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6293发布日期:2020-08-18 19:2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其具有内窥镜头部和含工具引导面的能往复运动的运动元件。更确切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其具有内窥镜头部和设置在内窥镜头部处的能往复运动的运动元件,内窥镜头部具有用于引导微工具的工作通道,运动元件具有工具引导面。运动元件具有类似于阿尔巴兰杠杆的功能。



背景技术:

这种阿尔巴兰杠杆在内窥镜中能够用于检查、例如食道或还有十二指肠、胆管、胆囊、胰管、胰腺等。

这种内窥镜具有光学装置(照明装置和相机)。此外,内窥镜在工作通道的出口处具有阿尔巴兰杠杆,阿尔巴兰杠杆通过枢转实现工具的有针对性的偏转,工具被推动经过工作通道。

在应用内窥镜之后,该内窥镜经受处理。该处理必须可靠地排除所有原基或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蠕虫、还有孢子的传播。在处理时,首先手动清洁内窥镜,以便无残留地去除有机材料或化学残留。在清洁后,进行机器消毒或灭菌。因此,应该避免的是:在内窥镜的一次使用中该内窥镜所接触的原基或微生物等在下次使用时转移到患者身上。

例如,de19627016c1公开了一种具有阿尔巴兰杠杆的内窥镜。更确切地说,内窥镜具有可与内窥镜脱开的承载件,在承载件中阿尔巴兰杠杆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撑在承载件中的轴线处。阿尔巴兰杠杆的枢转经由拉绳完成,拉绳锚固在阿尔巴兰杠杆处并且在内窥镜中引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内窥镜,其中还更好地避免:与内窥镜接触的原基在下一次使用时转移到患者身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具有:内窥镜头部,内窥镜头部具有用于引导微工具的工作通道;和能在内窥镜头部的轴向方向上往复运动的运动元件,运动元件具有工具引导面,可被引导着通过工作通道的工具能够在工具引导面处被接触,以便偏转到内窥镜头部的横向方向上。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往复运动的运动元件取代常规的阿尔巴兰杠杆。可由内窥镜的近端侧产生的运动元件运动是在内窥镜的纵向方向上的运动。阿尔巴兰杠杆的常规的枢转运动被取消。

运动元件能够在构成在内窥镜头部的纵向方向上的通道中引导。在通道的远端的端部区域,可以在通道的内环周处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从运动元件的近端的运动部位直至远端的运动部位严密地包围运动元件的外环周。可选地,密封件可以设置在运动元件的外环周处,并且从运动元件的近端的运动部位直至远端的运动部位严密地抵靠通道的内环周。因此,运动能够从内窥镜的近端侧传递至运动元件,其中如下设计至运动元件的运动传递,即由于密封件从而没有原基或污物侵入内窥镜的内部中。

运动元件能够具有近端基础部段,近端基础部段的横截面直至到工具引导面的过渡部为止保持有相同的形状,其中工具引导面处于该基础部段的远端,并且近端基础部段能够置于杆处,该杆以能往复运动的方式设置在通道中。在杆处能够设有密封件。通过杆能够技术上简单地实现运动元件在内窥镜头部的纵向方向上的往复运动。

工具引导面在横向的外边缘区域处具有在近端方向上延伸的隆起部,在工具引导面处引导的工具通过隆起部弯曲到近端方向上。因此,引导的工具的角度能能够适当地改变,工具以所述角度侧向地从内窥镜头部前移。换言之,与没有所述隆起部的情况相比,工具进一步移动到近端方向上。

除了隆起部之外,运动元件能够构成为,其在表面上没有突然的形状变化。可选地,可以取消隆起部,使得在运动元件的表面上完全不存在突然的形状变化。因此能够容易地清洁运动元件。

运动元件可以具有在内窥镜头部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并且运动元件能够围绕轴线转动。因此能够全方位更好地清洁运动元件,这是因为由于运动元件的轴向转动,运动元件的整个环周能够暴露在清洁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不同角度下。

用于操纵运动元件的拉索能够是刚性的拉线。因此,能够从内窥镜的近端侧将压运动施加的运动元件上。

在运动元件处可以设有预紧元件,以便将运动元件预紧到远端方向上,并且拉索可以是弹性的拉线。因此,为了操纵运动元件,可以使用细薄的拉线或拉绳,所述拉线或拉绳能够在内窥镜中相对小的缆绳通道中引导。

预紧元件可以构成为弹簧元件,弹簧元件设置在运动元件的近端侧。因此,在近端方向上的拉力能够由弹性的拉线施加到运动元件上,并且在远端方向上的压力能够由预紧元件施加到运动元件上。

帽可以将帽在外环周处套装到内窥镜头部的远端的端部部段上,其中在套装的状态下,帽的近端端部处于运动元件的近端。帽可以具有在工具引导面侧面的横向的工具开口并且在远端侧闭合。

运动元件能够与内窥镜头部脱离。因此,能够在使用之后将运动元件作为一次性使用体清除。清洁运动元件可以取消。避免了在运动元件表面处附着的原基所引起的再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方面能够适当地组合。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内窥镜的内窥镜头部的示意立体图,该内窥镜具有能往复运动的运动元件。

图2示出图1的内窥镜头部的示意立体图,其中运动元件是进行过转动的。

图3示出图1的内窥镜头部的示意立体图,其中将帽套装到内窥镜头部上。

图4示出实施例的内窥镜头部的示意侧视图,其中运动元件处于第一近端部位中。

图5示出实施例的内窥镜头部的示意侧视图,其中运动元件处于第二远端部位中。

图6示出处于图4的第一近端部位中的内窥镜头部的示意立体图。

图7示出处于图5的第二远端部位中的内窥镜头部的示意立体图。

下面参考附图根据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1至7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具有内窥镜头部1。

首先,参考附图对内窥镜头部1进行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头部1具有柱形的壳体15,并且还具有工作通道11和未示出的拉索通道,这些通道分别沿着内窥镜头部1的纵向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

拉索通道引导未示出的拉绳。拉绳用于操纵下面描述的运动元件2。为了该目的,拉绳机械地与运动元件2的杆29连接。杆29在运动元件2的近端方向上延伸并且与运动元件2是一件式的。在内窥镜头部1中,在杆通道19中引导杆29,杆通道形成拉绳通道在远端方向上的延长部。

工作通道11引导微工具,以检查例如食道也或者十二指肠、胆管、胆囊、胰管、胰腺等。

内窥镜头部1在其外环周处具有环周槽13,下面描述的帽3的环形的凸起被置入该环周槽中。

内窥镜头部1在远端侧(环周槽13的远端)具有光学装置延伸部12,光学装置延伸部上以已知的方式设有照明装置17和相机18,其中光学装置延伸部12在图1中在右侧示出。光学装置延伸部12形成具有相机和照明装置的侧壁部段。

工作通道11终止于内窥镜头部1的一个部段,该部段与远端端部间隔开,并且在那里形成工作通道11的远端的出口开口111。

在工作通道11远端的出口111的远端设置有运动元件2,运动元件能相对于内窥镜头部1在内窥镜头部1的纵向方向上往复运动。工作通道1因此在远端方向上朝运动元件2延伸。

下面更详细描述运动元件2。

在图1中示出运动元件2的立体图。在附图4和5中从侧向示出运动元件2。为了更好的理解,图4和5将内窥镜头部1作为透视体示出。

运动元件2具有工具引导面20,能被引导着通过内窥镜头部1的工作通道11的微工具能够在工具引导面处被接触,以便偏转到内窥镜头部1的横向方向上(在图4中向上),使得微工具例如能引入到胆管中。工具引导面20与工作通道11的远端的端部开口111相对置,参见图1。因此,能往复运动的运动元件2具有常规的阿尔巴兰杠杆的功能。

在近端侧,运动元件2具有基础部段22。基础部段22在运动元件2的装入位置延伸到近端方向上。

在基础部段22的近端区域中装入杆29,杆在杆通道19中引导。杆29形成运动元件2的轴线。在杆通道19中,杆29能够围绕其轴线转动。因此,运动元件2能够围绕其轴线转动,如这在图2中示出。图2示出运动元件2的向外转动的部位。在该部位中可良好地清洁运动元件2。

因此,运动元件2能够在运动元件2的轴向方向上转动。运动元件2的转动方向在图2中根据箭头示出。

杆29构成为长条柱形的元件。在杆29的外环周处,一个直径扩宽部28在杆29的中间部段处构成。直径扩宽部能够以固定套装在杆29的外环周处的盘28的形式构成。盘28随杆29运动。

盘28的近端面形成用于作为预紧元件的弹簧9的支撑面,预紧元件设置在杆29的外环周处。弹簧9在内窥镜头部1的壳体15中抵靠弹簧座14。

弹簧9在该实施例中构成为螺旋弹簧。弹簧9在预紧情况下装在弹簧座14与盘28的近端面之间。弹簧9将运动元件2预紧到远端方向上。

通过凭借拉绳将杆29拉动到近端方向上,能够克服预紧到远端方向上的弹簧9的预紧,并且能够将运动元件2拉动到近端方向上。

图4示出运动元件2的拉动到近端方向上的状态作为运动元件2的第一近端部位。在该状态下,弹簧9被压缩在一起。凭借拉绳将杆29拉动到近端方向上。

图5示出运动元件2的运动到远端方向上的状态作为运动元件2的第二远端部位。在该状态下未示出拉绳。

弹簧9将杆29压入远端的端部部位中。在远端的端部部位中,杆29的盘28抵靠止挡件191,止挡件在壳体15中构成在杆通道19的外环周处。因此,杆通道19在弹簧座14与止挡件191之间的部段中具有直径扩宽部。

因此,运动元件2能够在内窥镜头部1的纵向方向上往复运动。运动元件2的往复运动的方向在图1能够根据箭头示出。

在止挡件191的远端,在杆通道19处设有密封件16。密封件16构成为环形的密封元件,并且在壳体15中严密地安置在杆29的外环周处。密封件16设置在止挡件191与杆通道19的远端出口之间。换言之,密封件16设置在弹簧9与杆通道19的远端出口之间。

运动元件2能够由杆29在远端方向上拉下。运动元件2能够压紧到杆29的远端端部上,使得能够以预先确定的力再次由杆29拉动运动元件。在此,在基础部段22的近端侧构成具有适当直径的盲孔钻孔。将杆29的远端端部压入到该盲孔钻孔中。

因此,运动元件2能够与内窥镜头部1脱离。

运动元件2可以由塑料例如通过注塑方法或通过3d打印机来制造。

在内窥镜头部1的外环周处将保护帽3套装在内窥镜头部1的远端部段上。

下面描述保护帽3。

保护帽3构成为设有底部的柱体。换言之,保护帽3具有杯形形状。杯形形状具有底部和环绕的侧壁,底部设置在保护帽3的远端侧。如下选择杯形形状的大小,即保护帽3能够安置到内窥镜头部1的外环周上,使得工作通道11的远端出口111和运动元件2的区域被覆盖。因此,通过帽3也覆盖光学装置延伸部12。

保护帽3具有窗口31,窗口保证到照明装置17和相机18的光学进入,参见图3。

保护帽3由塑料例如通过注塑方法或通过3d打印机来制造。

窗口31设置作为保护帽3的侧壁的侧切口。在设置在内窥镜头部1处的保护帽3的情况下,保护帽3的侧壁的侧切口处于运动元件2上方。通过窗口31能够前移微工具。此外,将帽3设置在内窥镜头部1上,使得照明装置17穿过窗口31输出光,并且相机18穿过窗口31拍摄图像。

保护帽3具有远端开口32。在帽3的远端开口32处,在内环周侧构成(未示出的)环形的凸起。环形的凸起形成用于与内窥镜头部1处的环周槽13啮合的啮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如下使用。

提供新的内窥镜或清洁过的且消毒过的内窥镜。新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帽3置于内窥镜头部1的远端的端部部段上。在此,帽3的远端开口32的环形的凸起啮合到内窥镜头部1处的环周槽13中并且锁定在那里。

在套装在内窥镜头部1处的状态下,照明装置17和相机18通过窗口31露出。帽的近端的开口32经由锁定装置紧密地抵靠内窥镜头部1的外环周。

内窥镜为了检查或治疗的目的能够针对患者引入。

当内窥镜引入直至期望的地点,例如与胆管的管口相对置地引入十二指肠中时,胆管的管口的区域能够被照明装置17和相机18照明和拍摄。

此时,能够将微工具移动通过工作通道11。微工具例如可以是引导金属线、活检钳、支架系统、导管系统、乳头切开刀等。

微工具移动经过工作通道11的远端的出口开口111并且达到运动元件2的工具引导面20。

此时,为了支持微工具的进一步的前向运动,运动元件2能够往复运动。

为了更好的理解,图6和7将内窥镜头部1作为透视体示出。

图6示出运动元件2的拉动到近端方向上的状态作为运动元件2的第一近端部位。在该状态下,挤压弹簧9。通过拉绳将杆29拉动到近端方向。

图7示出运动元件2的运动到远端方向上的状态作为运动元件2的第二远端部位。在该状态下,不操纵拉绳。

通过牵拉和释放拉绳,运动元件2在远端部位与近端部位之间往复运动。因此,通过拉绳的交替的拉动运动和释放运动,能够引起运动元件2与其工具引导面20朝近端侧和朝远端侧交替进行的移动。由此简化微工具的前移。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现用于内窥镜的简单且成本适宜的解决方案,其中保护帽与拉绳为了操纵工具引导面的往复运动而在空间上分离。常规的阿尔巴兰杠杆由于其几何结构而提供多个底切,在这些底切处会在使用时沉积原基等,在强力清洁和消除的情况下这些原基等也将有可能残留在阿尔巴兰杠杆处。

在本实用新型中,运动元件2具有工具引导面20。因此,运动元件2承担阿尔巴兰杠杆的功能。运动元件2能够在远端方向上从杆29上取下。能够容易地清洁杆29的远端端部。

运动元件2能够在使用之后清除。

保护帽3同样能够在使用之后清除。

光学装置延伸部12的表面是扁平的并且能够容易地清洁。

在内窥镜的一次使用中,该内窥镜与原基接触,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形成如下可行性:避免这些原基等在下一次使用时转移给下一患者。

运动元件2能够构成为一次性使用部件并且被清除。可选地,运动元件2能够被输送给清洁和消毒机构。

在内窥镜头部中密封有拉索通道,其中拉绳相对于环境完全地密封。拉索通道和拉索的密封是水密的。因此避免:原基能够进入拉索通道中或者能够与拉绳形成接触。

替选方案

弹簧9在该实施例中构成为螺旋弹簧。代替弹簧9,能够选择任意适当的其他预紧装置。预紧装置仅必须能够将运动元件2预紧到远端方向上。

代替预紧到远端方向上的预紧装置,也能够使用预紧到近端方向上的预紧装置。于是,拉绳必须构成为足够刚性的移动元件,其能够克服预紧到近端方向上的预紧装置的预紧,并且能够将运动元件2移动到远端方向上。

在该实施例中,运动元件2的杆29能够借助可从近端侧起来操纵的拉绳拉动到近端方向上,并且能够通过弹簧运动到远端方向上。可选地,在内窥镜中,能够将杆通道引导直至近端操纵者侧,并且杆是弹性的并且延伸直至近端操纵者侧。于是,能够弃用拉索和预紧装置。于是,运动元件2的往复运动在内窥镜的近端操纵者侧直接通过将弹性杆的近端端部前移和回拉来产生。

在另一替选方案中,能够在工具引导面20的图4和5中的上端部处设有在近端方向上延伸的隆起部,隆起部能够将沿着工具引导面20移动通过工作通道11的微工具弯曲到近端方向上。隆起部引起:前移的微工具更强地弯曲到近端方向上。

在该实施例中,在杆通道19处设有密封件16。即密封件16在壳体15中严密地置于杆29的外环周处,并且杆29相对于密封件16运动。可选地,能够选择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密封件16固定地构成在杆29的外环周处并且借助杆29相对于壳体、即相对于杆通道19运动。在此,密封件16应从运动元件2的近端的运动部位直至远端的运动部位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十二指肠镜中。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还可以应用于在超声内窥镜中并且应用于任何其他类型的内窥镜。

附图标记列表

1内窥镜头部

2运动元件

3帽

4拉绳

9弹簧

11工作通道

12拉索通道

13环周槽

14弹簧座

15壳体

16密封件

17照明装置

18相机

19杆通道

20工具引导面

21近端基础部段

22基础部段

28盘

29杆

31窗口

32远端开口

111工作通道的远端出口

121拉索通道的远端的端部区域

191止挡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