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器械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3458发布日期:2019-04-05 22:1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器械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专门适用于诊断设备或器械的容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器械盒。



背景技术:

在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在使用纱布对患者身上的血液进行擦除后,马上需要用到如手术刀、镊子等器械,而在目前的医疗工作中,这些器械通常摆放于桌子上,医护人员在取用时十分不便,因此部分医护人员为了方便快捷,便将这些需要马上用到的器械放置在中单(类似于床单,覆盖于病人身上)上,在使用时能够马上取用,而这样的方式虽然方便但容易导致器械被污染,造成病人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器械盒,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器械取用不便以及容易被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便携式器械盒,包括盒体,盒体上设有锐器存放槽、锐器回收槽、纱布存放槽和纱布回收槽,盒体侧壁上固定有铰耳,铰耳上铰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定位部,锐器回收槽内设有清理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1.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手持定位部,将盒体固定住,由于盒体通过定位部进行定位,因此定位部可固定在任意位置,如病床上的床单上,使得盒体的位置可以灵活变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2.医护人员将未使用过的纱布放置在纱布存放槽内,当医护人员需要取用纱布时,将放置在纱布存放槽内的纱布取出裁剪即可,当医护人员需要丢弃使用过的纱布时,由于纱布上粘附有患者的体液,有可能携带有病毒、细菌等,因此如果将使用过的纱布直接丢弃在日用垃圾桶中,则很有可能导致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因此将使用过的纱布集中丢弃在纱布回收槽内,避免纱布携带的细菌、病毒等附着在其他物品上,造成细菌、病毒的传播。

3.将使用过锐器和未使用过的锐器分别放入锐器回收槽和锐器存放槽内,避免未使用过的锐器被污染,向锐器回收槽内倒入医用酒精,放置于锐器回收槽内的被使用过的锐器被清理机构所清理,从而杀灭病毒、细菌,洗除附着物。

进一步,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开于盒体内的空腔,空腔位于锐器存放槽、锐器回收槽、纱布存放槽和纱布回收槽的下方,锐器回收槽内同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下端贯穿锐器回收槽底面且伸入空腔内,转轴与锐器回收槽底面转动且密封连接,转轴侧壁上沿轴向设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有转动圈,转轴连接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位于空腔内。通过上述设计,当转轴带动转动圈转动时,转动圈带动锐器运动,从而加快锐器与医用酒精之间的相对运动,加快清理速度。

进一步,锐器存放槽、锐器回收槽、纱布存放槽和纱布回收槽呈圆柱状。通过上述设计,避免锐器在锐器回收槽内运动过程中运动至边角后卡住而无法运动。

进一步,转动圈与锐器回收槽同轴螺纹连接,转动圈内壁上固定有凸起,锐器回收槽下壁上设有通孔,通孔上固定有喷头,空腔内设有挡板,挡板呈与锐器回收槽同轴设置的圆柱状,挡板与空腔壁围成传动腔,传动腔内径与锐器回收槽内径相等,转轴下端位于传动腔内,转轴下端同轴固定安装有丝杠,丝杠上螺纹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与传动腔侧壁滑动且密封连接,丝杠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传动腔外的空腔侧壁上的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输出轴右端转动且密封地贯穿挡板并与传动腔左侧壁转动连接,正反转电机输出轴上同轴固定安装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通过上述设计,使得转动圈可以带动凸起上下运动,进而对锐器表面的附着物进行擦除,同时使得医用酒精内产生湍流,加强对锐器的冲刷效果,并且使得活塞板上下往复运动,进而不断地通过喷头向锐器回收槽内喷入医用酒精,进一步加强对锐器的冲刷效果。

进一步,锐器存放槽内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有三块定位板,定位板左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夹。通过上述设计,限制锐器在锐器存放槽内的运动。

进一步,所述定位部为定位夹或定位钩。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医护人员只需要将通过定位夹或定位钩将盒体固定在任意位置即可进行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盒体1、锐器存放槽2、锐器回收槽3、定位板4、固定夹5、转轴6、转动圈7、凸起8、喷头9、丝杠10、活塞板11、电机输出轴12、蜗杆13、蜗轮14、传动腔15、挡板16、正反转电机17、空腔18、铰耳19、转动板20、定位夹21、纱布存放槽22、纱布回收槽23。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器械盒,包括盒体1,盒体1内开有空腔18,空腔18上方的盒体1上沿竖直方向开有四个等大的圆柱状凹槽,如图2所示圆柱状凹槽分别为锐器存放槽2、锐器回收槽3、纱布存放槽22和纱布回收槽23。如图1所示,锐器回收槽3内同轴转动安装有转轴6,转轴6下端贯穿锐器回收槽3底面且伸入空腔18内,转轴6与锐器回收槽3底面转动且密封连接,转轴6上同轴滑动安装有两根滑杆,滑杆沿转轴6径向设置,转轴6侧壁上沿轴向开有两条滑槽,转轴6上同轴套有转动圈7,转动圈7的内壁与转轴6之间安装有滑杆(图中未示出),滑杆端部与滑槽滑动连接,转动圈7与锐器回收槽3同轴螺纹连接,转动圈7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呈圆柱状的凸起8,凸起8由橡胶材料制成,锐器回收槽3下壁上开有通孔,通孔上固定安装有喷头9。

空腔18内设置有挡板16,挡板16呈与锐器回收槽3同轴设置的圆环状,挡板16与空腔18侧壁围成传动腔15,传动腔15内径与锐器回收槽3内径相等,转轴6下端位于传动腔15内,转轴6下端同轴固定安装有丝杠10,丝杠10上螺纹连接有活塞板11,活塞板11与传动腔15侧壁滑动且密封连接,丝杠10下端同轴固定安装有蜗轮14,传动腔15右侧的空腔18右壁上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17,正反转电机输出轴12左端转动且密封地贯穿挡板16并与传动腔15左侧壁转动连接,正反转电机输出轴12上同轴套接有蜗杆13,蜗杆13与蜗轮14啮合,空腔18内还安装有电源,电源与正反转电机17通过导线电连接。

锐器存放槽2内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有三块定位板4,定位板4左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夹5。盒体1左侧壁上一体成型有两个铰耳19,两个铰耳19之间铰接有转动板20,转动板20左壁上转动安装有定位夹21(也可是定位钩)。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医护人员手持定位夹21,将盒体1固定住,由于盒体1通过定位夹21进行定位,因此定位夹21可夹在任意位置,如病床上的床单上,使得盒体1的位置可以灵活变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将未使用过的纱布放置在纱布存放槽22内,当医护人员需要取用纱布时,将放置在纱布存放槽22内的纱布取出裁剪即可,当医护人员需要丢弃使用过的纱布时,由于纱布上粘附有患者的体液,有可能携带有病毒、细菌等,因此如果将使用过的纱布直接丢弃在日用垃圾桶中,则很有可能导致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因此将使用过的纱布集中丢弃在纱布回收槽23内,避免纱布携带的细菌、病毒等附着在其他物品上,造成细菌、病毒的传播。

医护人员还可以将锐器(如镊子、剪刀、手术刀等)放置在锐器存放槽2内,由于锐器表面通常都具有锋利或锐利的部分(如手术刀的刀刃),而锋利或锐利的部分正是锐器其实际产生作用的部分,同时锐器上锋利或锐利的部分通常较薄因此强度较低,当锐器在锐器存放槽2内放置时,若锐器未得到良好的固定,那么当医护人员取用锐器时,锐器之间产生碰撞,则很有可能造成刀刃产生缺口的问题,使得锐器被损坏,而且由于锐器未得到固定,因此在医护人员取用时锐器可以在锐器存放槽2内运动,容易割伤医护人员的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当医护人员将锐器放置入锐器存放槽2中时,只需要将锐器两端夹紧在固定夹5上,即可使得锐器定位,并使锐器之间保持距离,并且在取用时锐器之间也不会产生碰撞,避免锐器损坏,且避免锐器产生运动而割伤医护人员的手。

当医护人员将锐器使用完毕后,只需要将锐器放入锐器回收槽3内,并向锐器回收槽3内倒入医用酒精,使得锐器浸泡在医用酒精内,而后启动正反转电机17,正反转电机输出轴12带动蜗杆13不断正反转,蜗杆13进而带动蜗轮14不断正反转,蜗轮14带动转轴6不断正反转,转轴6通过滑槽和滑杆带动转动圈7正反转,当转动圈7正反转时,转动圈7不仅会带动锐器在锐器回收槽3内运动,还会通过凸起8不断拨动锐器,使得锐器自身产生自转,从而加快锐器上附着的污染物的脱落,并且锐器在随着转动圈7转动的同时,还会被凸出于锐器回收槽3底面的喷头9所拨动,进一步加强锐器的运动,加快污染物的脱落速度,并且由于凸起8为橡胶材料制成,因此也能够擦除如期表面附着的较为牢固的污染物,提高清理和消毒效果。同时由于转动圈7与锐器回收槽3螺纹连接,因此当转动圈7正反转时,转动圈7还会在锐器回收槽3内上下往复运动,扩大凸起8所能够接触到的范围,从而增大擦除的面积。并且转动圈7的正反转以及上下往复运动还会在医用酒精内产生湍流,加强医用酒精对于锐器的冲刷力度,提高消毒和清理效果。

在丝杠10正反转的过程中,活塞板11被丝杠10所驱动而做上下往复运动,当活塞板11向下运动时,锐器回收槽3内的医用酒精被吸入活塞板11上方的传动腔15上部内,当活塞板11向上运动时,活塞板11上方的传动腔15内的医用酒精被重新喷入锐器回收槽3内,从而对锐器表面产生冲击,快速清除锐器表面的附着物。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