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熏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6947发布日期:2019-05-15 22:0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模式熏蒸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熏蒸装置,特别是一种兼具蒸手和蒸脸功能的多模式熏蒸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日益提高,更多人已不再满足使用化妆品对面部皮肤进行美容保湿保养,更进一步使用蒸熏养护器械产品进行美容保养。

市面上常见的蒸熏养护器械,如蒸脸器,蒸脚器,采用加热体将水加热到沸点,产生水蒸汽,或用风扇冷却,或放置一定距离自然冷却后蒸手或蒸脚。此方法产生沸水,水蒸汽温度较高可能伤及人身安全;水滴颗粒大,相比不易被人体吸收,护肤,补水等效果较差。常见蒸熏养护器械功能也较为单一,仅仅作为蒸汽器使用,或仅仅作为蒸手或蒸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产品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式熏蒸器,能在蒸手模式和蒸脸模式之间自由切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多模式熏蒸器,包括机体、雾化发生器、出雾嘴,该雾化发生器设置在该机体内,出雾嘴为环形结构,该出雾嘴与该雾气发生器连通,还包括罩体及遮挡旋钮,该罩体盖设在该机体上方且与该机体形成可容纳使用者肢体的熏蒸空间,该遮挡旋钮设置在该出雾嘴上以控制从该出雾嘴排入该熏蒸空间的雾气,该出雾嘴的侧壁上间隔设有第一出雾口及第二出雾口,该遮挡旋钮可转动的连接在该出雾嘴上,且该遮挡旋钮的侧壁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出雾口及第二出雾口分别设有导通开口,所述导通开口在该遮挡旋钮侧壁上间隔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出雾口及第二出雾口在该出雾嘴侧壁上间隔的距离不同,使得旋转该遮挡旋钮,可以分别开启所述第一出雾口及第二出雾口。

进一步地,该罩体仅部分遮挡该机体,使得该熏蒸空间为半开放空间,所述第一出雾口朝向该熏蒸空间的封闭侧设置,所述第二出雾口朝向该熏蒸空间的开口侧设置。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雾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遮挡旋钮侧壁对应所述第一出雾口的导通开口的数量也为两个,旋转该遮挡旋钮可以同时开启所述第一出雾口。

又一步地,该罩体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该机体内,以便使用者可以打开或关闭该罩体。

又一步地,该熏蒸空间内还设有支撑网架,该支撑网架设置在该遮挡旋钮的上方,该支撑网架上设有多个透气孔。

又一步地,所述遮挡旋钮设有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和出雾嘴侧壁周边设有档位槽配合,该旋钮本体沿圆周方向设有齿轮纹。

又一步地,所述机体外壳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出雾嘴与上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旋转遮挡旋钮至该熏蒸空间的封闭侧,第一出雾口出雾,罩体扣合于机体上,实现手部熏蒸加湿模式。

进一步地,旋转遮挡旋钮至该熏蒸空间的开口侧,第二出雾口出雾,打开罩体,实现人脸部加湿模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旋转遮挡旋钮,控制雾气出气方向,实现蒸手模式和蒸脸模式之间的便捷切换,实现一物多用,使用者熏蒸体验感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熏蒸装置的开闭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熏蒸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4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4蒸脸模式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蒸手模式局部放大图。

图7是蒸手模式遮挡旋钮工作示意图。

图8是图7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一种多模式熏蒸器,用于对人体熏蒸,包括一个机体1,雾化发生器11、出雾嘴12,水箱14和水阀15该雾化发生器11设置在该机体1内,出雾嘴12为环形结构,该出雾嘴12和雾化发生器11连通,机体1的一端枢接有罩体2,罩体2可沿着机体1边缘设置的铰链17上下多级翻转,使用者可以打开或者关闭该罩体2,且罩体2可从机体1的一端取下,方便清洗。罩体2设置在该机体1上且与该机体1连接形成熏蒸空间3。机体1的外壳由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组成,出雾嘴12设置在上壳体21上,本实施例出雾嘴12与上壳体21为一体成型结构。该出雾嘴12的侧壁上间隔开设有第一出雾口121及第二出雾口122,遮挡旋钮13可转动的连接在该出雾嘴12上,遮挡旋钮13的侧壁一一对应出雾嘴12的第一出雾口121及第二出雾口122分别设有第一雾气导通开口131和第二雾气导通开口132,所述第一导通开口131和第二导通开口132在该遮挡旋钮13侧壁上间隔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出雾口121及第二出雾口122在该出雾嘴12侧壁上间隔的距离不同,使得旋转该遮挡旋钮13,可以分别开启第一出雾口121及第二出雾口122。

本实施例中,罩体2仅部分遮挡该机体1,使得该熏蒸空间3为半开放空间,熏蒸空间3的开口侧正对使用者设置。第一出雾口121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出雾口121位于出雾嘴12两侧,两个第一出雾口121分别朝向熏蒸空间3的封闭侧设置,第二出雾口122朝向熏蒸空间3的开口侧设置。两个第一出雾口121和第二出雾口122间隔120度夹角方向设置。遮挡旋钮侧壁13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两个第一雾气导通开口131和一个第二雾气导通开口132,第二雾气导通开口132和第一雾气导通开口131为40度夹角设置。

该40度夹角设置使得第一导通开口131和第二导通开口132在该遮挡旋钮13侧壁上间隔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出雾口121及第二出雾口122在该出雾嘴12侧壁上间隔的距离不同

基于以上设置,旋转遮挡旋钮13,可以实现第二出雾口122和第二雾气导通开口132连通,遮挡旋钮13侧壁将两个第一出雾口121遮挡,使相对于使用者方向的第二出雾口122出雾。继续旋转遮挡旋钮13,遮挡旋钮13侧壁上的两个第一雾气导通开口131与出雾嘴上的两个第一出雾口121连通,同时遮挡旋钮13侧壁将第二出雾口122遮挡,相对熏蒸空间3的封闭侧方向的两个第一出雾口121能够实现同时出雾。

第二出雾口122相对使用者方向设置,可实现蒸脸模式;第一出雾口121相对熏蒸空间封闭侧设置,可满足蒸手模式需求。

相对现有的熏蒸设备,本实施例,通过旋转遮挡旋钮13,即可在蒸脸模式和蒸手模式之间切换,实现不同的熏蒸功能。

优选的,如图2所示,雾化发生器11内设有雾化片及加热器111,加热器111可加热雾化器发生器11内的水,加热后的水经雾化片雾化产生温热雾气,从与雾化发生器11连通的出雾嘴12排出,温热雾气使得人体熏蒸体验感好。

熏蒸空间3内在遮挡旋钮13的上方还设置有放置使用者手掌部的支撑网架4,该支撑网架4上设有多个通气孔,且筛网表面具有多点凸起,该结构设置使得雾气能够更好的缭绕手掌部,增强手部熏蒸效果。

如图4和图8所示,遮挡旋钮13还设有限制位结构,该限位机构和出雾嘴12侧壁周边设有的档位槽配合,使得遮挡旋钮13旋转具有阻尼效果,能快速准确的切换到所需的工作模式。为方便使用者调节遮挡旋钮13,遮挡旋钮13本体沿圆周方向设有齿轮纹。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当用户需要人脸部熏蒸加湿时,打开或拆卸罩体2,拆卸筛网4,将遮挡旋钮13旋转至第二导通通道132与第二出雾口重合122时,仅第二出雾口122出雾气,实现蒸脸模式。

如图3、图6至图8所示当用户需要对手部熏蒸加湿时,将遮挡旋钮旋转13至第一导通道131与第一出雾口121导通,仅第一出雾口121出雾,将支撑网架4放置于上壳体21上,扣合罩体2于上壳体21上,雾气排入熏蒸空间3内,实现蒸手模式。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