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91230发布日期:2019-04-23 20:33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妆品领域。



背景技术:

“美白肌肤”是广大爱美女性永恒的话题与追求。美白化妆品的研发、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自然成为研究者、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皮肤的颜色主要由皮肤色素含量及分布决定,黑色素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皮肤内黑色素的含量决定肌色深浅,黑色素的合成是一个生物反应过程,其中限速酶酪氨酸酶的活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黑色素颗粒通过黑色素细胞枝状突起向角质细胞转移,转移至角质细胞的黑色素颗粒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从而影响皮肤的颜色或形成色斑,最终随角质层脱落而排泄。

美白祛斑霜是指对皮肤晦暗、肤色不匀及皮肤表面的色斑具有一定抑制、化解及祛除作用的皮肤用乳化膏霜。目前,一般的皮肤美白祛斑产品主要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或者抑制黑素体的转移,从而减少黑色素的生产和淡化已有的色斑来达到美白祛斑的作用。此类皮肤美白祛斑主要有熊果苷、氢醌及衍生物,l-抗坏血酸及衍生物,曲酸及其衍生物、维生素c乙基醚及其衍生物、烟酰胺、传明酸、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等等。但是,上述皮肤美白祛斑产品不能综合考虑皮肤美白祛斑的各个环节,功能效果不仅单一,而且不理想,在使用后,可能还是带来过敏感染的风险。因此,研发一款安全无副作用,美白祛斑效果佳,而且能抑制炎症产生的美白祛斑产品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美白祛斑效果佳,而且能抑制炎症产生的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美白祛斑霜,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祛斑剂: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0.05~3%、3-o-乙基抗坏血酸0.01~10%、混合物a0.01~5%、混合物b0.01~5%、混合物c0.01~5%;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皮肤调理剂:红没药醇0.01~1%、植物甾醇油酸酯0.01~5%、硅烷二醇水杨酸酯0.01~5%、透明质酸钠0.01~1%;所述混合物a包括苯乙基间苯二酚;所述混合物b包括酵母提取物;所述混合物c包括水解欧洲李。

优选地,所述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商品名为sepiwhitemsh,它与黑色素细胞刺激素(a-msh)的结构相似,能控制a-msh与黑色素生成因子的结合,进而阻断黑色素形成的过程,从多个环节全面抑制黑色素生成,对皮肤色斑的改善效果明显、持久且安全可靠。

优选地,所述3-o-乙基抗坏血酸,商品名为vc乙基醚,其能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防止黑色素的形成,达到改善色斑,美白皮肤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混合物a,商品名为white,其包括水解玉米淀粉、苯乙基间苯二酚、水合硅石;其中,苯乙基间苯二酚可通过微球体注入皮肤细胞,能有效的减少色素沉着,来达到美白的效果,微球体附着在皮肤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释放活性物质,这种缓慢释放将对皮肤的刺激大大降低,皮肤吸收苯乙基间苯二酚的过程十分温和。

优选地,所述混合物b,商品名为src,其包括水、酵母提取物、大豆氨基酸、苯氧乙醇;所述混合物c,商品名为clairju(水解樱桃李),中文名为水解欧洲李(prunusdomestica),其包括丁二醇、水、水解欧洲李;酵母提取物与水解欧洲李协同作用,能有效促进角质层和角化细胞的更新,来达到美白祛斑效果。

优选地,所述硅烷二醇水杨酸酯,商品名为dsbc,所述植物甾醇油酸酯,商品名为植物甾醇酯,所述红没药醇,商品名为红没药醇,硅烷二醇水杨酸酯、植物甾醇酯和红没药醇,均能有效抑制炎症产生,三者的联合使用,协同抑制炎症产生的效果更佳。

作为本发明所述美白祛斑霜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美白祛斑霜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润肤剂:氢化聚异丁烯0.1~5%、异壬酸异壬酯0.1~10%、山茶籽油0.01~10%、聚二甲基硅氧烷0.1~5%、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0.1~5%、牛油果树果脂0.1~10%、可可籽脂0.1~10%。

作为本发明所述美白祛斑霜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美白祛斑霜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乳化剂:混合物d0.1~5%、混合物e0.1~5%、鲸蜡醇磷酸酯钾0.01~3%。

作为本发明所述美白祛斑霜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美白祛斑霜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增稠剂: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卵磷脂0.01~3%、卡波姆0.01~1%、鲸蜡硬脂醇0.1~5%、混合物f0.1~3%。

作为本发明所述美白祛斑霜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美白祛斑霜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防腐剂:羟苯甲酯0.01~0.4%、羟苯丙酯0.01~0.4%、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0.01~1%、亚硫酸氢钠0.01~0.3%。

作为本发明所述美白祛斑霜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美白祛斑霜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抗氧化剂: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0.01~0.1%、生育酚0.01~3%。

作为本发明所述美白祛斑霜的优选实施方式,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美白祛斑霜还包括ph调节剂0.01~1%、保湿剂0.1~10%、芳香剂0.01~1%和溶剂补足至100%,所述ph调节剂为氨甲基丙醇,所述保湿剂为丁二醇,所述芳香剂为香精,所述溶剂为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以美白祛斑霜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美白祛斑霜包括以下组分: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为1%、3-o-乙基抗坏血酸3%、混合物a3%、混合物b2%、混合物c3%、红没药醇0.03%、植物甾醇油酸酯1%、硅烷二醇水杨酸酯1%、透明质酸钠0.03%、氢化聚异丁烯3%、异壬酸异壬酯2%、山茶籽油2%、聚二甲基硅氧烷2%、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2%、牛油果树果脂2%、可可籽脂3%、混合物d2%、混合物e2%、鲸蜡醇磷酸酯钾0.3%、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卵磷脂0.5%、卡波姆0.15%、鲸蜡硬脂醇3%、混合物f0.5%、羟苯甲酯0.2%、羟苯丙酯0.1%、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0.5%、亚硫酸氢钠0.1%、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0.3%、生育酚0.3%、氨甲基丙醇0.07%、丁二醇1%、香精0.1%、水补足至100%。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物d包括花生醇、山嵛醇、花生醇葡糖苷、水、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混合物d的商品名为montanov202。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物e包括甘油硬脂酸酯、鲸蜡硬脂醇、硬脂酸、月桂酰谷氨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混合物e的商品名为乳化剂hp。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物f包括丙烯酸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异十六烷、聚山梨醇酯-80、水、山梨坦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混合物f的商品名为simulgele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美白祛斑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以下各相原料:

a相原料:水、丁二醇、透明质酸钠、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卵磷脂、卡波姆;

b相原料:混合物d、混合物e、氢化聚异丁烯、异壬酸异壬酯、山茶籽油、鲸蜡硬脂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羟苯甲酯、羟苯丙酯、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红没药醇、植物甾醇油酸酯、生育酚、牛油果树果脂、可可籽脂、鲸蜡醇磷酸酯钾、混合物a;

c相原料:混合物f;

d相原料:氨甲基丙醇;

e相原料:3-o-乙基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混合物b、混合物c、硅烷二醇水杨酸酯、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香精;

(2)将步骤(1)中a相原料依次加入水相锅中,加热至85~90℃,充分搅拌均匀,直至a相原料完全溶解,保温备用;

(3)将步骤(1)中b相原料依次加入油相锅中,加热至80~85℃,充分搅拌均匀,保温备用;

(4)将步骤(2)所得水相锅物料先抽入真空乳化搅拌锅中,匀速搅拌至均匀,再将步骤(3)油相锅物料抽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均质乳化5~8分钟,加入c相,均质2-3分钟,再一次充分搅拌均匀,恒温30分钟;

(5)将步骤(4)所得组分降温至60℃时,依次加入d相原料,搅拌均匀,备用;

(6)将步骤(5)所得组分降温至45℃时,依次加入e相原料,充分搅拌均匀,备用;

(7)将步骤(6)所得组分降温至38℃时,出料、静置,即制得所述美白祛斑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所述美白祛斑霜含有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其能控制a-msh与黑色素生成因子的结合,进而阻断黑色素形成的过程,从多个环节全面抑制黑色素生成,对皮肤色斑的改善效果明显、持久且安全可靠;

(2)所述美白祛斑霜含有3-o-乙基抗坏血酸,其能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防止黑色素的形成,达到改善色斑,美白皮肤的效果;

(3)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与3-o-乙基抗坏血酸的联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更好的抑制黑色素生成,美白淡斑效果更好;

(4)所述美白淡斑霜含有苯乙基间苯二酚,其可通过微球体注入皮肤细胞,能有效的减少色素沉着,来达到美白的效果,微球体附着在皮肤上,缓慢释放活性物质,大大降低对皮肤的刺激,进而扩大了美白祛斑霜的使用范围,脸部和身体以及敏感者均可使用;

(5)所述美白淡斑霜含有酵母提取物与水解欧洲李,二者协同作用,能有效促进角质层和角化细胞的更新,来达到美白祛斑效果;

(6)所述美白淡斑霜含有硅烷二醇水杨酸酯、植物甾醇酯和红没药醇,其均能有效抑制炎症产生,三者的联合使用,协同抑制炎症产生的效果更佳;

总之,本发明所述的美白祛斑霜,安全无副作用,能抑制炎症产生,美白祛斑效果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美白祛斑霜,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为1%、3-o-乙基抗坏血酸3%、混合物a3%、混合物b2%、混合物c3%、红没药醇0.03%、植物甾醇油酸酯1%、硅烷二醇水杨酸酯为1%、透明质酸钠0.03%、氢化聚异丁烯3%、异壬酸异壬酯2%、山茶籽油2%、聚二甲基硅氧烷2%、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2%、牛油果树果脂2%、可可籽脂3%、混合物d2%、混合物e2%、鲸蜡醇磷酸酯钾0.3%、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卵磷脂0.5%、卡波姆0.15%、鲸蜡硬脂醇3%、混合物f0.5%、羟苯甲酯0.2%、羟苯丙酯0.1%、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0.5%、亚硫酸氢钠0.1%,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0.3%、生育酚0.3%、氨甲基丙醇0.07%、丁二醇1%、香精0.1%、水补足至100%;所述混合物a包括水解玉米淀粉、苯乙基间苯二酚、水合硅石;所述混合物b包括水、酵母提取物、大豆氨基酸、苯氧乙醇;所述混合物c包括丁二醇、水、水解欧洲李;所述混合物d包括花生醇、山嵛醇、花生醇葡糖苷、水、葡萄糖;所述混合物e包括甘油硬脂酸酯、鲸蜡硬脂醇、硬脂酸、月桂酰谷氨酸钠;所述混合物f包括丙烯酸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异十六烷、聚山梨醇酯-80、水、山梨坦油酸酯。

所述美白祛斑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以下各相原料:

a相原料:水、丁二醇、透明质酸钠、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卵磷脂、卡波姆;

b相原料:混合物d、混合物e、氢化聚异丁烯、异壬酸异壬酯、山茶籽油、鲸蜡硬脂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羟苯甲酯、羟苯丙酯、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红没药醇、植物甾醇油酸酯、生育酚、牛油果树果脂、可可籽脂、鲸蜡醇磷酸酯钾、混合物a;

c相原料:混合物f;

d相原料:氨甲基丙醇;

e相原料:3-o-乙基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混合物b、混合物c、硅烷二醇水杨酸酯、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香精;

(2)将步骤(1)中a相原料依次加入水相锅中,加热至85℃,充分搅拌均匀,直至a相原料完全溶解,保温备用;

(3)将步骤(1)中b相原料依次加入油相锅中,加热至80℃,充分搅拌均匀,保温备用;

(4)将步骤(2)所得水相锅物料先抽入真空乳化搅拌锅中,匀速搅拌至均匀,再将步骤(3)油相锅物料抽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均质乳化5分钟,加入c相,均质2分钟,再一次充分搅拌均匀,恒温30分钟;

(5)将步骤(4)所得组分降温至60℃时,依次加入d相原料,搅拌均匀,备用;

(6)将步骤(5)所得组分降温至45℃时,依次加入e相原料,充分搅拌均匀,备用;

(7)将步骤(6)所得组分降温至38℃时,出料、静置,即制得所述美白祛斑霜。

实施例2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以下列举成分不同于实施例1,其它组分均与实施例1相同: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为1%、3-o-乙基抗坏血酸为3%、苯乙基间苯二酚为3%、酵母提取物2%、水解欧洲李为3%、红没药醇为0.03%、植物甾醇油酸酯为1%、硅烷二醇水杨酸酯为1%、透明质酸钠为0.03%。

所述美白祛斑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以下各相原料:

a相原料:水、丁二醇、透明质酸钠、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卵磷脂、卡波姆;

b相原料:混合物d、混合物e、氢化聚异丁烯、异壬酸异壬酯、山茶籽油、鲸蜡硬脂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羟苯甲酯、羟苯丙酯、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红没药醇、植物甾醇油酸酯、生育酚、牛油果树果脂、可可籽脂、鲸蜡醇磷酸酯钾、混合物a;

c相原料:混合物f;

d相原料:氨甲基丙醇;

e相原料:3-o-乙基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混合物b、混合物c、硅烷二醇水杨酸酯、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香精;

(2)将步骤(1)中a相原料依次加入水相锅中,加热至90℃,充分搅拌均匀,直至a相原料完全溶解,保温备用;

(3)将步骤(1)中b相原料依次加入油相锅中,加热至85℃,充分搅拌均匀,保温备用;

(4)将步骤(2)所得水相锅物料先抽入真空乳化搅拌锅中,匀速搅拌至均匀,再将步骤(3)油相锅物料抽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均质乳化8分钟,加入c相,均质3分钟,再一次充分搅拌均匀,恒温30分钟;

(5)将步骤(4)所得组分降温至60℃时,依次加入d相原料,搅拌均匀,备用;

(6)将步骤(5)所得组分降温至45℃时,依次加入e相原料,充分搅拌均匀,备用;

(7)将步骤(6)所得组分降温至38℃时,出料、静置,即制得所述美白祛斑霜。

实施例3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以下列举成分不同于实施例1,其它组分均与实施例1相同: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为0.05%、3-o-乙基抗坏血酸0.01%、苯乙基间苯二酚0.01%、酵母提取物0.01%、水解欧洲李0.01%、红没药醇为0.01%、植物甾醇油酸酯为0.01%、硅烷二醇水杨酸酯为0.01%、透明质酸钠为0.01%。

所述美白祛斑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以下各相原料:

a相原料:水、丁二醇、透明质酸钠、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卵磷脂、卡波姆;

b相原料:混合物d、混合物e、氢化聚异丁烯、异壬酸异壬酯、山茶籽油、鲸蜡硬脂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羟苯甲酯、羟苯丙酯、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红没药醇、植物甾醇油酸酯、生育酚、牛油果树果脂、可可籽脂、鲸蜡醇磷酸酯钾、混合物a;

c相原料:混合物f;

d相原料:氨甲基丙醇;

e相原料:3-o-乙基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混合物b、混合物c、硅烷二醇水杨酸酯、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香精;

(2)将步骤(1)中a相原料依次加入水相锅中,加热至88℃,充分搅拌均匀,直至a相原料完全溶解,保温备用;

(3)将步骤(1)中b相原料依次加入油相锅中,加热至83℃,充分搅拌均匀,保温备用;

(4)将步骤(2)所得水相锅物料先抽入真空乳化搅拌锅中,匀速搅拌至均匀,再将步骤(3)油相锅物料抽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均质乳化6分钟,加入c相,均质3分钟,再一次充分搅拌均匀,恒温30分钟;

(5)将步骤(4)所得组分降温至60℃时,依次加入d相原料,搅拌均匀,备用;

(6)将步骤(5)所得组分降温至45℃时,依次加入e相原料,充分搅拌均匀,备用;

(7)将步骤(6)所得组分降温至38℃时,出料、静置,即制得所述美白祛斑霜。

实施例4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以下列举成分不同于实施例1,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氢化聚异丁烯0.1%、异壬酸异壬酯0.1%、山茶籽油0.01%、聚二甲基硅氧烷0.1%、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0.1%、牛油果树果脂0.1%、可可籽脂0.1%。

实施例5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以下列举成分不同于实施例1,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氢化聚异丁烯5%、异壬酸异壬酯10%、山茶籽油10%、聚二甲基硅氧烷5%、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5%、牛油果树果脂10%、可可籽脂0.1~10%。

实施例6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以下列举成分不同于实施例1,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混合物d0.1%、混合物e0.1%、鲸蜡醇磷酸酯钾0.01%;

实施例7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以下列举成分不同于实施例1,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混合物d5%、混合物e5%、鲸蜡醇磷酸酯钾3%。

实施例8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以下列举成分不同于实施例1,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卵磷脂0.01%、卡波姆0.01%、鲸蜡硬脂醇0.1%、混合物f0.1%。

实施例9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以下列举成分不同于实施例1,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卵磷脂3%、卡波姆1%、鲸蜡硬脂醇5%、混合物f3%。

实施例10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以下列举成分不同于实施例1,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羟苯甲酯0.01%、羟苯丙酯0.01%、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0.01%、亚硫酸氢钠0.01%。

实施例11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以下列举成分不同于实施例1,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羟苯甲酯0.4%、羟苯丙酯0.4%、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1%、亚硫酸氢钠0.3%。

实施例12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以下列举成分不同于实施例1,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0.01%、生育酚0.01%。

实施例13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以下列举成分不同于实施例1,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0.1%、生育酚3%。

实施例14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以下列举成分不同于实施例1,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氨甲基丙醇0.01%、丁二醇0.1%、香精0.01%。

实施例15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以下列举成分不同于实施例1,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氨甲基丙醇1%、丁二醇10%、香精1%。

对比例1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不含有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外,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不含有3-o-乙基抗坏血酸为,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不含有苯乙基间苯二酚外,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不含有酵母提取物和水解欧洲李外,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5

一种美白祛斑霜,除不含有十红没药醇、植物甾醇油酸酯和硅烷二醇水杨酸酯外,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产品评价

一、产品安全性评价

对实施例1-15、对比例1-5的美白祛斑霜进行化妆品刺激评价。

受试人群:100名女性,年龄20~50岁之间,皮肤健康,无皮肤病过敏史,符合受试者志愿入选标准。

分组:将受试人群分为20组,每组5人,组内各成员年龄相差不超过2岁。

贴斑方法:选用合格的斑试器,以封闭式斑贴实验方式,将受试物约0.020-0.025g放置于斑试器内,将加有受试物的斑试器用无刺激胶带贴覆于受试者的背部或前臂屈侧,用手掌轻压使之均匀地贴覆在皮肤上,24小时后去除受试物,去除后分别于0.5、6、12、24、48小时观察皮肤反应,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皮肤反应分级标准记录其结果,试验结果见表1。

评价标准:0级:阴性反应;1级:可疑反应,仅有微弱红斑;2级:弱阳性反应,红斑、浸润、水肿、可有丘疹;3级:强阳性反应,红斑、浸润、水肿、可有丘疹、反应可超出受试区;4级:极强阳性反应,明显红斑、严重浸润、水肿、融合性疱疹、反应超出受试区。

表1:各组美白祛斑霜的安全性检测

从表1可知,人体皮肤斑贴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受试者通过各组受试物的斑贴试验,在0.5、6、12、24、48小时观察皮肤反应,所有受试者的皮肤反应均为阴性,说明本发明制备的美白祛斑霜使用安全。

二、产品功能性评价

对实施例1-15、对比例1-5的美白祛斑霜进行功效试验。

(1)黑色素减少率试验

选取100名女性,年龄20~50岁之间,进行皮肤黑色素减少率测试,将受试人群分为20组,每组5人,20组受试者分别对应涂抹实施例1-15和对比1-5的美白祛斑霜,在受试者第一次涂抹美白祛斑霜前,用刮片取其皮肤的角质层细胞,保存备用,涂抹美白祛斑霜28天后,对同一受试者在同一位置取角质层细胞,然后用黑色素染色液对前后两次刮取的角质层细胞分别进行染色,将黑色素含量视觉化,再对受试者的皮肤图像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黑色素半-定量化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见表2。

(2)抑制酪氨酸酶试验

分别取0.025g实施例1-15和对比例1-5的美白淡斑霜放置于试管中,编号为1-20,分别向1-20号试管中加入120μl磷酸盐缓冲溶液和2.98mmol/l酪氨酸溶液40μl(以2.98mmol/l酪氨酸溶液作为底物),取等量1-20号试管中的混合液分别加样于96孔板中,于37℃水浴恒温10min后每孔加入40μl200u/ml的酪氨酸酶溶液,在室温避光条件下混匀,37℃水浴15min后迅速置于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中,测定475nm处吸光度值,计算酪氨酸酶抑制率,重复上述操作,平行测定3次,试验结果见表2。

(3)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测定

抗氧化活性以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大小表示。根据预实验确定的实验条件,测定实施例1~15和对比例1-5的美白祛斑霜清除脂性自由基dpph的活性。取样品各1.0g,加入2.0ml1.52×10-4mmol/l的dpph无水乙醇溶液充分混匀,室温避光静置30min后,以溶剂为空白对照,517nm处测吸光度a1;以同体积溶剂代替样品溶液做阴性对照,测定吸光度a2;以同体积无水乙醇代替dpph溶液做空白组,测定吸光度a3。以vc为对照,每组做3个重复,求其平均值,试验结果见表2,按下式计算清除率:

样品对dpph的清除率(%)=[1-(a1-a3)/a2]×100%。

表2各组美白祛斑霜的美白淡斑功效检测

从表2的试验结果可知,涂抹实施例1-15美白祛斑霜的受试者黑色素减少率,只有实施例3低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5,实施例14与对比例5相当,但低于对比例1,其余实施例均高于对比例;涂抹实施例1-15美白祛斑霜的受试者,酪氨酸酶抑制率均高于涂抹对比例1-5美白祛斑霜的受试者;氧自由基dpph清除率,其中,涂抹实施例1-3美白祛斑霜的受试者,氧自由基dpph清除率均高于对比例1-5,实施例4-15与对比例1和2相当,但均高于对比例3-5;由此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美白祛斑霜能有效减少黑色素、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和具有强抗氧化活性,有很好的美白祛斑功效。其中,以实施例1美白祛斑霜的功效最好,黑色素减少率、酪氨酸酶抑制率和氧自由基dpph清除率均最高,分别为65%、55%和35%。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