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治疗脱发的基因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6011发布日期:2019-04-09 20:29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效治疗脱发的基因药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与医学应用领域,具体为腺相关病毒载体携带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ibroblastgrowthfactor1,fgf-1)基因在长效治疗脱发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脱发是指头发脱落的现象,相对于其他疾病而言,脱发对生命并没有威胁,但病理性脱发会对患者身心带来莫大的创伤,干扰生活质量。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脱发人群约达2亿,男性脱发人数约1.3亿,且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其中70前人群占比7.1%;70后占比17.8%;80后占38.5%;90后占36.1%;00后占0.4%。因为脱发人员众多,已经成为继肥胖之后第二大社会性病症。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治疗脱发的药物,但都有存在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和局限性。非那雄胺,作为特异性ii5α-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外周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降低血液和前列腺、皮肤等组织中二氢睾酮水平,进而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达到抑制脱发的效果,但其会导致性功能问题,包括性冷淡、勃起障碍和乳腺发育等,同样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该药主要针对雄激素性脱发,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另一种常用药物,米诺地尔,可扩张局部血管,使得毛囊供血充足,减少毛囊死亡,但外用会使头皮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药物使用刚开始有一段脱毛期,并且有较强的依赖性和抗药性,并不治疗本质,随时间推移而丧失药效。此外还可通过植发手术来解决脱发,一般而言植发手术后有30%以上的毛囊不能成活,且需要进行多次治疗,价格昂贵,一次植发最少4-5万元。因此,基于广大脱发人群的需求,开发一种能够从根本上激活毛囊,长效促进毛发生长的药物,具有广泛的市场。

fgf-1是对来源于中胚层及神经外胚层的细胞有广泛作用的微量活性物质,主要分布于脑、垂体、神经组织、视网膜、肾上腺、心脏和骨等器官或组织内,血清和体液中以极低的浓度存在,其他组织含量很少。现在针对创面组织修复fgf-1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近年来有研究表明,fgf-1在毛囊成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小鼠皮下注射fgf-1重组蛋白,能够促进毛发的早期生长和延长生长,且并未产生明显的副作用。

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adeno-associatedvirus,raav)是简单的非致病性单链dna病毒,是利用野生非致病腺相关病毒的某些特性,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产生的一种可供人工转基因的载体,重组腺相关病毒本身不会自我复制。raav能够定点整合的哺乳动物dna病毒。raav以其高稳定性,低致病性、低免疫原性、以及持久表达(6个月以上)目的基因等多方面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临床基因药物治疗载体。

与传统治疗脱发的药物一样,fgf-1本身的作用持续时间有限,其在血液中半衰期极短,入血三小时血内含量后为0,主要蓄积在皮肤,对皮肤亲和力极高。为解决fgf-1半衰期短的缺点,本实验室将fgf-1基因构建到raav载体中,达到长效表达fgf-1,从而治疗脱发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脱发的基因药物,以解决现有治疗脱发药物所存在的服药频繁和副作用问题。

本发明所述基因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治疗药物为成纤维生长因子1(fgf-1)基因与腺相关病毒载体(aav)的重组体,所说fgf-1基因序列如seqno.1所示。

本发明所涉及的fgf-1,可以是fgf-1本身,氨基酸序列如seqno.2所示,也包括以fgf-1为主要结构进行小于30%的氨基酸替换或修饰的新型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本发明所述基因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毒载体不仅限于腺相关病毒,也包括慢病毒、腺病毒等可致基因长效表达的病毒载体。

本发明所述的基因药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包括脂溢性脱发、斑秃性脱发、精神性脱发、营养性脱发等疾病。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小鼠毛发生长图(脱毛两周后)

左:对照组小鼠;右:实验组小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内容,而非限定本发明的内容,任何形式上的变动和/或变通,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皮下多点注射raav-fgf-1

选择雄性c56bl/6黑色毛发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小鼠于12周时尾静脉注射raav-fgf-1病毒3×1011v.g.,对照组小鼠注射相同滴度的空载raav。小鼠饲养在24±2℃环境中,正常饮水饮食,保持正常的昼夜节律(白天8:00-20:00,夜晚20:00-8:00)。饲养三个月后,小鼠经异氟烷吸入麻醉后,对其背部进行全部脱毛处理,先用宠物推剪将实验区毛发推短至5毫米以下,再涂抹脱毛膏,3分钟后用湿巾轻轻擦脱落毛发,再用纯净水清洗皮肤,除去残留脱毛膏。脱毛后的小鼠背部呈粉红色,无毛发附着。继续饲养两周后拍照,结果见图1。左侧对照组小鼠脱毛区域未完全恢复,尤其是臀部两侧毛发恢复缓慢,右侧实验组小鼠已基本恢复毛发,且毛发与之前相比更加黑亮、粗壮。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脱发的基因药物,所述药物为成纤维细胞因子1(FGF‑1)基因‑腺相关病毒载体重组体。本发明的药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脱发,效果显著、持久且无毒副作用,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语;张瑜;宁兴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1.18
技术公布日:2019.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