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0775发布日期:2019-04-17 03:2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提高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



背景技术:

儿童雾化吸入法是一种通过物理手段将雾化液冲击成小气溶胶药物颗粒,高浓度的雾状药物经口鼻部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和肺部病变部位的治疗方法,具有无痛苦、无创伤、疗效快、全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且安全性高、效果较突出、操作便捷,是儿童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儿童纤维气管镜术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现已被广大患儿和家长所接受。

虽然雾化吸入法现已广泛应用,但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其中以患儿依从性差较为突出。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认知功能和自控能力均未成熟,对医院环境、医疗人员及机械类操作害怕,加之雾化器产生的烟雾及雾化时产生的较大声音,均可使其产生恐惧心理。另外,儿童雾化一般需10-15min,由于雾化口含嘴装置使用时要求患儿取端坐位或半坐卧位以免药液洒出,使得活动范围和强度受限,会造成患儿排斥做雾化。同时,雾化器的形状、颜色和构造难以吸引患儿,在雾化过程中患儿容易分散注意力而影响疗效。因此提高患儿雾化依从性是临床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

本发明的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包括外筒体、内胆、瓣膜、进气管和呼吸管,外筒体的上端开口,瓣膜设置于外筒体内腔的中下部,进气管穿过瓣膜设置;内胆的上、下两端开口,内胆上部的外径与外筒体的内径相等,内胆的上部固定于外筒体上;呼吸管设置于外筒体上并与外筒体的内腔相通,呼吸管外接呼吸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上设置有盒体,盒体的内部为空腔,盒体一端的下部开设有插接于外筒体上的圆形接口,另一端的上部设置有气囊部,气囊部上固定有两个手状体。

本发明的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所述气囊部为上凸形状,气囊部上的两个手状体朝向呼吸接头;当气囊部下凹时,两手状体向相互靠近方向运动。

本发明的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所述气囊部和盒体上均开设有通气孔。

本发明的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所述进气管的上端为尖头部,所述内胆的下端经两个连杆连接有尖头罩,尖头罩套在尖头部上。

本发明的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所述内胆上靠近呼吸管的一侧设置有半环形的水平隔板,水平隔板上方的内胆上设置有水平隔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通过在现有口含雾化吸入器上设置盒体,并在盒体上设置可与外筒体上端插接的圆形接口,在盒体上设置气囊部,气囊部上设置两手状体,当儿童口含呼吸接头雾化治疗的过程中,儿童吸入雾化气体时,会使气囊部下陷,进而带动两个手状体执行“拍手”动作,儿童呼出气体时,两手状体会张开,通过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来提高患儿对雾化吸入的依从性,达到帮助患儿规范吸入药物,有利于患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儿童纤维气管镜术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的剖视图;

图3、图4均为本发明的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的立体图。

图中:1外筒体,2内胆,3瓣膜,4进气管,5呼吸管,6盒体,7圆形接口,8气囊部,9手状体,10通气孔,11药液,12尖头部,13尖头罩,14连杆,15水平隔板,16竖向隔板,17呼吸接头,18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给出了本发明的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的主视图和剖视图,图3和图4给出了本发明的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的立体图,其由外筒体1、内胆2、瓣膜3、进气管4、呼吸管5、盒体6组成,外筒1的两端开口,外筒体1内腔的下部设置有瓣膜3,瓣膜3将外筒体1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进气管4穿过瓣膜3并高出瓣膜3一定高度,以便在瓣膜3上方存储治疗用药液11。内胆2位于外筒体1的内部,内胆2的上下端均开口,以便通过内胆2的上端开口将药液11注入外筒体1的内腔中。

内胆2上端的外径与外筒体1上端的内径相等,内胆2和外筒体1的上端均采用多级台阶的形式,以便内胆2牢固固定在外筒体1上。所示呼吸管5固定在外筒体1上,并与外筒体1的内部空腔相通,呼吸管5的外端接呼吸接头17,呼吸接头17可采用面罩式呼吸接头或口含式呼吸接头,以适应不同阶段的患儿治疗。为了便于手持,外筒体1上还固定有手柄18。

所示内胆2的下端经两个连杆14连接有尖头罩13,进气管4的上部为尖头部12,尖头罩13套在尖头部12上,尖头罩13与尖头部12之间预留有一定的间隙,在进气管4中通入压力氧气的过程中,会将外筒体1中的药液11带出并使其雾化,最后经尖头罩13上部的开口逸出,实现液体药物的雾化。

所示盒体6固定于外筒体1上,盒体6一端的下方开设有圆形接口7,圆形接口7插接在外筒体1的上端,盒体6另一端的上部设置有气囊部8,气囊部8可采用上凸的形状。所示的气囊部8和盒体6上开设有通气孔10,以便患者呼出气体时,逸出气体。气囊部8上固定有两手状体9,在气囊部8不受外力时,其上的两个手状体9的掌心朝向呼吸管5,也就是朝向患儿,如图3中所示。当儿童吸入雾化药物时,外筒体1和盒体6中的压力降低,在外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气囊部8下陷,使得其上的两个手状体9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相当于进行“拍手”动作,有利于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有利于患儿正常吸入药物,保证治疗效果。

所示内胆2靠近呼吸管5一侧的外表面上固定有半环形的水平隔板15,水平隔板15上方的内胆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竖向隔板16,通过水平隔板15和竖向隔板16的阻隔,有利于雾化后的药物经呼吸管5平稳地被患儿吸入。

本发明的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的优点体现在:

1.通过设置可执行“拍手”动作的两手状体9,提高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使患儿易于接受,吸引患儿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患儿对雾化吸入的依从性。

2.将盒体6套在雾化器的外筒体1上端,患儿吸气后雾化器顶端的气囊会做出拍手动作,既可以让患儿及家长知道他是否做到了吸气动作,又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引导患儿吸气,达到帮助患儿吸入药物的目的。

4.气囊使用注塑硅橡胶材质,内部为平滑无褶皱的长方型腔,易清洗,用后可使用酒精擦洗后清水冲洗晾干。

5.体积小,使用方便简单易学,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包括外筒体、内胆、瓣膜、进气管和呼吸管,瓣膜设置于外筒体的内腔中,进气管穿过瓣膜设置;内胆的两端开口,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上设置有盒体,盒体的内部为空腔,盒体一端的下部开设有插接于外筒体上的圆形接口,另一端的上部设置有气囊部,气囊部上固定有两个手状体。本发明的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当儿童吸入雾化气体时,会使气囊部下陷,进而带动两个手状体执行“拍手”动作,通过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来提高患儿对雾化吸入的依从性,达到帮助患儿规范吸入药物,有利于患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儿童纤维气管镜术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技术研发人员:李苹;庄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1.25
技术公布日:2019.04.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