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刺激性咳嗽及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8845发布日期:2019-04-20 05:41阅读:1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刺激性咳嗽及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现有西医治疗刺激性咳嗽,急慢性咽喉炎主要以消炎为主。慢性咽炎由于现代社会快节奏,多数人喜欢饮酒,吸烟,已成为一种年轻人多发性疾病,刺激性咳嗽往往与急慢性咽喉炎同时发作。西医消炎加止咳治疗方法虽然见效快,但长期使用会造成耐药性,患者使用效果逐渐不理想,并且西医治标不治本,秋冬季节气温渐凉,该病出现高发期,使用西医治疗往往需要反复多次,费用较高。

西医治疗刺激性咳嗽及急慢性咽喉炎通常应用多种抗生素无效,拍片或ct检查无明显异常。40%的患者可合并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性鼻炎症状。咽炎咽部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咽后壁黏膜表面可以看到有许多扩张的毛细管及少量淋巴滤泡增殖。喉炎直接喉黏镜检查,慢性单纯性喉炎患者多表现喉部黏膜充血,声带失去光泽,其上分布有扩张的血管,黏液分泌物增多;病情进一点加重发展为慢性增殖性喉炎时,黏膜明显增厚呈暗红色,其边缘肥厚呈印圆形,发音时常呈闭合不全,喉室带常因代偿活动而增厚;慢性萎缩性喉炎较少见,咳嗽后常咯出黄绿色的痂皮,喉部有灼热或痛感。

刺激性咳嗽也称为过敏性支气管炎或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特征是:超过两个月的无原因的慢性咳嗽,咳嗽呈阵发性刺激性干咳。

中医认为,刺激性咳嗽,急慢性咽喉炎多由素体肺肾阴虚,或风热喉痹反复发作,余邪留滞不清,伤津耗液,使阴液亏损,咽喉失于濡养,兼之虚火上的,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

经过长期摸索,医学理论认为传统医学治疗效果更好,费用低廉,方法简单,不易反复发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刺激性咳嗽及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制剂,其含有多种清热解毒,清喉利咽药物,并加入多种补气血,温和性药物,克服清热解毒,清喉利咽。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刺激性咳嗽及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薄荷5-8份,白术3-6份,川贝母3-5份,陈皮2-4份,白芍3-5份,茯苓皮4-6份,天冬3-5份,石斛5-7份,乌梅3-5份,红枣10-15份,板蓝根5-8份,老桑枝3-4份,黄花4-6份,冬花3-6份,麦冬8-10份,海浮石3-5份,胖大海8-10份,枇杷叶5-7份,野菊花4-6份,满山红4-7份,金银花5-8份,桔梗4-7份,小金钱草2-5份,连翘5-8份,桑叶3-6份,紫苏5-8份,金线莲3-6份,蒲公英4-7份,小茴香2-4份,柴胡6-10份,肉桂3-5份,甘草6-10份,芡实4-6份,竹茹6-8份,浙贝母5-8份,川芎6-10份,儿茶3-7份,诃子肉2-5份,地黄6-8份,苦地丁5-7份,穿心莲5-7份,黄芪2-5份,何首乌10-12份,海蛤壳9-13份。

进一步地,优选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薄荷8份,白术4份,川贝母5份,陈皮4份,白芍3份,茯苓皮5份,天冬5份,石斛5份,乌梅4份,红枣15份,板蓝根8份,老桑枝4份,黄花4份,冬花6份,麦冬10份,海浮石5份,胖大海8份,枇杷叶6份,野菊花4份,满山红4份,金银花8份,桔梗7份,小金钱草3份,连翘8份,桑叶3份,紫苏6份,金线莲3份,蒲公英4份,小茴香4份,柴胡10份,肉桂3份,甘草10份,芡实6份,竹茹6份,浙贝母8份,川芎6份,儿茶3份,诃子肉2份,地黄6份,苦地丁5份,穿心莲7份,黄芪2份,何首乌12份,海蛤壳10份。

进一步地,优选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薄荷5份,白术6份,川贝母3份,陈皮3份,白芍4份,茯苓皮6份,天冬4份,石斛6份,乌梅5份,红枣12份,板蓝根7份,老桑枝3份,黄花5份,冬花4份,麦冬9份,海浮石4份,胖大海9份,枇杷叶7份,野菊花5份,满山红6份,金银花6份,桔梗5份,小金钱草4份,连翘7份,桑叶5份,紫苏7份,金线莲4份,蒲公英6份,小茴香3份,柴胡6,肉桂4份,甘草8份,芡实4份,竹茹7份,浙贝母7份,川芎8份,儿茶5份,诃子肉4份,地黄7份,苦地丁6份,穿心莲6份,黄芪4份,何首乌10份,海蛤壳1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适用于刺激性咳嗽及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量的薄荷,白术,川贝母,陈皮,白芍,茯苓皮,天冬,石魁,乌梅,板蓝根,老桑枝,黄花,冬花,麦冬,胖大海,枇杷叶,野菊花,满山红,金银花,桔梗,小金钱草,连翘,桑叶,紫苏,金线莲,蒲公英,小茴香,柴胡,肉桂,甘草,芡实,竹茹,浙贝母,川穹,儿茶,诃子肉,地黄,苦地丁,穿心莲,黄芪混合,加水煎煮,过滤,收集滤液a和滤渣;

(2)滤渣加水反复煎煮一次,过滤,收集滤液b,将其与滤液a合并,得到滤液c;

(3)将配方量的红枣与何首乌混合,加水煎煮,所得滤液与滤液c合并,得到滤液d;

(4)将滤液d浓缩、干燥、研磨成粉,得到粉末e;

(5)将配方量的海浮石与海蛤壳粉碎后与粉末e混合,即可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

步骤(1)中,原料体积占水和原料总体积的三分之二;所述煎煮指的是文火煎煮40~60分钟。

步骤(2)中,加水至水刚好淹没滤渣;所述煎煮指的是大火煎煮15-20分钟。

步骤(3)中,加水至水刚好淹没原料;所述煎煮指的是文火煎煮40-60分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刺激性咳嗽及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通过将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加或不加药物辅料制备成口服制剂。

所述口服制剂为片剂、胶囊、丸剂、散剂、颗粒剂。

进一步地,所述口服制剂为胶囊时,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中药组合物装入0号明胶空心胶囊中装至0号明胶空心胶囊体积的三分之二。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制剂的原料中,各中药材药效如下:

薄荷:发汗解热、疏肝理气、利咽止痛、止痒;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川贝母:润肺化痰、散结消痈、抗菌,川贝母生物碱及川贝母皂甙ⅰ~ⅲ号,均有不同程度的祛痰作用,其中以生物碱和皂甙ⅲ号的作用较强;

陈皮:健脾和胃、行气宽中、降逆化痰;

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茯苓皮:利水、消肿、治水肿肤胀;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消炎抗菌;

天冬:养阴清热、润肺滋肾;

石斛:疏清虚热、补益脾胃、强壮筋骨;

乌梅:缓解呕吐、涩肠止泻、止咳止渴;

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板蓝根: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凉血消肿;

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解毒;

老桑枝:去骨火、退热、清肝、明目;

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

儿茶:活血止痛、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诃子肉:治久咳失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崩漏,带下,遗精,尿频;

黄花: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

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胖大海:清肺热、利咽喉、降血压;

枇杷叶:清肺化痰、祛痰平喘、降逆止呕;

野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满山红:温肺化痰、止咳平喘、降压利尿;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桔梗:止咳祛痰、治疗失声、治疗肺痈;

小金钱草:清热、利湿、解毒;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炎;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理气安胎、解鱼蟹毒;

金线莲:清热凉血、袪风利湿、固肾利尿;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小茴香:温肾散寒、祛寒止痛、理气和胃;

柴胡:疏散退热、止疟疾、疏肝解郁;

肉桂:镇静镇痛、降温、抗菌、通经;

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防治肿瘤;

芡实: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

地黄: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苦地丁: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

穿心莲:清热消炎、抗菌、保肝利胆;

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湿;

海浮石:清肺火,化老痰,软坚,通淋,治痰热喘嗽,老痰积块,瘿瘤,瘰疬,淋病,疝气,疮肿,目翳;

黄芪:补气、止汗、利尿消肿、排脓;

海蛤壳:制酸止痛,清肺化痰,利水消肿,软坚散结。

上述的多味中药中,海浮石配黄芪二药合用,清热泻火,化痰止咳喘,用于痰火气闭之咳嗽效佳。陈皮与甘草同用补肺益气,与茯苓同用则有祛湿、治疗痰涎上壅的作用,与竹茹同用清除热痰。天冬、麦冬、板蓝根、桔梗与甘草利咽消肿。石斛与金银花合用清热养阴。

冬花、白芍、甘草、红枣同用独于肺痿上气咳嗽。黄花配伍金银花、桔梗,疏散清热,解毒消痈,药力直达病所,化痰止嗽,咽利音开。冬花、紫苏二药相伍应用,化痰止咳之功大增,又能温中降逆,理气则助痰化,降气则咳喘定。

麦冬、桑叶、黄芪、桔梗配伍,凉散风热,清热养阴,润肺止咳。海浮石与海蛤壳二者参合,相得益彰,清肺热,泄肝火,化老痰,去顽痰,止咳,止血功增强,用于肝肺痰热咳嗽,痰多,咯血者效佳。

胖大海、川贝母、金银花、桔梗配伍使用,具有润肺、排痰、止咳、清热、解毒,可缓解改善慢性咽炎导致的咳嗽、痰多、异物感等症状;枇杷叶配伍黄芪、桑叶、柴胡,麦冬和川贝母,清肺化痰止咳,疏风宣肺。野菊花配蒲公英、金银花和桔梗,利咽消肿。连翘、金银花、蒲公英和野菊花解毒消肿之品同用,治疾疬痰核。桑叶配伍菊花、连翘和贝母,甘寒质轻,轻清疏散,长于凉散风热,又能清肺止咳,凉润肺燥。

金线莲配伍黄芪,入肾、心、肺三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小茴香配伍肉桂,小茴香温肝肾、暖胞宫、行气止痛;肉桂温肾助阳、散寒止痛,二药合用,有温暖下元、散寒止痛之功效。柴胡配伍白术,柴胡疏肝解郁;白术益气健脾.二者伍用,疏肝补脾,可治疗肝郁脾虚之胸胁作痛、神疲食少者。

竹茹配伍石斛,竹茹味甘微寒,清胃热、泄胆火、降逆止呕;石斛甘淡性凉,养胃阴、清虚热、生津止咳,二者伍用,清、补兼施,共奏清热养阴、和中调胃、降逆止呕之功效。浙贝母、地黄、连翘配伍,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主治烂喉痧,疫火极盛,津液干涸,舌绛口渴,神烦喉烂,脉象弦大,痧点云密者。

川穹与野菊花、薄荷同用驱除风寒。诃子肉配伍桔梗、甘草三者配伍使用,有清肺利咽开音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所致之失音、或伴咽喉疼痛者。苦地丁、野菊花、蒲公英与连翘共用治疔疮肿痛效果显著。穿心莲配伍陈皮对肺部有良好的消炎,保护作用。蒲公英、黄芩、苦地丁、板蓝根合用消炎抗菌。

以上多味中药遵循祛风利湿,清热解毒和补气益血的原理相互配伍使用,该配方含有多种清热解毒,清喉利咽药物,并加入多种补气益血、温和性药物,克服清热解毒、清喉利咽药物的性寒,以克服长期服用会对人体产生不适的症状。本配方在治疗同时更可五脏同调,标本兼治。本产品并非简单药物组合,是发明人经过多次临床验证得出来的中药配方,各药物之间相互配伍,科学严谨,是治疗刺激性咳嗽,急慢性咽喉炎之佳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配方全部采用纯植物中草药研制而成,无任何西药和激素药成份,无任何毒副作用,无刺激性,性质温和,能让更多的患者容易接受。且效果突出,治愈后不宜复发。本产品可制成多种形式的口服制剂产品,克服了传统汤剂口感不佳等缺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刺激性咳嗽及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薄荷8份,白术4份,川贝母5份,陈皮4份,白芍3份,茯苓皮5份,天冬5份,石斛5份,乌梅4份,红枣15份,板蓝根8份,老桑枝4份,黄花4份,冬花6份,麦冬10,份,海浮石5份,胖大海8份,枇杷叶6份,野菊花4份,满山红4份,金银花8份,桔梗7份,小金钱草3份,连翘8份,桑叶3份,紫苏6份,金线莲3份,蒲公英4份,小茴香4份,柴胡10份,肉桂3份,甘草10份,芡实6份,竹茹6份,浙贝母8份,川芎6份,儿茶3份,诃子肉2份,地黄6份,苦地丁5份,穿心莲7份,黄芪2份,何首乌12份,海蛤壳10份。

所述适用于刺激性咳嗽及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1)将配方量的薄荷,白术,川贝母,陈皮,白芍,茯苓皮,天冬,石魁,乌梅,板蓝根,老桑枝,黄花,冬花,麦冬,胖大海,枇杷叶,野菊花,满山红,金银花,桔梗,小金钱草,连翘,桑叶,紫苏,金线莲,蒲公英,小茴香,柴胡,肉桂,甘草,芡实,竹茹,浙贝母,川穹,儿茶,诃子肉,地黄,苦地丁,穿心莲,黄芪混合,加水文火煎煮40~60分钟,原料体积占水和原料总体积的三分之二,过滤,收集滤液a和滤渣;

(2)滤渣加水至水刚好淹没滤渣,大火煎煮15-2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b,将其与滤液a合并,得到滤液c;

(3)将配方量的红枣与何首乌混合,加水至水刚好淹没原料,文火煎煮40-60分钟,所得滤液与滤液c合并,得到滤液d;

(4)将滤液d浓缩、干燥、研磨成粉,得到粉末e;

(5)将配方量的海浮石与海蛤壳粉碎至粒径在100目以下,与粉末e混合,即可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中药组合物装入0号明胶空心胶囊中,装药量为0号明胶空心胶囊最大可容纳体积2/3。

胶囊的服用方法为:饭后服用,一次5粒,一日3次。

注意事项:(1)本产品若发现变质严禁服用;

(2)哺乳期妇女,孕妇及儿童禁止服用;

(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服用;

(4)肾功能不全者严禁服用;

(5)脾胃虚寒者慎重服用;

(6)糖尿病患者严禁服用。

实施例2

一种适用于刺激性咳嗽及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薄荷5份,白术6份,川贝母3份,陈皮3份,白芍4份,茯苓皮6份,天冬4份,石斛6份,乌梅5份,红枣12份,板蓝根7份,老桑枝3份,黄花5份,冬花4份,麦冬9份,海浮石4份,胖大海9份,枇杷叶7份,野菊花5份,满山红6份,金银花6份,桔梗5份,小金钱草4份,连翘7份,桑叶5份,紫苏7份,金线莲4份,蒲公英6份,小茴香3份,柴胡6,肉桂4份,甘草8份,芡实4份,竹茹7份,浙贝母7份,川芎8份,儿茶5份,诃子肉4份,地黄7份,苦地丁6份,穿心莲6份,黄芪4份,何首乌10份,海蛤壳12份。

所述适用于刺激性咳嗽及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1)将配方量的薄荷,白术,川贝母,陈皮,白芍,茯苓皮,天冬,石魁,乌梅,板蓝根,老桑枝,黄花,冬花,麦冬,胖大海,枇杷叶,野菊花,满山红,金银花,桔梗,小金钱草,连翘,桑叶,紫苏,金线莲,蒲公英,小茴香,柴胡,肉桂,甘草,芡实,竹茹,浙贝母,川穹,儿茶,诃子肉,地黄,苦地丁,穿心莲,黄芪混合,加水文火煎煮40~60分钟,原料体积占水和原料总体积的三分之二,过滤,收集滤液a和滤渣;

(2)滤渣加水至水刚好淹没滤渣,大火煎煮15-2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b,将其与滤液a合并,得到滤液c;

(3)将配方量的红枣与何首乌混合,加水至水刚好淹没原料,文火煎煮40-60分钟,所得滤液与滤液c合并,得到滤液d;

(4)将滤液d浓缩、干燥、研磨成粉,得到粉末e;

(5)将配方量的海浮石与海蛤壳粉碎至粒径在100目以下,与粉末e混合,即可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中药组合物装入0号明胶空心胶囊中,装药量为0号明胶空心胶囊最大可容纳体积2/3,制成中药胶囊制剂。

中药胶囊制剂的服用方法为:饭后服用,一次5粒,一日3次。

注意事项:(1)本产品若发现变质严禁服用;

(2)哺乳期妇女,孕妇及儿童禁止服用;

(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服用;

(4)肾功能不全者严禁服用;

(5)脾胃虚寒者慎重服用;

(6)糖尿病患者严禁服用。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得到的适用于刺激性咳嗽及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胶囊制剂的临床效果如下:

案例1:***咽炎患者,嗓子不适1年,恶心,呕吐,使用本产品1月,症状有明显好转,继续服用半月基本痊愈,患者半年未复发,期间经过秋冬换季;

案例2:***刺激性咳嗽,咽炎患者,反复咳嗽半年,咽炎发作接近半年,使用本产品半个月有明显好转现象,1个月基本痊愈,半年内未复发;

案例3:***慢性咽炎患者,早晨起来刷牙恶心,并患有反复性咳嗽,久治不愈,服用本产品半个月症状基本好转,继续服用半个月巩固治疗,咽部干净利索,半年未复发;

案例4:***患者,长期抽烟,咳嗽不停,服用本产品近一个月,因工作原因停止,现在症状明显好转;

案例5;***急性咽炎患者,西医治疗后一直咳嗽,服用本产品一周,咽部烧灼感消失,继续服用半个月,咳嗽症状消失,目前未复发;

案例6:***患者经常性饮酒,咽部刺痛,间断服用本产品累计一个半月,现在不饮酒状态下,咽部无明显不适,刺痛感消失;

案例7:***患者,化工厂员工,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干咳不止,服用本产品两个月,次年继续服用一个月巩固,目前咳嗽症状消失;

案例8:***患者,环卫工人,经常早起,长期受风寒,嗓子痰多,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服用本产品一个月,嗓子干净利索,不适症状减轻;

案例9:***患者喜欢垂钓,经常在水边受风寒,喉咙长期肿痛,服用本产品一个月,不适感消失,后来停止垂钓,半年内未复发;

案例10:***患者嗓子不适,喉咙一直发炎,服用本产品近一个月,嗓子不适感明显减轻,喉咙发炎现象消失,目前随访未有复发情况出现。

本发明所提供的适用于刺激性咳嗽及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还可加或不加药物辅料制备成片剂、丸剂、散剂、颗粒剂剂型。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一种适用于刺激性咳嗽及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制剂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