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8391发布日期:2019-04-20 05:3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难愈性创面,俗称溃疡,也称慢性伤口或慢性创面。目前,国际伤口愈合学会对于慢性创面的定义和描述尚无统一界定,通常理解为:在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地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完整状态,进而进入一种病理性炎症反应状态的创面。宏观来说,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血管生成不足、神经支配受损以及细胞迁移障碍等造成,包括静脉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压力性溃疡、代谢性溃疡和感染性溃疡等;微观上,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是炎性细胞、修复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细胞因子等多因素共同参与并高度协调、相互调控的复杂过程:一方面免疫细胞异常激活后,大量炎性因子、蛋白水解酶和活性氧簇等释放,过度炎症反应使表皮及肉芽无法形成,另一方面,创面因缺血缺氧,胶原蛋白合成减少,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等的增殖和迁移受限,导致创面迂延不愈。慢性难愈性创面虽然不会立即威胁生命,但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十数年的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原发病康复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护理与经济负担。长期创面不愈合容易引起骨质的破坏,少数创面不愈甚至可能发生癌变;同时,若发生感染扩散,可导致脓毒症等并发症,不但加重原发病,而且将危及患者生命。常规换药技术往往对于慢性难愈性创面疗效欠佳,湿性愈合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创面的愈合率,但是,价格昂贵的现代敷料给家族和社会带来了较重的经济负担,且因无法改变创面局部的微循环、微生态环境而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因此,亟需一种安全、有效、价廉的治疗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的药物。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黄柏40~60份,忍冬藤40~60份,黄芪24~36份,白术16~24份,当归8~12份。进一步地,前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黄柏50份,忍冬藤50份,黄芪30份,白术20份,当归10份。进一步地,前述中药组合物是由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的药粉、原料药的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进一步地,所述制剂为外用制剂。进一步地,所述外用制剂为喷雾剂、洗剂、湿敷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前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b、将原料直接打粉,或加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提取为加水煎煮原料3次,合并滤液,即得。进一步地,所述加水煎煮原料3次为:第1次加入原料4~5倍(v/w)的水,浸泡20~40min后,煎煮20~40min,过滤;第2次加入原料3~4倍(v/w)的水,煎煮10~30min,过滤;第3次加入原料2~3倍(v/w)的水,煎煮5~20min,过滤。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中的用途。进一步地,所述创面为慢性难愈性创面。本发明中“v/w”是指ml/g。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黄柏、忍冬藤、黄芪、白术和当归五味中药组成。方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忍冬藤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二者重用为君药,共奏燥湿清热、排脓解毒之效以祛余邪,黄芪补气固表、托毒排脓、生肌,白术健脾益气、燥湿,与黄芪相伍,共为臣药,与黄柏、忍冬藤合用以扶正祛邪并举,又可缓和黄柏、忍冬藤之寒性以防伤正之弊。创面日久必耗气伤血,故用当归养血活血为佐药以畅通血脉。综观全方,清热燥湿、益气解毒、活血补血,邪气得驱、正气得助,气血流通,则日久不愈之创面得以愈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清热解毒,益气养血,收敛生肌;主治正虚邪恋所致创面久不愈合;对于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具有显著效果。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发明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跟骨骨髓炎伴慢性溃疡创面患者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后伤口愈合过程。图2为痛风石伴感染创面患者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后伤口愈合过程。图3为慢性骨髓炎术后慢性感染性创面患者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后伤口愈合过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1、原料药:黄柏50g,忍冬藤50g,黄芪30g,白术20g,当归10g。2、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取3剂原料药装入一次性无纺纱布,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700ml将药材充分浸泡30分钟;采用煎药机(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型号:yjd13-gl)经武火煮开后文火煎煮,常压下共煎煮30分钟,双重过滤及灭菌后留取滤液;再次加入饮用水600ml,二次煎煮20分钟后取滤液;第三次加入400ml饮用水,煎煮15分钟,合并所有滤液,共得滤液900ml,采用中药汤剂包装机(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型号:yb50-250)将滤液装入100ml真空包装袋。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1、原料药:黄柏40g,忍冬藤60g,黄芪24g,白术16g,当归12g。2、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取3剂原料药装入一次性无纺纱布,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700ml将药材充分浸泡20分钟;采用煎药机(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型号:yjd13-gl)经武火煮开后文火煎煮,常压下共煎煮40分钟,双重过滤及灭菌后留取滤液;再次加入饮用水600ml,二次煎煮30分钟后取滤液;第三次加入400ml饮用水,煎煮20分钟,合并所有滤液,共得滤液900ml,采用中药汤剂包装机(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型号:yb50-250)将滤液装入100ml真空包装袋。实施例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1、原料药:黄柏60g,忍冬藤40g,黄芪36g,白术24g,当归8g。2、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取3剂原料药装入一次性无纺纱布,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700ml将药材充分浸泡40分钟;采用煎药机(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型号:yjd13-gl)经武火煮开后文火煎煮,常压下共煎煮30分钟,双重过滤及灭菌后留取滤液;再次加入饮用水600ml,二次煎煮15分钟后取滤液;第三次加入400ml饮用水,煎煮15分钟,合并所有滤液,共得滤液900ml,采用中药汤剂包装机(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型号:yb50-250)将滤液装入100ml真空包装袋。以下通过具体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试验例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临床疗效1、临床病例观察病例共55例,年龄平均46.74±15.31岁。1.1纳入标准患有慢性骨髓炎、感染性创面、糖尿病足伴感染、痛风石伴感染、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合并创面等造成的慢性难愈性创面,且创面面积≥1cm2同时<50cm2者。1.2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长期不愈的创面伴有皮肤癌变,或合并严重的全身感染、肿瘤、结核及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系统疾病者;③对方案中使用的药物有严重异常反应者以及正在参与其它研究者;④符合纳入标准,但对医嘱的依从性差或者不能按期随诊者,以致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无法进行疗效评价者。2、治疗方法使用碘伏消毒创面周围皮肤,创面使用生理盐水擦拭后用换药镊子轻轻刮拭创面表面的坏死组织,用生理盐水冲去坏死组织后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缓慢冲洗创面(尽量使药液在表面停留少许时间)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每日冲洗1次,每次用量视创面大小而定,使洗液冲洗整个创面,通常直径小于5cm创面用量为10ml~20ml,大于5cm创面用量为20ml~100ml,分泌物多的创面用量可酌情增加,创周皮肤条件差,如缺血坏死、皮缘苍白、湿疹、色素沉着等,可采用本发明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浸泡于无菌纱布上湿敷。3、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疗效标准,并结合临床进行评价:痊愈:创面上皮完全覆盖,疤痕坚实,无皮下积脓等假性愈合现象;显效:创面面积缩小范围>75%,肉芽组织鲜活,无脓性分泌物;好转:创面面积缩小范围≥25%,无或少量脓性分泌物,有红色肉芽组织;无效:创面面积缩小范围<25%,仍有脓性分泌物,伴暗色肉芽组织。4、治疗结果(1)创面细菌培养转阴率试验前及治疗7d、10d、14d、21d后分别对患者创面进行1次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计算细菌培养转阴率,公式为细菌阴转率=(用药后创面细菌培养转阴的例数/用药前细菌培养为阳性的例数)×100%。共有47例创面治疗前存在细菌感染,治疗7天后,26例细菌转阴,转阴率为55.32%,治疗10天后,共计38例细菌转阴,转阴率为80.85%,治疗14天后,共计41例细菌转阴,转阴率为87.23%,治疗21天后,共计43例细菌转阴,转阴率为91.49%。试验结果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于创面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2)疗效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55例慢性难愈性创面进行了为期21天的换药后,其疗效如表1所示。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和好转率之和。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后疗效结果[n(%)]总病例痊愈显效好转无效559(16.37%)45(81.81%)1(1.81%)0(0%)由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有效率可达100%。(3)创面愈合时间在21天后,继续对未愈合的46例创面进行了换药,直至创面愈合,最终,所有创面均得到了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9.98±8.07)天。试验结果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具有显著效果。5、典型病例典型病例1跟骨骨髓炎伴慢性溃疡创面患者性别:女;年龄:79岁;基础疾病: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低蛋白血症;主诉:取出内固定清创术后,经现代敷料换药效果欠佳;细菌培养后证明伤口处有铜绿假单胞菌。给患者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冲洗治疗,每日冲洗并湿敷1次,每次用量为20ml。患者从2018年10月12日开始冲洗至11月27日,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患者创面上皮完全覆盖,疤痕坚实,无皮下积脓等假性愈合现象。典型病例2痛风石伴感染创面患者性别:男;年龄75岁;基础疾病: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痛风,肾功异常,陈旧性肺结核;主诉:发现痛风20+年,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痛风石破溃1+月;细菌培养后证明伤口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给患者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冲洗治疗,每日冲洗1次,每次用量为20~40ml。患者从2018年11月7日开始冲洗至12月18日,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患者创面上皮完全覆盖,疤痕坚实,无皮下积脓等假性愈合现象。典型病例3慢性骨髓炎术后慢性感染性创面患者性别:男;年龄:49岁;基础疾病:左胫骨慢性骨髓炎;主诉:左小腿感染病灶慢性溃疡清除术后一年,伴渗液1+月;细菌培养后证明伤口处有绿脓杆菌。给患者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冲洗治疗,每日冲洗1次,每次用量为20ml。患者从2018年9月27日开始冲洗至10月30日,如图3所示,可以看到患者创面上皮完全覆盖,疤痕坚实,无皮下积脓等假性愈合现象。综上,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清热解毒,益气养血,收敛生肌;主治正虚邪恋所致创面久不愈合;对于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具有显著效果。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