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患者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5837发布日期:2019-04-29 13:5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医学影像检查患者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为降低危重患者进行影像检查时二次损害,降低医务人员劳动消耗而设计的患者影像检查搬运系统。



背景技术:

患者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的时候,例如ct和mri,首先需要平躺在诊断影像学设备特制的固定的狭窄检查寝床上。对于不能自助移动的危重卧床患者,尤其是体重较重的患者,将其由病床转移到ct或mri的检查寝床上,需要大量的辅助工作人员。这种搬运一般由6名工作人员,分别在患者的两侧,采用拖拉患者床单的软性方式进行。一方面这种转移的效率非常低下,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降低大型医疗设备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病床的高度是固定的,不能和影像设备的检查寝床的高度进行主动匹配。同时由于采用软性搬运,没有刚性的转运垫,因此患者转移到检查床的过程中,还存在搬运过程中的二次损伤,尤其对于脊柱外伤或骨折的患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减少患者转运二次损伤,提高影像检查效率的的医学影像检查患者转运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学影像检查患者转运系统,包括ct机、机器人接送床以及接送床移动轨道,接送床移动轨道供机器人接送床移动至ct机;所述机器人接送床包括底座、移动组件以及床体,移动组件位于底座上,移动组件带动床体转动或者上下移动;在床体上设置有碳素床垫;碳素床垫用于将人体转移至ct机的检测平台上。

进一步的,床体上设置有扶手,靠近ct机的一侧的扶手可翻转设置,并且可以连接ct机检测平台,碳素床垫通过扶手滑动至ct机的检测平台上从而带动病人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碳素床垫由多块片状的垫片拼接而成,且拼接成椭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器人接送床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多轴机械手,多轴机械手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夹持碳素床垫的夹爪,夹爪可拉动碳素床垫滑动至ct机的检测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碳素床垫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碳素层、支撑层和第二碳素层,所述第一碳素层和所述第二碳素层中包括质量分数为75%-97%的石墨、1%-10%的纤维体、1%-15%的硅酸盐矿物粉末以及3%以下的分散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所述纤维体为金属铝或其合金纤维、金属铜或其合金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支撑层为聚酰亚胺薄膜,厚度为0.02mm-0.1mm,支撑层表面为非光滑的糙面,表面粗糙度ra为0.05-0.2。

进一步的,在机器人接送床上还设配置plc控制器,在接送床移动轨道的轨道边缘还设置有用于感知机器人接送床的传感器,并且将检测信号发送至plc控制器;在机器人接送床上还设置有用于感知ct机检测平台的传感器,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检测信号控制移动组件,从而调节机器人接送床上的高度以及移动轨迹。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系统可以减少病人移动,避免了移动病人产生的二次伤害,降低病人痛苦;减低了医护人员转移病人难度以及工作量,进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ct设备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医学影像检查患者转运系统包括ct机5、机器人接送床以及接送床移动轨道1,接送床移动轨道根据ct室的布局设置,从ct室的门口延伸至ct机旁,机器人接送床可沿该轨道移动至ct机,可以在接送床上设置驱动电机以及plc系统,利用驱动电机使接送床自动沿该轨道移动,也可以直接采用人工推该接送床的方式。

所述机器人接送床包括底座、移动组件以及床体2,移动组件位于底座上(图中均未显示),移动组件带动床体转动或者上下移动,可以通过气缸实现其上下移动,通过转动电机带动床体转动,具体的实现均为机械领域常用的手段,在此就不一一赘述。通过移动组件使床体的高度以及角度与ct机的检测平台相适配。

在床体上设置有碳素床垫3,由多块片状的垫片拼接而成,且拼接成椭圆形。碳素床垫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碳素层、支撑层和第二碳素层,所述第一碳素层和所述第二碳素层中包括质量分数为75%-97%的石墨、1%-10%的纤维体、1%-15%的硅酸盐矿物粉末以及3%以下的分散剂。所述的所述纤维体为金属铝或其合金纤维、金属铜或其合金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支撑层为聚酰亚胺薄膜,厚度为0.02mm-0.1mm,支撑层表面为非光滑的糙面,表面粗糙度ra为0.05-0.2。该床垫具有普通石墨床垫导热快、效率高的优点之外,还具有足够的强度,使用寿命长,且对人体具有相当的保健作用。

床体上设置有扶手4,靠近ct机的一侧的扶手可翻转设置;在ct机的检测平台上设置有扶手相配合的凹槽,凹槽可对水平设置的扶手进行限位;碳素床垫通过扶手滑动至ct机的检测平台上从而带动病人移动。器人接送床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多轴机械手7,多轴机械手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夹持碳素床垫的夹爪8,夹爪可拉动碳素床垫滑动至ct机的检测平台5。利用多轴机械手配合plc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成本,当然也可以采取人工拉拽的方式移动碳素床垫。当移动该机器人接送床的时候,将扶手翻折成竖直,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当需要移动病人的时候,可以将扶手水平设置,使之与ct检测台上的凹槽6对接,减少床体与ct检测台之间的间隙,使碳素床垫可以无缝滑动至ct检测台上。

此外,在接送车的底部还可以设置有脚刹机构,在移动碳素床垫的时候防止车体滑动。

本系统可以减少病人移动,避免了移动病人产生的二次伤害,降低病人痛苦;减低了医护人员转移病人难度以及工作量,进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ct设备的利用率。

在机器人接送床上还设配置plc控制器,在接送床移动轨道的轨道边缘还设置有用于感知机器人接送床的传感器,并且将检测信号发送至plc控制器;在机器人接送床上还设置有用于感知ct机检测平台的传感器,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plc控制器,该功能可以自动调节接送床的高度,使其与ct机的检测平台高度一致,方便病人。plc控制器根据检测信号控制移动组件进而调节机器人接送床上的移动轨迹,防止其偏离轨道。此外,还可以配置图像识别模块以及摄像头,自动识别轨道路线,实现接送车自动行驶。该机器人接送车伸展变形设置,折叠成轮椅,满足病人的不同使用需求。在接送床上还可以设置坡度自使用装置,如在接送床的两端设置有升降气缸,利用坡度计检测接送床所在的坡度,再利用plc控制器控制气缸的升降,从而始终保持接送床床面水平。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学影像检查患者转运系统,包括CT机、机器人接送床以及接送床移动轨道,接送床移动轨道供机器人接送床移动至CT机;所述机器人接送床包括底座、移动组件以及床体,移动组件位于底座上,移动组件带动床体转动或者上下移动;在床体上设置有碳素床垫;床体上设置有扶手,靠近CT机的一侧的扶手可翻转设置;在CT机的检测平台上设置有扶手相配合的凹槽,凹槽可对水平设置的扶手进行限位;碳素床垫通过扶手滑动至CT机的检测平台上从而带动病人移动。本系统可以减少病人移动,避免了移动病人产生的二次伤害,降低病人痛苦;减低了医护人员转移病人难度以及工作量,进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CT设备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妍;章文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康尔捷商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02
技术公布日:2019.0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