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煎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32422发布日期:2020-02-28 10:3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煎药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药煎煮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实现自动化煎药过程的全自动的煎药机。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煎药行业中,在煎制中药期间,通常人工地开启煎药锅盖或借助特定的机械结构来开启煎药锅盖。在实现自动化煎药的进程中,人工开启煎药锅盖不适用于自动化煎药系统。此外,若利用多轴机器人手臂开启煎药锅盖,则将占地空间大,煎药系统的自动化升级也将引起机器人布局的变化,并且机器人成本很高。若利用直线运动丝杆组件与旋转运动机构开启锅盖,则动作复杂、效率低、机构复杂且成本高。此外,在煎药完成之后,如果人工地将药包(煎药完成之后的药渣包)从锅体提取出来,将容易造成人员烫伤并且效率较低。此外,人工开启排药液阀门,也会影响整个煎药过程的效率。在实现自动化煎药的进程中,期望开发一种全自动的煎药机,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作业,提高效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煎药机,实现了锅盖的自动打开、闭合、锁止和解锁,改变了当前煎药行业中,煎药过程需要人工操作,有安全隐患,且效率低的现状,本发明中将煎药中的多个繁琐工序采用自动化机构和自动控制方法实现,从而满足煎药系统的全自动化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煎药机,包括锅盖和锅体,还包括有锅盖开关机构,所述锅盖开关机构与所述锅盖驱动连接,驱动所述锅盖远离或朝向锅体运动,以打开/闭合锅盖。

优选的,所述的锅盖开关机构包括第一致动器,第一致动器竖直的设置在锅盖的上方,并连接所述锅盖,所述第一致动器驱动所述锅盖相对所述锅体升高或下降运动,以打开/闭合锅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致动器具有第一可伸缩杆部,所述第一可伸缩杆部的伸出端连接所述锅盖。

优选的,煎药机包括有旋转梁,所述的第一致动器安装在所述的旋转梁上,所述锅盖开关机构还包括有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二致动器连接所述的旋转梁,第二致动器伸缩运动,驱动旋转梁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锅盖远离或朝向所述锅体运动;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致动器具有第二可伸缩杆部,所述第二可伸缩杆部的伸出端铰接地连接到所述旋转梁。

优选的,煎药机包括有支架,所述旋转梁一端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致动器安装在旋转梁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二致动器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架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旋转梁上,第二致动器伸缩运动,驱动所述旋转梁枢转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锅盖远离或朝向所述锅体运动。

优选的,所述旋转梁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成角度设置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锅体顶部,第二部分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第一致动器固定在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二致动器铰接地连接到所述第二部分;

优选的,在锅盖闭合时,所述第一部分水平的位于锅体顶部,所述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呈180~270度夹角设置。

优选的,煎药机包括用于在锅盖闭合时,锁定锅盖闭合状态,防止锅盖脱离锅体的锁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锅体上围绕锅体开口外周设置的锁圈,所述锁圈可旋转设置,具有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锁圈转动至锁止位置,将锅盖位置锁定,所述锁圈转动至解锁位置,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解锁。

优选的,所述锁圈的外壁上设置有锁圈推杆,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锁圈推动机构,所述锁圈推动机构连接所述锁圈推杆并推动所述锁圈推杆以使所述锁圈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

优选的,所述锁圈推动机构水平设置,一端铰接在锁圈推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架上,锁圈推动机构伸缩运动,带动锁圈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

优选的,所述的锁圈推动机构包括第三致动器,该第三致动器具有第三可伸缩杆部,所述第三可伸缩杆部的伸出端铰接地连接到所述锁圈推杆。

优选的,所述锁圈的圆周上设置有多个锁定齿,所述锅盖的圆周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锁定齿对应的多个齿啮合部,当所述锁圈位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多个锁定齿与所述多个齿啮合部啮合,从而使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互锁,当所述锁圈处于解锁位置时,所述多个锁定齿与所述多个齿啮合部彼此错开,从而使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解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的煎药机,实现了锅盖的自动打开、闭合、锁止和解锁,改变了当前煎药行业中,煎药过程需要人工操作,有安全隐患,且效率低的现状,本发明中将煎药中的多个繁琐工序采用自动化机构和自动控制方法实现,从而满足煎药系统的全自动化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煎药机的主视示意图,其中,锅盖扣合在锅体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煎药机的主视示意图,其中,锅盖与锅体分离;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煎药机的主视示意图,其中,锅盖被掀开并且药包被顶出;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煎药机中的锁圈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煎药机中的锅盖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煎药机的俯视示意图,其中,锅盖与锅体处于锁定状态;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煎药机的俯视示意图,其中,锅盖与锅体处于解锁状态;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煎药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煎药机的药包顶出组件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煎药机的药包推离组件的示意图,其中,拨杆处于初始位置;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煎药机的药包推离组件的示意图,其中,拨杆处于从初始位置旋转90度的位置;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煎药机的药包顶出组件和药液排放系统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煎药机的药包顶出组件和药液排放系统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0-煎药机;10-锅盖;20-锅体;30-锁圈;40-支撑盘;50-箱体;60-药包;44-凹槽;11-齿啮合部;31-锁定齿;33-锁圈推杆;100-锅盖开关机构;110-第一致动器;120-第二致动器;130-旋转梁;111-第一可伸缩杆部;121-第二可伸缩杆部;131-第一部分;132-第二部分;140-支架;150-支架;200-药包移除机构;210-药包顶出组件;220-药包推离组件;211-中空杆;212-丝杠;213-杆壁;214-突起部;215-密封件;218-电机;221-旋转气缸;222-旋转盘;223-拨杆;300-锁圈推动机构;301-第三致动器;302-第三可伸缩杆部;400-药液排放系统;401-电控阀;402-公用管道;403-冷凝器;404-进水管道;405-上循环管道;406-水汽排放管道;407-二煎桶;408-通气管道;409-药液排放管道;410-废液排放管道;411-清洗管道;412-气液分离装置;413-第一开口;414-第二开口;415-第三开口;416-流量计;417-下循环管道。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全自动的煎药机。本发明提供的煎药机可主要包括用于执行锅盖开启(掀开)和关闭(合上)动作的锅盖开关机构、用于执行使锅盖和锅体互锁和解锁动作的机构、用于执行药包移除动作(可包括药包顶出动作和药包推离动作)的药包移除机构以及能够自动排放药液的药液排放系统。

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3,煎药机1000包括锅盖10和锅体20,锅体20可被容纳在箱体50或锅体支架中并由箱体50或锅体支架支撑,虽然在此引用术语“箱体”,但容纳并支撑锅体20的结构并不局限于箱体结构,还可以是任何其它适合的支架。

如图1至图3中所示,煎药机1000包括用于执行锅盖开启和关闭动作的锅盖开关机构100,锅盖开关机构100主要包括分别执行两种不同的动作的两个致动器。具体地,锅盖开关机构100主要包括第一致动器110、第二致动器120和旋转梁130,旋转梁130的一端铰接地安装到支架150,如图1中所示,支架150是固定地增设到箱体50上的支撑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旋转梁130的所述一端还可铰接地安装在箱体50或其它任何适合的支架上,只要旋转梁130能够在所述一端处枢转即可。

第一致动器110大致竖直地设置在锅盖10的上方并附连到锅盖10,并且第一致动器110可由旋转梁130的另一端固定和支撑,第一致动器110被构造为使锅盖10相对于锅体20升高或下降。

第二致动器120的一端铰接地安装到支架140且另一端铰接地连接到旋转梁130,第二致动器120被构造为使旋转梁130枢转从而带动第一致动器110和锅盖10远离或朝向锅体20枢转。如图1中所示,支架140是固定地增设到箱体50上的支撑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二致动器120的所述一端还可铰接地安装在箱体50或其它任何适合的支架上,只要第二致动器120能够在所述一端处枢转即可。

如图1至图2所示,第一致动器110可具有第一可伸缩杆部111,第一可伸缩杆部111的伸出端(即,图1中的下端)可附连到锅盖10,第一致动器110可被致动以使第一可伸缩杆部111伸出或缩回,从而带动锅盖10升高或下降。第二致动器120可具有第二可伸缩杆部121,第二可伸缩杆部121的伸出端(即,图1中的左端)可铰接地连接到旋转梁130,第二致动器120可被致动以使第二可伸缩杆部121伸出或缩回,从而带动旋转梁130围绕其铰接端枢转,进而带动锅盖10和第一致动器110枢转。通过使锅盖10先升高再枢转可避免锅盖10在掀开之后与固定在箱体50上的其它部件(例如,下文将要描述的锁圈推动机构300和药包推离组件220)发生干涉或妨碍其它部件的动作。

旋转梁130的一端铰接地安装到支架150,旋转梁130的另一端延伸到锅盖10的上方,并与第一致动器110固定连接,使第一致动器110大致竖直地设置在锅盖10的上方。旋转梁130可固定和支撑第一致动器110,第一致动器110可随旋转梁130一起枢转。

旋转梁130可包括第一部分131和与第一部分131成角度设置的第二部分132,第一致动器110可固定到第一部分131,第二致动器120可铰接地连接到第二部分132。

如图1所示,当锅盖10和锅体20扣合时,第一致动器110的第一可伸缩杆部111处于伸出状态,第二致动器120的第二可伸缩杆部121也处于伸出状态,由此,第二致动器120的第二可伸缩杆部121在不动的情况下可保持旋转梁130不动,因此旋转梁130可稳定地支撑第一致动器110。

当需要将锅盖10掀开时,如图2所示,可致动第一致动器110以使第一可伸缩杆部111沿着竖直方向缩回,同时第二致动器120的第二可伸缩杆部121保持不动(即,保持第一致动器110整体上不动,仅使第一可伸缩杆部111缩回),从而将锅盖10竖直地提升,使锅盖10与锅体20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开一定距离而分离。之后,可致动第二致动器120以使第二可伸缩杆部121缩回,从而拉动旋转梁130枢转,进而带动由旋转梁130固定支撑的第一致动器110以及附连到第一致动器110上的锅盖10远离锅体20枢转,如图3所示,由此实现锅盖开启动作。

当需要将锅盖10合上时,可致动第二致动器120使第二可伸缩杆部121伸出,从而推动旋转梁130枢转,进而带动第一致动器110和锅盖10枢转,使第一致动器110和锅盖10枢转到位,即,使第一致动器110的第一可伸缩杆部111大致竖直并使锅盖10位于锅体20的正上方,如返回到图2所示的状态。在锅盖10被枢转到锅体20的正上方时,可致动第一致动器110以使第一可伸缩杆部111伸出,从而使锅盖10下降以接合锅体20,如返回到图1所示的状态,由此实现将锅盖10扣合在锅体20上的动作。优选地,为了确保在第二可伸缩杆部121伸出之后锅盖10运动到锅体20的正上方,第二可伸缩杆部121可伸出的最长长度可被设置为满足使锅盖10枢转到锅体20的正上方。

在合上锅盖10之后,第一可伸缩杆部111和第二可伸缩杆部121可保持不动,从而锅盖开关机构100可将锅盖10牢牢地按压在锅体20上,由此可避免在药品煎制过程中锅盖10相对于锅体20运动。但还需考虑的是,如果锅体20内的气压非常大时,可能会推动第一可伸缩杆部111缩回,在这种情况下,可设置防止在煎药过程中锅盖10被顶起的保险机构,下文将详细描述。

锅盖开关机构100中的各个部分可彼此支撑和制约,第一致动器110、第二致动器120、旋转梁130、支架140和支架150可彼此支撑或制约,从而可使锅盖10的运动更加稳健,避免锅盖10运动不到位或晃动问题。

本发明公开的第一致动器110和第二致动器120可以是液压缸组件、气缸组件或电磁致动组件,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它适合的动力驱动组件。第一致动器110和第二致动器120可分别连接到相关联的动力源并由控制器控制操作。例如,第一致动器110和第二致动器120可以是气缸,第一可伸缩杆部111和第二可伸缩杆部121可以是可容纳在气缸中并由气缸中的气体驱动的活塞杆,气缸可连接至外部气体源,并且气缸的操作可由相关联的控制器控制。

通过以上描述的锅盖开关机构100,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致动器110和第二致动器120中的动力流来控制第一可伸缩杆部111和第二可伸缩杆部121操作,从而实现自动化地使锅盖10提升和下降以及使锅盖10相对于锅体20枢转的动作,实现自动化地掀开和合上锅盖10。

此外,为了在煎药过程中保证锅盖10和锅体20始终扣合,不会因锅体20内的气压或水汽而使锅盖10脱离锅体20,可设置用于在锅盖10和锅体20扣合时使锅盖10和锅体20互锁的保险机构。在需要将锅盖10开启时,需首先打开保险机构,从而使锅盖10和锅体20能够彼此分离。

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可在锅体20上设置锁圈30,用作保险机构。锁圈30可围绕锅体20的上部的外圆周壁设置,这里所提到的锅体20的上部可以是锅体20的未容纳在箱体(或支架)50中的部分或高出箱体(或支架)50的部分。锁圈30可围绕锅体20的外圆周壁设置并且可由设置在锅体20或箱体50上的结构支撑,锁圈30可在锅体20的外圆周壁上旋转。当锅盖10扣合在锅体20上时,锅盖10可以与锁圈30接触。锁圈30可被构造为能够被旋转以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转换,在锁定位置,锅盖10可与锅体20互锁,在解锁位置,锅盖10可与锅体20解锁。锅盖10和锁圈30上可设置有用于互锁和解锁的结构特征。

例如,如图4至图5所示,锁圈30的圆周上可设置有多个锁定齿31(如图4所示),锅盖10的圆周上可设置有与多个锁定齿31对应的多个齿啮合部11(如图5所示),当锁圈30位于锁定位置时,多个锁定齿31可与多个齿啮合部11啮合,从而使锅盖10与锅体20互锁;当锁圈30处于解锁位置时,多个锁定齿31与多个齿啮合部11可彼此错开,也就是说,锁圈30上的多个锁定齿31中的每个锁定齿31可被旋转至与锅盖10上的相邻的齿啮合部11之间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从而使锅盖10与锅体20解锁。在解锁状态下,随后可通过锅盖开关机构100执行将锅盖10从锅体20掀开的上述动作。

虽然在此采用锁圈30的结构作为使锅盖10和锅体20互锁和解锁的保险机构,但是也可采用其它可通过旋转动作来实现锅盖10和锅体20之间的互锁和解锁的其它适合的结构。

如图4所示,锁圈30的外壁上可设置有锁圈推杆33,锁圈推杆33可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锁定齿31之间。如图6至图7所示,煎药机1000可设置有用于自动化地开启或关闭锅盖10和锅体20之间的保险机构(例如,使保险机构(即,锁圈30)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的动力组件。例如,根据本发明的煎药机1000可包括锁圈推动机构300,锁圈推动机构300可附连到锁圈推杆33并推动锁圈推杆33以使锁圈30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

锁圈推动机构300可包括平行于水平面铰接安装且具有第三可伸缩杆部302的第三致动器301,第三可伸缩杆部302的伸出端可铰接地连接到锁圈推杆33,第三致动器301的一端可铰接地安装到箱体(或支架)50。第三致动器301可被构造为推动锁圈推杆33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在锁定位置(如图6中所示的off位置),锅盖10可与锅体20互锁,在解锁位置(如图7中所示的on位置),锅盖10与锅体20能够彼此分离。

如图6至图7所示,第三致动器301可靠近锅体20的上部设置在箱体50上或设置在其它支架上,虽然附图中仅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三致动器301铰接地安装到箱体(或支架)5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三致动器301还可设置在其它可用于安装第三致动器301的位置处。

在锅体20上设置有锁圈30的情况下,在开启锅盖10之前,应首先将锁圈30旋转至解锁位置。如图6中所示,锁圈30处于锁定位置(off位置),第三致动器301的第三可伸缩杆部302伸出,此时锅盖10和锅体20互锁。当需要将锅盖10掀开时,首先需要将锁圈30旋转至解锁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致动第三致动器301以使第三可伸缩杆部302缩回,第三可伸缩杆部302拉动锁圈推杆33(锁圈30的主体部分不可见,仅示出锁圈推杆33)旋转,从而使锁圈推杆33或锁圈30旋转至解锁位置(如图7所示的on位置),由此锅盖10和锅体20能够彼此分离。

此外,当将锅盖10扣合在锅体20上之后(例如,通过上面描述的锅盖开关机构100将锅盖10自动地扣合在锅体20上),可致动第三致动器301,以使第三可伸缩杆部302伸出,从而使锁圈推杆33或锁圈30旋转至锁定位置(例如,返回到如图6中所示的状态),由此使锅盖10和锅体20互锁。

如上参照图6至图7所描述的,当第三可伸缩杆部302缩回时,锁圈30处于解锁位置,当第三可伸缩杆部302伸出时,锁圈30处于锁定位置。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锁圈30的解锁位置也可对应于第三可伸缩杆部302伸出时的状态,并且锁圈30的锁定位置也可对应于第三可伸缩杆部302缩回时的状态。换句话说,当第三致动器301被致动以使第三可伸缩杆部302伸出时,锁圈30或锁圈推杆33可被旋转至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当第三致动器301被致动以使第三可伸缩杆部302缩回时,锁圈30或锁圈推杆33可被旋转至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中的另一个位置处。

本发明公开的第三致动器301可以是液压缸组件、气缸组件或电磁致动组件,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它适合的动力驱动组件。第三致动器301可连接到相关联的动力源并由控制器控制操作。例如,第三致动器301可以是气缸,第三可伸缩杆部302可以是可容纳在气缸中并由气缸中的气体驱动的活塞杆,气缸可连接至外部气体源,并且气缸的操作可由相关联的控制器控制。

通过使锁圈推动机构300的第三致动器301铰接地安装并使第三可伸缩杆部302铰接地连接到锁圈30(优选地,锁圈推杆33),可通过第三可伸缩杆部302的直线伸缩运动而实现锁圈30的旋转,从而实现自动化地使锅盖10和锅体20互锁和解锁。

为了实现煎药机的全自动化,还可在煎药机1000上设置药包移除机构200。如图1至图3所示,药包移除机构200可主要包括药包顶出组件210和药包推离组件220,药包顶出组件210可设置在锅体20的下方并被构造为将位于锅体20中的药包(药渣包)60(在药品煎制完成后为药渣包)顶出至锅体20上方,药包推离组件220可设置在锅体20的上部附近并被构造为将由药包顶出组件210顶出至锅体20上方的药包60推离锅体20。

为了便于药包顶出组件210将位于锅体20内的药包60顶出,可在锅体20内设置用于支撑药包60的支撑盘40,如图9所示。支撑盘40可以是具有多个孔的孔盘,在药品煎制的过程中支撑盘40可位于锅体20的底部,药包60可放置在支撑盘40上,在药品煎制完成之后,可将支撑盘40和药包60一起从锅体20内取出,锅体20内的药液可经由支撑盘40上的孔而留在锅体20中。

图9示出了药包顶出组件210的剖视图,药包顶出组件210可包括中空杆211、设置在中空杆211内的丝杠212和驱动丝杠212旋转的电机218。中空杆211的顶端可与支撑盘40接触,丝杠212可设置在中空杆211内并与中空杆211的杆壁213形成螺旋传动副(例如,如图9所示,在中空杆211的下端固定有与丝杠212配合的螺母)。丝杠212可被电机218驱动旋转,丝杠212的旋转进而能够使杆壁213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将支撑盘40和药包60顶出至锅体20的上沿之上(如图3中所示)或将支撑盘40带回到锅体20中。

中空杆211的顶端可设置有突起部214,突起部214可与中空杆211的杆壁213一体地成形,或者突起部214可以是加设在中空杆211的顶端用于封盖中空杆211的部分。支撑盘40的底部可设置有与突起部214对应的凹槽44,由此当中空杆211和支撑盘40接合以利用中空杆211将支撑盘40和药包60顶出时可使中空杆211和支撑盘40牢固地接合,并保持支撑盘40被平稳地向上顶出,避免支撑盘40倾斜或倾倒。或者,中空杆211的顶端可设置有凹部,支撑盘40的底部可设置有与凹部对应的突起,在此应理解,中空杆211和支撑盘40上设置的用于使中空杆211和支撑盘40牢固接合的结构并不限于所描述的结构,还可以是其它任何适合的卡合结构。中空杆211的杆壁213可通过密封件215与锅体20的底部保持密封,从而在中空杆211的杆壁213向上运动并进入锅体20的过程中,使锅体20内的药液不会漏出。

在药品煎制完成并通过锅盖开关机构100掀开锅盖10之后,可控制电机218驱动丝杠212旋转,丝杠212与中空杆211的杆壁213形成螺旋传动副,丝杠212的旋转可使杆壁213向上运动,杆壁213的顶端的突起部214可与支撑盘40的底部的凹槽44接合,杆壁213向上运动进入锅体20内部,并将支撑盘40和药包60顶出至锅体20的上沿之上(如图3中所示),由此实现药包顶出动作。

图10至图11示出了药包推离机构220的示意图。药包推离机构220可设置在锅体20的上部附近并且可包括设置在锅体20的外侧的旋转气缸221和设置在旋转气缸221的旋转盘222上并随旋转盘222一起旋转的拨杆223。

图10中示出了拨杆223处于初始位置(未拨动药包60的位置)的药包推离组件220,在初始位置(例如,拨杆223处于0度)时,拨杆223和旋转气缸221可均处于锅体20的一旁。在药包60被药包顶出组件210顶出至锅体20的上沿之上后,可致动旋转气缸221,使旋转气缸221的旋转盘222旋转,从而使拨杆223朝向药包60所在处旋转,拨杆223旋转经过药包60并将药包60推离锅体20。图11示出了拨杆223相对于初始位置旋转90度的位置。拨杆223可从初始位置旋转90度至180度,以将药包60推离锅体20。在将药包60推离锅体20之后,可致动旋转气缸221以使拨杆223旋转回到初始位置。

如图3中所示,拨杆223可以是细长的板或杆,优选地,拨杆223的长度可至少大于锅体20的半径,从而可有效地接触到药包60并将药包60推离。旋转气缸221可以是180度旋转气缸或其它旋转驱动装置。

煎药机1000还可包括连接到锅体20的药液排放系统400,如图12所示。在传统的手动操作的药液排放系统中,通常设置人工控制的排液阀。本发明提供的药液排放系统400中可设置有可控制药液流动的电控阀401,电控阀401可被控制器控制以在需要时开启或关闭,从而自动化地管理药液的排放。

具体的,参见图12和13所示,煎药机包括公用管道402和冷凝器403,所述的公用管道402通过电控阀连接水源,所述锅体通过进水管道404连接所述的公用管道402,所述的冷凝器403的进口通过上循环管道405连接公用管道402,冷凝器403的出口连接有水汽排放管道406。

在上述方案中,进水管道404、上循环管道405公用所述公用管道402,减少了管道的设计,防止了煎药机内部冗余。在进水时,进水通过公用管道402进入进水管道404,进而由进水管道404进入煎药机的锅体内。而在煎药过程中,锅体内部的蒸汽通过进水管道404进入公用管道402,再由公用管道402进入上循环管道405,再由上循环管道405进入冷凝器403,被冷凝器403冷凝液由水汽排放管道406排出。

优选的,所述的上循环管道405上设置有电控阀。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控制上循环管道405的电控阀打开,可连通锅体内部腔室与外界。

或者,所述公用管道402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口,位于上游的连接口用于连接所述上循环管道405,位于下游的连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的进水管道404,公用管道402上位于两个连接口之间设置有电控阀。

在上述方案中,在进水时,控制所述电控阀关闭,进水通过进水管道进入锅体,在煎药过程中,可打开该电控阀,则锅体内的蒸汽通过进水管道进入公用管道,再由公用管道进入上循环管道进而进入冷凝器,冷凝后,通过排放管道406排出。

优选的,煎药机还包括安装位置低于所述锅体的二煎桶407,锅体底部通过电控阀连接所述二煎桶407,所述二煎桶407上设置有通气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二煎桶407上设置有通气结构,则可平衡气压,利于排放药液。

优选的,所述的通气结构包括连接二煎桶407的通气管道408,通气管道408的末端连接至冷凝器403的出口。

在上述方案中,二煎桶407通过通气管道408连接到冷凝器403的出口,该管路设计简单合理,防止了结构容易。

优选的,所述的通气管上设置有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单向阀,所述的正向为朝向二煎桶407的方向。

在上述方案中,通气管上设置单向阀防止了药液导流。

优选的,所述二煎桶407通过下循环管道417连接至所述的公用管道402,所述的下循环管道417上设置有电控阀。

在上述方案中,下循环管道417可用于对二煎桶407进行清洗,进水通过公用管道402进入下循环管道417,再通过下循环管道417进入二煎桶407,对二煎桶407进行清洗。

在上述方案中,该二煎桶407为水平设置的桶状体,桶状体一端设置有门体,打开所述门体后,可对二煎桶407的内部进行深度清洗。

优选的,所述二煎桶407的底部通过三通管连接有药液排放管道409和废液排放管道410,药液排放管道409和废液排放管道410上分别设置有电控阀。

在上述方案中,在排液时,控制药液排放管道409上的电磁阀打开,控制废液排放管道410上的电磁阀关闭,则药液依次流经二煎桶407和药液排放管道409流出煎药机;在清洗煎药机时,则控制废液排放管道410上的电磁阀开启,药液排放管道409上的电磁阀关闭,则药液依次流经二煎桶407和废液排放管道410后流出煎药机。

优选的,所述药液排放管道409连接至包装机上,煎药机还包括有清洗管道411,清洗管道411的进口通过电控阀连接水源,出口连接到所述药液排放管道409上位于其上电控阀的下游的管道上。

在上述方案中,该清洗管道411用于清洗煎药机和包装机之间的中间管道。

优选的,所述水汽排放管道406的末端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412。

在上述方案中,水汽排放管道406的末端气液分离,防止了水汽排放管道406将下水道内脏水倒吸,造成药液污染。

优选的,参见图14所示,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412包括具有三个开口的壳体,第一开口413与所述药液排放管道409的末端连接,第二开口414用于将冷凝液引出,第三开口415用于将蒸汽导出;其中,所述第三开口415高于第二开口414。

上述方案的设计,保证了煎药的卫生完全。

以上描述了包括用于执行锅盖开启(掀开)和关闭(合上)动作的锅盖开关机构、用于执行使锅盖和锅体互锁和解锁动作的机构、用于执行药包移除动作(可包括药包顶出动作和药包推离动作)的药包移除机构以及能够自动排放药液的药液排放系统的全自动的煎药机,该煎药机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人工干预,使煎药机的自动化程度最大化,大大地提高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虽然上文描述了包括多个执行机构的煎药机,但煎药机也可包括上文描述的多个执行机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并且每个执行机构也可单独地应用到其它煎药装置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