传感器201在“2017/12/1119:09”检测出的温度为“27.16”、湿度为“41.45”、照度为“1000”以及声压为“46.87”。

(温度阈值表600的存储内容)

接下来,对显示装置101所使用的温度阈值表600的存储内容进行说明。温度阈值表600例如通过存储器302、盘304等存储装置来实现。

图6是表示温度阈值表6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6中,温度阈值表600存储与用于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具体而言,温度阈值表600包括温度阈值表(春/秋)610、温度阈值表(夏)620、以及温度阈值表(冬)630。

温度阈值表(春/秋)610是春/秋用的评价基准。温度阈值表(夏)620是夏天用的评价基准。温度阈值表(冬)630是冬天用的评价基准。在各温度阈值表610、620、630中,得分表示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得分越高,表示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越高。

另外,在各温度阈值表610、620、630,前半部分的评价基准是应用于睡眠区间(前半部分)的评价基准。睡眠区间(前半部分)是将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分割而成的3个区间中的前半部分的区间。中间部分的评价基准是应用于睡眠区间(中间部分)的评价基准。睡眠区间(中间部分)是将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分割而成的3个区间中的中间部分的区间。后半部分的评价基准是应用于睡眠区间(后半部分)的评价基准。睡眠区间(后半部分)是将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分割而成的3个区间中的后半部分的区间。

此外,在温度阈值表600中,也可以包含与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以及生活区间的各个区间的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但是,作为与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以及生活区间的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也可以使用与睡眠区间的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另外,在温度阈值表600中,也可以包含睡眠区间(有日出)的评价基准、以及睡眠区间(有日落)的评价基准。另外,在这里,将得分(适应性)设为1~3的范围,然而设为哪个范围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也可以将得分的范围设为1~5,并设置与各得分对应的评价基准。另外,在温度阈值表600中,也可以包含与生活区间的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

(湿度阈值表700的存储内容)

接下来,对显示装置101所使用的湿度阈值表700的存储内容进行说明。湿度阈值表700例如通过存储器302、盘304等存储装置来实现。

图7是表示湿度阈值表7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7中,湿度阈值表700存储与用于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此外,在图7的例子中,仅显示出春/秋用的评价基准,但对于夏天用以及冬天用的评价基准也存储于湿度阈值表700。

另外,在湿度阈值表700中,也可以包含与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以及生活区间的各个区间的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然而,作为与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以及生活区间的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也可以使用与睡眠区间的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另外,在湿度阈值表700中,也可以包含睡眠区间(有日出)的评价基准、以及睡眠区间(有日落)的评价基准。另外,在湿度阈值表700中,也可以包含与生活区间的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

(照度阈值表800的存储内容)

接下来,对显示装置101所使用的照度阈值表800的存储内容进行说明。照度阈值表800例如通过存储器302、盘304等存储装置来实现。

图8是表示照度阈值表8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8中,照度阈值表800存储与用于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照度相关的评价基准。在这里,以全年用的评价基准为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存储每个季节的评价基准。

在照度阈值表800中,睡眠区间的评价基准为应用于从对象者入睡的时刻到起床的时刻的时间段的评价基准。入睡前区间的评价基准是应用于对象者入睡之前的时间段的评价基准。起床后区间的评价基准是应用于对象者起床之后的时间段的评价基准。

另外,在睡眠区间包含日出时刻的情况下,睡眠区间(有日出)的评价基准是应用于睡眠区间内的日出时刻以后的时间段的评价基准。在睡眠区间包含日落时刻的情况下,睡眠区间(有日落)的评价基准是应用于睡眠区间内的日落时刻以前的时间段的评价基准。

此外,在照度阈值表800中,也可以包含分别应用于睡眠区间(前半部分)、睡眠区间(中间部分)以及睡眠区间(后半部分)的评价基准。另外,在照度阈值表800中,也可以包含与生活区间的照度相关的评价基准。

(声压阈值表900的存储内容)

接下来,对显示装置101所使用的声压阈值表900的存储内容进行说明。声压阈值表900例如通过存储器302、盘304等存储装置来实现。

图9是表示声压阈值表9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9中,声压阈值表900存储与用于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声压相关的评价基准。在这里,以全年用的评价基准为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存储每个季节的评价基准。

另外,在声压阈值表900中,也可以包含分别应用于睡眠区间(前半部分)、睡眠区间(中间部分)以及睡眠区间(后半部分)的评价基准。另外,在声压阈值表900中,也可以包含睡眠区间(有日出)的评价基准、以及睡眠区间(有日落)的评价基准。另外,在声压阈值表900中,也可以包含与生活区间的声压相关的评价基准。

(显示装置101的功能的构成例)

图10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功能性构成例的框图。在图10中,显示装置101包含获取部1001、确定部1002、决定部1003、评价部1004、以及显示控制部1005。获取部1001~显示控制部1005作为控制部的一个例子发挥作用。具体而言,例如,获取部1001~显示控制部1005通过使cpu301执行图3所示的存储器302、盘304等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程序、或者通过公共网络i/f305、近距离无线i/f306,来实现其功能。各功能部的处理结果例如被存储至存储器302、盘304等存储装置。

获取部1001获取由设置于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的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出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在这里,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表示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例如,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是图5所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500-1~500-21。

具体而言,例如,获取部1001通过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从环境传感器201接收环境传感器信息,来获取环境传感器信息。环境传感器信息包含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出的表示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信息。在环境传感器201中,例如,记录有从将环境传感器201租借给对象者(顾客)的日期到当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获取到的环境传感器信息例如被存储至图5所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

另外,获取部1001获取与对象者对应的活动量计202中记录的活动量数据。在这里,活动量数据是与对象者的身体的运动、朝向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具体而言,例如,获取部1001通过利用图2所示的读取装置210,从活动量计202读取活动量数据,来获取活动量数据。

确定部1002确定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在这里,睡眠区间是从对象者入睡到起床的区间。具体而言,例如,确定部1002可以通过使用图3所示的输入装置308的用户的操作输入,接受确定睡眠区间的信息,从而确定对象者的睡眠区间。

另外,确定部1002例如也可以基于从活动量计202获取到的活动量数据,来检测对象者的入睡以及起床。然后,确定部1002可以基于检测出的结果,来确定对象者的睡眠区间。

若更详细地说明,例如,确定部1002基于活动量数据,每隔单位时间,若在对象者有一定量以上的运动则判断为苏醒状态,若在对象者没有一定量以上的运动则判断为睡眠状态。而且,确定部1002可以基于判断出的结果,来检测对象者的入睡以及起床,并确定睡眠区间。此外,在睡眠中也有意识暂时苏醒的情况。因此,确定部1002在确定睡眠区间时,例如,也可以在持续一定时间以上不是苏醒状态的情况下,判断为是睡眠状态。

此外,作为根据从活动量计202获取的活动量数据,来检测对象者的入睡、起床的技术,可以使用现有的任何技术。例如,作为根据活动量数据来检测对象者的睡眠和苏醒的技术,能够参照下述非专利文献。另外,确定部1002例如也可以通过对由设置于空间r的照相机拍摄的图像进行解析,来检测对象者的上床行为、起床行为,来确定对象者的睡眠区间。

rojerj.coleetal.1992.automaticsleep/wakeidentificationfromwristactivity.americansleepdisordersassociationandsleepresearchsociety.15(5):461-469

另外,确定部1002确定与日出以及日落相关的时刻。在这里,与日出相关的时刻例如是在太阳升起时,太阳的上边缘与地平线一致的时刻,即,日出时刻。另外,与日落相关的时刻,例如是在太阳下山时,太阳的上边缘与地平线一致的时刻,即,日落时刻。

具体而言,例如,确定部1002也可以通过使用输入装置308的用户的操作输入,接受空间r所处的地点上的日出以及日落时刻,从而确定与日出以及日落相关的时刻。另外,确定部1002也可以通过询问公开或计算各地的日出、日落的时刻的服务器,来确定空间r所处的地点上的日出以及日落的时刻。

另外,确定部1002也可以通过计算空间r所处的地点上的日出以及日落的时刻,来确定与日出以及日落相关的时刻。若更详细地说明,例如,确定部1002参照图4所示的店铺信息db400,来确定设置有本装置的店铺的纬度、经度以及海拔。而且,确定部1002基于确定出的店铺的纬度、经度以及海拔,来计算空间r所处的地点上的日出以及日落的时刻。即,以空间r处于距离店铺较近的场所为前提,来计算空间r所处的地点上的日出以及日落的时刻。

决定部1003决定入睡前区间的长度。在这里,入睡前区间对应于在图1中说明的第一区间,是给睡眠的质量带来影响的入睡之前的时间段。另外,决定部1003决定起床后区间的长度。在这里,起床后区间对应于在图1中说明的第二区间,是给睡眠的质量带来影响的起床之后的时间段。

具体而言,例如,决定部1003也可以将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长度分别决定为预先决定出的基准长度。预先决定的基准长度例如对于入睡前区间为1小时左右,对于起床后区间为30分钟左右。

另外,决定部1003也可以根据基于对象者的睡眠时间和上床时间的睡眠效率,来决定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长度。所谓的睡眠效率是表示有多少效率较高的睡眠的指标。睡眠效率例如通过睡眠时间相对于在床上时间的比例来表示。

在这里,使用图11,对睡眠效率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图11是有关睡眠效率的说明图。在图11中,图表1100表示从上床时刻到下床时刻的区间。上床时刻是对象者上床铺的时刻。入睡时刻是对象者睡着的时刻。起床时刻是对象者醒来的时刻。下床时刻是对象者下床铺的时刻。中途苏醒是在睡眠中意识暂时苏醒的区间。

首先,决定部1003使用下述式(1),计算对象者的熟睡时间。其中,所谓的熟睡时间是从睡眠时间中除去中途苏醒的时间后的时间。睡眠时间是从入睡时刻到起床时刻的区间。

熟睡时间=睡眠时间-σ(中途苏醒)…(1)

接着,决定部1003使用下述式(2),计算对象者的睡眠效率。其中,上床时间是从上床时刻到下床时刻的区间。

睡眠效率(单位:%)=熟睡时间÷上床时间×100…(2)

此外,上床时刻、入睡时刻、起床时刻、下床时刻以及中途苏醒例如基于从活动量计202获取的数据来确定。此时使用的数据能够任意指定。例如,也可以使用解析时期的前一天的数据。

在这里,若睡眠效率为85%左右,则可以说是理想的睡眠状态。另一方面,在睡眠效率处于91%~100%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说睡眠时间充足。在该情况下,例如,为了改善上床铺后的入睡,优选延长入睡前的区间。因此,在睡眠效率处于91%~100%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决定部1003也可以将入睡前区间决定为从基准长度扩展30分钟左右的时间,例如,1小时30分钟。

另外,在睡眠效率处于0%~79%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说从上床铺到睡着的入睡等待时间较长。在该情况下,例如,为了改善上床铺后的入睡,优选缩短入睡前的区间。因此,在睡眠效率处于0%~79%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决定部1003也可以将入睡前区间决定为从基准长度缩短30分钟左右的时间,例如,30分钟。

另外,在睡眠效率处于0%~79%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以在起床后沐浴明亮的光线而重置昼夜节律为目的,也考虑延长起床后的区间。因此,决定部1003也可以将起床后区间决定为从基准长度扩展30分钟左右的时间,例如,1小时。

另外,决定部1003在对象者的起床时刻比确定出的日出时刻靠前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起床后区间决定为从基准长度缩短15分钟左右的时间,例如,15分钟。由此,能够进一步避免因沐浴日出后的明亮的光线,而起床时刻变早。

返回到图10的说明,评价部1004基于获取到的来自环境传感器201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例如是表示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信息。

例如,在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表示空间r的温度的情况下,评价部1004对于空间r的温度,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另外,在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表示空间r的湿度的情况下,评价部1004对于空间r的湿度,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另外,在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表示空间r的照度的情况下,评价部1004对于空间r的照度,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另外,在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表示空间r的声压的情况下,评价部1004对于空间r的声压,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

具体而言,例如,评价部1004使用用于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评价基准,根据由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出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的时间序列变化,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每规定时间的适应度。规定时间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设定为环境传感器201的数据的检测间隔(在图5的例子中,为1分钟)。

此外,用于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评价基准例如存储于图6~图9所示的各种表600、700、800、900中。

在这里,适合睡眠的环境处于在入睡前、睡眠中、起床后的各种时刻发生变化的趋势。例如,在入睡前,温度较低的话容易睡着,另外,优选播放音乐来放松。另外,即使人在睡眠中,若卧室明亮,则会感受到其光,并处于睡眠的质量降低的趋势,所以在睡眠中,优选较暗。另一方面,在起床时,若缓缓地变亮,则有容易醒来的趋势。

因此,评价部1004也可以在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各个区间应用不同的评价基准。由此,能够在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各个区间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

另外,有在睡眠中迎来日出、日落的情况。若迎来日出,则处于因太阳的光线而室内变得明亮的趋势。因此,若以与日出前相同的方式来评价日出后的适应性,则有成为较差的评价的趋势。另外,若迎来日落,则太阳下山而处于室内变暗的趋势。因此,若以与日落后相同的基准来评价日落前的适应性,则具有成为较差的评价的趋势。

另外,若迎来日出,则处于因太阳的光线而室内的温度升高的趋势。因此,若以与日出前相同的方式来评价日出后的适应性,则尤其是在夏季等较热的时期,有成为较差的评价的趋势。另外,若迎来日落,则太阳下山而处于室内的温度降低的趋势。因此,若以与日落后相同的基准来评价日落前的适应性,则在夏季等,有成为较差的评价的趋势。

因此,在睡眠区间包含与日出或者日落相关的时刻的情况下,评价部1004也可以在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刻的前后切换适应度的评价基准。由此,能够考虑由睡眠区间中的日出或者日落引起的环境变化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

另外,在睡眠区间中,也处于适合睡眠的环境发生变化的趋势。例如,优选睡眠区间的前半部分的温度比后半部分低。因此,评价部1004也可以对睡眠区间进行划分分割为多个区间,并在分割出的多个区间的各个区间应用不同的评价基准。

此时,评价部1004可以大致均衡地分割睡眠区间,另外,也可以以预先决定的时间宽度(例如,2小时)从前端开始分割。此外,将睡眠区间分割为几个区间,能够任意地设定。由此,在睡眠区间中,也能够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

例如,将睡眠区间设为“23:00~7:00”,并分割为睡眠区间(前半部分)“23:00~2:00”、睡眠区间(中间部分)“2:00~4:00”、以及睡眠区间(后半部分)“4:00~7:00”。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在睡眠区间(前半部分)应用评价基准a、在睡眠区间(中间部分)应用评价基准b、在睡眠区间(后半部分)应用评价基准c。进一步,若日出时刻为“6:00”,则评价部1004在“4:00~6:00”的区间应用评价基准c、在“6:00~7:00”的区间应用评价基准d。

另外,评价部1004对于对象者的生活区间,也可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所谓的生活区间是与包含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区间不同的其它区间。在生活区间应用的评价基准例如可以是与睡眠区间相同的评价基准,另外,也可以是生活区间专用的评价基准。

另外,有适合睡眠的环境也根据春、夏、秋、冬等季节发生变化的趋势。例如,对于适合睡眠的温度,有冬季比夏季低的趋势。因此,评价部1004也可以对于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以及生活区间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区间,根据解析时期的季节来切换评价基准。

所谓的解析时期是成为对睡眠环境进行解析的对象的时期(例如,日期)。然而,适合睡眠的环境有在春和秋相同的趋势。因此,可以将季节分类为春/秋、夏、以及冬这3个。由此,能够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根据季节发生变化的情况,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该情况下,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表示每个季节的与理想环境的偏离程度。

此外,解析时期可以通过使用输入装置308的用户的操作输入来指定。另外,也可以根据通过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出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的时期,例如,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来确定解析时期。而且,评价部1004例如,若解析时期为3月~5月的期间内则将季节决定为春、若为6月~8月的期间内则将季节决定为夏、若为9月~11月的期间内则将季节决定为秋、若为12月~2月的期间内则将季节决定为冬。

另外,评价部1004也可以基于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来生成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综合评价值。在这里,所谓的综合评价值是综合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所得的值。例如在将适应度表示为得分的情况下,综合评价值可以为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平均值。但是,对于小数点以下,可以抹掉、或者进位、或者四舍五入。另外,综合评价值可以是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中的最好的适应度、或者最差的适应度。

此外,对于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评价例,使用图12后述。另外,对于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综合评价值的生成例,使用图13后述。

显示控制部1005进行显示评价出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控制。具体而言,例如,显示控制部1005基于评价出的每个规定时间的适应度,按时间序列显示对象者的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此时,显示控制部1005对于入睡前区间和起床后区间也可以按时间序列显示适应度。进一步,显示控制部1005对于生活区间也可以按时间序列显示适应度。

以什么方式显示各区间(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生活区间)中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各区间中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可以根据适应度利用带有不同颜色或者图案的带状图来显示。另外,各区间中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也可以利用按顺序连接适应度的折线图来显示。

若更详细地说明,例如,显示控制部1005对各区间确定每个规定区间的适应度。规定区间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可以是各区间内的每个一定时间(例如,1小时)的区间,另外,也可以是各区间整体。作为规定区间的适应度,例如,在规定区间中确定最好的适应度、或者最差的适应度。另外,作为规定区间的适应度,也可以使用规定区间中的适应度的平均值。而且,显示控制部1005也可以对各区间,根据确定出的每个规定区间的适应度显示带有不同颜色或者图案的带状图。

另外,显示控制部1005在按时间序列显示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时,可以将包含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区间,以与其它区间不同的方式来显示。其它区间例如是对象者的生活区间。在这里,以什么方式显示包含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区间以与其它区间不同,能够任意地设定。

例如,根据适应度利用带有不同颜色或者图案的带状图来显示各区间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在该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005也可以对包含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区间以外的其它区间,在带状图上实施阴影显示。

另外,例如,通过按顺序连接适应度而成的折线图来显示各区间的适应性的时间序列变化。在该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005也可以对于包含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区间,将折线图的线型设为与其它区间不同的线型。另外,显示控制部1005也可以对其它区间,在折线图上实施阴影显示。

另外,显示控制部1005在按时间序列显示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时,也可以可相互判别地显示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具体而言,例如,显示控制部1005也可以显示划分入睡前区间和睡眠区间的信息(例如,线段)、以及划分睡眠区间和起床后区间的信息。

更具体而言,例如,显示控制部1005生成如后述的图14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信息。而且,显示控制部1005进行基于所生成的画面信息,将环境解析画面1400显示于图3所示的显示器307的控制。

另外,显示控制部1005也可以按时间序列显示获取到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以什么方式显示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温度、湿度、照度、声压)的时间序列变化,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的时间序列变化可以通过连接空间r的温度等而成的折线图来显示,另外,也可以以表形式来显示。由此,能够提示成为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基础的信息。

更具体而言,例如,显示控制部1005生成如后述的图15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信息。然后,显示控制部1005进行基于所生成的画面信息,将环境解析画面1400显示于显示器307的控制。

另外,显示控制部1005显示所生成的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可以通过数值来表示,另外,也可以通过图形、符号等来表示。具体而言,例如,显示控制部1005在按时间序列显示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时,也可以一起显示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综合评价值。另外,显示控制部1005例如也可以按时间序列显示有关对象者的每一天的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综合评价值。

更具体而言,例如,显示控制部1005生成如后述的图16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信息。然后,显示控制部1005进行基于所生成的画面信息,将环境解析画面1400显示于显示器307的控制。

此外,显示装置101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功能部可以由与显示装置101不同的其它计算机,例如,与显示装置101连接的服务器来实现。

(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评价例)

接下来,使用图6~图9所示的各种表600、700、800、900,对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情况的评价例进行说明。

在这里,将对象者的睡眠区间设为“23:00~8:00”,并将入睡前区间设为“22:00~23:00”、将起床后区间设为“8:00~8:30”。另外,将日出时刻设为“7:00”。另外,将睡眠区间分割为睡眠区间(前半部分)“23:00~2:00”、睡眠区间(中间部分)“2:00~5:00”、以及睡眠区间(后半部分)“5:00~8:00”。

<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

首先,作为来自环境传感器201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以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表示环境传感器id“001”、日期“2017/11/1122:10”、温度“25[℃]”、湿度“39[%]”、照度“25[lx]”以及声压“40[db]”。以下,对于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每一个,对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评价例进行说明。

·关于空间r的温度

由于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122:10”在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在这里,日期“2017/11/1122:10”包含于入睡前区间。在这里,假定作为与入睡前区间的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使用与睡眠区间(前半部分)的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温度阈值表610内的前半部分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温度“25[℃]”,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温度的适应度为得分“2”。得分“2”例如对应于用舒适/一般/不舒适这3个阶段来表示适应度的情况下的“一般”。

此外,在各种表600、700、800、900的例子中,在同时满足多个得分的评价基准的情况下,评价结果为满足评价基准的多个得分中的最高的得分。例如,在满足得分“3”以及得分“2”的评价基准双方的情况下,评价结果为得分“3”。

·关于空间r的湿度

由于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122:10”为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在这里,日期“2017/11/1122:10”包含于入睡前区间。在这里,假定作为与入睡前区间的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使用与睡眠区间(前半部分)的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湿度阈值表700内的前半部分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湿度“39[%]”,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湿度的适应度为得分“1”。得分“1”例如对应于用舒适/一般/不舒适这3个阶段来表示适应度的情况下的“不舒适”。

·关于空间r的照度

在这里,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122:10”包含于入睡前区间。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照度阈值表800内的入睡前区间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照度“25[lx]”,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湿度的适应度为得分“3”。得分“3”例如对应于用舒适/一般/不舒适这3个阶段来表示适应度的情况下的“舒适”。

·关于空间r的声压

在这里,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122:10”包含于入睡前区间。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声压阈值表900内的入睡前区间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声压“40[db]”,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声压的适应度为得分“3”。

此外,对于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每一个的评价结果,例如,存储于如图12所示的评价结果表1200。评价结果表1200例如通过存储器302、盘304等存储装置来实现。

图12是表示评价结果表12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12中,评价结果表1200具有环境传感器id、日期、时刻、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字段,通过在各字段设定信息,将评价结果(例如,评价结果1200-1~1200-4)存储为记录。

例如,评价结果1200-1表示基于上述的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具体而言,评价结果1200-1作为基于来自环境传感器id“001”的环境传感器201的数据的时间“2017/11/1122:10”的适应度,示出温度“2”、湿度“1”、照度“3”以及声压“3”。

<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

接下来,作为来自环境传感器201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以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表示环境传感器id“001”、日期“2017/11/122:10”、温度“22[℃]”、湿度“39[%]”、照度“5[lx]”以及声压“30[db]”。

·关于空间r的温度

由于第一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2:10”在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在这里,日期“2017/11/122:10”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部分)。

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温度阈值表610内的中间部分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温度“22[℃]”,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温度的适应度为得分“3”。

·关于空间r的湿度

由于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2:10”在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在这里,日期“2017/11/122:10”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部分)。

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湿度阈值表700内的中间部分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湿度“39[%]”,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湿度的适应度为得分“1”。

·关于空间r的照度

在这里,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2:10”包含于睡眠区间。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照度阈值表800内的睡眠区间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照度“5[lx]”,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湿度的适应度为得分“2”。

·关于空间r的声压

在这里,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2:10”包含于睡眠区间。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声压阈值表900内的睡眠区间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声压“30[db]”,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声压的适应度为得分“3”。

在图12中,评价结果1200-2表示基于上述的第二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具体而言,评价结果1200-2作为基于来自环境传感器id“001”的环境传感器201的数据的时间“2017/11/122:10”的适应度,示出温度“3”、湿度“1”、照度“2”以及声压“3”。

<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

接下来,作为来自环境传感器201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以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为例进行说明。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表示环境传感器id“001”、日期“2017/11/127:10”、温度“23[℃]”、湿度“43[%]”、照度“8[lx]”以及声压“40[db]”。

·关于空间r的温度

由于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7:10”在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在这里,日期“2017/11/127:10”包含于睡眠区间(后半部分)。

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温度阈值表610内的后半部分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温度“23[℃]”,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温度的适应度为得分“3”。

·关于空间r的湿度

由于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7:10”在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在这里,日期“2017/11/127:10”包含于睡眠区间(后半部分)。

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湿度阈值表700内的后半部分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湿度“43[%]”,来评价空间r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湿度的适应度为得分“2”。

·关于空间r的照度

在这里,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7:10”包含于睡眠区间,并且,比日出时刻靠后。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照度阈值表800内的睡眠区间(有日出)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照度“8[lx]”,来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湿度的适应度为得分“3”。

·关于空间r的声压

在这里,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7:10”包含于睡眠区间。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声压阈值表900内的睡眠区间的评价基准,根据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声压“40[db]”,来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声压的适应度为得分“2”。

在图12中,评价结果1200-3表示基于上述的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具体而言,评价结果1200-3作为基于来自环境传感器id“001”的环境传感器201的数据的时间“2017/11/127:10”的适应度,示出温度“3”、湿度“2”、照度“3”以及声压“2”。

<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

接下来,作为与来自环境传感器201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以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为例进行说明。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表示环境传感器id“001”、日期“2017/11/128:10”、温度“24[℃]”、湿度“43[%]”、照度“2700[lx]”以及声压“40[db]”。

·关于空间r的温度

由于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8:10”在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在这里,日期“2017/11/128:10”包含于起床后区间。在这里,假定作为与起床后区间的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使用与睡眠区间(后半部分)的温度相关的评价基准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温度阈值表610内的后半部分的评价基准,根据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温度“24[℃]”,来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温度的适应度为得分“3”。

·关于空间r的湿度

由于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8:10”在9月~11月的期间内,所以评价部1004将季节决定为“秋”。在这里,日期“2017/11/128:10”包含于起床后区间。在这里,假定作为与起床后区间的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使用与睡眠区间(后半部分)的湿度相关的评价基准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湿度阈值表700内的后半部分的评价基准,根据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湿度“43[%]”,来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湿度的适应度为得分“2”。

·关于空间r的照度

在这里,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8:10”包含于起床后区间。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照度阈值表800内的起床后区间的评价基准,根据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照度“2700[lx]”,来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湿度的适应度为得分“3”。

·关于空间r的声压

在这里,第三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日期“2017/11/128:10”包含于起床后区间。在该情况下,评价部1004使用声压阈值表900内的起床后区间的评价基准,根据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所表示的声压“40[db]”,来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在这里,有关空间r的声压的适应度为得分“3”。

在图12中,评价结果1200-4表示基于上述的第四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具体而言,评价结果1200-4作为基于来自环境传感器id“001”的环境传感器201的数据的时间“2017/11/128:10”的适应度,示出温度“3”、湿度“2”、照度“3”以及声压“3”。

另外,评价部1004例如参照评价结果表1200,生成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综合评价值。具体而言,例如,评价部1004从评价结果表1200中,获取时刻包含于睡眠区间“23:00~8:00”的评价结果。

接着,评价部1004基于获取到的评价结果,对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每一个,计算得分(适应度)的平均值。而且,评价部1004将对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每一个计算出的结果设为有关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每一个的综合评价值。其中,对于小数点以下例如进行四舍五入。

另外,评价部1004也可以计算有关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每一个的综合评价值的平均值。而且,评价部1004也可以将计算出的结果设为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是综合对象者的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所得的值。

生成的综合评价值例如存储于图13所示的综合评价表1300。综合评价表1300例如通过存储器302、盘304等存储装置来实现。

图13是表示综合评价表1300的存储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13中,综合评价表1300具有环境传感器id、日期、温度、湿度、照度、声压以及整体的字段,通过在各字段设定信息,将综合评价信息(例如,综合评价信息1300-1、1300-2)存储为记录。

在这里,环境传感器id是唯一识别环境传感器201的标识符。日期是表示解析时期的日期。其中,解析时期为包含入睡时刻的一天的日期。温度是有关空间r的温度的综合评价值。湿度是有关空间r的湿度的综合评价值。照度是有关空间r的照度的综合评价值。

声压是有关空间r的声压的综合评价值。整体是综合有关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每一个的综合评价值所得的整体的综合评价值。在这里,整体为有关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每一个的综合评价值的平均值(其中,小数点以下为四舍五入)。

例如,综合评价信息1300-1表示有关设置有环境传感器id“001”的环境传感器201的空间r的日期“2017/11/11”的温度、湿度、照度、声压以及整体的每一个的综合评价值“2、2、3、3、3”。

(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例)

接下来,使用图14~图16,对显示器307中显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例进行说明。图14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信息例如基于图12所示的评价结果表1200的存储内容而生成。

图14~图16是表示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例的说明图。在图14中,环境解析画面1400是按时间序列显示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在这里,图表1401~1404是表示2017年11月8日12时00分~2017年11月9日12时00分的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的带状图。

具体而言,图表1401表示与空间r的温度相关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图表1402表示与空间r的湿度相关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图表1403表示与空间r的照度相关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图表1404表示与空间r的声压相关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

在各图表1401~1404中,根据各区间(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生活区间)中的适应度(舒适、一般、不舒适)而标注有不同的图案。各区划中的适应度是在各区划中最好的适应度。其中,睡眠区间被划分为睡眠区间(前半部分)、睡眠区间(中间部分)、睡眠区间(后半部分)。另外,在睡眠区间中包含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刻的情况下,在该时刻的前后划分。

标记1410是表示日出的显示。标记1411是表示日落的显示。实线1412是划分睡眠区间(前半部分)和睡眠区间(中间部分)的显示。实线1413是划分睡眠区间(中间部分)和睡眠区间(后半部分)的显示。虚线1414是划分入睡前区间和睡眠区间(前半部分)的显示。虚线1415是划分睡眠区间(后半部分)和起床后区间的显示。点划线1416是表示日出时刻的显示。

另外,在各图表1401~1404中,在包含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区间以外的其它区间(生活区间)施加阴影显示(在图14中,为附图标记1420、1421部分)。

另外,睡眠环境状态的标记1431~1434表示有关空间r的声压、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每一个的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综合评价值。标记1431~1434根据位于左右的哪一侧,来表示综合评价值的好坏。另外,标记1431~1434根据位于上下的哪一侧,表示睡眠区间中的温度、湿度、照度、声压的平均值相对于理想的环境是高还是低。另外,标记1435表示综合有关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每一个的睡眠区间中的综合评价值所得的整体的综合评价值。

另外,环境传感器的各值表示睡眠区间中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湿度、最大照度、最大声压。另外,理想的环境表示睡眠区间中的理想的温度、湿度、照度、声压。环境注释是基于各区间(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生活区间)中的适应度的睡眠环境的注释。

根据图表1401~1404,用户(例如,店铺的员工)能够掌握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此时,通过阴影显示(在图14中,为附图标记1420、1421部分),不光是睡眠区间,包括给睡眠带来影响的前后的区间(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用户都能够容易地掌握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

另外,用户能够通过虚线1414、1415,容易地判别入睡前区间、睡眠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另外,用户能够通过实线1412、1413,容易地判别睡眠区间中的前半部分、中间部分以及后半部分的区间。另外,用户能够通过点划线1416,掌握日出时刻。

由此,店铺的员工能够正确地掌握各区间中的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并对对象者(顾客)提供用于提高睡眠的质量的适当的建议。另外,店铺的员工能够掌握有关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每一个的适应性,所以能够提供有关睡眠环境的更为详细的建议。

另外,根据睡眠环境状态的标记1431~1434,用户能够直观地掌握有关空间r的声压、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每一个的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综合评价值的好坏。进一步,根据标记1431~1434位于上下的哪一侧,能够直观地掌握作为睡眠区间整体如何改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较好。另外,根据标记1435,用户能够直观地掌握睡眠区间中的综合评价值(整体)的好坏。

在图14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中,例如,若通过使用输入装置308的用户的操作输入,选择标签1442,则如图15所示,能够切换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显示内容。其中,在图15的例子中,对有关与图14的例子不同的一天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进行说明。

在图15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中,图表1501示表示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中的温度的时间序列变化的折线图。另外,图表1502是表示空间r中的湿度的时间序列变化的折线图。

根据图表1501,用户能够确认空间r中的温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即,成为与空间r的温度相关的适应度的基础的信息。另外,根据图表1502,用户能够确认空间r中的湿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即,成为与空间r的湿度相关的适应度的基础的信息。

此外,在图15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中,若通过用户的操作输入,选择标签1441,则能够将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显示内容切换至图14所示的显示内容。

另外,在图14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中,若通过用户的操作输入,选择标签1451,则如图16所示,能够切换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显示内容。图16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信息例如基于图13所示的综合评价表1300的存储内容而生成。

在图16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中,图表1600表示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综合评价值(整体)的时间序列变化。各标记1601~1607表示每天的综合评价值(整体)。与各标记1601~1607对应的条形图1611~1617表示每天的综合评价值(整体)的大小,例如,四舍五入之前的值的大小。

根据图表1600,用户能够掌握11/6(星期一)~11/12(星期日)的每天的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综合评价值(整体)的时间序列变化。另外,根据图表1600,由于容易以一周对综合评价值(整体)进行比较,所以能够直观地掌握哪一周的综合评价值(整体)较好、或较差。

此外,在图16所示的环境解析画面1400中,若通过用户的操作输入,选择标签1452,则能够将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显示内容切换至图14所示的显示内容。

(显示装置101的显示控制处理过程)

接下来,对显示装置101的显示控制处理过程进行说明。在这里,以在评价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时,考虑日出或者日落时刻中的日出时刻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显示控制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7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从环境传感器201接收环境传感器信息(步骤s1701)。接收到的环境传感器信息被存储至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

接下来,显示装置101确定解析对象期间内的每天的对象者的睡眠区间(步骤s1702)。所谓的解析对象期间是对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的睡眠环境进行解析的期间。解析对象期间例如通过使用输入装置308的用户的操作输入来指定。每天的对象者的睡眠区间例如可以通过用户的操作输入来指定,另外,也可以在显示装置101中确定。此外,对于确定睡眠区间的处理过程,使用图36后述。

而且,显示装置101确定解析对象期间内的每天的日出时刻(步骤s1703)。日出时刻例如可以通过用户的操作输入来指定,另外,也可以在显示装置101中计算。此外,对于计算日出时刻的处理过程,使用图37后述。

接着,显示装置101将未从解析对象期间中选择的未选择日期,选择为解析日期(步骤s1704)。而且,显示装置101执行确定与解析日期对应的季节的季节决定处理(步骤s1705)。此外,对于季节决定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18后述。

接着,显示装置101从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中,获取与解析日期对应的环境传感器信息(步骤s1706)。与解析日期对应的环境传感器信息例如是至少包含入睡前区间、睡眠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24小时的环境传感器信息。

接着,显示装置101将解析日期的睡眠区间分割为睡眠区间(前半部分)、睡眠区间(中间部分)以及睡眠区间(后半部分)(步骤s1707)。然后,显示装置101执行空间r的环境解析处理(步骤s1708)。此外,对于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19以及图20后述。

接着,显示装置101判断是否有未从解析对象期间中选择的未选择日期(步骤s1709)。在这里,在有未选择日期的情况下(步骤s1709:是),显示装置101返回到步骤s1704。另一方面,在没有未选择日期的情况下(步骤s1709:否),显示装置101参照评价结果表1200以及综合评价表1300,生成环境解析画面1400的画面信息(步骤s1710)。

然后,显示装置101基于所生成的画面信息,在显示器307上显示环境解析画面1400(步骤s1711),并结束本流程图的一系列的处理。由此,能够评价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并按时间序列来显示。

接下来,使用图18,对步骤s1705的季节决定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18是表示季节决定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8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解析日期的月份是否是6月~8月中的任意一个月份(步骤s1801)。在这里,在是6月~8月中的任意一个月份的情况下(步骤s1801:是),显示装置101将与解析日期对应的季节决定为夏(步骤s1802)。

另一方面,在不是6月~8月中的任意一个月份的情况下(步骤s18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解析日期的月份是否是12月~2月中的任意一个月份(步骤s1803)。在这里,在是12月~2月中的任意一个月份的情况下(步骤s1803:是),显示装置101将与解析日期对应的季节决定为冬(步骤s1804)。

另一方面,在不是12月~2月中的任何一个月份的情况下(步骤s1803:否),显示装置101将与解析日期对应的季节决定为春/秋(步骤s1805)。由此,能够决定与解析日期对应的季节。

接下来,使用图19以及图20,对步骤s1708的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19以及图20是表示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19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选择在图17所示的步骤s1706中获取到的与解析日期对应的环境传感器信息中的未被选择的未选择环境传感器信息(步骤s1901)。

接着,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包含于解析日期的睡眠区间(步骤s1902)。在这里,在包含于睡眠区间的情况下(步骤s1902:是),显示装置101判断在图17所示的步骤s1703中确定出的解析日期的日出时刻是否包含于睡眠区间(步骤s1903)。

在这里,在不包含日出时刻的情况下(步骤s1903:否),显示装置101移至步骤s1906。另一方面,在包含日出时刻的情况下(步骤s1903:是),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在日出时刻以后(步骤s1904)。

在这里,在是日出时刻以后的情况下(步骤s1904:是),显示装置101执行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有日出)(步骤s1905)。此外,对于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有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21后述。

另一方面,在比日出时刻靠前的情况下(步骤s1904:否),显示装置101执行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无日出)(步骤s1906)。此外,对于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无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22后述。

接着,显示装置101判断与解析日期对应的环境传感器信息中是否有未被选择的未选择环境传感器信息(步骤s1907)。在这里,在有未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907:是),显示装置101返回到步骤s1901。

另一方面,在没有未选择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907:否),显示装置101执行生成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综合评价值的综合评价处理(步骤s1908),并返回到调出环境解析处理的步骤。此外,对于综合评价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35后述。

另外,在步骤s1902中,在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未包含于睡眠区间的情况下(步骤s1902:否),显示装置101移至图20所示的步骤s2001。

在图20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包含于解析日期的入睡前区间(步骤s2001)。在这里,在包含于入睡前区间的情况下(步骤s2001:是),显示装置101执行入睡前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步骤s2002),并返回到图19所示的步骤s1907。此外,对于入睡前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23后述。

另一方面,在未包含于入睡前区间的情况下(步骤s20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包含于解析日期的起床后区间(步骤s2003)。在这里,在包含于起床后区间的情况下(步骤s2003:是),显示装置101执行起床后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步骤s2004),并返回到图19所示的步骤s1907。此外,对于起床后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24后述。

另一方面,在未包含于起床后区间的情况下(步骤s2003:否),显示装置101执行生活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步骤s2005),并返回到图19所示的步骤s1907。

由此,能够应用与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生活区间的每一个区间相应的评价基准,评价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另外,能够考虑睡眠区间中的由日出引起的环境变化来评价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

接下来,使用图21,对步骤s1905的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有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21是表示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有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1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包含于睡眠区间(前半部分)(步骤s2101)。

在这里,在包含于睡眠区间(前半部分)的情况下(步骤s2101:是),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步骤s2102)。此外,对于温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26后述。

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步骤s2103)。此外,对于湿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27后述。接下来,显示装置101执行声压判定处理(步骤s2104)。此外,对于声压判定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28后述。

然后,显示装置101执行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步骤s2105),并返回到调出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有日出)的步骤。此外,对于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31后述。

另外,在步骤s2101中,在未包含于睡眠区间(前半部分)的情况下(步骤s21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部分)(步骤s2106)。

在这里,在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部分)的情况下(步骤s2106:是),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中间部分)(步骤s2107)。此外,对于温度判定处理(中间部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由于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与图26所示的温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中间部分)(步骤s2108),并移至步骤s2104。此外,对于湿度判定处理(中间部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由于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与图27所示的湿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另外,在步骤s2106中,在未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部分)的情况下(步骤s2106:否),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后半部分)(步骤s2109)。此外,对于温度判定处理(后半部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由于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与图26所示的温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后半部分)(步骤s2110),并移至步骤s2104。此外,对于湿度判定处理(后半部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由于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与图27所示的湿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由此,对于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温度、湿度、声压以及照度的每一个,能够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另外,对于空间r的照度,能够考虑睡眠区间中的由日出引起的环境变化,来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

接下来,使用图22,对步骤s1906的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无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22是表示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无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2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包含于睡眠区间(前半部分)(步骤s2201)。

在这里,在包含于睡眠区间(前半部分)的情况下(步骤s2201:是),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步骤s2202)。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步骤s2203)。接下来,显示装置101执行声压判定处理(步骤s2204)。

然后,显示装置101执行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步骤s2205),并返回到调出睡眠区间环境解析处理(有日出)的步骤。此外,对于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32后述。

另外,在步骤s2201中,未包含于睡眠区间(前半部分)的情况下(步骤s22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时刻是否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部分)(步骤s2206)。

在这里,在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部分)的情况下(步骤s2206:是),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中间部分)(步骤s2207)。接下来,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中间部分)(步骤s2208),并移至步骤s2204。

另外,在步骤s2206中,未包含于睡眠区间(中间部分)的情况下(步骤s2206:否),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后半部分)(步骤s2209)。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后半部分)(步骤s2210),并移至步骤s2204。

由此,对于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温度、湿度、声压以及照度的每一个,能够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

接下来,使用图23,对步骤s2002的入睡前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23是表示入睡前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3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入睡前)(步骤s2301)。此外,对于温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由于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与图26所示的温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入睡前)(步骤s2302)。此外,对于湿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由于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与图27所示的湿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步骤s2303)。此外,对于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29后述。

然后,显示装置101执行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步骤s2304),并返回到调出入睡前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步骤。此外,对于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33后述。

由此,对于入睡前区间中的空间r的温度、湿度、声压以及照度的每一个,能够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

接下来,使用图24,对步骤s2004的起床后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24是表示起床后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4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起床后)(步骤s2401)。此外,对于温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由于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与图26所示的温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起床后)(步骤s2402)。此外,对于湿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由于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与图27所示的湿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步骤s2403)。此外,对于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30后述。

然后,显示装置101执行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步骤s2404),并返回到调出起床后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步骤。此外,对于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的处理过程,使用图34后述。

由此,对于起床后区间中的空间r的温度、湿度、声压以及照度的每一个,能够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

接下来,使用图25,对步骤s2005的生活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25是表示生活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5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执行温度判定处理(生活)(步骤s2501)。此外,对于温度判定处理(生活)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由于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与图26所示的温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湿度判定处理(生活)(步骤s2502)。此外,对于湿度判定处理(生活)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由于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与图27所示的湿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接着,显示装置101执行声压判定处理(生活)(步骤s2503)。此外,对于声压判定处理(生活)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由于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与图28所示的声压判定处理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然后,显示装置101执行照度判定处理(生活)(步骤s2504),并返回到调出生活区间环境解析处理的步骤。此外,对于照度判定处理(生活)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由于仅应用的评价基准与图31所示的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不同,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由此,对于生活区间中的空间r的温度、湿度、声压以及照度的每一个,能够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此外,在不评价生活区间中的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的情况下,也可以跳过步骤s2005的生活区间环境解析处理。

接下来,使用图26,对步骤s2102的温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在温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中,使用与在步骤s1705中决定出的季节相应的评价基准。在这里,作为与解析日期对应的季节,以春/秋为例进行说明。

图26是表示温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6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温度t是否为20℃以上且小于24℃(步骤s2601)。

在这里,在为20℃以上且小于24℃的情况下(步骤s2601: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温度将适应度设为3分(步骤s2602),并返回到调出温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的步骤。此外,将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至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不是20℃以上且小于24℃的情况下(步骤s26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温度t是否为16℃以上且小于27℃(步骤s2603)。在这里,在为16℃以上且小于27℃的情况下(步骤s2603: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温度将适应度设为2分(步骤s2604),并返回到调出温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16℃以上且小于27℃的情况下(步骤s2603:否),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温度将适应度设为1分(步骤s2605),并返回到调出温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的步骤。由此,对于睡眠区间(前半部分)中的空间r的温度,也考虑在睡眠区间中适合睡眠的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来评价适应性。

接下来,使用图27,对步骤s2103的湿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在湿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中,使用与在步骤s1705中决定出的季节相应的评价基准。在这里,作为与解析日期对应的季节,以春/秋为例进行说明。

图27是表示湿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7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湿度rh是否为50%以上且60%以下(步骤s2701)。

在这里,在为50%以上60%以下的情况(步骤s2701: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湿度将适应度设为3分(步骤s2702),并返回到调出湿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的步骤。此外,将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至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不是50%以上且60%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7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湿度rh是否为40%以上且75%以下(步骤s2703)。在这里,在为40%以上且75%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703: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湿度将适应度设为2分(步骤s2704),并返回到调出湿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40%以上且75%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703:否),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湿度将适应度设为1分(步骤s2705),并返回到调出湿度判定处理(前半部分)的步骤。由此,对于睡眠区间(前半部分)中的空间r的湿度,也考虑在睡眠区间中适合睡眠的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来评价适应性。

接下来,使用图28,对步骤s2104的声压判定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28是表示声压判定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8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声压是否为32db以下(步骤s2801)。

在这里,在为32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801: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声压将适应度设为3分(步骤s2802),并返回到调出声压判定处理的步骤。此外,将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至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不是32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8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声压是否大于32db且为42db以下(步骤s2803)。在这里,在大于32db且为42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803: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声压将适应度设为2分(步骤s2804),并返回到调出声压判定处理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大于32db且为42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803:否),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声压将适应度设为1分(步骤s2805),并返回到调出声压判定处理的步骤。由此,对于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声压,能够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

接下来,使用图29,对步骤s2303的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29是表示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29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声压是否为43db以下(步骤s2901)。

在这里,在为43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901: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声压将适应度设为3分(步骤s2902),并返回到调出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的步骤。此外,将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至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不是43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9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声压是否大于43db且为55db以下(步骤s2903)。在这里,在大于43db且为55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903: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声压将适应度设为2分(步骤s2904),并返回到调出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大于43db且为55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903:否),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声压将适应度设为1分(步骤s2905),并返回到调出声压判定处理(入睡前)的步骤。由此,对于入睡前区间中的空间r的声压,能够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与睡眠区间不同的情况来评价适应性。

接下来,使用图30,对步骤s2403的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30是表示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0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声压是否为43db以下(步骤s3001)。

在这里,在为43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001: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声压将适应度设为3分(步骤s3002),并返回到调出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的步骤。此外,将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至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不是43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0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声压是否大于43db且为55db以下(步骤s3003)。在这里,在大于43db且为55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003: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声压将适应度设为2分(步骤s3004),并返回到调出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大于43db且为55db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003:否),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声压将适应度设为1分(步骤s3005),并返回到调出声压判定处理(起床后)的步骤。由此,对于起床后区间中的空间r的声压,能够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与睡眠区间不同的情况来评价适应性。

接下来,使用图31,对步骤s2105的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31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1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小于10lx(步骤s3101)。

在这里,在小于10lx的情况下(步骤s3101: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照度将适应度设为3分(步骤s3102),并返回到调出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的步骤。此外,将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至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为10lx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1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为10lx以上且250lx以下(步骤s3103)。在这里,在为10lx以上且25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103: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照度将适应度设为2分(步骤s3104),并返回到调出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10lx以上且25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103:否),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照度将适应度设为1分(步骤s3105),并返回到调出照度判定处理(有日出)的步骤。由此,对于睡眠区间中的日出后的区间中的空间r的照度,能够考虑由日出引起的环境变化来评价适应性。

接下来,使用图32,对步骤s2205的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32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2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小于0.5lx(步骤s3201)。

在这里,在小于0.5lx的情况下(步骤s3201: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照度将适应度设为3分(步骤s3202),并返回到调出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的步骤。此外,将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至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为0.5lx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2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为0.5lx以上且250lx以下(步骤s3203)。在这里,在为0.5lx以上且25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203: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照度将适应度设为2分(步骤s3204),并返回到调出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0.5lx以上且25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203:否),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照度将适应度设为1分(步骤s3205),并返回到调出照度判定处理(无日出)的步骤。由此,对于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照度,能够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

接下来,使用图33,对步骤s2304的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33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3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小于30lx(步骤s3301)。

在这里,在小于30lx的情况下(步骤s3301: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照度将适应度设为3分(步骤s3302),并返回到调出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步骤。此外,将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至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为30lx以上的情况(步骤s33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为30lx以上且500lx以下(步骤s3303)。在这里,在为30lx以上且50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303: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照度将适应度设为2分(步骤s3304),并返回到调出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30lx以上且50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303:否),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照度将适应度设为1分(步骤s3305),并返回到调出照度判定处理(入睡前)的步骤。由此,对于入睡前区间中的空间r的照度,能够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与睡眠区间不同的情况来评价适应性。

接下来,使用图34,对步骤s2404的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34是表示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4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大于2500lx(步骤s3401)。

在这里,在大于2500lx的情况下(步骤s3401: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照度将适应度设为3分(步骤s3402),并返回到调出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步骤。此外,将评价出的结果(得分)存储至评价结果表1200。

另一方面,在为250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401:否),显示装置101判断选择出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照度是否为500lx以上且2500lx以下(步骤s3403)。在这里,在为500lx以上且250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403:是),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照度将适应度设为2分(步骤s3404),并返回到调出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步骤。

另一方面,在不是500lx以上且2500lx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403:否),显示装置101对于空间r的照度将适应度设为1分(步骤s3405),并返回到调出照度判定处理(起床后)的步骤。由此,对于起床后区间中的空间r的照度,能够考虑适合睡眠的环境与睡眠区间不同的情况来评价适应性。

接下来,使用图35,对步骤s1908的综合评价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35是表示综合评价处理的具体的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5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参照评价结果表1200,基于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温度的适应度(得分),来计算有关空间r的温度的综合评价值(步骤s3501)。

计算出的综合评价值与解析日期建立对应关系,并存储至综合评价表1300。接着,显示装置101参照评价结果表1200,基于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湿度的适应度(得分),来计算有关空间r的湿度的综合评价值(步骤s3502)。

接着,显示装置101参照评价结果表1200,基于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照度的适应度(得分),来计算有关空间r的照度的综合评价值(步骤s3503)。接着,显示装置101参照评价结果表1200,基于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声压的适应度(得分),来计算有关空间r的声压的综合评价值(步骤s3504)。

接着,显示装置101参照综合评价表1300,基于有关解析日期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的每一个的综合评价值,来生成解析日期的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综合评价值(整体)(步骤s3505)。然后,显示装置101返回到调出综合评价处理的步骤。

由此,能够根据睡眠区间中的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每一个的综合评价值,来生成表示作为睡眠区间整体综合性地评价适应度的结果的综合评价值(整体)。

(显示装置101的睡眠区间确定处理)

接下来,使用图36,对显示装置101的睡眠区间确定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36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睡眠区间确定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6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从与对象者对应的活动量计202中获取活动量数据(步骤s3601)。接着,显示装置101基于获取到的活动量数据,来检测对象者的入睡以及起床(步骤s3602)。

而且,显示装置101基于检测出的结果,确定对象者的睡眠区间(步骤s3603),并结束本流程的一系列的处理。由此,能够根据对象者的活动量计202中记录的与身体的运动、朝向相关的数据,确定对象者的睡眠区间。

(显示装置101的日出、日落时刻计算处理)

接下来,使用图37,对显示装置101的日出、日落的时刻计算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37是表示显示装置101的日出、日落的时刻计算处理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图37的流程图中,首先,显示装置101判断当天(例如,解析日期)的入睡时刻是否是12:00以后(步骤s3701)。

在这里,在入睡时刻为12:00以后的情况下(步骤s3701:是),显示装置101将计算日出、日落时刻的对象日期设定为当天的日期(步骤s3702),并移至步骤s3704。另一方面,在入睡时刻比12:00靠前的情况下(步骤s3701:否),显示装置101将计算日出、日落时刻的对象日期设定为前一天的日期(步骤s3703)。

接下来,显示装置101参照环境传感器信息db500,判断是否有与对象日期的睡眠区间对应的环境传感器信息(步骤s3704)。在这里,在没有与对象日期的睡眠区间对应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3704:否),显示装置101结束本流程的一系列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有与对象日期的睡眠区间对应的环境传感器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3704:是),显示装置101参照店铺信息db400,基于对象日期、设置有本装置的店铺的纬度、经度以及海拔,来计算日出、日落时刻(步骤s3705)。而且,显示装置101结束本流程的一系列的处理。

由此,能够以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处于距离店铺较近的场所为前提,来计算空间r所处的地点的日出以及日落的时刻。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1,能够获取由设置于对象者进行睡眠的空间r的环境传感器201检测出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而且,根据显示装置101,在按时间序列显示基于获取到的与空间r相关的数据的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时,能够将包含对象者的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区间,以与其它区间不同的方式来显示。由此,能够提供不仅是睡眠区间中,包括给睡眠带来影响的前后的区间(入睡前区间、起床后区间),都能够容易掌握对象者睡眠的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的显示。

另外,通过显示装置101,能够基于从与对象者对应的活动量计202获取的数据,检测对象者的入睡以及起床,并基于检测出的结果,确定对象者的睡眠区间。由此,能够根据由对象者佩戴的活动量计202记录的与身体的运动、朝向相关的数据,自动检测对象者的睡眠区间。

另外,通过显示装置101,能够基于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计算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由此,能够根据空间r的温度、湿度、照度以及声压,评价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

另外,通过显示装置101,能够根据基于对象者的睡眠时间和上床时间的睡眠效率,分别决定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长度。由此,能够根据对象者有什么程度的效率较好的睡眠,来调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长度。

另外,通过显示装置101,在按时间序列显示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时,能够可相互判别地显示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由此,变得容易判别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各个区间,并容易判断各个区间中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

另外,通过显示装置101,在按时间序列显示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时,能够根据适应度利用带有不同颜色或者图案的带状图来显示。由此,能够提供容易直观地掌握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的显示。

另外,通过显示装置101,能够对与包含睡眠区间、入睡前区间以及起床后区间的区间不同的其它区间(例如,生活区间),在带状图上施加阴影显示。由此,在判断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时,能够容易区分要关注的区间、和除此以外的区间。

另外,通过显示装置101,能够基于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时间序列变化,来显示睡眠区间中的适应度的综合评价值。由此,能够综合地评价作为睡眠区间整体的适应性。

综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1,能够以容易掌握的方式将对象者进行睡眠的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可视化。由此,在提供睡眠环境的咨询时,能够正确地掌握空间r的作为睡眠环境的适应性,并提供用于提高睡眠的质量的适当的建议,并能够实现服务品质的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说明的显示方法能够通过个人计算机、工作站等计算机执行预先准备的程序来实现。本显示程序记录于硬盘、软盘、cd(compactdisc)-rom、mo(magneto-opticaldisk:磁光盘)、dvd(digitalversatiledisk:数字多功能磁盘)、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通过计算机从记录介质中读出来执行。另外,本显示程序也可以经由互联网等网络进行分发。

附图标记说明

101…显示装置;102…传感器;110…对象者;120…空间;130…折线图;200…睡眠环境解析系统;201…环境传感器;202…活动量计;210…读取装置;300…总线;301…cpu;302…存储器;303…盘驱动器;304…盘;305…公共网络i/f;306…近距离无线i/f;307…显示器;308…输入装置;400…店铺信息db;500…环境传感器信息db;600…温度阈值表;700…湿度阈值表;800…照度阈值表;900…声压阈值表;1001…获取部;1002…确定部;1003…决定部;1004…评价部;1005…显示控制部;1200…评价结果表;1300…综合评价表;1400…环境解析画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